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哥去演小丑了!瑞德-莱托这版更变态
摘要: 万众期待的由DC漫画改编的电影《X特遣队》发布了终极预告片。新版小丑,由好莱坞著名,大帅哥杰瑞德·莱托扮演。昨天,一部万众期待的由DC漫画改编的电影《X特遣队》发布了终极预告片。
▲《X特遣队》海报
在这些个牛鬼蛇神的装扮中,小编注意到一个有点熟悉的身影,就是他!
▲那一抹熟悉的绿,是不是觉得与希斯•莱杰演的小丑,有一丢丢像?
▲希斯•莱杰经典小丑
其实,何止像,他们就是同一个DC宇宙里的,同一个小丑。
▼
只是遭遇了不同过的故事,只是用了不同的演员饰演,新版小丑,由好莱坞著名大帅哥杰瑞德·莱托扮演。
▲2015年他曾凭《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其实除了希斯·莱杰 与这部片的杰瑞德·莱托 还有不少演员也曾挑战过 DC漫画《蝙蝠侠》里的小丑角色 最早的真人版小丑来自1966年的电视剧集以及随后的它的《蝙蝠侠:大电影》,影剧走的都是喜剧路线,情节基本就是奇葩笨贼大战风骚蝙蝠侠,小丑由恺撒·罗摩洛(Cesar Romero)扮演,是个满脑子恶作剧但总是自食其果的角色。
▲恺撒·罗摩洛的笑不禁 让小编想到了右边这位叔叔
1989年,蒂姆·伯顿导演的《蝙蝠侠》面世,杰克·尼克尔森自带的癫狂气质赋予了小丑灵魂,而小丑内心深处的阴郁被外化为“表演型人格”: 他动不动就开台,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跟多动症似的,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肢体语言夸张,带着隆隆的舞台风,仿佛一个真的小丑从舞台上下来,顺手给你一枪。这个自带表演特质的小丑,反社会人格已退居二线,成了七分表演三分反社会,还是蛮可爱的。
▲1989年蒂姆·波顿版《蝙蝠侠》中“滑稽”的小丑
斗转星移,到了2008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推出《蝙蝠侠:黑暗骑士》,他与希斯·莱杰共同打造了影史最成功的小丑形象。 蝙蝠侠与小丑成为了彼此的镜像,两人都遭遇了三观崩坏的重大变故,而蝙蝠侠选择了匡扶正义,避免悲剧重演,小丑则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深渊。他诞生于罪恶的高谭,他的邪恶亦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原罪。
▲小丑对蝙蝠侠说的这句话揭示了 他存在的根本意义:有你我才完整 淡化了表演型人格,一个高功能反社会的小丑变得更加可怕。诺兰说: “我要塑造一个真实可信的无政府主义者,一个毫无目的的罪犯和一个精神病患者。毫无章法的对手是最令人害怕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实际目标,令人难以捉摸”。
▲他不会咋咋呼呼地显摆自己的机智 却会为警察的勇猛表现鼓掌叫好
这次即将上映的《X特遣队》中杰瑞德·莱托版小丑头发绿得相当鲜艳,恐怖纹身和金属镶牙像极了一个非主流文化熏陶下的摇滚歌手(虽然他本人其实就是一位摇滚歌手,担任“30秒上火星”乐队主唱),以夸张的装扮彰显自己的离经叛道,富有视觉冲击力,似乎都自带朋克音效了。 从终极预告片里以饶舌歌曲的强烈节奏感串起画面的风格来看,这应该就是导演想要的效果,也是影片气质的延展。
▲小丑服都被莱托穿出了高领风衣的感觉 还有这高冷的小眼神,看来走的是偶像派路线
稍微有些观影经验的影迷 一定会发现: 其实不止《蝙蝠侠》里的小丑 会以反派形象示人 很多只要与小丑沾边的电影 似乎很多都“逃”不过邪恶 甚至是恐怖的标签 1982年斯皮尔伯格参与编剧的《吵闹鬼》
▲《吵闹鬼》剧照
1989年山姆·洛克威尔主演的《小丑屋》
▲《小丑屋》剧照
1990年斯蒂芬·金编剧的《小丑回魂》
▲《小丑回魂》剧照
2015年版《鬼驱人》中再次出现的恐怖小丑
▲《鬼驱人》剧照
甚至在动画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图出自《辛普森一家》第四季
那么问题来了,小丑生来本应是给人带来欢乐,为何演变至今却成了黑暗、邪恶乃至恐怖的化身?追本溯源,小丑的形象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其实,从心理学上看,对小丑的恐惧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甚至对此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小丑恐惧症”。 这个说法据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有一种解释是: “小孩子们会害怕那些有着正常人身体,但又有一张不正常脸孔的人”。
▲这样看着还是挺渗人的 甚至从生理发育的角度看,也有同样的依据: 儿童对易装角色(包括球队吉祥物或米老鼠之类)都会有某种程度的恐惧症。儿童两岁时,在陌生人的环境中会产生焦虑感,这种恐惧症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在这个年龄,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对周围的意识也在发展,但是仍不能完全把幻想和现实分离开来。
▲这么一看,其实这些玩偶都挺恐怖的 但孩提时代的恐惧并不会在成年后完全消失。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大约有2%的成人依然会害怕小丑。他们不能确定小丑假面上的真实表情,而且会认为小丑会没来由地进行各种疯狂行为。 这一点为一些患小丑恐惧症的名人所佐证。譬如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影星约翰尼·德普就曾说过: “由于小丑脸上用油彩画的微笑,我不知道他们是感到幸福还是要咬我的脸。”但除去生理和心理上的天然恐惧,各类文艺作品中的小丑形象又是怎么一步步黑化的?
▲2004年温子仁《电锯惊魂》中 小丑形象的玩偶,成为恐怖血腥的象征 滑稽可笑、无伤大雅的小丑形象,可能从诞生之初,就有了一层黑暗的底色。 数百年前就已存在并在全世界流行开来的小丑,是很多表演场合的常客。舞台、马戏团、生日会、嘉年华以及儿童节目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中国,说笑人类似于小丑的角色,历史记载中说笑人优旃是唯一敢直言批评秦始皇造万里长城,并阻止秦二世漆长城的人。 小丑的“捣蛋”和“作乱”是被人们所允许的,甚至在中世纪的欧洲王廷,小丑表演成了一种针砭时弊、嘲弄当权者的方式,且获得了王室准许。因此,小丑一直有其阴暗的一面。毕竟,他们的插科打诨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影射。 小丑嘲弄的是人类自身的病态,某种意义上说,小丑的存在始终是人类一种恶作剧精神的化身。
▲黑泽明《乱》中狂阿弥就是 一个类似于小丑的插科打诨角色
英国摄政时代哑剧舞台上的著名丑角约瑟夫·格里马尔迪可以说是现代小丑之父。他将小丑变成了哑剧的主角,在英国名噪一时。 他的成功,自然也将小丑角色与他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格里马尔迪的生活可谓命途多舛:父亲专制暴虐,妻子死于生产,儿子同样是一位小丑演员,却因嗜酒如命在31岁一命呜呼。小丑的高强度工作也让格里马尔迪落下一身病,经常陷入抑郁。
▲“小丑之父”约瑟夫·格里马尔迪 1837年,潦倒的格里马尔迪酗酒死亡,著名大作家狄更斯负责为他立传。在狄更斯笔下,“小丑之父”是通过自我毁灭来取悦观众的。 狄更斯那部广受欢迎的格里马尔迪传记让人们很难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小丑的面具下隐藏的到底是什么呢?观众再也没能把表演者和小丑角色分离开来,这样一种想法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即幽默小丑的脸谱下有其阴暗和不安的一面。 格里马尔迪之后,一位名叫让-嘉斯帕·杜布拉的法国人成为欧洲大陆上最著名的小丑扮演者。他与困顿中强颜欢笑的格里马尔迪同样星光熠熠,后者却没有他的黑暗邪恶。1836年,走在大街上的杜布拉,用自己的拐棍敲死了一个辱骂他的男孩(他最终被判无谋杀罪)。
▲法国艺术家奥古斯特·巴奎提供 让-嘉斯帕·杜布拉扮演小丑时的画像 现代小丑的两位鼻祖,粉白的假面下掩饰的都是“问题人物”。后来在马戏团表演中发扬光大的小丑角色虽然以幽默逗趣的正面形象扳回一城,但还是会给人以黑色幽默的感觉。 法国著名评论家龚古尔就曾写道: “现在的小丑艺术越来越吓人,看了让人焦虑担心。他们那些危险的动作、畸形的姿势、癫狂的模仿,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疯人院。” 自此,小丑身上的负面元素在人们心中已挥之不去。何况小丑的假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秘密,而秘密一般都是邪恶阴暗的,这对很多文艺创作者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泰国的麦当劳叔叔 1963年,快餐巨头麦当劳推出了汉堡欢乐小丑罗纳德·麦当劳,直到今天这个小丑一直都是麦当劳的品牌大使。但即使憨态可掬如麦当劳叔叔,也依然扭转不了小丑在艺术作品中“一条道走到黑”的现实。“ 时至今日,小丑已然成为全世界的一个文化符号。 而与蝙蝠侠一体两面的小丑,这一形象代表的不仅是人们对犯罪行为的恐惧,更是人们对观念上虚无主义的深重忧虑。倘若在你我人生中也遭受了如小丑和蝙蝠侠般三观崩坏的重大变故,我们会像哈维·邓特一样,成为依靠硬币决断的“双面人”吗?
▲小丑和蝙蝠侠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希斯·莱杰在塑造了小丑这一伟大形象后,于2008年1月22日被人发现死于纽约的公寓内,年仅28岁。有痛心的影迷甚至将这一悲剧与他饰演小丑角色联系起来,不禁给《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小丑抹上了又一层悲剧色彩,成为永远的绝唱。
▲炸毁医院的这场戏 希斯·莱杰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疯狂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新一版的小丑。 从预告片来看,杰瑞德·莱托的表演方式有模仿前辈、向前辈致敬的地方,也有注入自己独特理解的成分。 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全新“小丑”呢?是依然堕入虚无?还是如小编所猜是个叛逆的朋克狂人?你们觉得呢?
▲叛逆的朋克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