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二季聚焦科技与人被赞神剧
海报
剧照
剧集镜头色彩偏阴暗。
当红英剧《黑镜》第二季继续聚焦“科技与人的关系”
最近热播的英剧当属《黑镜》第二季,其在内地拥有诸多粉丝。承接着第一季的人气,新剧依然聚焦“人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应当处于什么位置”这一命题,挖掘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视角更犀利,镜头风格也偏阴暗。有观众大赞“制作精良,不愧是神剧”。
也有观众批评该剧主题先行,“人物行动逻辑单一,一味拿腔拿调而忽略叙事。”更多的人则在感叹“看完后唯有久久地沉默,带来的思考太多”。美国“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已宣布要将它改编为科幻惊悚电影了。
撰文:记者 曾俊
故事
每集一个崭新故事,讲述科技对人的异化
2011年年底,一部英剧《黑镜》第一季冲破了家庭肥皂剧和狗血偶像剧的包围,以犀利的视角、深刻的反思展现了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近两年,《黑镜》的第二季再登荧幕。这一次,电视剧试图告诉观众:“如果真的面对这样的高科技,你会怎么办?”全剧的每一集都用不同的演员阵容,独立地讲述一个故事。
首集《马上回来》讲述了一个电脑运用社交网络让人“死而复生”的故事,被誉为“机器版”的《人鬼情未了》。女主角玛莎的男朋友艾什因车祸去世,初孕的她痛不欲生。于是,玛莎整合艾什生前留在网络上的电邮、照片、视频甚至聊天记录,运用高科技“重造”了一个艾什。而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机器人,玛莎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因为,它终究代替不了一个真人,顶多只是一个纪念品。
在第二集《白熊》里,一位协助男友拍摄变态视频的女人汤尼,每天都会被一群假扮的“杀人狂魔”追杀,而观众只会用手机拍下她哀号的场面而不理会她的呼救,直到第二天她会被删除痛苦恐怖的记忆,重新投入工作。
看点
高科技成分令奇幻剧情似在预言未来
《墨镜》的制片人是个十足的高科技控。在第二季中,高科技泛滥风格在越发变本加厉。戏中,无论画面多么明媚,人物造型多么靓丽,也只会让人洞察其中的“黑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科技技术产品都已变成现实,如果第二季中的预言也变成了现实,那人类就真有麻烦了。”编剧查理·布鲁克说,“通过《黑镜》,我们就能管窥未来可能会被‘异化’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出门不带手机就感到不安,每5分钟刷一下微博; 同桌吃饭时跟父母无话可说,对着手机使用语音系统相谈甚欢……在很多人眼里,科技带给人便捷,但科技如果被滥用,其后果不亚于毒品。而剧名《黑镜》就显得意味深长——它就像一面普通的镜子一样,如同电视屏幕、显示器或智能手机的屏幕。但它同时也是一面魔镜,在人们即将滑向科技迷醉的深渊时,给世人以警示。
众议
有人痴迷 有人厌恶 更多人在热议
这般神作在粉丝中自然引起了很多争论。在部分观众看来,“虽然感觉上稍逊于第一季,但也算可圈可点……很多细节值得留意,但探讨的话题倒没有多大的新意。有很多英剧迷喜欢如此精良之作,也有人厌恶这种拿腔拿调的作品。”
有观众看完第一集“倒吸一口凉气”:“这种悲凉来自人在科技日趋进步下的脆弱感。越来越多细腻的感情依托在冰冷的器具上,我们渴望的温暖要通过高科技模拟的介质来传达,快乐不是快乐,悲伤不是悲伤,太无助了。”
有观众认为《黑镜》不太好看,“许多观众都热衷于讨论,但大家似乎忘了问它到底好看吗?《黑镜》对于现代社会文化中的荒诞有着敏感于众人的捕捉,然而这是一部主题先行的剧集,而且这个先行的抽象理念正在束缚剧中人物,也在制约故事的展开。或者说,这个所谓观念正在逐渐变成人物人们单一的行动逻辑,角色的表演并不丰富多元。”也有不赞同的声音:“不能用一般要求来衡量它,而且每一集只有40分钟,讲述了太多的侧面反而不够震撼了。”
知多D
《黑镜》要拍电影版
美国著名影星“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近日表示,将把著名英剧《黑镜》搬上大银幕,并亲自担任制片人。据悉,被改编的是《黑镜》第一季的第三集。他还称,如果试水成功,他将考虑把其他故事也翻拍成电影。
《黑镜》第三集名为《你的全部历史》,剧情设置在人人都植入内置芯片的时代——人们的记忆影像可以被随时翻查。多疑的律师莱姆歇斯底里地在妻子菲及其前男友的记忆中搜查菲不忠的证据,终于导致菲崩溃离去。
在电影版中,故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够使用科技重新经历过去的事情。男主角从他已逝妻子的视角出发重建两人的关系时,一场巨大的阴谋被揭露出来。据透露,编剧会把这部社会隐喻剧打造成一部科幻惊悚片,小罗伯特·唐尼是否担任主角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