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莫扎特简介(附图)
Mozart, Wolfgang Amadeus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他是旷世的音乐天才;在短短的的一生中,他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20来部歌剧,至少有12部是传世之作。
1768年, 12岁的莫扎特已经创作了最早的两部歌剧《装疯卖傻》和《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前者是奉约瑟夫二世之命而作,后者供梅斯梅尔医生的私人剧院的演出之用。两年之后,他的正歌剧《米特里达特》在米兰演出,一鸣惊人,荣获教皇的嘉奖。青年时期的莫扎特虽有神童之名蜚声国内外,他仍然需要低声下气地留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府去挣得一份宫廷乐师的薪水。当时的大主教科洛莱多伯爵有开明之美誉,实则十分守旧,他绝不容忍他手下的人跟他讲什么条件,任凭你再有天赋和才华,也得守着他的规矩。因此,莫扎特和科洛莱多伯爵之间的决裂是不可避免的。终于在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正歌剧《伊多梅纽斯》在慕尼黑成功首演之后三个月以后,伯爵有意要羞辱那个“不听话的”莫扎特,他像命令奴仆那样命令莫扎特给自己提一件“行李”回萨尔茨堡。这是一件小事,但事情已经逼到这个份上,莫扎特不得不同伯爵展开一场伤透感情的争吵,于是莫扎特被突然被解雇了。他是第一位摆脱宫廷职位的庇护而寻求独立生活的作曲家,然而他为这种超越时代的做法付出了高昂而沉重的代价。在他短暂的生命结束以前,他一直住在维也纳。不过1781年5月9日(即同科洛莱多决裂的那一天)是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音乐家才赢得了自己的独立和自由,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出现的。莫扎特在维也纳跨出的头一步却出人意料地好。1782年7月(莫扎特结婚前一个月),《后宫诱逃》的演出成功把他推到维也纳生活的最前方,他的确赚了比在萨尔茨堡多得多的钱。据说莫扎特当年工作十分勤奋,只是他的收入远远比不上他的声望。假如莫扎特活在今天,单靠《后宫诱逃》就可以过上体面的日子,而《费加罗的婚礼》足以使他终身成为富翁。可是对作曲家著作权的保护在欧洲一直到19世纪才得以实现。否则莫扎特何至于在贫困潦倒中去世,最后甚至无人送葬,莫扎特的遗体被留在贫民公墓,连墓碑都没有。不过,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日子可谓他的音乐和歌剧创作的辉煌岁月。
莫扎特写音乐习惯于先在心中构思一个完整的乐章,然后记写下来。例如《唐璜》的序曲是在公演前两个晚上写成;他最后三部交响曲的创作只用了两个星期,仿佛音乐是从他的笔下涌流而出。他既有生动的想象力,又有博采众长的能力。那些至今尚脍炙人口的歌剧,如《后宫诱逃》(K384,1782),《费加罗的婚礼》(K492 ,1786),《唐璜》(K527,1787),《女人心》(K588,1790)等风格迥异、又各具特色的歌剧都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在逝世前的三个月内,莫扎特还写了《魔笛》(K620,1791)和他的最后一部歌剧《狄托的仁慈》(K621,1791)。前者集寓言、幻想与哑剧于一体,亦庄亦谐;后者可能不如《伊多梅纽斯》那样丰富多彩,但其中的许多段落具有莫扎特最成熟、最富于表现力的气质以及迈向新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的“前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