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死没死?香港乐评人分析香港乐坛现状
编者按:2008年度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尘埃落定,随着谢安琪(听歌)的异军突起,一直被认为已经走入死胡同的香港流行音乐又表现出了几分生气,并重新成为内地媒体的话题。话说回来,对于香港流行音乐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当地的乐评人,让我们来看看香港乐评人如何看待港乐现状。
有挑战,有机遇
文/陈大文
“香港乐坛一池死水”,早成了老掉了牙的形容词,站在2009年这个时间点上,这潭水返魂无术了吗,还是略见起色,渐见清泉?为免堕下“妄下判断”或是“未够具体”等分析乐坛的惯病,笔者尝试就有限篇幅有限时间,以不同角度逐步分析,试试能否印出一张X光片来看清看楚这个香港乐坛。
K歌时代的低潮
无可否认,廿一世纪的乐坛是由工厂式大量生产的情歌为市场的主导,一味靠旋律的即食抢耳、浅白的情爱歌词题材充斥市面,劣品太多,滥情严重。视《好心分手》为即食K歌年代正式开始,就算每年年终的颁奖礼也不乏面目模糊的K歌作,乐坛死水不只是死,更腐败得侵食听众智能与品味。
幸好,这两三年来K歌市场饱滞,K歌要赢得大众青睐变得不易,2007年《酷爱》大热可视为契机,以非典型港式K歌的包装发挥异曲同功的“浅白流畅”,成为年度作品。重复欠缺创意的K歌弱势之时,多姿多采的音乐正好是萌芽的最好时份。
新锐势力的时机
2008年的乐坛虽未至于百花齐放,但各歌手终痛定思痛,清一色的商业味过浓作品问题渐改善,主流平均水准略见进步。稳定势力如黄耀明(听歌)与陈奕迅(听歌)依然交出水准作品,未见水准的容祖儿( 听歌 blog)与杨千嬅(听歌)亦稍有进步,其它部份像at17、农夫、麦浚龙(听歌)、何韵诗(听歌)亦安守本份,交足功课;最值得关注莫过于稍有年资的如谢安琪、薛凯琪(听歌)或胡琳(听歌)展现更大潜力,尤其本身稍稍偏锋的谢安琪在大唱片公司护荫下以优良作品变得大众化,为最为呆滞的女歌手闷局带来冲击,应可催化女歌手的水准提升、变动。
然而,香港独立音乐依然没有些毫起色,除了最受欢迎的My Little Airports或是周博贤的Ban Ban Music甚至是alok支持的Lona Records较活跃外,其它都沉静得惊人。提供另类或新锐音乐的独立音乐与主流乐坛一直适适相关,互相带动。近年香港独立音乐的疲弱与及获得不足够主流传媒支持都充份反映乐坛结构的不健康,亦是主流乐坛得不到适当刺激及补助的原因。
后雷颂德年代幕后力量渐扫密云
在香港乐坛足足活跃两个世纪的雷颂德掌控的K歌年代终结,市场劳动力最多的单位变为由几位分担,本来略为偏门的王双骏成市场热卖,麦浚龙甚至容祖儿都成长期坐上客;新加坡音乐人陈奂仁则有望成雷颂德接班人,作品触及几乎每位香港歌手;因协助谢安琪成名的周博贤作品亦渐见在其它歌手身上。
另一方面,各原本热门音乐人均开始支持下一代音乐人,像雷颂德的On Your Mark、舒文的Zoo Music、伍乐城的baron pro或是张佳添的宇宙大爆炸。当然,其余大势力是已出道一段时间,唱而优则作的唱作型歌手,方大同(听歌)已成一线,Swing的Eric Kwok与Jerald亦极为活跃;其它蓝奕邦(听歌)、张继聪(听歌)、王菀之(听歌)、徐伟贤甚至张敬轩(听歌)都发表了充裕作品。
可惜的是,幕后上的新名字仍然贫乏,词坛尤其为重灾区。市面上仍然太多只懂拼贴外国不同音乐的制作人,而缺乏真正散发创意上的光彩与才华的音乐人。回想90年代中后期,陈辉阳(听歌)、人山人海、C.Y.Kong与Eric Kwok等名字的活跃曾令香港乐坛出现了不一样的色彩,反而廿一世纪暂时仍未有音乐人展现相若的才华来丰富本地乐坛。
当然,长城也非一夜建起,目前为止,像美式风格的方大同、具冒险、创新精神的周博贤与创作伙众及有传统音乐训练的何秉舜皆具足够份量,只欠东风。
歌手为奖项而走
香港歌手/唱片公司一直视每年的颁奖礼过份重视,令歌手歌曲无论质与量都被颁奖礼而局限发展,年头一张专辑年中一张新曲加精选年尾一张新专辑,配搭任君配搭,总之密密麻麻的发行与音乐质素的不断下降紧密相扣。
随着唱片业的衰退,销量的下滑,专辑发行数量也放缓,亦造就2008年的唱片水平平均地改善。像陈奕迅或是李克勤(听歌)等大牌歌手亦大胆地不赶及一年时间而赶忙推出新专辑,有望能带动整体风气。
廿一世纪新的世纪新的眼睛
乐坛经历变动,其实不只香港,也是全世界的事。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像电视、电台与报纸等都应着潮流改动变革,YouTube标志着观赏电影电视的革命,我们亲爱的音乐呢。
再没有巨星的时代
日换星移,张国荣( 听歌)、谭咏麟(听歌)与梅艳芳(听歌)等巨星年代早已不复存在,亦可以说是客观环境不再容许巨星时代出现。基本上,社会再不是以前的单纯,多姿多采的娱乐减少了大众的专注力,造就明星或是大热作的把戏,像铺天盖地的电视宣传又或是整版的报纸广告都效用大减。再加上拥有上帝眼睛的传媒均不再容许有明星的神话出现了,所以近年唱片公司亦明智地改变策略,推出非“明星/偶像”系而专注音乐的新人,王菀之及方大同算是其中代表。
大热作品从哪来
网络普及使主流媒体不像以前单元单向,选择权落在听众身上,要像从前造就大受欢迎作品难上加难,作品本身质素、话题与及唱片公司能否利用网络成关键,单计2008年,真正达到唱到街知巷闻的,仅有一首《喜帖街》。综观暂时环境,香港音乐界仍然未能走得及时代的趋势,当全世界大气候均利用如myspace等社交网络平台来宣传触及大众之时,香港仍然是未成肧胎,未能善用网络资源。
莫再怪mp3非法下载
网络使音乐容易甚至免费触及大众是一定要接受的事实,音乐工业要做的是要鼓励购买音乐,而并非要用错资源打压网络试听。其实随着苹果的ITunes store经售卖音乐而获巨利后,各大公司或网站亦更进一步发展售卖数码格式的音乐的可能性。然而,暂时香港类似平台就只有Moov,而且因种种局限而未能紧贴用家的真正需要。善用网络的中立性,跟随消费模式的转变,是香港乐坛要踏出的重要一步。
忘掉爱过的“她”重新出发
面对香港乐坛的困局,是时候放下下世纪的旧态度与经营手法来营运音乐事业。没有人是圣人,包括笔者自己亦然,具体策略既非本人能力所及亦非本人职责范围,只知道要振作香港音乐业,除了音乐业本身外,整个创意工业都应负上责任。以下皆是其它国家能成功推广音乐的例子。
(独立)电影与(独立)音乐
电影与音乐从来适适相关,只是香港电影从来对音乐也是特别不用心,尤其是现在这个电影业低潮的时候。2007年美国一套《Juno》,以小资/半独立电影赢尽口碑与票房,连带原声带亦大受欢迎,无他的,电影与音乐配搭,水准亦出色。近一点看,台湾2008年《海角七号》又是另一传奇,音乐亦随之大受欢迎。甚至是小众/独立的《花吃了那女孩》,原声带一样获得不少反应。
不同媒介发崛音乐
自互联网普及后,搜寻音乐或认识不同音乐人变得轻易,较少给传媒播放的音乐反而更引起听众注意,简单的像外国不少广告商都会大胆采用新晋音乐人的作品,单是苹果iPod广告每次选用不同音乐,已经令不少被选择的音乐人声名大声噪,最近便有纽约乐团Chairlift凭《Bruises》一夜成名。广告选用独立乐团歌曲而成名的例子,在香港亦有The Pancakes一例子,不过,眨眼间已近十载,暗示采用独立音乐的广告少之余,其实整个创意工业可以有更多合作,更具弹性亦更具创意、革新精神。
2009年期望新气象,好音乐
香港乐坛面对着多重挑战,其实并不孤单,全世界的乐坛亦面临巨变,只要放眼世界,各音乐商如能跟得上时代步伐,能将死水重回生机不是没可能。
况且2008年香港整体音乐水准的改善,也许是2009年乐坛进一步转好的契机,共勉之。
作者简介:
陈大文,香港乐评人,华语流行音乐传媒大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