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视前沿

《三国》曹丕“无功而逝” 于滨泪水映抱憾人生

新浪娱乐

关注

新浪娱乐讯 昨晚,新《三国》曹丕以 “魏帝曹丕在位七年,无功而逝”的评价荧屏谢幕。曹丕在临终托孤时留下了一滴眼泪,其扮演者于滨称这滴泪水折射出曹丕临终前的复杂的心情和抱憾的人生。

曹丕临终托孤 泪水折射抱憾人生

曹丕起兵伐吴后被孙权大将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大病不起临终托孤司马懿等人。曹丕临终前与司马懿对视,突然问了司马懿一句话“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不给你兵权吗?”司马懿说“臣不知道”,曹丕说“如果你有了兵权,谁还能制你?”于滨表示,司马懿受曹操托孤辅佐曹丕7年,又受曹丕托孤辅佐曹睿,对于这个一直隐忍“装孙子”的人,曹丕是又怕又恨。怕得是他取得兵权篡夺王位,恨得是只有将兵权给他才能保住魏国江山、辅佐曹睿。

于滨称,在这场临终托孤的戏里,他为了强调曹丕临终前仍放不下心的感觉,将唤司马懿名字“仲达”的台词重复了三遍。曹丕说完“朕给你兵权,好生辅佐曹睿”后,司马懿连回两句“臣遵旨”,曹丕才得以安心的留下了最后一滴眼泪。于滨表示,此泪道尽了曹丕临死前的不舍和遗憾,折射出曹丕并不如意且抱憾的人生。

于滨初次涉猎古装戏 平衡中求突破

曹丕的扮演者于滨称,新《三国》是自己初次涉猎的古装戏。古装戏历来有一种固定的“腔调”,非常的模式化。比如古代人说话就要慢条斯理、出口成章,这样的东西很难符合现代人的语境,所以自己想在这种模式化的“腔调”中寻求突破。但是,像《三国》这样的史诗大片,你还要尊重历史的大环境,台词和“腔调”都不能太“水”,自己也只能在两者的平衡中不断调整。

于滨表示,在拍新《三国》之前,做了很多功课,应该算是自己最下功夫的一次。大量的阅读史实《三国志》,看了很多史上对曹丕的评价和曹丕自己写的杂诗,在熟悉这些功课的基础上,塑造的曹丕才更立体、更真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