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威淡泊名利 “和春天有个约会”

解放日报

杜国威和他的作品剧照

杜国威
本报记者 端木复
在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香港本土剧作家中,杜国威是最突出的一位。
作为揭开香港戏剧发展新篇章的代表人物,杜国威才华横溢,先后创作舞台剧达30余部,另外还有影视剧作30余部,被誉为香港顶级编剧。
杜国威的作品获奖无数,不但结集成书,纳入学校教育课程,甚至还有内地学者专门加以研究。
早在1999年,杜国威就因对香港剧坛的重大贡献,成为香港文化界荣获特区政府所颁“铜紫荆星章”勋衔的第一人。
杜国威最著名的卖座舞台剧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今晚起至21日将在安福路艺术剧院推出全新的世博国语版,随后还将赴全国巡演。
天涯歌女的不变友谊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以上世纪60年代一家夜总会为背景,描写动荡岁月中4名天涯歌女姐妹情深,一对情人辗转20多年相互守望的故事。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从1988年首演至1994年谢幕,共计在香港演出140场,成为香港舞台剧有史以来最卖座也是唯一赚钱的一部戏。香港现在非常红火的剧场“春天”舞台更是因此剧而得名。
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同名电影1994年元旦上映。导演高志森起用该剧原班人马刘雅丽、罗冠兰、冯蔚衡、苏玉华及电影小生吴大维主演,成功营造了香港娱乐文化的时代记忆。
随后香港亚洲卫视1996年用重金打造的4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香港、内地和东南亚地区都取得了不俗成绩。电视剧在上海的播放引起了极大轰动,应观众要求还被反复重播。电视剧原声大碟也热销一时。一首首委婉老歌感动无数观众,让人们怀念起逝去的往昔。
以后,电视台又引进了电影版本,让上海观众由此认识了舞台剧的主演刘雅莉。刘雅莉那首主题歌《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也就此成了上海女孩去卡拉OK的必点曲目。
播音神童和金牌编剧
纵看杜国威的一生,恰如他笔下的舞台剧,高潮起伏。
杜国威6岁开始就参与香港电台及丽的呼声的广播剧制作,一鸣惊人,成了众人眼中的播音神童。当时杜国威与萧芳芳、薛家燕、姜大卫等人同台,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这使他以为自己就是剧中的主角,生活便会这样无忧无虑地过下去了。
然而随着年纪渐长,杜国威的嗓子变得不再动听了。他只好另谋他就,当起了老师,而且一教便教了17年。就像刘德华日后所说,是恩师杜国威在他升读中学后引导他走上了戏剧之路。杜国威回忆:“成为教师后,才发觉我也颇适合为人师表。尤其是见到原本没有自信、自暴自弃的学生,透过舞台剧,寻回自己,从而走上正路。 ”
当时,杜国威以为自己新的人生会这样走下去,却没想到自己在学校戏剧社的创作,因屡获殊荣,得到香港话剧团的青睐,使他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转折,从此成了香港剧坛第一位专业编剧。
1986年11月,话剧《人间有情》由市政局香港话剧团首演。这是第一部使他享有盛名的作品。在他创造的这个小型家族企业里,洋溢着民间社会美好温馨的人情美。正如他所说:“《人间有情》面世之后,人们就知道有一个叫杜国威的人存在。 ”
在香港当编剧,处境不易。在未有电脑的年代,编剧被称为爬格子动物,或车衣工人,故多数人以兼职心态视之。而杜国威却一直坚持在编剧岗位,并卓有建树。《聊斋新志》和《南海十三郎》分获第二、第三届香港舞台剧最佳编剧奖,《人生唯愿多知己》也获选香港舞台剧最受欢迎作品。此外,杜国威还曾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天地有信与人间有情
“天地有信,人间有情”是话剧《人间有情》中的一句台词,也是对杜国威戏剧主题的高度概括。
从《昨天孩子》发掘风尘舞女的人性美,到《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抒写歌坛姐妹的真诚友谊;从《虎度门》里温柔多情的名伶冷艳心到《剑雪浮生》中抒写任白唐传奇;从《梁祝》“超脱生死的爱情”到 《寒江钓雪》“探讨爱的精神”,情、爱、信、义,构成了他的戏剧关键词。
比如他自编自导的《地久天长》,改编自真人真事,电影通过巧妙的倒叙和插述,表现了垂危而奋发的年轻生命和坚固而伟大的母爱,更诠释了可贵的母子之情,让观众泪如雨下。
再如他编导的电影《花魁杜十娘》,杜国威让李嘉欣饰演一个美丽又有手段的角色,这个杜十娘并非只对李甲一往情深,反而时时处处对他不信任。“其实他们就是一对穿着古装的现代男女,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女追求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
发掘美好人性的独特视角,取材历史的怀旧倾向,是杜国威戏剧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也是它能获得观众广泛共鸣并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的首要原因。
“感性、热诚、易笑、好幻想”,拥有一颗宝贵童心的他,就像自己笔下的人物,“带着阳光抱着爱”。
至情至性的人生故事
一出舞台剧要受到市场欢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有着“香港舞台剧之父”美誉的杜国威,却经常创下票房奇迹。
他的舞台剧《剑雪浮生》和《天之骄子》均连演100场,观众过10万。
杜国威坦言:“我的强项就是为演员写戏。”从《南海十三郎》的谢君豪、《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刘雅丽,一直到《剑雪浮生》《天之骄子》中的陈宝珠,杜国威说,他为这些演员设想角色时,都会寻求对这个人的特殊感觉,所以下笔思路特别快。
有不少人也找他写戏,但杜国威一来不想给太熟悉的人写戏,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加进去;二来也不希望这种合作方式变得公式化。 “我每个故事都是由人心作出发点。因为最动人心弦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杜国威戏称自己38岁才开窍,才找到自己生命所要的东西,起步比其他人晚了许多。“如果生命是一颗星,我小时候便曾经发过一次光,到了40来岁又再度发光。但从另一方面去想,这个时期是我思想和感情的成熟期,人生阅历更是丰富,写出来的作品不像从前般肤浅,这就是我比其他人占优势的地方。 ”
杜国威笑言:“我想,上天已安排要我当编剧了。因为具有对人情感的触觉,我才能写出许多至情至性的人生故事,比如夫妻吵架,我马上能铺出许多情节和人物对白。但如果要我写编剧的话,我反而没办法写出来。 ”
拥有过无数名和利的杜国威,今天对名利已看得很淡了。他说自己不是 “南海十三郎”,有时会为五斗米折腰。曾有一度,他也面对电影充斥着江湖片、黑帮片等商业电影的局面而感到迷惘,不知要不要改变自己风格去顺应商业电影。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