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自由评论

话剧《钢的琴》:商业元素放大 削弱现实力度

文艺报

关注

刚刚结束北京之行的话剧版《钢的琴》,马上就要转战武汉、深圳、郑州等十几个大城市,这对本土话剧来说是少有的待遇。依照宣传方的数据,该剧在6月初就已引爆订票热潮。而在7月21日大暴雨的北京,首都剧场《钢的琴》的上座率仍然达到7成以上,这部戏的市场号召力可见一斑。但是,当观众在退场后再仔细回味,感觉这出戏在成功之余可能还少了点儿什么。

话剧版《钢的琴》改编自去年屡获大奖、口碑极佳的小成本电影《钢的琴》,改编后的剧本保留了电影的故事主线:陈桂林,40出头的钢厂下岗工人,拉着一个小乐队服务婚丧嫁娶,偶尔零星演出,生计全赖于此。日子过得艰难,但底层人物特有的韧性还是让他把生活极富创造性地过下去,平静但也还算有奔头。直到离家出走傍大款的妻子突然回来,打破了这种脆弱的平静,她要带走陈桂林惟一的希望——他认为有钢琴天赋的女儿。陈桂林需要一架真的钢琴来证明自己有能力养大养好女儿。于是,他动用仅有的社会资源——一帮同样是钢厂出身的平民朋友,从借钱买琴到醉酒偷琴再到最后众志成城造出一架钢的琴。至此,情绪得以抚平,思想也被理清,能否留住女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一番波折,这群小人物跳出萎靡的生活现实,凭着他们过去引以为傲的技能,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尊严得到证明,灵魂觅得归处,一群男人完成了自我救赎。从这个故事里,话剧提炼出了“励志”这一契合都市白领需求的价值标签。一般来讲,励志片具有几个特征:故事结构简单易懂、指向明确,三段式推演让主人公历尽磨难最终成功,成为激励常人的生动案例;戏剧氛围与人物性格、情绪积极高亢,甚至浪漫而超现实,让人在幻觉中相信美好、相信希望;明快动人的配乐永远是不可缺少的助推剂。这几个特征,话剧版《钢的琴》无一例外全部囊括。

与电影相比,舞台上的故事大幅精简,原有的几条辅线和若干场景被删去或弱化,励志主题得以纯化和突显,观众能清晰地捕捉到一个底层小人物的浪漫奋斗史,但对这个小人物所处环境却很难完整而深入地认知。昔日辉煌的老工业基地如今变成什么样?舞台上的废旧机器、钢铁天桥与烟囱的布景提供了一些注解,但还远远不够。工人们在失去往日的尊荣与经济保障之后,生存状态如何,仅靠着陈桂林家中的简单摆设及他个人的生活状况也很难被全面感知。舞台上体积庞大的旧机器表明了主人公的生存困境,象征着工人阶层与男性的力量,这种阳刚之美会同激情上演的故事,可以催生鼓动人心的力量却少了几分现实意义。话剧还增加了陈桂林织毛衣的细节,与其说是凸显其生活的艰难,不如说是为塑造他慈父孝子的形象增加筹码。

主角陈桂林的形象也变得单纯、激昂:尽管身处底层,但这是一个坚韧、智慧、有能量,在他身上能看到光的男人。电影中陈桂林消极的一面被剥离,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平民英雄形象。当然,这不仅源于剧情设置,也跟演员郭晓冬(微博)本人的气质和表演有关,他的帅气与激情跟电影中王千源(微博)外表的冷漠与平静大不一样。为了让这个小人物具有更普遍的意义,甚至剥去了陈桂林最具地方属性的特征——东北腔,让他在舞台上说起了普通话,旨在用陈桂林代表底层人物发声。不单陈桂林,舞台上的其他人物特征,多少都有亮化的痕迹。剧中关键人物——女儿小元,在电影里是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但说话、做事面无表情、语调平淡,内心情感不外化,毫无想象中孩童的天真烂漫,反倒与成人陈桂林如出一辙。但舞台上的小元扮演者是成人,成人模仿儿童,脆亮的嗓音、夸张的表情、大幅的动作都让这个小元看起来更像一个阳光女孩,而很难想象她会是一个不断刺激父亲,最后还提出“谁买钢琴我就跟谁走”这样现实要求的小女孩。舞台上的改动让人物不再冷漠、现实和功利,让观众免于受伤。更主要的是,小元施加给陈桂林的压力不再是认清现实的催化剂,而是爱的助推剂,这也是励志片的常用桥段——为了亲人、爱人而奋斗,就像话剧宣传语里写的——“为了实现女儿的梦想”。然而在电影中,学琴是否是小元的梦想不得而知,但很明显她更渴望过上好的物质生活,陈桂林同大多数底层的中国父母一样,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那是他们寄放自己尊严的地方。

为了让励志主题更有渲染力,话剧版《钢的琴》的舞台氛围也完全是另一条道路。电影整体风格清冷、压抑,但不时地提供一些浪漫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的段落,适时表达人物隐藏的内心情怀,真正推动情节往前发展的正是这些最隐秘的动力。例如偷琴一节中,陈桂林在操场上独奏,当音乐响起、雪花飘落时,陈桂林成为了世界的中心,那一瞬间的美妙让他无法停下脚步。只是这浪漫被四周的漆黑包裹,一个人的弹奏仿佛成了最后的绝唱。话剧版《钢的琴》则让不断闪现的浪漫主义成为了主调,明黄的灯光、红锈的钢铁、反复出现的众声喧哗,从视觉、听觉、气氛上让舞台空间变得温暖而充满正能量。而大量加入的抒情配乐,尤其是苏联老歌流淌出的梦想的味道更让感情不断发酵,直至高潮。

电影版《钢的琴》并不是单纯的励志片或者唱给老工业基地的挽歌,而是一朵从庶民眼泪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原版电影其实有大量的平拍长镜头,看起来就像是话剧的舞台表演,很适合改编成话剧。但当小成本电影变成大制作话剧的时候,原有的商业元素被尽量放大,符合了观众的一时之需,现实力度则大大削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来源:文艺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