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自由评论

评论:还能和张信哲愉快地相爱吗?

新闻晨报

关注
摘要: 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卡带正逢潮流,而音乐是青春期的唯一出口。张信哲发《梦想》专辑,音像店老板摆在摊面上的全是这张。

□晨报记者 徐 宁

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卡带正逢潮流,而音乐是青春期的唯一出口。张信哲发《梦想》专辑,音像店老板摆在摊面上的全是这张,10块钱,每个少女走到摊位前都会买走一张……那段好时光,有一个记忆是属于歌词页的油墨香,有一个记忆是属于张信哲的口水歌。

《挚爱》、《直觉》、《回来》这3张,张信哲还在音像店的主推位置有一席之地。个人一直偏爱《直觉》,至今都觉得同名歌是一首惊为天人、百听不厌的作品,那时候的张信哲在高音上收放自如,情感亦属自然流露,整张专辑的制作相当精良。从《直觉》开始喜欢张信哲也不算迟,但这种感觉在他后期专辑中都无法复制,他后期的作品可以用“性情大变”来形容。我很少有听情怀歌手唱歌蹙眉的时候,但是听张信哲,却会。我对他的声音渐渐失去耐性,对他的每一次新尝试都不敢恭维,尤其是听完新专辑《还爱》后,我就像个淘宝买家一样,牢骚一堆,但最后还是不太甘心地给了个“习惯性好评”。

非创作型歌手专辑的好坏全靠收到作品的水平,《还爱》的作曲部分融合了李格弟、火星电台、李荣浩、卢广仲、苏打绿、叶怀佩等一批年轻的优秀音乐人,但是这些年轻的音乐人并没有服务好歌手。即便是张信哲的歌迷也分为两派:一派不停自己洗脑,要对这张专辑表示认可;一派不谈认可,表示要努力适应他的改变,直到自己跟不上他的脚步……

有些歌手不跟随潮流,他们尝试一些颇为个性的曲风,但是依然强调整张专辑的完整性,比如林忆莲的《盖亚》,或者张惠妹的《阿密特》。《还爱》的曲风则比较跳跃,每一首都有潮流元素,每一首歌的结束我都期待下一曲能唱进心头,结果跑到心头的大都是遗憾——感谢互联网时代,听歌快进更容易。

张信哲已经半百,无论是声线和气息都不能和巅峰时期相提并论。他在《柔软》中的表现是一种小心翼翼,吴青峰的作品其实男艺人不太容易表现,虽然张信哲和吴青峰的声音都很阴柔,可是吴的声音更加戏剧化,情绪更加夸张。张信哲这种旧都市情歌熟手很难驾驭那种妖娆妩媚的感觉,这两人之间的火花定是没有,力不从心倒是可以感受。这和他在《叹息书》的表现一样,《叹息书》 是卢广仲的作品,这首歌从人声进来开始就有一种不确定,卢广仲唱歌本来就像囫囵吞枣,可张信哲的老式唱腔和对音准咬字的偏执,让人怀疑这句是不是唱走音。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三者》,这首李荣浩的作品偏爵士味,副歌一句“我的爱竟然早已经被廉价的出租”——“的”上的滑音、“租”后的转音……哎哟,简直听得人想在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对着墙发一通脾气。

小电子曲风的《还爱还爱》,配合李格弟的歌词,有一种浓浓的文艺情怀;Pop曲风的《决定》曲词统一,调子轻快,张信哲的演绎可谓信手拈来;《焚情》也尚可,类似网游背景音乐,歌声响起,习惯性动鼠标想关掉弹出的页面;《Mdada》去掉人声也算一首不错的都市小品;最尴尬的一点是《还爱》会让人走神,一边听一边脑补谁来唱这首歌会更好……我觉得张信哲把力气都放错了地方,作曲年轻化、时尚化,也跟何启弘这些传统套路的词人不太搭。况且词中那些铭心刻骨和痛彻心扉,也真的不被当下的年轻人所欣赏了。

张信哲作品比较不被人接受的阶段,是从2006年他自己做制作人以后。独立制作音乐后的他退下文质彬彬的包装,回到“质胜文则野”的状态。独立制作更加自由,但没有唱片公司投资,整个专辑的制作费用都由歌手自己承担,这样的结果就是更难保证专辑的水准。因为不仅需要靠自己把握市场,更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收歌,请名牌制作人参与唱片制作。而从目前张信哲独立制作发行的专辑来看,只《做你的男人》有较高的水准。记得当时《做你的男人》一出,有评论说张信哲专辑的水平又回到了巅峰时期的高度,可是这张专辑明明就是在复制张信哲此前成功的那些曲风嘛。所以,即使歌迷朋友们叫嚣“现在的张信哲就是张信哲,不是情歌王子”,也应该知道扬长避短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反观《雪国八月》、《逃生》、《初》、《空出来的时间》这几张由他担任制作人的唱片,市场反响都不是特别理想。

作为一代人的情怀,我不想对张信哲否定太多,毕竟同期的歌手都不再发片,只有他还在把一部分从古董上回笼的钱任性地投入到专辑制作上,让我们还能听到他在发片的消息。说真的,张信哲就算唱一辈子抒情歌,我都不会用“过气”这样的字眼来评价他,因为对他这种努力的歌手而言,“过气”两个字有种粗暴的不尊重,不如借用他《用情》中的一句歌词来评价:对与不对,由时间体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