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做客《杨澜访谈录》 想尝试辣椒巧克力滋味
人民网娱乐讯 谭盾已经是当今最负盛名的华人音乐家,他认为《卧虎藏龙》 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也是真正的圆了自己做电影音乐的一种浪漫梦想。”在《卧虎藏龙》中,他坚持要把马友友(听歌)的大提琴和中国的胡琴相融合,诠释出在委婉连绵中夹杂着粗犷奔驰的震撼,而这种独创的奇特对比组合,被谭盾叫做“辣椒加巧克力”。谭盾的这种独创,被有的人视为“离经叛道”,但他表示,“任何东西都是要有一个脊梁骨,这个脊梁骨可以穿很多很多不同的东西。比如说一个羊肉串,它上面有洋葱、有孜然、羊肉,还有辣椒,全部串起来就叫羊肉串。如果全是羊肉,没人去买它了……”对于生长于湖南浏阳河畔的谭盾,他的“敢闯”,也许得益于他1986年赴美留学后至今20多年的旅美生涯,这使他深得西方音乐文化精髓。因此,他的作品总是自由而大胆地游走于东西方音乐元素之中。也正是谭盾这种自由而大胆的创新突破,使他赢得了第七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奥斯卡奖得主的身份,使谭盾有了更大众化的听众,也有了国内大导演的盛情相邀。使得在日后稍微有点规模的电影制作的幕后名单里,一旦有了谭盾,便一下子会成为风口浪尖上的“话题点”。
就像在河南嵩山的待仙沟里,每天晚上都要上演《禅宗音乐大典》。这场演出的核心人物仍是音乐家谭盾,他从大自然中采集器乐,让木头、石头唱歌;他不断地在寻找这点燃智慧之灯的火花,曾花了整整六个月,研究石头与木鱼的奇特声音。
中国音乐界的“宠儿”
谭盾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界的“宠儿”,和很多中国的大导演有过合作。谈及跟张艺谋合作《英雄》的时候,谭盾巧妙地说:“他是一个英雄,这个人他就是想当英雄。他非常非常的自信,也非常非常有手段,就是用艺术的手段,如何去实现他的理想。” 谈到与冯小刚合作电影《夜宴》时,谭盾平和地说:“冯小刚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孤独者,无论是他的黑色幽默,还是他的贺岁片,我都可以感受到非常孤独的一种深刻,这个人很诗意。”由于用语言讲不出冯小刚的“诗意”,于是谭盾把感觉转化成了清冷的《越人歌》,他觉得“这就是冯小刚”。谭盾在访谈中也坦言:“我从来没有迎合过他们,虽然和他们合作的结局都是非常的和谐。过程中间总是有非常尖锐的碰撞,我觉得他们大概认为我最难缠了……”他在应约创作中,常常别出心裁。在《英雄》里,他想把价值千万的小提琴给它调低扭低个八度,来表现嘶哑的蒙古长调的那种灵魂。在《夜宴》里,他不让郎朗(blog)弹奏钢琴,而是用最低音区打击钢琴,去表现梦境的声音……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初,谭盾就曾经为电影作过曲。在他还在上大学时,就为导演李翰祥的片子《火烧圆明园》创作过插曲《艳阳天》。当时,他对于电影音乐或许只是玩票的心理,他回忆:“那时我很爱慕刘晓庆(blog),因为晓庆在承德拍戏,便执意要去现场考察、找音乐感觉。”结果他如愿来到了承德,见到了刘晓庆,还吃了她亲自给他削的两个苹果,突然他觉得,“这个原本心目中很阳刚的女人其实非常温柔”,于是从承德回来后,他写出了“女儿泪涟涟”的意境……正是这些大导演的宠爱,才有了今天的谭盾。谭盾在访谈中一语破的:“如果没有李安、没有张艺谋、没有冯小刚的话,我觉得我今天的电影音乐的事业不会像今天这样红火。我觉得做电影音乐好浪漫。”
“音乐狂人”富有诗意的“另一面”
有人评价谭盾的音乐本性:孤傲、清冷、怪诞。而年轻时的谭盾也曾经说过:“我不结婚,不要孩子,不要家庭,只要我的音乐,我要做个无产者。”但步入中年后谭盾却说:“没有心爱的女人,没有家庭,还要音乐干什么!”
如今的谭盾已经不仅有音乐,还有心爱的女人和两个可爱的孩子。说到这儿,谭盾的回答让我们看到这位音乐狂人富有诗意的一面:“那时的我张狂、热血,女人、父母、家庭对我来说都是多余的,心中只有音乐、音乐、音乐。可是过了30岁才发现,原来女人跟音乐一样,是非常难得的缘分。如果能够找到好的女人,那我情愿舍弃我的音乐!”
正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于《禅宗音乐大典》的时候,谭盾又开始在考虑如何把古典芭蕾和他的武侠音乐三部曲结合在一起:“我一直有这个观念,就是把武侠音乐的三部曲衍化成一种芭蕾的三部曲,我觉得会很有意思。因为我觉得芭蕾正在消亡之中,如果大家再不注重芭蕾,芭蕾再过十年就会消亡。我总觉得我的这个武侠三部曲,如果跟芭蕾结合在一起的话,可能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