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悬崖》配角太弱成张嘉译个人秀

金羊网-新快报

张嘉译(饰周乙)、程煜(饰高彬)

张嘉译(饰周乙)右
新快报(微博)记者 梁燕芬
近年谍战剧扎堆,可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谍战剧少之又少,说来说去除了《暗算》便是《潜伏》和《黎明之前》。而今年年初的《悬崖》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脱颖而出的。和《潜伏》一样,一轮播出时反响平平,而央视二轮播出(10日首播)时,已然红透荧屏,收视高企。虽然依旧有各种硬伤,并被观众吐槽不够完美,后半段不够给力,特别是结局,引来网友炮轰虎头蛇尾。但是,尽管被网友狂拍,凭着冷峻的风格,《悬崖》却也是成功在一众谍战剧中突围而出了。
人物塑造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看完《悬崖》,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让张嘉译感动了,他扮演的周乙真的很好很有型——他穿黑色大衣很有型,家庭出身良好,够冷静,有智慧,并且多才多艺,几乎什么都懂:会俄语、日语,甚至还会配钥匙。而另边厢越看越气愤——周乙的搭档也太笨了吧,特别是小宋佳(微博)扮演的假妻子顾秋妍,这个英语、俄语了得的发报高手,开始骄傲自负,后来屡屡犯错,以致六年特工生涯过去了,依然不断犯错,最后让周乙走上了死路。宋佳扮演的顾秋妍,也成为观众最讨厌的角色。有网友感言,“做间谍什么最苦逼?是出生入死?是蓬头垢面?是孤军奋战?都不是!是碰到不靠谱的队友!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除了张嘉译赢得众人一致称赞外,张嘉译身边的敌人和搭档似乎都被观众炮轰,其中以假妻子顾秋妍、敌人高彬为最。乃至有观众觉得,这几乎变成了张嘉译的个人秀。
顾秋妍——脑残
小宋佳扮演的顾秋妍,演技是没问题的,当她披着一身时髦裘皮出场的时候,那种风采的确迷倒了不少人。不过随着剧情发展,顾秋妍屡屡闯祸,即便过了六年特工生涯后,还是如当初那样幼稚,最后导致周乙被枪杀。
因此有观众总结,小宋佳扮演的顾秋妍的特工生涯,只做了两件有意义的事情:向俄罗斯方面发布斯大林将被刺杀的情报,然后死里逃生;还有枪杀了任长春。其他的都是蠢事,惹人生厌。顾秋妍因此为观众怒骂“间歇性脑残发作”。
顾秋妍可谓被骂到狗血淋头,甚至连带小宋佳也被扔了不少砖头,其演技都被质疑上了。有观众都为小宋佳抱不平,认为这个角色太对不起小宋佳的演出,“剧中顾秋妍英语和俄语都很厉害,但是她基本没有说过一句英语和俄语。除了发报之外,她一直给人很脑残的感觉。我觉得剧本不能这么写的,脏水也不能老泼一个人。”“个人感觉小宋佳的表演至少是符合人物要求的,不过编剧似乎不太待见这个角色,从头到尾似乎就是个捅娄子的主,周老兄就尽给她擦屁股了。”
高彬——太虚
阴狠狡诈的反面一号通常都是谍战剧中最让人玩味和回味、且很容易出彩的角色。不过《悬崖》里面的特务科科长高彬,他的扮演者程煜演得不俗,但是剧中这个人物的言行则显得太虚了——导演的主要表现手法不是他都做了什么狡猾的事儿,而是渲染。让周乙和顾秋妍不停地说反复地说没完没了地说他们有多害怕高彬,有多么希望离他远点。而且周乙还相信,天底下像高彬这样的人多的是,所以刺杀了他也没用。
不过事实上,高彬只是周乙和鲁明等口中的厉害人物,却并没落实到实际表现上,让观众觉得仅仅是侧面烘托的人物塑造手法,让这个人物显得挺虚的,而且逻辑不对。诸如周乙和顾秋妍第一次开车去野外发报那次,顾秋妍就在悬崖下面,如果这个时候高彬下令去悬崖下面搜索,周乙麻烦可就大了。这个时候高彬因为暴风雪将至,下令明天再搜,不符合高彬一向嗅觉灵敏善于推理、精明、判断准确的性格、作风。而且周乙受伤了“心细如发”的高彬居然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不禁让人怀疑高彬的能耐。
老魏——太平庸
另外,剧中的老魏是一个地位比较重要的地下工作领导人,观众觉得他过于平庸,周乙向他说出一串名字,他背不下来,只能掏出纸笔将几个人的身份和姓名全数写在纸上,揣进衣兜。还动不动就很冲动,比如刺杀老邱的事情上。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这样的角色看起来更真实。
回应
●导演刘进
这部戏说是周乙的个人秀是不对的。《悬崖》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它并没有把特工写成神,而是把他们还原成真实的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所以周乙的队友不可避免地犯错误。比如顾秋妍,她是一个特工,很坚强,有时候急中生智的聪明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但是她更是一个女人,她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以及兄弟姐妹担忧,这是很合理的。周乙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但他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也不得不杀掉年轻无城府的任警官,不得不看着战友被捕甚至牺牲,他也只是一个人,不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特工。所以,这部戏,不是周乙的个人秀,而是人性的真实展现。
争议
结局虐心
“一粒老鼠屎败坏了一锅粥”
无论是大团圆结局还是悲情结局,或者开放式结局,大概没有哪部谍战剧如《悬崖》那样惹来观众空前的口水战。而在此之前,编剧全勇先也与片方、剧组先行斗了一场,炮轰其乱改结局,结果令人万分遗憾。
而张嘉译扮演的周乙最后死于三声枪下的悲情结局,也成为全剧争议最大的地方。有观众称好,认为其“符合现实”;也有观众表示这样的结局太悲情。不过无论是赞成周乙死或生的观众,他们一致炮轰的是结局难以自圆其说——人物思维性格前后不一致,结局太匆忙粗糙,漏洞百出。乃至有观众极端表示,就因为结局,让《悬崖》跌出优秀谍战剧的行列,“一粒老鼠屎败坏了一锅粥的味道”。
“周乙最后死去”太煽情
周乙是组织用多少地下党员的性命保护下来的战士,其中,有30多名地下党员被捕,也不想暴露他。不过已经成功脱离危险的周乙还是回来了。临死前,他对小宋佳扮演的假妻子顾秋妍说,“为了莎莎,为了我,你要活下去。”然后跟莎莎说,“回去告诉妈妈,说我非常非常非常爱你们。”最后死于枪下……
对于这样一个结局,有观众表示,这个结局非常煽情、虐心,看完后哭得不行,“当看到他跟莎莎拥抱的那一下,我只想说,我理解他了,作为一名父亲,虽然不是亲生,但在身边长大,他已经完全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了,而那种父亲般的慈爱和知道再也不可能见到孩子后的伤心难过令人抑制不住泪水。”
人物逆转,漏洞百出
虽然悲情结局也不错,但最后两集结局情节被指狗血,部分观众甚至表示,结局破坏了整个剧集的水准,他们连连质疑结局编排很不合理——为啥顾秋妍就一下子被组织抛弃了?让她一个人在哈尔滨领着孩子晃悠,难道这就是对冲动最好的惩罚?孙悦剑是周乙爱人是在哈市暴露之后潜逃出去的,为了逃出去,周乙和顾还特意冒着危险出面解围。组织怎会再安排她再回来工作给周乙带来危险?周乙一向冷静、沉着的性格发生了大逆转,不是为了工作、任务,而是为了个人私情,甘愿深入虎口,回去等于自首?
因此有网友直言,这种结局是一个现实性的、对以往谍战片“高大全”式的“好人好报”结尾的一个颠覆。但是问题出在:既然安排这个结尾,前面也都留下了很多伏笔,结果那些伏笔随着主人公的就义一下子断了,显得相当突兀,“人可以死,但是这样死的编排还是太粗糙。有虎头蛇尾的感觉。”“明知道回不来,还要执意返回去,是为了放大周乙的人性而违背了党性?不符合当时生活逻辑和组织原则,为了悲剧而滥造的结局。”“故意将人物更加光辉化,赚取观众的眼泪。”
回应
●编剧全勇先:
早在观众对结局的讨论炸开了锅的时候,编剧全勇先就跳出来表示,其实自己对这个结局也很不满意,无奈和片方、剧组、电视台等几度沟通下来还是这个结局,他觉得很是遗憾——我承认周乙中弹倒地的镜头很炫、很帅、很有范儿,但影视作品毕竟不是为了迷恋一个镜头,就要改变人物命运的游戏。周乙死得太窝囊了,太不值了。明明是个顶天立地,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英雄,却无端自降身价,变成了“我偏死给你看,不信你不心痛我”的廉价煽情。我多次强调,这部戏要有分寸感,不要比狠,比虐,比惨,不要刻意地去煽情。为虐而虐、为狠而狠、为惨而惨,这都是很低级的,不入流的东西。如果说周乙一定要死,那我对故事应该是另一种编法。周乙有结局了,顾秋妍、高彬、鲁明,甚至春三儿都应该有结局。这种不伦不类的死法是哪门子套路呢?《悬崖》是个根本就没说完的故事,大家看到,所有的人物都是没有结局的。而对这个虎头蛇尾的结局,我只能表示遗憾,对大家说声抱歉。
●导演刘进:
关于顾秋妍坐火车离开的问题,许多观众都觉得不能理解,认为顾秋妍带着莎莎明目张胆地去坐火车是明显不符逻辑的,但是这恰恰是正确的。因为在周乙走的时候,特务科中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实际上是潜逃,周乙只是正常地去执行任务。所以不存在顾秋妍和莎莎不应该、也不能坐火车的逻辑错误。
剧情拖沓
“太多没有用的镜头”
《悬崖》卫视播出版本40集,每集一个小高潮,高潮不断,以及冷峻的风格、紧张的氛围,以及配乐都颇为人赞赏。不过40集的剧情实在有拖沓之嫌,有观众认为删减为30集左右更为合适。
对于一部谍战剧而言,《悬崖》的生活细节多一些不是问题,但是主要是某些没用的镜头不断重复让人不耐烦,不能做到点到即止,比如每逢周乙到家,顾秋妍或仆人刘妈出来开门,然后周乙在玄关放下公文包的镜头,就不下十多次;还有周乙去找老魏,敲门的镜头;周乙说要送顾秋妍去佳木斯,就有火车站送人的场面;而顾秋妍在俄罗斯餐厅侦查情报时,有次为了亲近敌人唱歌的镜头,足足拍了十分钟之久,其间包括顾秋妍和俄罗斯人唱歌的镜头,连餐厅中临时演员都几乎每人一个镜头。就算为了表现顾秋妍唱歌了得征服了俄罗斯人的心,也不必如此长篇大论吧?
对此,有观众表示,拖沓的剧情是一大败笔,“这些跟剧情基本没有关系的镜头让我每看完一集都觉得:咦,这集好像没讲啥吧。咋过得这么快?而无数悬念没有后文,也是这部戏的败笔。”
回应
●导演刘进:这是走心的谍战剧,氛围要适合
关于该剧的镜头和情节,不存在拖沓的问题,我想表达的,和编剧的立场一样,力求真实。去火车站送人,当然不拍一语带过也完全没有问题,但用镜头加以表现,就渲染出了情绪,这是很走心的一部谍战剧,氛围要适合,所以会有含带情义的镜头表现。
对于小宋佳在餐厅唱歌的场景,我们也是基于表现真实的基调而为。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理想,都有对美好的追求,唱歌,恰恰说明对这种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所以,在餐厅唱歌是混乱中的一种忘我,也是真实情感的体现。
亮点
英雄不再“高大全” 变得人性化了
●黑色幽默:看完《悬崖》,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虽然剧中对白台词多且长,不过却不沉闷,很多网友甚至表示,很多对白很有意思,颇有一种黑色幽默在里面,如网友“宋朝豪放派”所言,和其他电视剧对英雄特工义正词严、装腔作势的拔高不同,至少《悬崖》里的人物已经像个正常人一样思考问题了,而不是像个被洗脑的传销人员。
●高潮不断:从第一集的第一组镜头开始,《悬崖》的紧张气氛已然能抓住观众的心,之后高潮不断。而纵观整部剧,展开方式基本上是多个小高潮多线发展对整体推波助澜。
●冷调叙述:《潜伏》紧张之余,女主角还会偶尔闹个笑话出来,娱乐一下观众。不过《悬崖》基本都是冷调,而主人公周乙也没过多的面部表情,以张嘉译饰演的周乙为孙悦剑换通行证一情节为例,镜头几乎用了将近3分多钟的时间去刻画这一过程,为的就是反映一个间谍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素质——谨慎。在表达演员情绪的镜头里,经常一个长镜头由近及远。临终前周乙抱着女儿痛哭的画面怕是该剧最“热”最煽情的一幕了。
●演员演技:除了周乙、小董、春三等角色被赞外,剧中很多重要角色都被骂,比如顾秋妍、高彬、老魏等。但是,演员的演技却都基本备受认可。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