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自由评论

评论:从《长江七号》看周星驰的起承转合(图)

新浪娱乐

关注

2008年1月30日,一枚打造三年的威力指数无法衡量的笑弹加催泪弹即将发射,那就是——《长江七号》,这部打着“科幻+温情+喜剧”的贺岁大片实在有太多让人期待的理由。在这个千呼万唤将出来的时刻,让我们再一次做个对它的猜想。

从《1992家有喜事》开始,一个叫周星驰()的家伙成为了整个90年代的贺岁档大银幕里最熟悉的常客,《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大内密探零零发》……他用他标志性的夸张表演成为毋庸置疑的90年代贺岁片之王和电影卖座王。就在我们习惯撒着欢地看他同样撒着欢地无厘头耍宝的时候,他突然在千禧年底推出了一部颇为含蓄内敛的《喜剧之王》,向我们宣告属于各种机制环节牵制下的巨星周星驰时代已经过去,而属于他自己的演员周星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眼下今年的贺岁档大战已然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星星“三年磨一片”的《长江七号》也即将横空出世。

每一个人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总有他的原因。周星驰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周星驰,一切源于他想要做一个演员,所以即使要一爪被梅超风抓死,他也试图和导演商量,可不可以多做几个动作再死掉。自己的想法被导演拒绝,他只有像在《喜剧之王》里那样甩甩头开开心心接受,然后不断警醒自己:我是一个演员。又或者得不到认同,于是他在《大内密探零零发》里表示:那是世人对我的看法。

再深究点讲,为什么想做一个演员,这可能又源于他的童年阴影。放眼娱乐圈,生长在单亲家庭的明星不在少数,梁朝伟( 听歌)、周杰伦( 听歌)……童年缺失的父爱,也许一直是周星驰的遗憾。对李小龙和功夫的喜爱,有《少林足球》《功夫》来实现,那么这个遗憾就要在这次的温情牌《长江七号》里弥补了。

从入行到现在,周星驰的名号从“死跑龙套的”变成了“星爷”,白面书生的青春样貌已然成了早生华发的沧桑样子,当年大悲大喜且夸张耍宝式的表演也日渐收敛,转而成为一种笑中带泪的平易近人,喜欢他的人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他的粉丝年龄层遍及老中青少幼。

熟悉周星驰的朋友都知道,虽然1999年的《喜剧之王》可以看作是周星驰演艺生涯中重要分水岭,但事实上,他后来的这一转型早在1997年他初执导筒的《食神》里已经初见端倪。《食神》里的史蒂芬-周说:“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好的菜。”这可以说的是周星驰在娱乐圈里打拼数年之后,对自己的事业许下的诺言。以前听业内人士说笑话:一群编剧有说有笑,那准是是在写悲剧;另一群编剧眉头紧锁,那准是在写喜剧,的确,没有什么比让观众发自内心笑出来,笑过之后又有些想法流点眼泪更难了,而周星驰做到了。很早就有各种关于他是“片场暴君”的传言,也听闻过多位曾经与他有过亲密合作的导演、演员都因受不了他对于作品近乎不人道的苛刻而与他分道扬镳的消息,他对这些从不解释,受众对这类报道的态度从最初的愕然,到后来都了然了,因为正是这种苛刻,才使得他后来亲力亲为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在口碑上站住脚跟,而我们也更加信任周星驰,因为他绝对不会任一件不完美的作品流向市场。此次周星驰在《长江七号》中的用心,宁波人民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单是片花中提供的那组飞碟从垃圾中里冉冉升起的镜头就反反复复拍了七天,为了效果连垃圾都上了威亚。

这份用心铸造的功成名就,没有理由不受到大家的尊重。

 [1] [2] [下一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喜欢猜想周星驰()的新作品,这种行为从最初的公映前夕慢慢提前,一直发展到了这回:2004年底《功夫》还在热映,关于长江七号()》的揣测已经开始,而每一次无论我们如何绞尽脑汁,周星驰还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虽然顶着“喜剧之王()”的光环,周星驰的电影里那些搞笑的东西却愈来愈少了,即使有也只是形式层面的。不再为搞笑而搞笑,周星驰从在他开始完全掌控自己电影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努力向观众诉诸幽默背后严肃的命题。《喜剧之王》旨在诉说一个人的梦想,《功夫足球》在于强调对信念的坚持,《功夫》除了向自己年少时的偶像李小龙致敬外,还彰显了一颗除暴安良的侠义之心,到了《长江七号》,干脆打起了彻彻底底的亲情温暖牌。于是开始有人评价说周星驰江郎才尽,要靠亲情戏份来赚取眼泪,但电影终究是要用来看的,短短不到2分钟的片花已经吊足观众胃口。星爷不再满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无厘头,转而去做一些年轻时候没有办法做的事情和一些从来没做过的事,譬如演一个正常思维的人,演一个父亲,《长江七号》里,我们或许会感受到在这个已经45岁的男人身上开始微微萌芽的父爱。

此外,看惯周星驰电影的朋友们都知道,周星驰在电影里的戏份一直保持在80%以上,而这次从《长江七号》面对记者问的回答中来看,周星驰在这部电影里已经不是绝对的主角。

但我相信《长江七号》所带来的突破和惊喜远不止这些。

《长江七号》的预告片刚刚曝光,我们在惊叹之余,对星星的猜想又不得不向前迈一大步了——下一部周星驰电影又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向呢?

回顾周星驰所有的影片我们会发现,从他在第一部电影《霹雳先锋》中扮演偷车小毛贼开始,周星驰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无一例外都是小人物,这让我们觉得亲切,就好像他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又或者干脆是我们自己。然而周星驰总能让小人物有派上大用场的时候,于是我们在唏嘘自嘲之余开始偷偷一乐,然后将所有烦恼暂抛脑后。于是《长江七号》延续了周星驰电影里这一最核心的东西:小人物+奇遇的模式,让一个没有知识、没有钱、没有力气、甚至没有想像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亲在垃圾堆里都能找到外星人和飞碟……我们有理由相信周星驰一定会将小人物的故事进行到底。

2004年《功夫》的大获全胜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电影的特效制作,其实早在百变星君()》中,周星驰已经讲特技好好地玩了一把,在已经公布的《长江七号》片花中,我们看到这条”制作才是硬道理“的理念被很好地贯彻了下来:“长江七号”的视觉效果和那个可爱至极的“外星狗”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套用葛大叔的话:21世纪电影什么不可或缺——技术,但要注意的是,要让技术和影片的艺术效果融合起来,周星驰一直是此中高手,也将会继续做高手。

从《功夫》里的波板糖,到《长江七号》里的“外星狗”,周星驰卸下了很多浮云遮望眼的桎梏,变得越来越简单而深刻。“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是对周星驰本人的最好写照,也是长江七号的对于中国所谓大片的责任。孙迪/文

[上一页] [1] [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