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轩尼诗》:电影里的汤唯密码(组图)
撰文/许涯男
飘零港岛、寄人篱下的孤女爱莲(汤唯),拒绝长大、整天睡不醒的老男孩阿来(张学友),这两个原本活在平行线上的“非常男女”,因为百般无奈地“被相亲”而狭路相逢,从心知肚明的逢场作戏,到阴差阳错的殊途同归,直至结尾的情愫暗生、两两相望……原来你一直都在这里!这是4月2日公映的港产爱情小品《月满轩尼诗》的故事主线,并不新鲜,甚至俗套,难能可贵的是,到了淡定、从容的女导演岸西手里,拍出了生活细部的淡淡的悲怆与希望,大量悲喜交集的配角设定及戏份,更令人慨叹凡尘众生的可怜与可敬。但这部戏也仅只停留在生活层面上的略微唏嘘,无法触及生命本质的感动。同为女导演默默凝视三街五巷里的众生相的电影,岸西的《月满轩尼诗》与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相比,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地上的终究还是嫩了些,有想法,没办法,于是流于堆砌,甚至寡淡乏味,小家子气。天上的则大象无形,看似毫无冲突,毫无“戏剧”,其实悲悯练达,看淡一切却又热爱一切,令人回味无穷,想起来眼眶微湿,胸口里却又满溢着温暖的力量。
电影就不多说了,还是说说重回公众视线、想不惹人眼球也难的汤唯吧。“王佳芝”之后的“爱莲”,其实暗藏玄机,很像是汤唯的弦外之音。
爱莲=隐匿的汤唯
“最难的,是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难处吧。”
《月满轩尼诗》中由内地赴港的爱莲是孤独、沉抑、疏离的,同时又是极其敏感、倔强、自我的。表面上沉默淡定,心里头刚硬顽强。相比于片中其他角色,她的戏份和台词几乎是最不凸显的,但只要一亮相,就能令银幕满溢着气场和美感——不是最简单、最表面的那种傻美,而是由内而外、令人迷醉的气质。这个角色的前史和性格设定,以及她呈现出来的无声胜有声的隐忍魅力,都与《色·戒》后成为香港居民、偶尔在公众场合淡然亮相却自然谋杀大量菲林的汤唯不谋而合——无论这样的魅力是否是刻意经营出来的,起码汤唯在戏里戏外都能完美达成,对于一个演员而言,可以说先天和后天的资质都足够强硬甚至绝伦。
这不得不令人揣测江志强——《色·戒》《月满轩尼诗》以及汤唯的老板——正是想用爱莲这一角色来完成胜过千言万语和无数篇独家专访的“汤唯复出秀”。这个角色你也可以说她是纯情的、真挚的,再不会授人以柄,绝对能平安着陆。但她绝对又是《色·戒》之后汤唯的“内心独白”,既然种种解释和专访都不能触及曾经的敏感话题了,那么就让真正的有心人去暗暗体会吧。更重要的是,“爱莲”这一角色看似简单清淡,其实不见得比“王佳芝”好演到哪儿去。“王佳芝”的命运突变与内心起伏足以令演员撑杆高跳,“爱莲”却必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想想汤唯之外那些绝大多数的所谓女星们吧,要是演起“爱莲”来,要么就开始装纯了,要么就“纯”得像一朵乏味的塑料花,或许只有周迅尚可一拼,可她会说粤语吗?所以看似平淡的“爱莲”其实大幅度拓宽了汤唯的戏路,证明了她的实力。
千万别觉得上述揣测太一厢情愿、过度阐释了——江志强是华语影坛极少数既懂院线经营、电影发行、国际营销,又懂商业创作和市场卖点的聪慧大鳄。他投资的影片,就算是张艺谋或李安的项目,也都要事无巨细地提出修改意见。《月满轩尼诗》的最初剧本对“爱莲”这一角色的设定是30多岁的本港剩女,正是江志强的“强烈建议”,才导致了最终版本的“汤唯式爱莲”。江老板的工作方式很像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大权在握,决定灵魂。
汤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爱莲”的角色阐释其实也更像是自我的内心独白,“很压抑、很小心,把自己和很多真实的事情收起来了。但是要很勇敢地面对,像一根顽强的小草一样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尤其是女人,都越来越坚强。最难的,是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难处吧。”
影片最后,爱莲微笑着望着阿来,忽然张大嘴巴,接着说:“已经没有蛀牙啦。”这一幕换作其她演员很容易沦为卖乖、装可爱的窘境,汤唯却演绎得既令人莞尔,又令人心动。岸西说:“在香港,只有汤唯一个人能演好这个镜头。”岸西还说,“我对她有点儿偏心。”
汤唯强大史
“她会不会被淹没在万千普通的演员当中?”
《色·戒》之后,从李安到江志强,从汤唯最初的伯乐袁鸿(戏剧制作人)到赖声川……包括绝大多数媒体和影迷,其实都很保护汤唯,希望她能尽快回归银幕,同时更成熟、更坦然,丝毫没被某些所谓强大的东西伤害到。
回头再看看这女孩儿的跌宕经历,对照今时今日,想必她真已像阴霾尽散、笑逐颜开的爱莲一样,“已经没有蛀牙啦”。
汤唯的第一个经纪人,也是带她入行的竺明回忆十八九岁时的她说,“汤唯一直觉得自己长得很一般。那时候的她也确实没有现在这么艳光四射,到哪里都是媒体的焦点,她还不是一个自信的女孩子。”可就是这么个“不自信”的女孩子,后来连考三次中戏表演系,屡败屡战,死心不息,曲线救国,终于上了导演系。所以她的看似不自信,其实是对自我的不满足。抑或说,她内心左奔右突,但一旦认定了方向,便决绝上路,绝不掉头。
汤唯在中戏时期的经历早已被铺天盖地的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过。沉默、低调、从不穿裙子、像个男孩子……然后,就是她并不算辉煌的“话剧时期”和“电视剧时期”。她那时在演技方面早已展露出的惊人的爆发力,更多是《色·戒》后经由诸多老师口中讲出,而当时,她仍是沉默平凡的。网上一位网友如此描写他在《色·戒》前期与汤唯的一次偶遇,“两年前的那个夜晚原本平淡无奇,只是由于《色·戒》的出现,我才偶尔和朋友们提起,然后引来一阵惊讶。认识汤唯,是因为我的一篇报道,感动了一位远在美国求学的游子,他是汤唯的朋友,想托汤唯代捐1000元。我在中央民族大学校门口见到了她。第一印象:这女的真高。民大附近有一家地下网吧,我们三人去了那里,在一片电脑游戏的嘈杂声中坐了下来。网吧供应各种饮料,我起身去买,汤唯跑了过来,一把拉住我,‘我来,我来。’拗不过她的热情,只好让她掏钱买了三瓶鲜橙多。得知她是演员,自然会对她拍过什么片子饶有兴趣,汤唯没有提及由她担任主角的话剧《切·格瓦拉》,只是告诉我在拍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她没好意思说。后来才知道,那是《红旗渠的儿女们》。那天晚上,汤唯是坐公共汽车回去的,这让我隐约感觉到她的从影之路并不顺畅。她当时已经25岁了,这样的年龄,对一位还没有立住脚的演员来说是不具优势的。我甚至有点担心,这位性格爽朗大方的中戏毕业生会不会被埋没在万千普通的演员当中?后来她发来短信,说她主演的电影《警花燕子》将在央视六套播出,请我观看。我和老婆耐着性子终于看到结尾。也许是剧本太差,没能激发汤唯的表现力,她在这部影片中展现的演技有点生涩,没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但汤唯是勤奋的,也很幸运,遇到了能使她一举成名的导演和一个难得的剧本。如潮的好评已经告诉我们:汤唯,已经破蛹成蝶!两年前,公交上的那个女子尚无人能识,而今,公交上的她,必是爆炸性的娱乐新闻。”
“我们能不说电影吗?太沉重了。”
汤唯在《色·戒》前后的经历,在此也无需赘述。值得重温的是她的一些只言片语,回看起来实在令人感慨万千。《色·戒》公映后,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汤唯说,她刚好在报纸上看到张涵予说的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看到这句话,我差点哭了。”她甚至说,“我们能不说电影吗?太沉重了。”她第一次看《色·戒》是在纽约,“天哪!那是我吗?大脸盘,吓一跳。刚开始看感觉很搞笑,因为当时还没有音乐,还是别人的配音,不停地笑。但看到床戏部分,就开始哭,万千滋味涌上心头。心咚咚直跳,我和王力宏说,我们坐远一点吧,因为会不好意思,也怕心跳会震到他。”
汤唯那时还想不到即将降临的暴风巨浪,但后来的风波乍起及其影响对她这样的演员来说又未尝不是好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她在“潜伏”之初就已经相当淡定了。她说:“《色·戒》之前我是‘落’,《色·戒》就是‘起’了,但是老天爷是很公平的,当你拿到一样东西,他一定会拿走你另一样东西,我已经做好准备了,老天爷又要从你那里拿走一些东西了。”
“我希望他冲上来打我,我想看他会怎么样。”
暂别银幕的汤唯去英国学戏剧、学语言。除了普通话和江浙母语,她还能讲流利的粤语、英语,又想学瑞典语。都说她是这方面的天才,她的老师袁鸿却说:“汤唯的求知欲非常强。她的语言能力,别人都说是天分,其实完全是刻苦。我记得她有段时间要学古汉语,专门找了老师来教。这完全不是为了要用,就是觉得自己的古汉语要加强。”对于自己的英语水平,汤唯说,“还是差远了。中国人学英文,生活用语还行,但要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可能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希望有一天我能听懂英文电影里的幽默,希望有一天我能站在伦敦的话剧舞台上。”
一件发生在伦敦的“难事”及其解决方式或许最能代表“回来”前的汤唯的状态。因为某种成见甚至是歧视,汤唯在伦敦租房的中介老板,一个暴躁的意大利人,竟然指着汤唯的鼻子说:“你以为你是女王吗?”汤唯回应说:“我不是女王,可你也不是国王。”后来两人几乎发生肢体冲突,“他推了我一把,叫我滚出去,他推完我之后我突然安静下来,就看着他。他另外两个员工架着他不让他动,不然他会冲上来打我。那时候我希望他冲上来打我,我想看他会怎么样。”
最后必须引用一位媒体同行的精彩言论为汤唯送上最后的保驾护航:“正如任盈盈对令狐冲说:‘像你这样的人,到哪里都不会死,就算岳不群夫妇不养你,你在江湖上做小叫花,也决计死不了。’假如两年前那个下午的汤唯是真的(仍像个孩子),假如低谷时仍充实自己的汤唯是真的,假如20多年来那个总想演戏的汤唯是真的,那么同理,这样的汤唯无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