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热衷潜水探险事业 电影导演似副业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王少微
15年后,《泰坦尼克号(微博)》再次回到世人面前。3月27日傍晚,3D版《泰坦尼克号》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南广场首映,现场挤满了媒体记者和观众。17时25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偕妻子苏茜出现在红毯上。
36小时前,卡梅隆独自驾驶着一艘通体绿色的潜水艇,经过海水的层层减速,最后轻轻地落在10898米的海底。拥有“地球最深处”之称的马里亚纳海沟,在52年后迎来了第三位抵达之人。“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与世隔绝感,像是在外太空的星球表面,在另一个时空。”他在上岸后对媒体说。
80岁的沃尔什在岸边等待卡梅隆出舱。1960年,美国海军中校沃尔什和瑞士海洋摄影家皮卡德曾完成同一壮举,他们停留了20分钟。而这次,卡梅隆在700个LED灯泡的照射下,肉眼观察了这片宛若外星表面的空间3小时,并进行了拍摄和样本搜集。但卡梅隆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破记录,他在出水后说:“我不知道我们还会下潜多少次,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探索这个未知世界。”
自从15岁那年,在美国纽约布法罗的一个泳池里获得了水肺潜水证书之后,卡梅隆于42年间在海里待了3万多个小时,有过逾72次深海潜水经历,其中33次的目标是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址。“大海如此丰富多彩,众多神奇的生物生活其中。比起我们的想象力,自然的想象力完全没有边界。”在一次演讲中,他这样谈及自己对大海的热爱,“我想,至今我对大海的了解还是很少,但我对海洋的好奇却一直延续着。”
“我也将我对潜水的热爱和电影融合在了一起”,卡梅隆一直把这份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作为其电影创作的灵感源泉。相对于他的潜水探险事业,电影导演似乎只是副业。
1
那个在校车上看科幻小说、用自制潜水艇把老鼠送到河底的小子
就像很多传记作者喜爱的名人一样,詹姆斯·卡梅隆的早年生活不同凡响且充满预示性。1954年,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奥兰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个电气工程师,而母亲是一个艺术家,似乎他一生下来就注定会具有工程和艺术两方面的才华。
读书期间,卡梅隆总是喜欢跑到树林、草丛中捕捉一些小动物,并将之制作成标本,放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观察。工程方面,他曾制造过一个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弹坑的抛石机,以及用一艘自制的潜水艇把一只老鼠送到了尼亚加拉河底。
对科幻和自然的热爱,伴随着卡梅隆这一代人的成长。上世纪60年代,人类活动的范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扩大,美国人登上了月球,也抵达了马里亚纳海沟。卡梅隆和他的同龄人通过电视,开始看到世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物。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高中时,我连坐校车上下学时都在读着科幻小说。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卡梅隆这样描述自己的早年经历,“我总是试图认知这个世界,想找到它可能的边界。”
另一方面,每当卡梅隆看完小说,故事中的影像就会在他脑海中不断放映。于是,他开始把自己想象画下来,数学课本的背面都是外星人、机器人、飞船……14岁时,他看到了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他意识到可以用光影技术来表现自己的想象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用父亲的8mm摄影机开始拍摄一些小短片。
“对科幻小说的不断接触让我想到:外星人不一定生存在外太空,他们很有可能就生活在我们星球上。”15岁那年,卡梅隆决定成为一名潜水员,但他所生活的地方离最近的海也有6英里远。这并没有成为他实现梦想的障碍。他的父亲,在边境对岸的美国纽约州布法罗找到了一个潜水培训班,两年后,卡氏举家搬到美国东海岸旁的加州。
2
用“计算机生成动画”,立电影特技新里程碑
内心的爱好一直是指引卡梅隆的最高坐标。中学毕业后,卡梅隆被一所大学的物理系录取,但是嫌课程无聊的他很快就自动退学,跑去干起了自觉有趣的机械修理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主业是给别人开卡车赚钱。
1977年,23岁的卡梅隆看到乔治·卢卡斯的经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战》,他激动地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创造的东西,并为之振奋。那一年,他决定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的事业。“我选择的职业是电影。我喜欢讲故事,画图画,电影看起来是最合适的工作。”
随后,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开始到处寻找机会成为电影人。在加州大学的图书馆里,他借阅有关光学、摄影技术的书籍和论文,并用手头的设备和自制的模型制作一部10分钟的科幻短片。最终,他获得好莱坞制片人罗杰·卡曼赏识,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战》制作特技模型。
“我没有上大学,但是受过世界上最好的两所大学的洗礼。一个是我所看的那些电影,我从无数经典作品里学到了足够的知识;还有一个是在卡曼工作室工作的那段经历,任何人经历过那样强度的工作,都会成才的。”回顾自己的事业历程,卡梅隆这样说。
从为《星空大战》制作特技模型开始,到为《恐怖星系》担任小组导演和电影制作设计师,“特技”成为卡梅隆电影最重要的标签。
没当成职业潜水员的卡梅隆,没有忘记把自己的热爱放到银幕上。1989年,卡梅隆自编自导的第三部重量级作品《深渊》问世。这部科幻影片源自那些出现在高中生物课上的想法———石油钻井工人发现未来水下生物的故事———对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是影片一大尝试。
为了更好地塑造深海生物,卡梅隆在《深渊》里为电影特技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首先,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卡梅隆在片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方法表现水下奇观,它的水下特技启发了一批电影人,之后的《猎杀红色十月》、《红潮风暴》,以及《U-571》都受到了这部影片的很大影响,卡梅隆本人后来的《泰坦尼克号》,也运用了在《深渊》中实践过的很多特技手段。 另一方面,他使用了“计算机生成动画”———CG。CG的应用产生了电影历史上第一个软表面、电脑制成的形象。这种技术,不但解决了利用模型难以拍摄三维空间运动生物体的困难,创造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游泳智慧生物形象,而且创造了片中最令人难忘的场景———会变形的水柱。
“虽然这部电影使公司差点亏本,但全世界的观众被这种新技术所震撼。根据亚瑟·克拉克定律———任何高难度的技术和魔法没有什么区别,很多人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些‘神奇’的东西。这使我感到很兴奋。”多年后,他这样总结。
3
造访泰坦尼克号残骸,“我被震撼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就在这艘船上!”1995年3月,卡梅隆把《泰坦尼克号:图说历史》这本书甩在了二十世纪福克斯主席彼得·彻宁的办公桌上。这部影响深远的史诗巨作最后得以开拍,起决定作用的正是这一句话。
卡梅隆告诉电影公司:“我们要沉入海底,拍摄泰坦尼克号真实的画面。我们将把这个片段放在首映式上展现,这将会引起很大的轰动,票房也会很好!”
出乎他的意料,电影公司同意出钱支持他去探索泰坦尼克号。但电影公司不知道,对卡梅隆来说,潜水造访泰坦尼克号残骸是最主要的目的,拍电影只是顺道为之。多年后,卡梅隆仍觉得当时有些疯狂,“这就是‘想象创造了现实’吧。”
很快,卡梅隆就在北大西洋3810米的深处,用肉眼看到真正的泰坦尼克号。他多年来的夙愿得以满足。当时,能达到这样深度的潜水艇全世界也不超过10艘。俄罗斯的和平号潜艇是其中一艘参与卡梅隆探险的潜艇。是年,卡梅隆和拍摄团队为了探索沉船遗址,先后进行了12次深海下潜。
《泰坦尼克号》的拍摄体验给了他极大震撼———那些埋葬于深海的人类悲剧,以及其中包含的浪漫和神秘。卡梅隆曾经在《泰坦尼克号》一书中描述过第一次来到泰坦尼克号的甲板上方的感受:“我仿佛听见那1500人在颠簸的船上哭喊,可以看见巨浪般的海水倾泻至栏杆前,还有史密斯船长向船员道别的画面。”
同时,他再次在深海印证了少年时的梦想:“我仿佛置身于一本科幻小说中。我发现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生物,但是永远无法想象出透过潜艇窗所看到的那些生物。我看见了一些从未见过的东西,也看见了一些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的东西,因为当我们拍下它们时,它们还没有被科学所描述。我被震撼了。我必须做更多。”
“我的职业是电影人,但内心是个探险者。好莱坞给我创造的机会中,没有比探索一个无人到过的地方更让人兴奋的了。”在《泰坦尼克号》成功后,卡梅隆毅然暂停自己的主业———好莱坞导演,决意做一段时间全职探险家。
4
拍摄纪录片《重返俾斯麦战舰》
———“它可能并非被鱼雷击沉!”
直到十多年后的《阿凡达》问世,从各大媒体“失踪”的这段时间,让“很多人以为我在《泰坦尼克号》之后就一直躺在沙滩边享受”,卡梅隆笑言:“我们既做了纪录片,也在做科学。这些事业将我整个人生很好地整合了起来。”
这期间,他陆续产出了几部纪录片,包括《末世黑天使》、《重返俾斯麦战舰》、《深海幽灵》、《深海异形》、《失落的耶稣坟墓》。
2002年,卡梅隆与Discovery频道携手合作拍摄纪录片《重返俾斯麦战舰》。在多数军事爱好者心目中,这只德制钢铁巨兽和泰坦尼克号有着同样的影响力。对于俾斯麦沉船,一直以来都有无尽的谜团与传说。罗比特巴拉德在探险中发现,镜头中的俾斯麦沉船并非粉碎的船体,其完整的船体和坚固的装甲让他猜测,“俾斯麦号”并非如战史中记载的被鱼雷击沉。
而卡梅隆也参与到解开这一谜团的探险中。因为“俾斯麦号”沉没在1.6万英尺的海底,深海巨大的水压,杜绝了任何人力探测的可能性,使得所有工作都必须依靠机器人来完成,各种设备的安全系数也大大降低。卡梅隆承认,每当他乘上那艘考察专用微型潜艇,就感觉有如“坐在一部故障频繁的电梯里”,因为水压可能引起从摄像机镜头破裂到潜艇动力系统短路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借助了最新技术装备,卡梅隆的探测工作比历届前任要丰富详细得多。一架先进的海底专用摄像机对“俾斯麦号”的残骸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它的钛制外壳足以抵挡其所承受的每平方英寸8000磅的压力。而无线遥控的新式机器人,可以使卡梅隆的镜头第一次深入至残骸内部。
通过耗时两个月的观测,卡梅隆小组在舰身吃水线以上部分观测到了一些弹洞,但是吃水线下一无所获。装甲带上也没有出现鱼雷攻击造成的破坏。
最具震撼性的新发现,是机器人在深入残骸内部后观测到的情况。
据卡梅隆介绍,机器人在穿过裂缝到达军舰内部后,在狭长裂缝的尽头,碰到过被鱼雷攻击造成的痕迹,但专家们发现,鱼雷的爆炸根本没有击碎内部装甲,被摧毁的,只是设计师在建造时为吸收鱼雷冲击力所预留的、由储水舱和燃料舱组成的“可牺牲区域”,它们吸收了鱼雷的爆炸冲击力,没有造成舰体严重进水,所以“俾斯麦号”很可能是被自身船员凿沉的。
战舰碰撞海底时巨大的内部压力使舰身向外膨胀,而环绕舰身的装甲带却整体保持完好,因此舰体某些部位尤其是底部发生断裂,使得坚固的船壳像一只“不胜重负的水气球”一样崩溃,由此产生了英国默恩斯小组发现的裂缝。“当然,我们不是说如果船员不实行凿沉,‘俾斯麦号’就会安全返航,很显然当时它的状况,已经支撑不到返回港口。”卡梅隆补充道。
5
“我还有另一种人生”
———对太空与深海探险的痴迷
从小被科幻小说影响的卡梅隆,对于太空科学也非常感兴趣。为此,卡梅隆进入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顾问委员会,策划真正的太空行程。他结交了很多宇航员朋友,让宇航员带着3D摄像机进入太空站。有媒体称,他还前往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太空生存训练,并打算在国际空间站待上30天。他甚至想,返回地球的时候,搭乘美国宇航局的太空飞船或许更顺路。
今年4月19日,卡梅隆等人创办一公司,名字也很科幻,叫“行星资源”。
2010年,卡梅隆把深海里的新体验和对星空的想象搬上荧幕。这个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类通过某种技术用意识操纵遥远的潘多拉星人,而这种技术则变成了“化身”(Avatar)———阿凡达。
事实上,卡梅隆一直未停止深海探险的步伐。今年1月26日,卡梅隆和他的团队从悉尼出发,抵达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探险。此前,他花费了7年的时间做准备,在一次测试下潜中,已经到达8000多米。有一个来自工程、科学、电子系统、电影、潜水、船舶驾驶等不同领域的30人潜艇团队和他一起工作、生活,并测试和改进潜艇的各个功能部分。
2月27日,卡梅隆在新不列颠岛附近海面准备下水时,工程师发现潜艇上端的电池转换盒有油滴出来。这是潜艇的关键部分,修补这个漏洞要很久,潜水不得不取消。这一天刚好是奥斯卡的颁奖礼,探险摄影团队长朱尔·奥洛林对卡梅隆说:“恭喜你为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雨果》作出卡梅隆式的贡献。”
卡梅隆笑了笑:“谢谢你提醒我,我还有另一种人生。”
链接
卡梅隆经典影片6大特效
1、《世纪争霸战》(1980年)特效:宇宙飞船背景
影片制片人罗杰·科尔曼希望演员可以出现在宇宙飞船上,不过,搭建布景耗资过于庞大。于是,负责制作特技模型及后来任影片艺术总监的卡梅隆临危受命,采用照相和拼贴画制作出宇宙飞船,将它们投射到背景屏幕上,然后让演员们站在屏幕前面拍摄。这种前方投影系统沿用至今。
2、《终结者》(1984年)特效:机器人给自己做手术
在拍摄《终结者》时,卡梅隆和斯坦·温斯顿为制作“终结者”给自己做手术的镜头而绞尽脑汁。最后,他俩设计出一个假肢,看上去好像是饰演者阿诺德·施瓦辛格挥动手指,在给自己的机械臂做手术。今天,这种特效改由电脑生成。
3、《深渊》(1989年)特效:水触手
卡梅隆在科幻大片《深渊》中最大的创新是计算机生成动画(CG)技术。在影片中,一个由水构成的明亮物体向女主人公游来,还伸出触手与她的手互相抚摸。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具有人脸的软表面人物。据悉,这个人物是基于演员的面部扫描结果,采用3D技术制作出多边形网格状表面。
4、《终结者2:审判日》(1991年)特效:T-1000机器人变身洛杉矶巡警
卡梅隆将演员罗伯特·帕特里克变成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这是好莱坞电影中首次将对白和电脑生成的人脸和全身动作融为一体。
5、《泰坦尼克号》(1997年)特效:甲板上人潮涌动
卡梅隆及其特效公司“数字领域”运用动作捕捉技术,打造出泰坦尼克号甲板上人潮涌动的虚拟画面。另一位好莱坞大导演彼得·杰克逊及其特效公司“威塔数字”后来进一步完善了这项技术,在科幻史诗巨作《指环王》中制作出千军万马拼杀的战斗场面。
6、《深渊幽灵》(2003年)特效:运用3D技术还原泰坦尼克号风采
为拍摄一系列科学纪录片,卡梅隆和水下摄影师文斯·佩斯开发出立体摄像机———其实就是两台摄像机呈一条直线以模仿人的深度知觉。《深渊幽灵》中运用的新技术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时所依赖的3D虚拟影像撷取摄影技术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