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存壮谈晚年感“知足” 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还没走进老演员葛存壮位于北影厂宿舍区的家,就看到大门上“首都五好文明家庭”的牌子。在北影厂的大院里有种说法,葛存壮家的孩子最有出息,儿子葛优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女儿葛佳是文学硕士,现居美国。儿女成器、孝顺,一到过年,女儿、女婿会带着外孙、外孙女回来,儿子、儿媳有空也回家看看。家里还有年过百岁的老岳父,一大家子,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电影百年时,葛存壮被国家人事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家”称号,全国只有50人获此殊荣。说起现在的生活,葛存壮只有两个字“知足”。
母女
“揭短”老嘎小嘎
老伴说老嘎:
出了名的“葛大哈”
讲述人:施文心,葛存壮老伴
老嘎在外面衣冠楚楚,其实他在生活中大大咧咧,丢三落四。一次客人来访,临走时找不到自己的鞋了,大家帮着找,还是没有,难道鞋子会飞?客人一转身,发现自己的鞋竟穿在老嘎脚上。我们大笑,老嘎还调侃说:“我说今天这鞋怎么穿着有点紧呢?”
妈妈说小嘎:
不敢和老嘎同台
讲述人:施文心
外人可能会想,小嘎能出名准是沾了老爸的光。其实不然,这父子俩关系可绝了。老嘎从来没给儿子推荐过一个角色,他总想等儿子演技更成熟一些再考虑。小嘎更绝,他不敢和老爸同台演戏。面对老爸,他真发怵。《编辑部的故事》的导演赵宝刚曾经考虑请老嘎出演主编。他对小嘎说:“请老爷子出山吧!”小嘎连连摆手:“别,千万别!他来我就完了。”
女儿说老嘎:
老爸扼杀我的电影梦
讲述人:葛佳,葛存壮女儿
我哥报考艺术院校时,我也动了当演员的念头。我爸说:“你当不了演员,你的脸形不上镜,太圆,跟一毛钱一个的面包似的。”我爸不是第一次这样“夸”我。小时候听了非常不解,圆嘟嘟的脸蛋有什么不好?长大后才明白,我爸的玩笑有一定的道理。次数多了,我对自己的长相有了一定的自知之明。我“接班”的想法,就这样被我爸形象生动的比喻,温柔地扼杀在摇篮里了。
妹妹说小嘎:
哥哥朗诵时鼻涕眼泪往下掉
讲述人:葛佳
我哥在家准备考试时,房间里经常传出朗诵的声音。他的音质饱满、音色低沉,已经有了感染力,我就被他感动过。那天,父母和我坐下来,听他朗读《鲜红的请帖》,一篇感人的散文。我哥站在屋门口,不大自然地冲我们笑笑,开始酝酿情绪,我直替他紧张。他天生胆小,需要说服自己,给自己壮胆,才敢表演。我正想着,那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来,我哥开始朗读。大大超出我的想像,他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氛围里,似乎忘了腼腆,忘了害羞,一字一句,旁若无人。读到高潮时,他的鼻涕眼泪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我坐在一旁特别不好意思,不敢直视他,只敢时不时地偷偷瞥他几眼。
瞧我们一家子
讲述人:葛存壮
违背父愿小化验员立志当演员
我1929年生,祖籍河北,还有哥哥和弟弟。小时候家里穷,父亲跟着朋友闯关东,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做小买卖。父亲指望我当个医生,于是我在齐齐哈尔铁路医院做了个化验员。那时,我喜欢文艺,医院搞联欢会,我又唱又拉又演戏,很出风头。后来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人业余文工团成立,我被调进了文工团。3个月后,铁路局精简机构,我被免了职。又过了不久,听说齐齐哈尔市文工团要招演员,我一下就考中了。我骗父亲说图书馆需要一个管理员,就这样进了文工团,当时我18岁。后来,我到了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1953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合并成立了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我和其他100多位演员来到了北京,留在了北影厂。
借房借床简单凑成结婚洞房
经别人介绍,我在北京认识了当时在电影学校(电影学院前身)学习的施文心。经过一年多的恋爱,1955年我们结婚了。我在剧团临时借了一间房、一张双人床,把各自的行李抱过来凑在一起,就算洞房了。我是个跑龙套出身的演员,饰演的第一个有戏分的角色是《六号门》中码头监工朱把头。直到1959年,我29岁时在《红旗谱》中饰演反派角色冯兰池,才得到了观众认可。那年我一共演了3部电影,都是反面角色,路子也由此打开了。
“猪倌”葛优自编《喂猪》考上话剧团
1957年4月,儿子葛优出生了。他是个早产儿,生下来又小又丑,脸皱皱巴巴,像个小老头。后来吃牛奶、米粉等补充营养,才越来越有模有样。
葛优从小胆子小,生性腼腆,我觉得他不是当演员的料。他喜欢摄影、拉二胡,我想让他往这些方面发展。高中毕业后,他去插队当了3年“猪倌”。回来后,没和家里说,就报名考电影学院,结果一试就被刷下来了。葛优倔,又考了实验话剧院、青年艺术剧院,都榜上无名,直到把自己养猪的经历改编成小品《喂猪》,才考上了话剧团。
葛优在剧团跑龙套,也在电影里演了些角色,直到演《顽主》才给圈内人留下了点印象。后来的《编辑部的故事》让他家喻户晓,《活着》让他拿到了戛纳影帝,也成了亚洲第一影帝。葛优演电影十多年,先后获得了十几个“金鸡”“百花”奖。原来介绍他,都说这是葛存壮的儿子,现在介绍我,要说这是葛优的父亲了。
反面人物改正面越老越有风度
女儿葛佳是1962年出生的。她想学文学,但差了一点,没考上北大中文系,被哲学系要走了。毕业后她到德国学习,拿到了文学硕士。她在那里结了婚,后来随丈夫去美国工作,一直到现在。他们有两个孩子,我的外孙女17岁,外孙10岁。
儿媳贺聪很孝顺。她很含蓄,不喜欢张扬,但葛优出去拍戏,她一定会陪在他身边照顾他。1979年,我们把我岳父接到了北京,现在一起住在一套4室1厅的房子里。坐在20多平方米的客厅里聊天、看电视,我们很知足,就在这儿安度晚年了。最近葛优又给我们买了辆车,还雇了司机,出去也方便。我离休后的生活更忙了,活动、聚会不断,一个月中至少有15顿饭不在家吃。有时也接点戏,不过人家都找我演正面人物了,说我越老越有风度。
特殊家庭成员卡拉是条狗
我家很早就想养条小狗,葛优演完《卡拉是条狗》后,我们养狗的兴趣就更浓了。有个小姑娘特意带着条白色博美到我家,非要卖给我们。价格不便宜,1300块。我们不好拒绝,就买下了,起名叫卡拉。现在已经养了3年多,是我家的小宝贝儿。
我们家里有一只鹩哥,是葛优拿来的,现在会说“你好”“吃了吗”“花好月圆”,还会说英语。家里还养了一只蝈蝈,原来是两只,送给了朋友一只。有段时间给葛优养,后来他没空,又拿回来了。我们还有一大缸热带鱼。有时候,卡拉、鹩哥、蝈蝈一块儿叫,热闹得不得了,就像一个动物园。据《法制晚报》
葛"忧"变葛优,没想到真成了明星
名字:老嘎VS小嘎
我有个外号叫“老嘎”。那是我在大连拍戏时,人家问我贵姓,我说:“我姓诸葛亮的葛。”当地人说话有口音:“什么?诸葛(ga)亮。“老嘎”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调到北影厂后,大家都喊我老嘎,我听着非常亲切,叫“学名”反倒不习惯了。
我叫“老嘎”,葛优的小名自然就叫“小嘎”了。葛优原来的名字叫葛忧,因为他母亲生他难产,他又是早产儿,令人担忧,就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思叫葛忧了。后来北影厂党委书记陈昭到托儿所视察,看到了孩子的名牌,觉得“忧”字不好,便改成了“优秀”的“优”。我们觉得也挺好,于是葛忧变成了葛优。古代演员曾被称为“优伶”,没想到后来他真成了明星。
性格:胆大VS腼腆
我们一家人的性格都很温和。我从20岁出头开始跑龙套,不是大腕也不是影帝。我有自知之明,得到的荣誉也是观众给的。走在商场里被人认出来,人家问一声“你好”,我要回人家5声“你好”。我演的角色大部分是反面人物,但从来没受到歧视,大家反而都很关心我。
小嘎的性格比较“蔫”,话不多,凡事爱溜边,开会时习惯坐后排,人多时他说话就发怵。我比他更放得开,比他胆大,说话也比他冲。我是老年合唱团的,经常演出,小嘎说:“爸,你真行,那么多人也敢唱歌。”
成名作:《红旗谱》VS《编辑部的故事》
我在演《红旗谱》中的大地主冯兰池前一直是龙套演员,一下成了反面一号,自己都不相信。我是那部戏中惟一不用试戏的演员,既感谢导演又受宠若惊。后来我问导演凌子风为什么选我,他说:“你总给我的戏跑龙套,给我的印象是演戏认真、不挑不拣,演得也到位。”《红旗谱》成了我演艺生涯的新开端。
我认为小嘎的成名作是《编辑部的故事》,代表作是《活着》。《编辑部的故事》让他家喻户晓,《活着》让他得到了戛纳影帝。小嘎适合演小人物,现在他接戏还都要参考我们老人家的意见。
最近他一直在排练话剧《西望长安》。他演之前问过我,我让他考虑考虑。他最后还是决定演了,因为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百年,他又是话剧团的,想为剧团做点事。他安排我们去看他的第三场话剧,说前面一两场生疏。不过,我们决定不去他安排的那场,提前就去看。
爱好:“报迷”VS旅行家
我是个“报迷”,拿起报纸就放不下。老伴坐在旁边看电视,我偶尔也看看,但电视新闻都一闪而过,不过瘾,还是报纸看得清楚。我晚上比白天更有精神,夜里12点以后是我的黄金时间。
小嘎两口子都喜欢旅行,因为工作关系,他们去过很多地方。他家墙上有张地图,去过一个地方就标出来,现在都快标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