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影《小时代》? 呵,好大的口气!
《小时代》被片方包装成了跨时代的“新电影”,但实质上,这部作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沿袭了十年前甚至更早的迂腐和平庸,陈腔滥调从开头延续到结尾。新鲜的只有肉体和衣服,以及捕捉更精致夜色,噪点更少的数字摄影机,和照亮一条街道的气球灯。作为导演新手,郭敬明没有显现出太多的才华,他更像是在套路中完成了规定动作。而他的背后,是一个运作周密的团队,制作这个商品的目的只有赚钱,还有用这个平台,赚更多的钱。
这部质素平平的作品在饥渴的市场环境中,在无力的创作环境中,在高压的审查环境中诞生。本来是一部普通的“小妞电影”,却在类型匮乏,跟风严重,创意欠奉的中国电影市场被放大、继而引发超常规的辩论,并且被强行推高成观众族群间相互攻击的箭靶。
大伙都太不淡定了。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小时代》就是一部制作不严谨,导演权利被滥用的商业片,完全没有分析的必要。但既然种种合力把它推到了前台,那,还是聊聊吧。
偶像剧美学的2K版复刻
所谓“2K”,指2048*1080分辨率,是大多数电影院的数字放映标准。再说直接一点,《小时代》就是将偶像剧美学,用更好的设备,更好的美术、服装复刻后扩展到大银幕。要命的是,这一套东西和十多年前没有任何区别。十年前的80后吃这一套,现在的90后同样会轻易中招,唯一的变化在于,他们的消费能力更强了。
时代,一点都没进步,这真无趣。
《小时代》的视觉美学基础属于摇臂和斯坦尼康,通俗一点说,就是向着各种维度运动的镜头。这是不错的叙事手段,摇臂展现视觉奇观,那个小四钟爱的上海。斯坦尼康引领观众走入臆想中时尚和上流社会,就好像在迪士尼游玩。
这样的风格运行到了一个极端,就构成了电影中两个被反复提及的运动长镜头。仔细想想,《小时代》除了这两板斧,就只剩下了正反打和分屏,用四招填满115分钟,真是挺不容易的。
或许我们可以满怀期待地看到,与《小时代》同时套拍的续集《小时代·青木时代》,也将延续这一风格。
拜托,MV不会那么无聊
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会在圣诞节的寒冬,把服装设计新秀大赛安排在江边?即便模特为了美可以放弃温度,但是嘉宾们能答应吗,难怪周崇光一直拒绝出席。
为什么到位于会德丰国际广场的《M.E》杂志社之前,林萧与宫洺在电梯里待了57秒钟,中间没有任何换乘,却只坐到了20层?
别和我较真,我掐表了。
这只是逻辑上的,还有剧作上的问题。
杨幂无休止的旁白,作为每个段落固定的休止符,以每隔十分钟左右的频次均匀出现。这让我深深地感知到郭敬明对于原著小说文字的迷恋。而这种迷恋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当导演的趣味伴随着权力横行而无法被压制的时候,尿点就来了。
还有,不是所有人都有本事像王家卫那么“作”。
剧情方面的骇人漏洞,使得很多人把《小时代》比作浮华的MV,但在我看来,这是对MV的偏见和无知。真正的MV是极其自由、新鲜的视听语言。举例,朴赞旭新片《私房吓》(Stoker)片尾小萝莉一段辣手摧花,绚烂声色与缤纷剪辑构筑万千变换。
而在《小时代》中,主题歌至多是背景音,这些音乐被无节制地使用,平铺直叙一般放在音轨之上,唯一与电影形成联系的,也仅仅是郭敬明歌词字里行间的哀伤。如果可以,你可以试着把影院静音,看看得到的信息是不是与平时一样多。这一点,家里开影院的王思聪应该可以轻易做到。
凑合凑合,小四你真能忍受吗?
当平安夜来临,漆黑迷离的天空绽放出绚烂的烟花,影厅的各个角落传出了轻轻的艳羡声,似乎火光也照进了少女们的内心。她们轻叹,不仅仅是这四位女生情真意切的真挚友谊,也是因为姐妹们每人都有一袋Red Valentino作礼物,况且天空适时飘下雪花,像极了纯洁无瑕的青春。
我也差一点钻进这个梦幻里,是因为看到周崇光一个人呆在屋里打游戏。
他停下来,转过头看着窗外,眼神透露出难以捉摸的孤独和无助,似乎背后还有一个人,在谨慎地倾诉内心。没错,我说的就是郭敬明。
可惜,在接下来一个快速的摇镜头中,烟花的特效没有与摄影机的运动完全同步,准确地说,是非常不同步,焰火像是用Photoshop 3.0贴上去一样。突然发现那些浪漫都来自于CGI,而且还是不那么高明的CGI,梦幻被戳破了。我觉得有些沮丧,而且这种理科生的沮丧在观影过程中经历了不止一次。特别是当“小时代”几个大字出现在抠图都没做好的林立高楼中间时,我预感到这接下来的112分钟就像这片头大字一样,虚假到可怕。
4700万,套拍两部电影,79天完成。郭敬明没撒谎,这电影确实没怎么花钱。不过好在,很多钱都放在了主角的行头上,这一点非常明智。
唉,我又出戏了。
不过看看姐妹淘的大学宿舍,倒是在细节透露着精致与用心。小场面可以做到细致入微,大场面严谨欠缺,在上海服装新秀设计大赛会场,最后一排的群众演员更像是趁着后台大乱混入现场的阿公阿婆,不属于这个时尚、年轻的舞台。
这是很多中国电影的毛病,不仅仅属于《小时代》。
副导演们,下次要注意哦。
除了电影,我还想聊两个话题。
价值观问题值得讨论吗?
问题是,我们有过清楚的价值观吗?
“他们都知道,我三观超正的。”导演郭敬明反复解释,《小时代》传递的是通过天赋与努力结合,最后获得成功的进化轨迹,这一套天衣无缝的逻辑挡回了绝大多数质疑。而友谊万岁,姐妹情深更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好品德。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努力,在电影里被简化成廉价而人畜无害的口号。所谓的辛苦,也仅仅是顾里与林萧头发乱乱地更改17次嘉宾座位排名,南湘能够入围服装设计大赛也是因为有好友亲舅舅的支持,所有的矛盾到最后幻化成脱掉高跟鞋为友情在高架桥上狂奔。电影里人物的痛苦、奋斗、努力、挣扎,都是表面肤浅的,似乎仅仅是口头完成的任务一样,轻松地就能获得成功。这就好像天天在微博上叫嚣减肥的少男少女,喊完口号、办完会员卡,之后就坐等腹肌和蛮腰上身。试试问问张家辉和彭于晏,为了那个让你们流口水的身材,他们吃了多少苦?
这就是《小时代》的狡猾,它展现真实一般的梦幻,提供虚拟的实体入口,建立看似完美正确的逻辑,却不提供最基本的实现路径。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这的确是现在社会的一种共同认知。
拜《小时代》所赐,我知道了两个词:玛丽苏文和总裁小说,共同点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第未知生活的幻想。看起来这与《哈利波特》《西游记》属于一路,但区别在于,《哈利波特》是童话,《西游记》是神话,玛丽苏文是笑话。
价值观的混乱不仅仅在一部《小时代》中有所体现。比如之前获得不少主流大V称赞的《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一点不值得鼓与呼,新梦想三驾马车依靠剽窃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培训资料获得成功后,没有人反思,并为这种成功付出代价,反而是毫无忌惮地庆祝,更是在片尾用幻灯片的形式惊呼一个个“中国梦”的逆袭。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价值观同样让人感到不舒服。
说到底,在近半个多世纪,清晰正确的价值观就从来不是中国电影的主流。《泰囧》《十二生肖》虽然只是兜售简单的价值观,比如爱家长、爱朋友、关心他人……但起码保留了朴素的健康,但遗憾的是,也没有为观众提供任何思考的余地。
对于商业片,是不是要求的有点多了?
这不单是《小时代》的错
幼稚和急功近利的电影市场
在上海电影节“新浪潮”论坛上,华谊的王中磊和星美覃宏两位业界大佬共同批判现在中国电影行业内外散布的“唯票房论”。这也是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最不健康的“主题”,似乎票房的成功才能印证电影的优劣。的确,在泥沙俱下且整体水平较低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成为了唯一且可以被量化的标准。而另外一个不健康的思想正在行业内传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似乎印证了“花小钱办大事”的小农思想成为了主导,找对目标受众的精神需求,给他们提供水准平均线左右摇摆的电影,再加上执行力强的团队,就能获得巨额的利润。直到某天观众开始厌倦,“引爆点”被触发,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市场轰然坍塌……当然,我们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从排片上看,《小时代》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而有的影院将一部《小时代》排满整个影厅,更是缺乏专业精神的体现。因为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满足所有观众的消费需求。
不管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一定不是单一的,健康发展的电影工业一定可以容纳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电影。《小时代》统治银幕的背后,除了发行团队的幕后运作,更重要的是市场的盲目。这种盲目或多或少来自外力对市场的干预。
新时代的电影号称革了旧时代的命,但背后还是“大一统”的传统思维作祟。观众在影院经常只能选择少得可怜的片子,前不久贾樟柯在微博上引用了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座谈时的发言,法国规定任何一部电影在任何一家影院的排厅量不能超过1/3,也不能超过该电影院总场次的1/3,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之所以说这样的话,绝非针对《小时代》一部电影,而是呼吁畸形的市场体制尽快消失。
结语:
看到电影和小说拥趸们,以毫不留情的口吻问候批评者祖宗十八辈,并且不遗余力宣称新世代已然到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个60后经历过“砸烂旧社会,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时代瘟疫,在当下依然扎眼地存在,并且蔓延到了一代代人的灵魂里。
没有新鲜玩意儿,真没劲。
(王玉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