新浪娱乐

《群英会》探寻古今糖艺 传承甜蜜事业

新浪娱乐

关注
摘要: 《群英会》原汁原味的吹糖人、画糖画,重温童年的甜蜜回忆;传统的糖艺在年轻糖艺师手中花样翻新,震惊全场!

新浪娱乐讯 7月13日21:20,天津卫视深度文化访谈节目《群英会》带您领略从童年记忆到现代技艺。原汁原味的吹糖人、画糖画,重温童年的甜蜜回忆;传统的糖艺在年轻糖艺师手中花样翻新,不可思议的糖艺作品融汇各种技法,震惊全场!

吹糖人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传,据吹糖世家的传承人马青旺讲:吹糖技艺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最初用作行军打仗。如今,在北方的街道里还能看见小贩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里的长方柜,木圆笼,小炭炉,糖稀、铁勺等在吹糖艺人这都有吉祥好听的名字。马青旺特别希望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与其类似的还有画糖画,糖画起源于四川,最初由唐朝的陈子昂创新而得,皇帝赐名为:糖饼,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糖画艺人朱汉瑞表示:糖画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脑子里,最好有绘画功底,作糖画必须胸有成竹,趁热一气呵成。

如今的糖艺技术可谓高超到真假难辨,糖既可以制作出金属感作品、陶瓷作品、玻璃作品和木制作品,结合刺绣、雕刻、手绘等技法。有些糖可以在电影中起到非常抢眼的特效作用,《群英会》的主持、嘉宾分别实验了几种糖艺技法:吹糖手感很烫,需要气和手法的结合;画糖则需要有很强的画功,裘英俊感叹:在这神奇的糖世界里无论是创新技艺还是传统手法,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传承好、发展好,让这些“甜蜜的事业”大放异彩。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天津卫视《群英会》。

热门评论

5588637175 0
小时候街上的小摊,一角转一次的糖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原来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说明手艺人越来越少了,是应该好好保护一下了。
北京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