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出家了 李伯清还会说书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关注

昨(22)日下午,李伯清亮相成都易园,亲口向媒体证实自己29日将在彭州三昧禅林剃度,同时解释了出家的原委。潜心向佛10余年,李伯清出现在媒体会上时笑意盈盈,手捏佛珠,不时双手合十念声阿弥陀佛,没有丝毫对红尘的不舍。他还用一首自己写的诗表白心迹:“人生苦短岁如梭,转瞬白头空蹉跎。追名逐利千般苦,放下自在得解脱。”他透露剃度之后仍会继续说书,“只不过内容更多的是讲人生道理罢了。”

李伯清上周六爆出要出家的消息后,对媒体一直避而不见。但三天之后,他如约出现在媒体面前:给大家一个交待。廖健、闵天浩、叮当、林晓东、万喜等弟子也纷纷赶到现场,以行动表示对师傅决定的支持。李伯清一开口便感谢大家对他多年的关心,对台下记者,也致歉“这两天把你们折腾得不叫话”,引来一阵会意的笑声。

□红尘凡事

见面会在笑声中很快进入正题。李伯清他为什么会选择出家,红尘俗事如何了断,出家后的生活规划是怎样,这无疑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出家原因

一心向佛与婚姻无关

我在12年前就已经皈依佛门,如今感悟“追名逐利千般苦,放下自在得解脱”……其实佛家讲究对所有人都要有慈悲之心,我岂可对儿女家人无情?”

李伯清拿出自己亲笔写下的一幅字:“慈悲、宽容、和谐、理解”,开始他的开场白。“其实这件事并不是突然发生,我在12年前就已经皈依佛

门,基本上1/3的时间用于研究书法,1/3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另外1/3就住庙里,或者参加各种佛事。”如今,李伯清认为惟有出家才能在佛学研究上更进一层。李伯清笑称,他前几年对名利还放不得,“人家巴掌一拍,李老师一喊,我就觉得很开心,得个巴蜀笑星的证书,还赶紧拿回家放起,但如今感悟‘追名逐利千般苦,放下自在得解脱’”。

不过,李伯清做出这个重大决定,外界猜测很多:这或者和他的婚姻有关。昨日,有记者小心翼翼提起,并补充“可以不回答”,李伯清立刻点评,“你这样的提问就很宽容,我很感谢。但是,我可以回答你,和这个没有关系。佛教是一种文化,我真的是出于喜欢。”李伯清感叹,“这很自然,对这些猜测,我表示理解。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也以为出家就是六亲不认。其实佛家讲究对所有人都要有

慈悲之心,我岂可对儿女家人无情?只是请问一

句,等你到了彼岸,还可能和他们在一起吗?”

他的家人能理解他的决定吗?对此,李伯清委婉反问,“要是你的父亲60岁了,想住到养老院或者有其它选择,你们这些晚辈会不会干扰他?”

俗事安排

分割财产赡养老母亲

财产是一件大事,我上有老,下有小,肯定会安排得非常好。

李伯清学佛12年,出家的念头早就有过。他的一位密友昨日透露,李伯清险些在1998年就出家了,“当时他一切都已安排好,第二天就要剃度了。但当天晚上和朋友告别吃饭,两个儿子拼命挽留,一帮朋友也哭得很伤心,老李不忍,这才拖到现在。这一次,他的确是去意已定。”

据悉,李伯清和第二任妻子徐姐的婚姻关系早就解除,他名下财产也早已分割处理,和别人合伙经营的李伯清书院暂时交给徒弟王亮打理。据透露,李伯清在成都有三处房产,如今已没有一套是在他的名下。在昨日媒体会上,李伯清也解释,“财产是一件大事,我上有老,下有小,肯定会安排得非常好。”李伯清朋友还透露,李伯清在重庆工作时,没领过一分钱的工资,但退休之后,这笔近两千元的退休工资,他将用于赡养老母亲。

□出家生活

向济公学习走啊走乐啊乐

李伯清选择29日上午在彭州市的三昧禅林正式出家。届时,他的师兄、慈济堂住持广成法师将代替已经圆寂的师傅济成大和尚为他剃度,李伯清的法号会在剃度三刀之后宣布。从那一刻起,他将正式开始修行,但具体研习佛法的哪个法门,身份是什么,都还得到时由庙里决定。

继续说书

天南地北到处游

至于以何种方式修行,李伯清早有打算,“按照规矩该做的早晚功课我肯定会做,但我不会对着一盏枯灯一天到晚死背经书,而是会到全国各地去走。以后你们可能见到我会更容易了。”

李伯清进一步透露,入佛门并不代表他就不说书了,反而要说得更多,“只不过以后不会故意搞笑,而是把佛经或者做人的道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以生活化的语言给大家讲出来。”他打趣道,“以前要听我说书,锦城艺术宫的黑市票卖到两百多,一次还只能坐一千多人。以后你到庙子来听我讲就一分钱不花。当然那时候我说的东西名字不能叫散打,而可能叫开释了。”李伯清给自己定了条底线,“我明确告诉大家,那时候,所有商业活动我肯定不会参加,但公益活动上仍会继续看到我。”

烟酒不戒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李伯清经常烟不离手。等月底出家,是否意味着从此开始五戒,并首先戒掉被信佛之人称为“魔鬼制造”的香烟?李伯清回答得很有意思,“以前宋代的济公大家知道嘛?他就是典型的酒肉穿肠过,但仍是得道高僧。”他还和现场记者开玩笑,“要是你请我吃肉,而我不吃,岂不就伤了你的心?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些形式其实不必过于注重。”既然不注重形式,李伯清又为何一定要选择出家?他颇有禅意地解释,“这就是佛家所谓的用有相渡无相的道理嘛。”

可能还俗

无烦无恼无忧愁

历史上不乏三进三出佛门的人。李伯清出家之后会不会选择还俗?对这个颇让人尴尬的问题,李伯清回答得十分坦诚,“这的确是个未知数。就像我当年发誓不说书、不回成都一样,后来还不是又说了,也回来了。佛门是非常宽容的,如果我在佛门中找到了我想得到的文化,找到了让老百姓开心让自己开心的东西,我当然会精进学佛,接受三规五戒,反之如果找不到,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都要看我和佛的缘分有多深。”

□关于评书

像我者死,学我者才生

李伯清遁入空门,不少散打评书书友悲观感叹散打评书从此没落,但李伯清显然非常不赞成这种说法。“要是30年后散打评书还是我这种风格,那才真是散打评书的悲哀,像我者死,学我者才生。现在廖健、闵天浩他们各有所长,正好可以开拓散打评书的形式,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昨日,他特地透露已就评书传承做了安排,“成都的弟子们就由廖健负责,重庆是秦川负责。虽说现在我给他们强行断奶,也许他们会不适应,但这样更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昨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廖健等弟子无不表情平静。问及对师傅出家的看法,纷纷回答“支持”。廖健坦称,“以前听说他要出家,也不理解,但听他解释了这么多,渐渐也明白了他的心意。”闵天浩、叮当、林晓东也认为,“我们把老师当成父亲,自己的爸爸选了一条正确的路,肯定要支持他。我们不可能还把他据为己有,让他继续在前面‘滚雷’,替我们闯一条评书的路,这样就太自私了。”李伯清徒弟们认为,老师出家后,仍可以继续和他联络,甚至李伯清11月8日60大寿,弟子们也准备给他庆祝一番。

昨日见面会现场,李伯清还收下超女文瑶为关门弟子。文瑶一年前就希望拜入他的门下,但一直拖到现在。虽然现在他已决定出家,但文瑶仍执意拜师,两人在昨日举行拜师仪式。既然已决定削发为僧,李伯清不可能再教文瑶散打评书,“更多的是教她一些做人的道理,艺术上我们可以探讨。

早报记者吴晓铃摄影雷湘琥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