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星闻资讯

“二十五亿先生”黄渤:赚钱还是赚吆喝

南都娱乐周刊

关注
摘要: 黄渤在2013年的热潮,远远盖过了他2009年凭借文艺片《斗牛》拿金马奖影帝的热度,不论是2006年那部开启他喜剧风格之路的《疯狂的石头》,还是他主演的第一部过亿的影片《疯狂的赛车》,也不曾让黄渤这个名字成为一个“赚票房”的代名词。2013年贺岁档上映的他参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票房均冲破十二亿元大关,以及他主演的《101次求婚》的票房逼近两亿,让业内外直称黄渤为 “二十五亿先生”。好戏还没完,在接下来要上映的《厨子戏子痞子》中,黄渤不光是主演之一,还是出品方之一,黄渤这个“赚票房”的代名词会继续延续下去吗?他的商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性该如何定论?是《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成就了黄渤,还是黄渤给电影市场加足了分数?本刊记者专访黄渤,追踪连线业内投资人、编剧、策划人、导演,独家调查、剖析黄渤的“二十五亿先生”之路。

黄渤在2013年的热潮,远远盖过了他2009年凭借文艺片《斗牛》拿金马奖影帝的热度,不论是2006年那部开启他喜剧风格之路的《疯狂的石头》,还是他主演的第一部过亿的影片《疯狂的赛车》,也不曾让黄渤这个名字成为一个“赚票房”的代名词。2013年贺岁档上映的他参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票房均冲破十二亿元大关,以及他主演的《101次求婚》的票房逼近两亿,让业内外直称黄渤为 “二十五亿先生”。好戏还没完,在接下来要上映的《厨子戏子痞子》中,黄渤不光是主演之一,还是出品方之一,黄渤这个“赚票房”的代名词会继续延续下去吗?他的商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性该如何定论?是《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成就了黄渤,还是黄渤给电影市场加足了分数?本刊记者专访黄渤,追踪连线业内投资人、编剧、策划人、导演,独家调查、剖析黄渤的“二十五亿先生”之路。

采写_本刊记者 刘倩 杨蓓蓓  录音整理_实习生 简嘉丽 刘晓莹

黄渤的高票房效应 = 市场基础 + 喜剧观众群 + 好运气

见怪不怪的,凭着《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冲破十二亿大关,黄渤的专访邀约一字排开,从年前一直排到年后,直至当下他在青岛进组拍摄电视剧《青岛往事》,仍要安排出专门接听专访电话的时间。似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两部片子让黄渤成为商业大片的“名咖”,该到了黄渤进行小结的时候。连黄渤工作室的人员都感叹“前几天这家报纸把黄渤的出道经历挖了一遍,过了几天又有一家刊物把他的往事说了一遍,采访邀约我们当然希望都满足,但更希望先放一放,让他沉淀沉淀”。黄渤却依旧是以他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风范调侃:“直接给我总结算了,总结完了重新开始也挺好的。”

黄渤的确很忙,早在一年以前为《杀生》宣传时,他就已经说自己在透支,没等透支现象扭转,一顶更大的帽子已然扣在了他的头上——“二十五亿先生”。对于“二十五亿先生”商业价值的探讨,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L小姐和本刊记者透露“拿《青岛往事》这部剧来说,青岛政府就非常希望黄渤来出演,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戏他没法拒绝”。在黄渤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薛小姐看来“其实黄渤现在进行着的工作都是2012年就已经接洽安排好的,对于《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的影响力,我们还是希望更清醒冷静地看待,后面的工作该怎样还是怎样,比如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会变。当然也有不同,比如我们的接洽沟通工作更忙了”。“想休息想放假想去玩”这句话黄渤说了大概有三年,他现在能确定的是“2013年我拍完《青岛往事》之后是《活着》话剧的第二轮全国巡演,其他工作都没有再接”。

《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没有出现票房奇迹之前,在电影演员的范畴里,黄渤的喜剧地位和观众缘就已经独占鳌头,很多他只是部分参演的片子也都会把他的名字排在主演的范畴,比如《饭局也疯狂》。带黄渤走上通俗喜剧之路的宁浩的最新作品《黄金大劫案》,黄渤虽只是参演,但经本刊调查大部分观众还是对其中有黄渤非常期待。就连邀请黄渤在片子的彩蛋部分出现,都成为片方匠心独运赢取市场的稻草。无限自在文化总裁朱伟杰告诉本刊记者:“我们投资的电影《201314》作为2013年1月1日上映的电影,算是2013年第一部赚钱的片子,也沾了黄渤的好彩头。出于我和黄渤私交很好,我请他来给片子录一个片尾彩蛋,当然是出于给片子增加人气的考虑,他很仗义,半夜来帮忙”。在黄渤工作室看来,这次帮忙也有自己的考虑“出于电影《201314》与比其后上映的《101次求婚》题材的相似,《201314》请黄渤来给片子录了一个片尾彩蛋,使用《101次求婚》的素材,也算是为《101次求婚》预热。”黄渤的吸金效应在多部片子当中都屡试不爽,不是大赚也是小赚,除去去年他主演的管虎的实验性质的影片《杀生》呼声高票房低,其他片子的票房都很客观。在朱伟杰看来:“黄渤的商业价值在于现在大家都特别缺这样的演员,在内地,不恰当地比喻一下,平民偶像除了葛优之后就是黄渤,再无他人,黄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填补了这个空白,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黄渤的可持续发展 = 不盲目突破 + 心态平稳 + 敢于尝试

黄渤被戴上“二十五亿先生”的帽子,用他的话说“只是冒险冒得比较好”。看看他演过的片子,管虎、宁浩两位带他上路的恩师的片子居多,《人再囧途之泰囧》本来并不是他出演,他推荐工作室的王迅,只是最后王迅的出国证件出了问题,作为候补队员的黄渤顶上。有些让人想不到的是《西游降魔篇》最初的邀约是被黄渤拒绝的,他不想挑战星爷的权威:“你演一个周星驰已经演过多次的孙悟空,而且还是他的风格,百分之八十会被挨骂”。之前也有声音猜测说黄渤是否宁可不要片酬也会想抱周星驰的大腿,实际状况是“我推了好几次、制片方又打了两次电话,最后轮到周星驰给我打电话,才定了下来。”

黄渤对自己的吸金效应倒看得门清:“按照科学规律来看,一个是市场的基础,银幕数量大了,整个的市场盘子大了,一个是加上我运气比较好,碰到的影片都比较卖座,我可能天生有点悲观主义,就是我没想要那么好。你心境上的舒服比什么都强。”

不能遗漏的一个关键点是《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黄渤在其中都并非主演,只是参演,这两部片子的过十二亿票房有多少功劳可以算在黄渤头上?这是一道极复杂的方程式,为何大家都会把吸金苗头投向黄渤?编剧、策划人史航告诉本刊记者,“黄渤只是在这两部片子中表现得最好”的缘故,也不排除有些投资人会冲着黄渤去想另一个项目或投资一部电影,毕竟黄渤的处女作电视电影《上车,走吧》已经足以显现他的喜剧天赋和功力,好的契机和运气又一直光顾着他,让他出演的投资回报率很有保证。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是2012年五一档三部第六代导演大比拼的片子《杀生》、《黄金大劫案》、《匹夫》,其中《杀生》和《黄金大劫案》中都有黄渤的身影,虽然三部片子的票房都不佳,但只有《杀生》最叫好,而黄渤是《杀生》的主演,《黄金大劫案》中他只是打了个酱油。

在《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飙升和《西游降魔篇》上映当中的这段时间,黄渤工作室出品,由黄渤自导自演的微电影《2B青年的不醉人生》也在优酷上线了,优酷出品运营策略主管陈鹤告诉本刊记者:“优酷出品本来就很看好黄渤,《2B青年的不醉人生》算在优酷出品的青年导演扶植计划里,之前纯粹是看好黄渤的喜剧天赋和才华,没想到他出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会那么火,于是赶紧把《2B青年的不醉人生》上线时间提前了,反响很好”。

本刊记者连线编剧、策划人史航,他对黄渤的可持续发展持一种信任态度:“这是一个仓皇、功利、着急的时代,任何一个新的草出现都会被当成一根救命稻草,像黄渤是一个心理特有准的人,你看他对外界的采访,他不会被冲昏头脑,别人把他当救命稻草,但他还是会把自己当一根草,好好生长”。

黄渤的收入 = 片酬 + 其他投资盈利(音乐和艺术品)

很多人都想给黄渤算一笔账,看看他这些年一部戏接一部戏的高节奏都给他带来了多少价值。黄渤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薛小姐认为这是一笔很难算的账:“不在于目前黄渤的片酬涨了多少,如果说黄渤是一个品牌,那么就得看这个品牌的开拓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长久效应”。

《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票房大卖让很多人都误以为黄渤也狠狠挣了一把,可不是么,片子的出品方上有着“黄渤工作室”的名字,可这个“出品方”对黄渤的意义是“我的出品是说提供演员啊”。面对本刊记者为他打抱不平:“你帮了徐峥大忙,他没有给你包一个红包么?”,黄渤只能打趣:“没有,现在大家见面都会聊别的。只有《民兵葛二蛋》的时候老板给过。而且不光是给我,是大家晚上一起吃饭,一人一个大红包。”末了不忘坏笑着补上一句“我们现在国内的老板好像都没有培养成这个好习惯。到现在都没有收到过”。打趣归打趣,熟悉黄渤的记者知道他一贯的路数:永远表现得对钱不那么care,重点在于寻找high点玩一把。即使面对《人再囧途之泰囧》十二亿如此高数字的大赚,他也只是温吞的态度“这个东西你不能去过多苛求人家。人家也没有这个义务给你分红,给也是个情谊的问题,你不能拿这个情谊当法律去要求人家,这是不对的。”

黄渤对自己的片酬叙述是“弹性制,没法定义,比如说管虎想做这个戏,那整个项目的一期投资公司都会算,比如说最后票房可能最多也就得四五千万,那已经算到这了,他的投入就不可能超过3千万,比如说总共2千万的投入成本,管虎想要的东西还多,那就这样,他想找你演,那你怎么办呀?”

黄渤的好说话和看重人情也是他圈内的另一个标签,只是除了管虎和宁浩这两位对他的戏路有里程碑作用的导演,他可以低价出演外,黄渤依然有自己的清醒,不会冲着高片酬去而放松对角色的选择,也不会任凭人情对角色来者不拒。无限自在文化总裁朱伟杰在和本刊记者的沟通中也对黄渤的清醒看好:“作为投资人投拍一部片子,我会考虑一个比较适合他的角色,黄渤之所以能走到现在的状态,在于他对自己所适合的形象把握非常好,几年前有一个片子我也想找他来演,但他觉得角色不太适合自己,就拒绝了。我觉得他这点非常坚持,很好。作为一个投资人现在我能给他出到的片酬至少是800万起”。 什么是适合黄渤形象的角色?这似乎又是另一个可长篇大论的命题了,不如用黄渤对本刊记者吐露的心声收尾:“很多记者都会问我会不会转型或者有什么突破等等,我说有新的机会尝试新的东西是挺好的,但我不认为所谓的突破和转型是多么牛逼和重要的事。”

黄渤借的是啥东风?

影片主创强大,周星驰号召力依旧。

观众向沉重说不,轻喜剧重返贺岁档。

黄渤可塑性很强,广撒网,多拍片。

屌丝题材适应了当下社会环境。

国内奶油小生当道,笑星匮乏。

院线市场不断扩大。

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百分之一的运气

南都娱乐周刊 × 黄渤

“二十五亿先生”的困惑“叫我喜剧之王,我听着挺可笑”

“做了一年冒险,结果还不错”

南都娱乐周刊:有业内人士说在去年年初,你工作室对外报你的片酬是四百万起,是否偏低了?

黄渤:应该不是这个数吧,其实都是根据情况来。比如像纯商业大片,按照商业规律做的,说正常片酬OK。有些小制作的电影,得看它的开销和投入,像这种片子你就只能抱着去扶持也好,自己玩一下也好的心态去拍了,它没办法按着市场规律来。像偏文艺一点的片子,它整个市场的回收你也知道,作为出品方来说像这类型的片子它不会投入太大,也没办法请到自己想请的演员,如果你这时候还坚持报价,就等于你拒绝了这类型的片子了。

南都娱乐周刊:现在你已有了“二十五亿先生”的名号,你仍然会给面子文艺片吗?

黄渤:那没关系,我想做各种尝试。钱多只是有意思的其中一项,而且钱多了你也不会改变你的生活本质吧。我又不买游艇,买豪宅,目前对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了。

南都娱乐周刊:有很多人在算《泰囧》的分账,之前你也说过你参演是最后才决定的,原来是想让王迅演,假设《泰囧》里你的角色仍是由王迅来演,你觉得《泰囧》的票房会有什么改变吗?

黄渤:这个没法说。首先王迅的实力我是相信的,他的演技很好,我相信票房也会不错,但谁知道呢?我们从每年的票房和投入都可以看出来,有些片子敢投那么大的钱,我们对它的预期都挺好的,但到最后都不怎么样。反而有一些没预期的会出乎意料,我们还在对市场摸索过程中。

南都娱乐周刊:以后你接片子的时候会不会要求参与票房分成?你已经有这个票房效应了。

黄渤:没有,它是一个投资判断的东西。你把它放在商业角度上去看和你演戏又是另外的角度,你觉得赚钱了你就投吧。

南都娱乐周刊:《泰囧》和《西游》的票房均过十二亿,目前大家都把你当做研究对象的重点,研究黄渤的商业价值,你听到这种词会反感吗?

黄渤:我都成了商品了吗?其实我觉得应该研究这些表象下的本质的东西吧。这些东西的结果都不应该完全归结于演员或者电影的本身,有很多的因素造成。很多商业片的成功,更多的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市场在扩大,屏幕数量在增加,观众市场的成熟,我们也慢慢在靠近电影工业化了,曾经在外国电影市场上呈现的规律也慢慢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显现了。比如说品牌电影,比如说续集,这些规律可能之前都没有明显地显现,但现在已经看得出了。

南都娱乐周刊:到目前为止你有没有给自己一个设定一个接戏的底线?比如现在有人说黄渤是第二个葛优,你还会放下身段接一些看起来不符合你被定义的称号的那种片子吗?

黄渤:不会。接片子只有喜欢和不喜欢。还有一点,你不是市场主导的主体,何必那么累,碰到好的就OK,我也不认为一直挑会让自己舒服。其实今年做了一整年的冒险,结果还不错。

南都娱乐周刊:你会朝周星驰喜剧之王的模式走吗?周星驰已经把喜剧做成了一条产业链。

黄渤:很多东西是时势造英雄,有很多东西是靠大环境,土壤,才造成他的成功。周星驰电影的时候其实也是基于香港电影的大繁荣,已经是一个电影工业化阶段了,我们现在只能说是朝这个方向靠近。所以有人和我说你现在是喜剧之王什么的,我听着都觉得挺可笑的。我们现在这个喜剧创作和基础太薄弱了,我们一年中看到的好的喜剧是数得出来的,还要看那些喜剧大导做不做,比如说冯小刚他今天不做喜剧,或者宁浩,好的喜剧几年才出一个。你一年能看到的喜剧剧本或者能参演的喜剧电影总共就没有几个,哪里能成喜剧之王呢?而且这些电影出来之后那些导演也不一定会找你。

南都娱乐周刊:你觉得你在喜剧领域里的优势和欠缺是什么?

黄渤:我的优势就是我成名的基础,我的生长、生活、受教育、中间的朋友、我的从小树立起的世界观、我的表演本身的观点,这是我的优势同时也是我的劣势。

“我就是黄渤工作室的一个产品”

南都娱乐周刊:很多人在算黄渤今年赚了多少钱。我听到了两种说法,一种是说黄渤其实用《泰囧》和《西游》为以后铺路,没赚多少片酬;还有一种是说,黄渤因为这两部片子片酬疯涨。

黄渤:像徐峥这次是第一次自己导戏,压力那么大,你要求多少钱这个也不太可能。我其实已经习惯了,我之前也不是说大富大贵,我相对来说现在还是挺满足的,也没有像说的那样铺垫什么的。

南都娱乐周刊:你之前也说管虎、宁浩给你的片酬都是象征性的,现在他们找你演戏会不会自觉地说“哎,你现在都是二十五亿先生了,我先事先给你说好……”

黄渤:他们都会部分地涨,就比如说别人给你100的时候他们会给你10块,别人给你200的时候他们会给你15块。

南都娱乐周刊:黄渤工作室现在是一个怎么样的状况?

黄渤:今年是比较忙,我的工作室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它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公司,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忙着我这点事,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包括自己的一些项目开发还有一些外面的项目开发,还包括一些音乐和艺术品的项目,我跟工作室的关系其实是我就是工作室的一个产品而已。

南都娱乐周刊:你不是老板吗?还是说形式上你不像老板?

黄渤:发工资的人好像还真不是我,我也在拿工资,哈哈,这些钱是大家努力挣来的,不仅仅是我的片酬拿来发工资,工作室还有一些其他的赚钱能力啊。我也不做决策,决策上的东西得让更有能力的人去做,比如对专业市场的判断得有具体的操作实施,第一我没有那样的经历,第二我不可能样样都行,那就让有能力的人去做那样的事吧。

南都娱乐周刊:黄渤工作室有没有计划发展成周星驰的星辉海外公司那样的路数?

黄渤:工作室现在更注重的是一些基础的开发,大的设想肯定就是由我们现在的编剧团队的做一些剧本项目的积累。也没想过说要开多大的企业,想成立多大的电影公司,没那么多想法,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可以一块去尝试一下,它是一家工作室嘛。

南都娱乐周刊:工作室是否在做艺人经纪?据说原本要出演《泰囧》里你的角色的演员王迅就是你工作室的签约演员?

黄渤:不算是签约,就是好朋友,因为他本身也写东西,再加上我们创作审美比较接近,这样能有更多机会在一块商量一些东西。

南都娱乐周刊:你的商业代言活动并不多,是没时间去赚这份钱吗?

黄渤:大部分是因为没有时间,好多活动找来觉得挺好的也就去一下。有时候是典礼,还有品牌发布什么的。这些还是适当吧,有时候去多了还是挺没意思的,除非是和品牌单独做活动工作室可以有盈利吧,其他也没什么钱,我个人相对还是少一些。

南都娱乐周刊:你的片酬现在是个谜?

黄渤:其实我的片酬挺奇怪的,外面传多少你们好像都觉得少,其实仔细从我之前拍的片子看就知道,虽然都叫好,但那些导演能给我多少呢?加上其实我个人还比较懒,比较容易满足,够吃够喝就行了。拍戏就是痛痛快快地玩一次,有好的东西能弄出来就好了。

编剧、导演、投资人“看黄渤”

编剧史航:探讨黄渤的“扛票房”现象,从现在来说,能扛票房的演员没有绝对,刘德华都不能说扛票房,他也拍过一些烂片,内地来说,葛优还算能扛票房的,但他中间也拍过《气喘吁吁》这种文艺片。我一直看好黄渤,即使《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黄渤只是参演,即使黄渤也主演过票房并不高的文艺片《杀生》,但在同期PK的同样票房不好的《匹夫》、《黄金大劫案》和《杀生》中,我只喜欢《杀生》。

投资人朱伟杰:黄渤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强,要签、要合作就赶紧合作,商业回报率不用考虑,会非常的好。

优酷出品运营策划主管陈鹤:优酷出品就很看好和认可黄渤的才华,现在黄渤的票房回报率这么高,不论是偶然也好还是必然,优酷出品都希望和黄渤继续合作下去。

“筷子兄弟”组合成员肖央: 我和黄渤是同一代人,同一代人的幽默感总会是接近的,但因为性格有差异,所以我俩的特点又会有各自的不同。作为观众,我也很喜欢黄渤,继葛优之后他是我最喜欢的代表市民阶层的喜剧演员,如果有合适的角色的话,我当然很希望能和他合作。

导演刘江:我很认同黄渤是内地的“喜剧之王”这种说法,他表演非常放松,而且很有喜感。他和葛优的风格还不一样,他属于热情外向的那种,肢体上的表现特别丰富,葛优属于冷幽默一型,语言上的包袱比较多。我个人非常看好他将来的发展,前途无量,有合适的机会的话我也挺想跟他合作的。

《泰囧》编剧束焕:对于“喜剧之王”这个称呼,我其实觉得喜剧演员是特别宝贵的财富,因为喜剧演员演正剧没问题,正剧演员可能一演喜剧就不行,所以喜剧演员是“通吃”的。黄渤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喜剧演员,《西游降魔篇》也好,《泰囧》也好,虽然不能归结于他个人的效应,但黄渤在里面完成得特别出色。然后说起内地的喜剧演员,如果单论影视的话,我觉得就一个葛优,一个黄渤。徐峥是另外一个路子,更加文人气一点;而王宝强完全是天赋异禀。其实黄渤的外形挺沾光的,因为现在“草根”流行嘛!而且他现在确实挺有市场价值,不过以后如果我俩合作,我尽量不让他用友情价给我演,还是说服投资方多给他一点钱好了。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710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