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风情印度歌舞演出掀起印度舞热潮
新浪娱乐讯 7月21日晚,伴随京城六十年一遇的大雨,一场名为“天竺风情”的印度经典歌舞晚会如期举办,国内最热爱印度音乐舞蹈的多位艺术家汇聚于解放军军乐厅,在世界顶尖的青年印度舞蹈家、“中国印度舞第一人”金珊珊的带领下,向世人掀开古老印度舞蹈及文化的魅力面纱。
人人都可以修炼来自古老国度的神秘舞蹈
本次演出由北京北图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属于其“百姓系列”暑期演出季的第一部分,旨在向中国观众尤其是孩子们普及异国文化与艺术的相关知识。整场演出包含印度古典舞蹈、传统乐器以及宝莱坞歌舞三个部分。通过观看,观众们了解到,经典印度歌舞肢体语言丰富、情绪细腻饱满,可以作为日常修身的最佳选择。
演出结束后,冒雨前来观看演出的很多家长和孩子找到舞蹈家金珊珊,他们表示,孩子很喜欢来自古老国度的神秘舞蹈,希望能够有机会学习。还有一些年轻人提出,印度舞修炼是否可以象瑜伽那样,接受“半路出家”的普通人。对此,金珊珊表示,印度舞对于身体的先天要求并不那么严格,作为爱好与日常修炼的话,只要能够吃苦,人人可以参与。
中国观众头脑中印度舞的概念得到了矫正与补充
通过演出过程中的讲解与示范,台上台下形成了互动学习的场景。就此,存留在中国观众头脑中的印度舞蹈概念得到了一次“矫正与补充”。
经典的印度舞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些宝莱坞歌舞片里的简单面孔绝非印度舞的全貌,随着文化交流的密集和通畅,中国观众也是时候消除对印度舞蹈的集体误解。据舞蹈家金珊珊介绍,真正绵延千年的印度舞蹈体系庞大,内涵沉厚,既有神秘致远的宗教内容,又有尘世女子的“情”味训练,还有儿童般天真的手语秘笈,是一种迥异于中国舞但却同样浪漫的东方艺术。在修习中,它不一味追求芭蕾等舞蹈那样的“开、绷、直”,而是在尊重人体的自然曲度的同时,让柔韧和协调潜移默化地进入修习者的身体,另外,印度舞特别注重其他舞蹈不甚强调的“细微传达”,诸如眼神、手型以及身体移动时的进退拿捏,或细腻柔美,或坚定真诚,或充满力量感,既是一种女人味十足的表达,又融入神秘悠远的气息。另外不可或缺的是,迷人的印度节拍、奇特的乐器声响,让修习印度舞蹈的过程成为享受。
印度文化伴随印度舞蹈逐步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跟随舞蹈家金珊珊联系印度舞多年的几个小朋友说,她们十分喜欢自己练习的舞蹈,感觉自己跳舞的时候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对此,一位同样热衷印度舞的家长称,印度舞蹈可以用最柔性的力量,唤出貌似驳杂的印度文化中蕴涵的巨大快乐。
一位在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告诉记者,演出现场仿佛就是一个大的印度文化沙龙,金珊珊更是这个沙龙的女主人。据悉,作为传播印度文化民间大使的金珊珊生于70年代,成长于鼎盛时期的东方歌舞团,毕业于北京大学印度语言文化专业,多年来“舞蹈”于中印之间,对印度文化和舞蹈有着深入的了解。一位观看完演出的李女士表示,今天的演出让自己彻底改变了对印度舞的一般理解,没想到正宗的印度舞蹈那样醇厚,那样耐人寻味。
的确,在这一晚的舞台上,一批中国最早消弭了对印度舞的误解,并体验到它的独特风味的人们,用她们或成熟或稚拙的姿势,展现着来自佛陀故里,梵天治下的优雅律动。
相信继瑜伽、美食和服饰之后,一种重量级的印度文化的饕餮大宴正在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真正的印度舞蹈,从现在开始。
‘关于金珊珊’
金珊珊,古典印度舞家,印度学学者。中国对外友协理事,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理事。生于70年代,幼年师从东方歌舞团印度舞蹈家张均和苏宝华,学习卡塔克舞、奥迪西舞。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印度语言文化专业,后4赴印度,追随经典婆罗多舞泰斗Leela Samson及卡达克之王 Birju Maharaj, 成为两位舞蹈大师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1998年在新德里举办独舞专场。2006年在北京创办金珊珊(乐舞婆娑)古典印度舞艺术中心,广纳弟子。能说流利的英语和印地语,多年来舞蹈于中印之间,近年更通过在高等院校举办讲座、以及受邀参加央视国际频道、少儿频道、音乐频道、印度国家电视台、新德里电视台、CNN、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节目途径,成为印度文化的民间大使。
‘关于金珊珊(乐舞婆娑)古典印度舞艺术中心’
金珊珊(乐舞婆娑)古典印度舞艺术中心是一所致力于推广舞蹈艺术和文化的机构。希望从孩子开始,增进国人对东方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在艺术中修身怡情,并选拔培养东方舞专业人才。中心常规汇报演出每半年一次,每年一次全校汇演,鼓励学员参加各种适合的演出和比赛,参加各种中印文化交流外事活动。作为印度Kalakshetra艺术学院(印度舞蹈最高学府)在中国唯一的代表处,该艺术中心受学院委托,不定期选送优秀的学员赴印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