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独家揭秘:葛优片酬仅500/集
《我爱我家》珍贵旧照
近日《我爱我家》主创们在北京卫视一档名为《我爱我家》的同名综艺节 目中再聚首,时隔二十三年的相聚让人感慨。而在节目之外,微博平台上关于葛优的“北京瘫”更是莫名火爆起来,冯小刚[微博]、大张伟[微博]、张一山[微博]、鹿晗[微博]等北京人都加入 这豪华表情包。加之剧内经典人物“于大妈”饰演者,资深演员金雅琴离世,这股《我家》怀旧之风愈吹愈烈。所以我们找来了该剧总摄像师王小京(为本文提供海 量珍贵剧照)。
二十多年后的重聚,感慨世事变迁。英达张罗了一大帮子人来节目里坐了一坐,不过两个重头人物没有来:主演宋丹丹[微博]、以及时下最火“网红”葛优。人 未到,故事依旧有。英达说起了他和宋丹丹的故事,不过不是感情而是工作,当年他和宋丹丹、梁天一起去葛优家硬堵葛优,最终拉他来客串《我爱我家》。
这张剧照本出自我国最早室内情节喜剧《我爱我家》中《不速之客》一集,讲的是葛优饰演的落魄发(二)明(混)家(子)纪春生如何混进贾家蒙吃蹭住。出溜在沙发上这会儿,他正狡言应对贾家的集体盘问呢!
听这些爆料我们还是不过瘾。所以我们找来了该剧总摄像师王小京、著有《我爱·我家》一书的喜剧研究者“郑捕头”、“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会长代表凉油锅一起聊了聊,不止“葛优躺”,关于《我家》更多的幕后故事披露。
请演员篇:大咖云集谁红请谁 半夜堵葛优片酬500/天
据悉《我爱我家》拍摄时,剧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多请大腕儿来客串,为片子增色。初看到《不速之客》里“人穷志不短,马瘦毛不长”的“二 流子”纪春生角色,导演英达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演员人选就是葛优,奈何葛优在别地儿拍戏,时间一直对不上。后来机缘巧合,英达听说葛优回京办事来了,大概 会待一个星期,于是乎英达、梁天、宋丹丹三人就直接杀到了他家里去堵人,葛优不在,他们就在楼下一直等,等到半夜十一二点,才终于把人盼回来。英达笑称: “我估计人家一直躲我们呢!心想十二点了,这几个家伙怎么也走了吧?探头探脑一出来,哎呦怎么还在这儿呢!然后就被我们活活给捆来了!”
据《我爱我家》导演英达在节目中爆料称,自己对待葛优的原则就是:“你有什么事儿我们替你办,办不了的我们找人替你办,反正你就得来。”事实证 明,英导眼光确实不错。葛优来剧组演纪春生那几天,因为实在演得太传神、太逗乐了,从演职人员到现场观众频频笑场,根本控制不住。而之前也被英达盛邀来做 客串、但本身对“情景喜剧”这种形式还有那么些没底儿的蔡明[微博],在现场看了葛优那几场戏后立马下了决心:“我也演!”同场被葛优表演吸引、同意参演该剧的还 有演员谢园,他之后客串的《双鬼拍门》一集,也是《我家》系列里的经典之一。但别看葛优帮导演接连吸引到了更多大咖加盟,但要说起当时给“葛大爷”的片 酬?总摄像师王小京透露:“上下集四十分钟。两集给了八百一千左右吧!”
演戏篇:当红明星才没那么“事儿” 最高片酬是编剧的
不仅是葛优,当年《我爱我家》的豪华客串阵容着实是绝无仅有的。从第一个“客星”刘威到大热剧《过把瘾》的最佳CP王志文、江珊[微博],还有当红男神 濮存昕[微博]……正应了剧组放下的那句豪言:“谁火就请谁!”。要搁到今天,你试试把几大男神、几个小鲜肉、数位小花编排进一部影视剧中?且不说如今同部片子里 “有A就没B”的潜规则够让人心烦,且不说诸位加起来的天价片酬估计没有剧组承担得起,之后可能还会有更猛烈的“撕番”大戏等着您呢,心累!
据负责演员统筹的王小京和颇了解《我家》幕后门道的“郑捕头”讲,那年头的演员可没这么多事儿。像姜文携《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组来客串“抢劫 犯”,纯是因为姜文和英达是中学同学的缘故;而一大帮人艺老演员、势头正劲的年轻演员能来演出,也因英达本身的编制头衔是人艺的导演,都是“一家人”,自 然也就来了。二位回忆,当年的演员不是特别在乎钱,一集片酬也就给三四百元,最高薪酬(四位数)都是给编剧的。大家觉得演戏也是一种光荣,只要时间允许都 会来。再看后来被网友扒出来的,王朔、冯小刚、陈凯歌[微博]等一众大拿排排坐,在台下乐当普通观众之景,王小京也透露:“他们就是纯粹来看戏捧场的,冯小刚、赵宝刚[微博]、英达他们这帮六十年代出生的老北京都是以王朔为中心认识的,凑一起瞎侃是常事(笑)!”
老戏骨篇:金雅琴视力不好更用心 英若诚戏里霸道戏外谦和
前不久,著名表演艺术家金雅琴去世了。老人一生舞台经历丰富,演绎优秀角色不少,到了80岁,还因一部《我们俩》一举拿了东京电影节和金鸡奖最 佳女主角两项殊荣。而提到金老,普通观众最先想到的角色,却还是《我爱我家》里的于大妈。在“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官博上,短短几句缅怀文“您是带着红袖 箍为街坊邻居忙前跑后的杨柳北里居委会主任。您牵头为小区修建车棚,凌晨为葡萄架松土绿化小区,挨家挨户宣传抓坏人的知识、发放灭鼠药品……”将热心于大 妈形象勾勒得生动。
蔡明在《我爱我家》节目里回忆,出演《我爱我家》的时候,金雅琴听力其实已经不太好了,眼神亦不佳。所以她的剧本比其他任何演员的本子都厚,因 为台词必须印成非常大的字她才看得清。每次开拍前串词,金老都很紧张,紧紧盯着其他演员的嘴型,而蔡明、关凌[微博]在现场也常帮着老人,该她说话了,就抓着她的 手一捏,老太太就一股气儿地把自己的词儿顺出来。经常是整集戏都拍完了,金老都不知道别人到底说了啥,等节目正式播出了,她才边看边高兴地念叨:“哦,原 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提到老太太,蔡明眼泛泪光:“就算头一天收工再累,第二天她还是会给大家带特别好吃的凉面。这东西不能过夜,她就一大早起床搁风扇那儿吹,反复挑起面条晾,这样我们吃起来才是最好的,不软不硬。”
其实,在《我爱我家》里出演居民区里各色老街坊的老演员们,他们的身份地位比客串明星们更“显赫”,而他们在拍这部戏时的点点滴滴也为人动容。
如英达的父亲,著名演员、翻译家、话剧导演英若诚,他是中国老一辈演员中唯一堪称“国际明星”的艺术家,也一度高居文化部副部长之位。《我家》 开拍前,英达本来想安排一个重要角色给英老,老人在国外拍电影,没时间。结果剧拍到一半儿,英老国外的戏也杀青了,他就回来在儿子的戏中客串了贾家邻居、 老胡一角。戏里他和老傅(文兴宇饰)不断斗智斗勇斗嘴,也算强势,但戏外这位大前辈演员却十分“温顺”了,他很尊重导演——也就是自己的儿子,即便对角色 非常有想法,他也会很客气地先请示:“导演我刚才那个,你看这么着行吗?我这对吗?”而英老也是整部戏中唯一没拿片酬的演员。
老演员张瞳,先是在风靡一时的《编辑部的故事》中出演了老编辑刘书友为人熟知,又在《我爱我家》里饰演了老傅的同事郑千里这个角色,老知识分子 形象很可亲。有个很可爱的细节:宋丹丹饰演的和平同志有一集要织毛衣,宋丹丹本身并不会织,还是张瞳老爷子亲手教的她,剧组人员评他:“生活中,张老绝对 是个非常细腻的人。”
再不得不说的老人,就是贾家的一家之主、《我家》最重要的核心角色“傅明老人”的扮演者文兴宇。其实一开始,英达心仪的角色人选是人艺老演员朱 旭,还是档期问题,后来才找到文兴宇出演,而文老着实把这个角色演活了。有评论道:文兴宇让“傅明”这个角色成为时代的标杆。一想起老干部,说话做事都是 “傅明”那种气派。实际上,饰演这位60多岁的老干部时,文兴宇才52岁,外表的衰老可以靠化妆完成,声音、状态上的“老态”则需要考验文兴宇的功力了。 提到傅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极具代表性的“啊,啊,啊!”口头禅,其实早在《我家》初拍时,文兴宇并不是这个腔调,一开始他还声如洪钟,拍了几场, 发现现场观众不乐、没效果,文老就自己摸索,开始吊着嗓子说话,一下子就把人物个性带出来了。尤其拍到后八十集,这种浓浓的干部腔越来越“过分”,连导演 英达都开始调侃他:“你可不能再过分啦!都快成老太监啦!”英达另透露,后来文老再去别的地方演出,如果用自己的方式说话,观众都不买账的。
痛心的是,如今几位老人已先后去世。有观众感伤留言:几位老街坊都去天上团聚去了,盼大家继续在上面儿逗逗闷子,互相有个伴儿吧。
剧本篇:曾被观众骂“臭贫嘴” 相声式对白创新河
别看《我爱我家》现在被视作国内情景喜剧不可逾越的经典,最开始播的时候,它也没少挨骂。这被英达首度引进中国的外国剧式,在国内完全水土不 服,北京台首播,播了6集就下了,不播了。王小京回忆:“人家觉得我们各方面都差。不仅上面领导觉得这戏有点讽刺老干部、有点反动,老百姓一开始也接受不 了,按北京话,你们这一家人就叫‘臭贫嘴’!低俗。”
后来,这戏得以在一些边缘地方台低调播出,慢慢地,大家才开始接受、琢磨出了这新兴模式的好滋味,也开始有兴趣研究起了《我家》里的种种文字游 戏。其中一些经典台词段落实则引申自领导诗词、重要讲话,如和平妈最有代表性的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姆们姆们姆们!”就是从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来的。而每一集的片名,又可和时下最流行的东西联系起来,像《既然曾经爱过》 出自当时当红歌星童安格的歌曲《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爱你得商量》化用宋丹丹主演的电视剧《爱你没商量》。这些都有让观众觉得挺有意思。
令人捧腹的相声式对白是《我家》的最大特色之一,这就要归功于编剧梁左了。有个花絮,筹备这部戏时,英达本来找的是王朔当编剧,王也答应了下 来。结果临了,王朔一声不吭地“跑路”了,知情人说他是在躲避自己策划的《爱你没商量》所带来的舆论压力。但哥们儿也不是彻底“不着调”的人,后来他向英 达引荐了梁左当编剧,也算将功补过。媒体人“郑捕头”感叹:“梁天写的本儿,演员压根都不用动词儿。前几年宋丹丹不是有一出演员和编剧之争么(有编剧指宋 在片场随意改戏),记得她当时大概说过一句,(编剧)剧本本身就不灵,如果你写得跟梁左似的,那……唉,我听好几个演员说过,现在一些编剧写完剧本根本没 法用,很长时间都是用来改剧本的。梁左那剧本里没啥过多动作描写的,没有那种‘谁谁若有所思地说……”这种,就是纯台词,但看着台词,演员的戏就都能出 来,这是编剧的功力。所以要不给人家钱也多呢!(笑)!”
植入广告篇:梁天拉来冰淇淋植入 电脑植入值两万美元
还是这些天,纪春生成了网红后,连带着他身上穿的那件小碎花T恤在某宝上也卖起了同款,78块钱一件儿。可别小瞧《我家》衍生盈利能力,早在该剧播出的几年,它就曾为N家广告商带来不少利益呢。
首先要讲到的,八喜冰激凌。无论是二叔贾志新在咖啡厅约会新女友时,旁边冰柜上明晃晃地贴着“八喜冰淇淋”几个大字,还是贾志新劝人时提到 “来!先来八喜冰淇淋去去火”,或是贾圆圆同学回忆“小张直接吃我的八喜冰淇淋就完了”,这些在当年单纯观众们觉得没啥的布景、台词,其实都潜藏着广告利 益呢,现在的人当然一点就明了——这就叫植入广告。而拉来这个赞助的人,就是人脉极广的“贾志新”扮演者梁天。不止冰淇淋,像傅明老人常坐在沙发上拿来滚 肚子的那小健身器,也是有些合作的。听当时的人说,自打老傅“滚”了之后,这小玩意还确实卖火了一阵子!还不止这些小物件儿,当年DEC电脑公司找来合 作,直接就拍了两万美金现金给剧组,王小京感慨:“两万美金什么概念啊?我们也算是最早拉来美金赞助的剧组了!”而为了不露痕迹地自然体现品牌,导演英达 亲自上阵,献出了自己唯一一次客串——饰演了某集中DEC公司老板一角。但要说到整部剧最“来钱”、最带动潮流的一次植入,要算是“万燕小影碟 (VCD)”了,最早在国内生产VCD的公司投给了剧组几万块钱(在93年左右,几万块可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该VCD不但摆在了贾家主场景客厅之中, 《我家》专门还有一集就是以“家庭卡拉OK”为主题来“软广”这款VCD。那段时间,这VCD可不要卖的太好哦!
不过以上虽然都算植入,但《我家》秉持的原则还是贴近生活、紧贴剧情,不违和为先。像现在一些电影电视剧里,主角分分钟都在喝奶、一来快递都是某某快递公司的超近大特写……这种刻意为之的,他们不会做。
除“植入广告”这种特殊情况,《我家》在普通置景细节上花尽心思之处可再简单讲讲。如在室内64平米的狭小主场地里,美术部门曾前前后后搭出过 约20个大相径庭场景丰富剧情。某集,和平同志外出去“编辑部”找主编,为了那两场戏,剧组做了非常真实的场景:编辑部外有小胡同、自行车、各种杂物、老 百姓们走来走去,编辑部内一摞一摞的报纸,各种配置一应俱全,英达曾调侃:“我们这两场戏的布景都赶上《编辑部的故事》整部标配了!”濮存昕客串那集,剧 组又生生打造出了一个村委会,农村标配炉火烟囱都有。听说英达当时来看景,正瞅见一个美术部门同事踩着梯子在烟囱那倒腾,再仔细一看,为了力求细节真实, 人家正往上按一只接烟囱子的小瓶子呢。这种细节,有农村生活经验的老一辈儿肯定懂啦!
时至今日,我国情景喜剧风光早已不再,参与多部喜剧幕后工作的王小京更直言“情景喜剧现在(在国内)就算灭亡了”。遗憾确有,但幸而还有经典留 存。闲暇之时不妨回顾回顾几部老片,娱乐解闷儿之余,那些烙着时代印记的老夏天,老蒲扇、电风扇,一大家子人围坐客厅笑着、聊着度时光的温情记忆……也全 都回来了。(Ra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