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琴告别“阿姐鼓”时代 恒河边上漫游归来
“阿姐鼓时代”的朱哲琴(听歌,blog)长发飘飘,红衣纱巾裹身,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12年后,来到上海沪申画廊举行音乐会的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是一身白衣,长发盘起,透着干练自信。当晚的演出,朱哲琴一再返场,现场音乐在声、色、行、言的多样调和下,震撼人心。面对记者,朱哲琴高谈阔论,她说如今最想展现给大家看的,就是有别于“阿姐鼓时代”的朱哲琴。
《阿姐鼓》的成功:从记忆到寻找
《阿姐鼓》的成功带给朱哲琴的感受是复杂的。让她自豪的是:《阿姐鼓》从1995年推出至今,一版再版,累计销量超过300万张。在流行歌曲一般只有几个月生命期的今天,这简直就是个奇迹。但是盛名之下,她也面临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朱哲琴说:“《阿姐鼓》成功的压力很大,之后去哪里都是《阿姐鼓》,做什么都被拿来和《阿姐鼓》比较。当时觉得很有必要跟这个乐坛分开一段时间,成为自由人,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旅行。”因此,朱哲琴踏上了旅途,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从旅行中经历的事、看见过的人中,我能感受到生命在绽放。”三年前在印度的一个黎明(听歌),朱哲琴看到了恒河边的火葬场,她走在流淌着血的路上,十几具尸体在她面前焚烧,灰烬被扫进恒河。之后的七天里,她的胃一直在疼,“我不能接受人的生命是这样结束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人的本质,生命有壮丽的一面,也有恒河水的那一面。”
《七日谈》的争议:中国元素超越地理概念
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一番追寻后,朱哲琴发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成为明星,“就好像我们来到一个站点,这一站叫地球站。我来到这一站,绝对要值回票价,绝对不浪费每分每秒。融入每分每秒,生命才不至于是个误会。我的目标不是音乐,而是一种自然发生的东西。”于是在《阿姐鼓》诞生12年后,朱哲琴有了再次携手好友何训田创作的《七日谈》。
但这张专辑发行至今,批评很多。比如业界的质疑:民族性的东西少了。但这恰好是朱哲琴和何训田共同想要打造的音乐概念———泛亚洲,“我从海外看中国,发觉原来所谓的中国元素,其实都是超越中国这个地理概念的。中国不是北京,中国也不是上海,任何一个片面的元素都没有办法为她代言。”再比如:不高的销量。朱哲琴说自己在创作的时候并未考虑这一层,“我的对话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会把所有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目标。我有我的审美,我以乐会友,但我不是一个滥交者。”在朱哲琴看来,《七日谈》至少做到了“不是嚼剩的口香糖、商业的傀儡”,“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想法,但最后还是被时代、潮流抹杀。我相信独创的声音一定会影响当代人的心灵、生活,因为人们需要这样的东西。”
《声音的漫游》的诞生:由好友记录的旅途瞬间
这次朱哲琴来上海举行音乐会时还播放了一段由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导演罗斯·考夫曼为其拍摄的纪录片《声音的漫游》。两人是在斯里纳加旅行时相识的,朱哲琴是考夫曼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他那时刚获奥斯卡奖。有朋友说他是代表了拍摄对象的心灵在说话,而考夫曼却说,‘不,是我在被他们感动。’”朱哲琴回忆道。
朱哲琴将发行新专辑之际,发行商建议她拍一部旅行时的纪录片。最初朱哲琴有点排斥这个想法,但发行商放话:“你又不是那种会去电视节目上说八卦、做游戏的人,怎么去推广新专辑?总得给听众和乐迷一个交代。”她这才决定要拍,并且想到了请考夫曼帮忙。当时,她在渥太华租了考夫曼的片子看,看完后就哭了。“考夫曼绝对是一个不会抹杀拍摄对象的导演。”朱哲琴这样评价。
说起拍摄经历,朱哲琴说两人非常有默契,“他问我要拍什么的时候,我说我不知道,我只觉得自己是个音乐家,耳朵比眼睛大。”考夫曼曾经24小时守候,等待捕捉瞬间,很多镜头是在火车上、汽车上朱哲琴睡着时拍摄的。说到有一次在下大雨时的拍摄,朱哲琴来劲了,“那天下瓢泼大雨,他刚准备卸下拍摄工具,我跳到他面前喊,‘你知道吗,这是我最兴奋的时候。’他顿时领悟了,重新跑出去拍大雨,拍花朵,拍雨中的自然。”《声音的漫游》就这样诞生了。 早报记者 李懿 实习生 马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