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视前沿

温特沃什-米勒小传:进普林斯顿 曾引种族风波

新浪娱乐

关注

[进普林斯顿 曾引种族风波] [毕业后进入娱乐幕后工作]

[临时演员艰辛起步] [携手安东尼-霍普金斯]

[征战大荧幕受好评] [演艺之路 重新起步]

[《越狱》试镜 出演MV] [从《越狱》开始成为明星]

父母是耶鲁校友 英国出生纽约长大

温特沃什-米勒的父母Wentworth Earl Miller II和 Joy Palm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时候相识了。Wentworth学习法律而Joy想成为一个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他们的家长对于两人虽然有些担忧但也很支持。1972年6月2日,温特沃什-米勒(Wentworth Earl Miller III)在英格兰牛津的其普诺顿出生了。

Wentworth这个名字是他的祖母起的。父子俩都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受了简-奥斯汀一个小说人物——Wentworth船长的启发。Wentworth实际上是一个姓,所以小温就有了两个姓。Wentworth里的went代表英国诺森伯兰的一条河,而worth代表地方。

绿眼睛的小米勒在牛津度过了他的童年,在那儿,他爸爸继续法律研究。为了完成他的研究,温特沃什一家搬到了纽约的展望公园。

在纽约,他爸爸的工作是一名助手律师,而妈妈则是一名特殊教育老师。在最近的采访中,温特沃什回忆到,“我是在一种特别的“工作道德”氛围中长大的,如果你要做一份工作,必须把它做好,千万别半途而废。我记得当我可以自己走路去上学的时候,我爸爸跟我说过一句话,每次小测验,每句和老师说的话,它们都会算在你的期末成绩里,这些将会影响到你上哪所大学和你的一辈子。不起眼的小事加起来就会变成大事。”

由于受这种工作道德和第一次演出经验的影响,对他那不经意间激励他成为一个演员的爸爸来说,温特沃什未来的职业道路都是未知的。“我的第一次演出是在幼儿园,我们在演一出关于恐龙的戏,我演T-rex。戏服都是自己做的,大多数小孩都把那种纸带子套在头上,但是我爸爸用纸给我做了一个大大的T-rex的头……在演出的那天,当我带着这个大头出现在观众面前时,他们都为之疯狂。”

在温特沃什读书的时候,不管他父母是否愿意,他都会在舞台上演出。他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密林(Midwood)高中读书的时候,第一次尝到了心碎的滋味。在六年级的一次学校作业中,小温决定在班里说说他的家谱,当时,他的女朋友并没有意识到他是一个混血儿。当知道这件事后,她说:“回你的种植园去吧,黑鬼”,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种族身份上的困扰成了他的心病。

当他在密林高中读书的时候,他住在展望公园,这个地方被称为他的一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父母给他生了两个妹妹,温特沃什的生活因此发生了突变。在布鲁克林,“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在地铁站,你和各个种族,不同信仰的人擦肩而过。”之后,在温特沃什上高中以前,他们一家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Sewickley,“我父母早已经盘算着离开城里了,我有两个妹妹,他们对于在大都市的环境里抚养子女感到忧虑。纽约那种生活节奏让人筋疲力尽,我们已经在那里呆了13年了。他们打听到了匹兹堡的种种好处,问我愿不愿意离开高中。我当然愿意了,我想知道在郊区上学是什么样的滋味。Midwood高中有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贵格谷(Quaker Valley)高中和它是非常不同的。我在布鲁克林的学校有3000个学生,他们数量众多,又有着迷人的差异。而贵格谷高中最多只有400个学生。所以我的班级排名直线上升,这很不错。Sewickley这个小镇如同一个社区一般,我在那里有着非常美好的回忆。”

当温特沃什在贵格谷高中上学时,他爸爸开始研究LEEWS(法律论文考试写作系统),这个系统帮助了许多为通过困难的法律考试而焦虑的学生。

 [进普林斯顿 曾引种族风波] [毕业后进入娱乐幕后工作] [临时演员艰辛起步] [携手安东尼-霍普金斯] [征战大荧幕受好评] [演艺之路 重新起步] [《越狱》试镜 出演MV] [从《越狱》开始成为明星] 

走进普林斯顿 曾引起种族风波

高中毕业后,温特沃什被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录取了。因为“我成长在一个非常有益却争议多多的环境,大家都希望我上大学并且开创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的种族主义经历和认同危机使他有了不好的名誉和Stinky(臭小子)的昵称,这个名字从密林高中开始一直跟着他进了普林斯顿。“我以前态度不好,不过现在我可是个好孩子了。”1994年,当他上大三的时候,这个坏男作风让他在普林斯顿陷入麻烦。在为《人性污点》做宣传的时候,这件事又被翻出来了。看看《纽约客》(New Yorker)的报道吧:

“他在《普林斯顿日报》(Daily Princetonian)发表了一个以Cornel West为原型的漫画,一个刚刚被哈佛大学的聘用的美国黑人教授。在这个漫画中,一个哈佛白人学生Muffy想象着West给她上的第一节课——West说“今天讲课的题目已经定好了,韵律(rhythm)——为什么每个人都没有,以及怎样得到它”。这幅卡通把West说成是“newly purchased”,这个词学术上来说是新雇佣的意思。

“newly purchase”被人拿来和奴隶制度放在一起,报纸上登出了由若干老师和学生签名的愤怒信件,包括小说家Toni Morrison,座谈会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整个学校陷入了指责和批评的大震动中。这件事让被大家以为是白人的小温成了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对种族有偏见的家伙。他并没有透露自己的背景,而是试着用一种低调的方式来讽刺那些种族成见。他自己的种族牌没派上用场。

“我并没有站出来解释那幅卡通的真正用意,把我自己的种族背景摆出来证明自己无心伤害他人,我选择了继续沉默。我的观点是,如果别人不了解,我就用不着解释。在学校里了解我的为人和我背景的人知道我从哪儿来,但是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我只是一张纸上的名字,他们大概认为我是白人吧。"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他只能把学业当成避难所,同时他跟着普林斯顿的Tigertones合唱团到处旅游。“在那一年我们在国内到处旅游,夏天的时候,我们去了欧洲。我们在每一个能找到的广场用帽子讨一点吃饭的钱。这恰恰是了解这世界的最好方法。”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主修英语文学的小温把论文定为“Doubling and the gender identity construct in Jane Eyre and The Wide Sargasso Sea”的主题,这篇论文是关于如何认识自己、感知自己,在现今这样一个白人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篇论文意义深远,包含了小温多年来的个人经历和感悟,甚至影响到了他以后的职业生涯,让他明白在好莱坞的世界里面应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有着黑人血统的演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毕业后来到洛杉矶 进入娱乐幕后工作

1995年,小温毕业了,但是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以后干什么。“普林斯顿是一个如此保守的环境——班里三分之一的人去了医学院,三分之一的人去了法学院或者华尔街之类的,从事演艺事业看起来非常冒险。”不管众人的期望如何,他从纽约来到了洛杉矶,从此进入了娱乐产业。他计划成为一个娱乐发展总监。在幕后工作保证了他稳定的收入来源。当演员会带来收入风险的焦虑影响了他的职业道路。

在洛杉矶,小温发现这里的文化和环境是那么的不同。他对这些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还在努力的寻找自己在这里合适的位置。“我第一年的时间几乎都在发传真,整理文件,换电灯泡,给老板喂鱼……反正就是通常的好莱坞入门工作。我就是那个如果周末时楼里的火警响了被叫来的人。”

“不过每周末我都会去办公室,因为我没有空调,而当时天气非常热。我在会议室里消磨时间,差点搭帐篷露营了,我还会扫荡公司的厨房,或者仅仅看着从不同的工作室送回来的录影带的胶片。我意识到我始终有个“假如命运……”的问题需要回答,于是我决定辞职。”

“这挺让人害怕的。我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对她说,你知道,我要做成这件事儿的,我要当演员的。她说,我刚刚被一家电视台雇佣了,做他们的片子导演,我想让你跟我一块儿过去,当我的助手。那份工作的年薪是4万美元;那份工作是第一桶金,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我思来想去,什么是我该做的,什么是我不该做的?这是毕业后的特殊时期。事实上,我知道,如果我有了这份工作,如果我成功了,那简直太好了,但是我心里总是有挥之不去的当演员的梦。如果我当了演员,如果我成功了,那我就永远不会想第一桶金这码子事。”

“所以我告诉老板不和她一起做了。她说,我想你犯了一个错误,你会用一生来后悔的。但无论如何我都辞职了,所以我得想办法来生活下去。”

辞职后学表演 临时演员艰辛起步

当小温在Border书店“想办法生活下去的时候”,“差不多是平均线上的最低工资,打领带,衣服上别着有名字的工作牌,站在柜台后面……我很珍惜在那张桌子后面的经历,为了做成一桩生意,你需要艺术家的灵魂,你也需要官僚主义的热情。如果你在等位子,等待你的突破;当你在餐馆工作一整天回到家后,如果你不愿意把照片和简历塞进信封然后寄给中介和经理人,你永远也不会成功。”当小温真的生活拮据时,他会看着“一大堆CD收藏,看看自己会当掉哪张CD来付房租。我意识到我需要表演就像我需要空气,一分一秒都不能少。”

那时候小温在洛杉矶上过两三年的表演课,一直到大约2002年。“虽然不是那种正规的课程。”他从表演课上学到了“一些演员会告诉你他们在角色中迷失了自我,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表演就是在角色中找到自己,并且发现那些环境或者自我不允许去表现的部分。我觉得表演课大体上只是中产阶级的小孩用来逃避他们那种中产阶级教育方式的地方;一生都在被告戒,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当然了,表演课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付钱想成为不合适的。”

Went从电视剧《捉鬼者巴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1998)获得了一些收入。他在“Go Fish”那集中演Gage Petronzi(一个游泳队的队长,后来变成了海怪)。1999年11月,他在《你的人生》(Time of your life)中出演了Nelson这个角色(episode – time the truth was told)。之后的一年就什么也没演。

当了六个月的临时雇员后,演艺生涯的不确定性让小温又回到了从前的入门工作。“她很有风度的没说我早告诉过你。我给娱乐业的很多人打过杂,我花了三个月给其他演员仔细撰写合同,这对我来说挺困难的,但是我很高兴我有那种观点。有很多人都希望你投身进去,做助手的工作,但是其实他们只是简单的想让你坐在那里帮他们暖椅子。所以我看了很多书,都快和墙纸一样成为背景了。那是我作为临时雇员的主要工作,这是老板想要的。他们不想有人在那儿兴风作浪。有时候我觉得我应该上网混个法律学位。时间都被我浪费了。”

小温为Hill、Fields娱乐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工作过。也为一些电视剧的制作出过一些力。这次当实习生和第一次的不同就在于他在寻找演出的机会。在《你的人生》之后他继续寻找试镜的机会。2000年,他在一部电视剧《流行》(Popular)中客串亮相,演一个叫Adam的神秘新生。这个家伙为了成为拉拉队的第一位男队长不择手段。两个月后,小温继续出演他在《你的人生》的老角色Nelson。四个月后,他又出现在《急诊室的故事》(ER),演一个在踢足球时受中伤的高校足球队员,在心脏出血的情况下被紧急送往医院。也是在这一年,他出现在《罗密欧和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以后他将有机会作为朱莉继续和这部戏的英籍导演Colin Cox合作。在《罗密欧和朱丽叶》中他演朱丽叶原本要嫁的那个妒火中烧的伯爵。

这段时间,他在纽约的美国亚裔剧院(Asian American theatre)当新闻官。丰富的经历成了他为电影和电视做宣传时的谈资。

携手安东尼-霍普金斯 出演《人性的污点》

2000年对他来说是繁忙的一年,他演了几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2001年很平淡,他唯一的参演的一部作品是黑人女导演Erma Elzy-Jones执导的短片《302房间》(Room 302 )。他演两个女人的服务生,在O.J Simpson令人震惊的判决之后,她们躲在酒店的房间里直面自己最深的恐惧和憎恶。似乎在好莱坞的世界里,小温很难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每天,我都定义着自我,以免被别人定义……你到了好莱坞试镜,‘恩,你是怎么看我的?我适合哪个角色?’.”

很自然他的父母很担心。“当我失业的时候,我爸爸就发E-mail给我,我听说LAPD(美国洛杉矶特警)有个后备军人的空缺,也许你会感兴趣,什么时候可以去看一看。”但是他没去。他告诉他父母,“我在普林斯顿都学到了

“这听起来很奇怪,他们让我为自己说过的话拿出证明,因为一个演员可能为了得到角色会信口开河。所以我必须拿出家庭影集,以及祖上的照片副本,从曾祖父那代开始。我站在复印机前看着这些面孔,想着,我的家族都经历了些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天那——难道这些都是为了我这个角色而生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某种程度上来说,又是肯定的。就好象刚好是正确的时间,正确的角色,正确的地方。”当小温回去的时候,“他们说,就是你了。我立马拥抱了房子里的每个人。我走出了办公室,走到派拉蒙片场,在过去的五年中,我都在这里当临时雇员。我想,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时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我打电话给我妈妈。”

“我觉得非常骄傲,因为我可以让家人看到这个他们着急要看的故事——不仅仅是因为我在这部片子里,还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试镜和为这个角色做准备的时候,他又一次想到了过去,想到了自己到底是谁。《人性的污点》(The Human Stain)“是一部可以让我思考和置疑如何洞悉他人和自己的电影,更深远的,去置疑我生活和信仰的基础。”

科尔曼-希克(Coleman Silk)这个角色吸引他是因为他觉得“科尔曼是非常聪明和有抱负的,”“但是在40年代的美国,他被周围的环境完全定义为一个黑人,如同监狱一般限制了他。他决定破茧而出, 这很勇敢,也很自大,甚至最终是具有毁灭性的,因为他又陷入了一个自己搭建的监狱中。把身份换成白人,他重新开始一段不容许过分亲密的生活,因为他不可能完全的对爱人坦诚。生活中处处是恐惧,因为每一次,当他走进一个房间,就可能有人认出来他到底是谁。”

在准备过程中,小温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我的工作不是去谴责或是宽恕我的角色,这很重要。科尔曼被环境对他的定义困住了 ,这令他窒息,所以他需要寻找自由。这是任何人都会涉及到的。这让这部片子超越了种族。”

为了饰演年轻的科尔曼,他进行了拳击训练,那时候,做为一个浅色皮肤的黑人,科尔曼还没有否认自己的种族并且装成一个犹太人。年轻科尔曼曾把拳击当成爱好。“这是一项很激烈的运动,我的教练也和《飓风(The Hurricane)里的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合作过。训练持续了三个月,每周5天,一天四到五个小时。之后还有一个月的编舞排练。4个月的准备和12个小时的拍摄最后变成了30秒的片段。”

又一次,以前的体能训练和演出经验为这次角色提供了方便。但是,对于如何把握好这个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演老年部分的角色,温特沃什是没法准备的。“压力很大。这是一种荣誉,但是我也有个疑问‘我要怎么做好呢?’这个男人是一代传奇,我一直是他的大粉丝。我觉得自己好象这个地方新来的小孩,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就要使自己的演技变得和安东尼先生一样精湛,除此以外别无它法。我租了每一部安东尼-霍普金斯演的电影,偷师学艺。”

当温特沃什完成了《人性的污点》的拍摄,有关普林斯顿Cornel West事件的记忆如潮水一般涌来。他给Cornel West写了一封道歉信,并且告诉了他在《人性的污点》中的那个角色。但是他并没有收到回信。回到工作这方面,制片人觉得温特沃什应该参与到影片的宣传中去。他和一起合作的演员将会参加在美国很多州(如芝加哥,丹佛,纽约)和一些欧洲城市(如伦敦,威尼斯)举行的首映式。天降好运,在剧中演他母亲的Anna Deveare和Cornel West是朋友,而Cornel West则参加了纽约首映式。“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力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对我来说意味深长。”

电影出演受好评 但温特沃什未获奖

看见自己出现在银幕上,他百感交集,痛楚的回忆又一次涌现。“当我第一次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看到这片子,后来想想这挺让人尴尬的——并不都是糟糕的感觉,而是觉得,你把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展示在那儿——一些刚刚发生在我和Jacinda Barrett之间的事情,或者是生活中仍然让我感到非常痛苦的事情。突然间,所有人都跑过来和我谈论这间事,谈着我以前从未对他们说起的事情,对我来说,这些事情仍然是非常非常私人的,每天不断斗争又不断妥协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他们知道我——我也不知道他们按什么规则做事,多让人害怕。”

尽管他内心感情起伏,他还得继续为电影宣传。他拍了几辑照片,独自一人接受采访,并且和其他演员一起召开记者见面会。评论家们又困惑又好奇,为什么一个年轻的白人要演一个肤色很浅的黑人。小温必须一遍一遍的重申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别人当成一个白人。讽刺的是,Toni Morrison——当年在普林斯顿卷入那场反对小温的战斗中的小说家,他的话又一次被拿出来了。“在Toni Morrison的小说中有一句很棒的格言,我很喜欢‘定义只属于定义者,而不是被定义的人’我必须不断的定义我自己,以免被别人定义。”

他也被问及对于美国种族主义和种族定义的观点。“作为黑人和美国黑人(African-American)的后代,我一直对于中间那个连字符有疑问。我不想做什么African-American,Chinese-American或是Irish-American。我家世代生活在这个国家,为什么我不能自称是美国人。”他透露自己有双重国籍,持英美两国护照。总而言之,他认为自己是“永远是美国人。”

有关种族歧视的经验。“遇到这种事儿已经不新鲜了。可能和一群白人朋友站在一起,某些人可能说出不会在我家庭聚会上说出的话。很伤人。有人叫你‘黑鬼’,就像被捅了一刀子。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像新添了一个小伤疤,但是太多的伤疤和流血至死其实没什么分别。每次这种事情发生,你都面临窘境:我该对这个聚会喊停吗?理想的说,每次都该这么做。但是比起教育别人我有更好的事情要做——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虽然伤疤也因此添了不少。”

他对种族的看法。“很显然,种族并不是一直都萦绕在我心头的事情——它从未在我的‘雷达范围’内出现过,因为我非常幸运的出生在一个能够为自己自豪的时代。但是做为一个混血儿,我遇到了一系列不同的挑战。这些挑战并不是比成为这个人或那个人更困难,而是,它们仅仅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从来都没有真正体验过因为种族标签而‘买卖结束’,我喜欢这么表达——从来没有在吃饭之前被要求先付钱,或是从来没有因为在晚上的某个错误时间开错了地方而被要求把车停在路边。所以说,我挺幸运的。”

一次和某位记者十分令人伤心的插曲使种族歧视的现实以及言辞伤害的巨大变得十分清楚。“我和纽约的一位记者聊天,他说,‘恩,你是个mutt(杂种)’,我告诉他,‘你知道吗,我觉得mutt这个词很冒犯我。’他开始了耍赖了‘我也是个mutt,我是德国人和爱尔兰人的混血。’‘那意味着你是白人’,我告诉他。‘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消遣。’”

温特沃什有一些混血观众,“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看到了代表自己的人出现在荧幕上。”

对于表演方面的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小温的回答是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那对未来事业的想法呢?“很冷静的说,如果我要等待一个澄清自己混血儿的角色,那肯定会等很长很长时间。我非常想做丹泽尔-华盛顿做的那种事情(他尝试一些给白人男演员写剧本),或者是像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那样(她给男演员写剧本)。我告诉我的经纪人,可以演任何种族的角色,如果种族在电影里不是什么大问题的话,还可以演给高加索人编排的角色。如果种族问题在电影里很重要,那么对演员来说就很重要。如果你要拍一个爱斯基摩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哇喔,我都等不及要看了。但是如果是拍《飘》(Gone With The Wind),那恐怕有点麻烦了。

就像温特沃什第一次出演重要角色和当实习生是在同样的电视台,他的生命中有很多这样的巧合。多年后又见到了Cornel West,解决了他们之间的问题,一跃成为了发展总监——过去为之努力的职位。“在电影节总有一些人跑过来问我,‘你不是那个过去站在复印机旁的家伙吗?’,现在我成了焦点,大家和我闲聊,被我的笑话逗的哈哈大笑,我想‘你们知道我给你们这样的人端了六年的咖啡’,所以我知道我实际上能干什么,因为我已经看到了另外一面。”小温对总监们的建议是,应该对下层人员保持友好,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人冒出来踩在他们头上。

在宣传过程中,大家的评论是很让人感动的,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表扬了他“突破性的表演”,并且对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确信无疑。小温很激动,电影的档期刚好能赶上奥斯卡提名。这部作品摒息以待。 但是,什么也没有。

没有一项单独的提名。评论家们认为让安东尼-霍普金斯来演一个肤色很浅的黑人是不合适的,美丽“骨感”的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演粗俗的清洁工也不能让人接受。电影艺术血缘好象也是这么认为的。小温没有得到他期望中的重大突破。

演艺之路 重新起步

从2003年到2004年末,温特沃什都处于失业和吃杯面的状态。这段时间,他一面思考着发生的事情,一面为William Finns做替身工作。《第25届年度普但拼写大赛》(The 25th annual Putnam Spelling Bee),这个节目让小孩们互相争斗,以此来决定谁有海量的词汇量。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头衔的成年人之间的战斗,还是关于父母压力的回忆的斗争。这次,小温的英文学位和对拼字游戏的爱好帮了他。

03年到04年,当小温找工作的时候,他学会了很多珍贵的东西,人生态度也因此而改变。“别人告诉我,《人性的污点》能够让别人承认我是一个演员,这部电影也确实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当我走进去,突然间我发现我在和那些上杂志封面的人竞争。在好莱坞打拼更像一场知名度比拼,目前的趋势就是让头头和送披萨的小孩都知道你的电影。这可能会是一次极度让人沮丧的经历,但是最后你还得为了自己这样做。”

所以他就这样做了。他和知名度很高的摄影师拍了更多的照片,让自己登上了杂志的封面,还在时尚杂志《L'uomo Vogue》、《Abercrombie》以及《Fitch》的圣诞特辑出现过。

态度的改变也表现在试镜方面。“最近我才渐渐认识到,试镜的一大误区就是,你走进那个房间,就好象你是个客人一样,小心翼翼的不让酒溅在地毯上。其实你要做的就是自信的走进去,象主人一样。”

“我意识到了,大多数演员和安东尼-霍普金斯的不同就是他们不会为角色做出选择。读剧本,知道了这个角色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去表演他会有多有趣,会有怎样的戏服,怎么走路,怎么吃东西,怎么说话……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大多数演员为角色做出所有选择——或者尽可能多的——但是他们是带着问号做的,当他们试镜的时候,潜台词就是:‘这样行吗?’‘你喜欢我吗?’‘这有用吗?’,这些最终击败了他们。而安东尼-霍普金斯呢,当他做出一项决定,后面是句号,甚至是感叹号。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很重要,在很多次试镜中帮助了我。”

他也观察和分析了好莱坞运做系统并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这儿想成为新一代的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或者是汤姆-汉克斯(Tom Hanks)是很容易的。大家知道怎么看待你,他们会说,‘啊,一个年轻的汤姆-汉克斯。’这个系统已经运做的很好了,这次会更好的。”意识到自己不同,他谋划着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走那条已经被踏平的路意味着你要创造出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

《越狱》试镜 出演玛利亚-凯莉MV

这些态度上的转变保证了他的工作。2004年,他开始为一部叫《The Hour》的短片工作,故事发生在监狱,导演是英国人Ash。这又是一次出乎意料,因为几个月后他会被叫去参加《越狱》(Prison Break)的试镜。“当我走进试镜室,我在这儿三分之一的房间当过临时工,”他说。“大概有30名制作人坐在那,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复印机认出了我。” 复印机的日子让他在电视制作人中间有了名气,当小温在试镜时遇到他们的时候,他也自称是靠复印机红起来的。

温特沃什回忆了试镜的过程,他很快就拿下了这个角色。星期五拿到剧本,星期一去试镜,星期二就得到了角色。他没有太多时间去担忧,因为必须直接返回工作。在电视台面试的最后一堆演员中,他们已经离终点很近了。

小温被《越狱》中的迈克(Michael Scofield)吸引,因为他聪明、残酷而又让人着迷。“我相信他会有怀疑的一刻——‘我到底卷入了什么样的情况中去?’他的头脑和学位都不能保证最终不会以悲剧收场。但是他是一个有着高尚理由的好人,这个理由必须让他弄脏自己的双手。”

这不仅仅是刺激的表演,这还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我们能够因为救自己爱的人走多远?对于迈克,他走进了监狱。在这部很棒的电视剧中,我们对于家庭做了很多深入探究,知道了承诺和义务意味着什么……做为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

家庭和被禁锢的主题又一次在他的选择中出现了,不过这一次监禁是字面上的,而在《人性的污点》中是精神和灵魂上的。在《越狱》中,他演一个夹在白人和黑人中间的白人,当种族暴动的时候,他必须做出选择,站在哪一边。但是他没有,因此两边的人都恨他,听上去很熟悉吧?

考虑到他选角色时的政策,种族在故事中是否很重要,《越狱》对于小温来说代表了一种个人困境。剧中他演一个在种族暴乱中必须选择站在哪边的白人。因为好运,也因为角色的设计,小温的角色保持中立,所以就没有卷入任何种族偏见或暴力。

从11月底,他们就开始拍摄《越狱》首集,为了给电视台高层们看。这部戏的命运取决了首集的水准。拍完首集以后,玛利亚-凯莉(Mariah Carey)请Brett Ratner导演为她的新歌《Its like that》和《We belong together》录制MV,他决定用小温来提高他的知名度。这很有效,又一次让他的名字广为流传了。

很多人在网上问“那个好看的家伙”是谁,并且开始搜寻更多的有关他的信息。他们不确定他到底是谁,而且常常把他和Hayden Christensen或者是Channing Tatum弄混。又一次的,种族问题被拿出来了,网友们注意到了小温和玛利亚-凯莉都是混血儿,他们在想这是不是小温被选中的原因呢?

好运又一次降临了,小温将在《天国的女儿》(Joan of Arcadia)的最后两集中演Ryan Hunter,典型的邪恶角色,像主角Joan一样可以和神对话。大概是天意吧,他又在剧集生死存亡的时刻参与了演出。就像他在《流行》中一样,在被取消之前他在最后一季的结尾出现。

在玛利亚-凯莉MV和《天国的女儿》中出现让他的人气大幅提升,当电视台最后通过了《越狱》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找他的资料,留意着他的新作。当制片公司急着确定地点和准备前期制作的时候,小温为一部叫《Stealth》的电影配音。他给EDI配音,这是一个植入无人导航的秘密轰炸机的人工智能系统,当轰炸机被闪电击中的时候,EDI变坏了。在准备的过程中,Space Odyssey 2001 (HAL)给了小温灵感,“我真的很想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配音工作看齐,尤其是关于电脑变坏的,”他也为《鬼语者》(Ghost Whisperer)拍摄了首播,出演军官Paul Adams,灵媒帮助他和家人联系。

随着曝光率的增多,他离开了洛杉矶,在芝加哥的千年公园租了一间房子,离他录制《越狱》的地方很近。

《越狱》的宣传进程很慢,但是当它真的完成,《越狱》也随着一系列的宣传短片,电视和网络广告,电台宣传红了起来。又一次的,温特沃什成了公众注目的焦点,不过这次他是剧中的明星。在记者见面会上,他被问及在剧中的背景和角色,以及《天国的女儿》中的角色,他认为在同样的电视台和同样的时期完成一个典型的恶魔角色到一个鬼魂的跨越是种奇怪的诗情画意。在为《天国的女儿》试镜以前,他告诉制片人如果他去演《越狱》,就不能返回以前的角色了。制片人没有在意,他们似乎在酝酿更大的计划。小温认为《天国的女儿》被取消挺不幸的,他不能为此负责。

和为《人性的污点》做访问的时候有一点点不同,记者现在更关注私人问题,比如说是否单身。他说自己目前单身(2005年8月),“我想找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女朋友的理想人选可能在公司上班,能理解你的事业,但自己不是演员——当你为演戏发狂,她可以放下自己的事业,把你当成本来的自己对待,表现的很宽容。

他们也问及他的性格,他说自己是“一个沉闷的人。我去图书馆,看很多书,在地铁站吃东西。当我需要一些拳击的时候,我去健身房。确切的说,一周7天有5天都是不自由的。”当他有时间的时候,他会“很老套的,写一些短篇故事和剧本。”或者和朋友一起吃晚饭。问他以后是否考虑演喜剧,他说自己不是有趣的人,如果别人是这么认为的,那只能说他不是有意的。

《越狱》开播 他开始成为明星

2005年8月29日,当《越狱》的前两集在FOX电视台播出的时候,他简直是一飞冲天。评论家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大唱赞歌,说他非常适合这个角色,而且这将是他长久以来应得的重大突破。收视率非常高,这是FOX自从1998年来的最高收视率。同时,评论家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他在《Stealth》中的配音工作。一些评论家批评了他的表现,但是当他们把小温的配音和Space Odessey 2001中的配音对比以后,批评就很少了。这恰恰是另一种形式的赞扬,因为小温的目标就是要模仿Space Odessey。

回到《越狱》,剧迷的数量与日俱增,对他的喜欢也与日俱增。他们想知道他住哪儿,有没有女朋友,在哪工作。他们还想悄悄跟踪他。一些人已经开始行动,还有一些人已经成功的邂逅他。他们认为他性感,害羞,有礼貌。另一些人住的离他太远了,没有勇气去搜寻他的足迹,只好幻想着嫁给他,给他生孩子。在FOX的官方论坛上,争宠大战已经展开,想约会他的女人们说“放弃他吧,怨妇,他是我的。”在同性恋的论坛上,同性恋们也在猜测着是否和他有发展的可能。小温是同性恋吗?虽然他曾被拍到和某同性恋演员一同出演,不过在后来的采访中,他否认了自己是同性恋。

关于他的一切似乎越来越火热,但是这将是他苦苦努力的迟来的突破么?还有待证明,同时,小温也对媒体对这部戏的热情保持客观。以前吃过媒体的亏,他现在对整个媒体运做都保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事实上,他很庆幸自己能够“在狐狸河监狱里深藏不露”,从而远离媒体的关注。他很清醒的意识到,他们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个计划中去,但到最后,这个电视剧什么时候上映,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人,或者是能否劳烦美国市长的大驾去关注这个电视剧,这并不是他们说了算的。所以他会对这个计划全力以赴但不会被牵扯进去。

很难去忽略那些质疑和批评,比如说这部电视剧的长度。在记者发布会上小温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觉得人们看到题目应该会设想这是一部关于两个人越狱的戏。会拍多少集呢?小温对这种心态有些生气,他认为制片人已经想好了《越狱》的整个故事,并且会拍第二季。

另外一个大多数观众和批评家质疑的是这部电视剧的是可信度。又一次的,就像在《人性的污点》中一样,关于角色和故事的可信度成了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越狱》能在可信度上站的住角吗?它可以让观众保持足够的虔诚去追随主角的旅程吗?温特沃什本人就可以保证一大堆男男女女关注这部电视剧,仅仅是盯着帅哥而不管他们是否喜欢这个故事。但是这能够保证《越狱》进行下去吗?

这还有待证明。目前为止,《越狱》还很热,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很棒很独特的电视剧。该剧的第一季非常成功,现在拍到了第四季,不过这一季也很可能是最后一季了。

不管他最终能否突破,获得荣誉,温特沃什对仅仅表演就已经很满意了。是的,他可能会喜欢一个奖项,那很正常,“谁告诉我,他一个没有奥斯卡幻想的演员,我会告诉你他是个骗子”。就算他没得任何奖,表演在他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必须热爱你所做的,你必须像需要空气一样需要它。没有别的东西能给我像表演一样的满足感,我觉得我简直离不开表演了。脚下的路从未变过,它一直带我到想去的地方,我一秒钟也没有后悔过。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2005年12月13日,第63届金球奖提名名单揭晓,FOX电视台2005年新剧《越狱》获得最佳剧情类电视剧奖提名,温特沃什-米勒获得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同年,《越狱》获得了全美观众票选的最喜爱的新剧大奖。《越狱》在欧洲、东亚都引起了收视旋风,2008年5月,温特沃什还获得了德国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杂志《Bravo》票选的“闪耀之星”大奖。(Alan/文)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