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亚伯拉罕-林肯:电影大银幕的宠儿(图)

外滩传媒

关注

诚实的亚伯拉罕·林肯,一个没有念过多少书、出身寒门的瘦弱男孩,如何成为影响美国命运的大总统呢?这是个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的问题。最新的一部关于林肯的影片给出的答案是:他原来是史上最强的吸血鬼猎人。

好莱坞暑期档来势汹汹,如今正热映的是由提莫·贝克曼贝托夫(TimurBekmambetov)执导、蒂姆·伯顿(Tim Burton)监制的3D电影《吸血鬼猎人林肯》(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虽然林肯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恐怕没有哪部像《吸血鬼猎人林肯》那样天马行空:世人只知林肯是废除奴隶制的美国总统,殊不知他的所有功绩都是拜吸血鬼所赐。

另一部美国历史

《吸血鬼猎人林肯》根据塞斯·格拉汉姆-史密斯(Seth Grahame-Smith)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格拉汉姆-史密斯毕业于波士顿爱默生学院电影系,之后前往好莱坞发展,在参与电视剧制作的同时,也创作数本与电影相关的书籍,分别专攻色情电影史、蜘蛛侠漫画史以及恐怖电影史,还出版过一本名为《如何成为恐怖电影里最后的存活者》(《How to Survivea Horror Movie: All the Skills to Dodge theK i l l s》)的专著,亦庄亦谐,充满各式无厘头的插科打诨和奇思妙想,是欧美恐怖片粉丝热捧的cult读物。2009年,他以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僵尸年代》(Pride And Prejudice AndZombies)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10年,又出版了《吸血鬼猎人林肯》,成为混搭文学(mashup)的开山鼻祖。所谓混搭文学,就是经典小说搭上流行文学元素(僵尸、吸血鬼)诞生的新作品。与恶搞不同的是,混搭文学更像是一种新的文学类型。用格拉汉姆-史密斯的话来说,先是反复熟读原作,然后在合适的地方加入僵尸、吸血鬼之类的全新情节,整个过程有如一台显微外科手术。

《吸血鬼猎人林肯》的故事从塞斯·格拉汉姆·史密斯本人开始:畅销作家塞斯出道以前穷困潦倒,曾在某个小镇当杂货店店员。当时有个名叫亨利(其实是吸血鬼)的神秘客交给他一个包裹,里面装了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秘密日记。塞斯打开日记本,揭开了美国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林肯11岁时,从父亲托马斯口中得知,吸血鬼确实存在,而且自己的爷爷就是在1786年死于吸血鬼手下。(历史上,林肯爷爷确实在1786年去世,不过,他是在家门口干农活时,被附近的一名印第安人开枪射死,就在这个印第安人要对一旁的林肯父亲托马斯动手时,托马斯的哥哥开枪还击,射杀了他。) 父亲更告诉林肯,他母亲南希也并非因为所谓的乳毒病去世,而是死于吸血鬼的有毒血液。(历史上,南希34岁那年,因为喝了村子里食用过蛇根草的奶牛产出的毒奶而患乳毒病去世,当时村中还有多人因此丧生。)年幼的林肯在日记中发誓,一定要尽己所能,杀死所有吸血鬼。一年之后,12岁的林肯成功复仇,用木桩钉死了杀害其母亲的吸血鬼。16岁时,林肯得到俄亥俄河附近会有吸血鬼发动袭击的消息,他只身赴会,结果险些毙命。幸得吸血鬼亨利搭救,他还帮助林肯恢复健康,为他讲授吸血鬼的传统与弱点,指出吸血鬼世界中也有善恶之分。在他的训练下,林肯成了一名吸血鬼猎人,以斧头为利器。之后几年中,亨利负责为林肯传递情报,他们合力剿除了不少邪恶的吸血鬼。

1831年春天,林肯受雇运送一批货物去新奥尔良,沿途目睹黑奴贩卖交易,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历史上确有此事。)他尾随这批奴隶,发现他们的买主竟然是个吸血鬼,他买下这些黑奴,是为了吸他们的血。林肯在日记中写道:只要还有买卖人口的制度存在,吸血鬼就能轻易获得鲜血,永远在美国的土地上存在下去;所以,只有结束黑奴制度,才能彻底消灭吸血鬼,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废奴运动。回到家中,林肯白天从事正当生意,追求政治梦想,晚上继续猎杀吸血鬼。他与年轻女孩Ann Rutledge相爱,不久她被前男友John McNamar杀害,不用说,这人也是吸血鬼。(Ann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她在22岁死于伤寒,而她的男友John McNamar当时身在纽约。)在亨利的帮助下,林肯杀死了JohnMcNamar,之后决定专心从政,从根本上灭绝吸血鬼。后来,他与玛丽·托德(Mary Todd)结了婚,还被选为美国众议院议员。

在华府从政期间,林肯遇到了老友爱伦·坡。(坡比林肯大一个月不到,据说林肯十分欣赏他的作品,但两人在历史上并无交集。)他也知道吸血鬼的事,并告诉林肯吸血鬼们已经被迫离开欧洲,把美国当成新的大本营。坡警告林肯,如果不阻止吸血鬼的话,他们一定会把所有美国居民都变成他们的奴隶,不论肤色。1849年,林肯离开华盛顿,放弃参选。同年,爱伦·坡被谋杀,还是吸血鬼干的。1857年,亨利让林肯去纽约,结识了同为吸血鬼猎人的威廉·H·苏厄德(William Seward,历史上,他是林肯任内的国务卿)。林肯得知,南方的吸血鬼正策划一场内战,为的是控制北方和所有美国人……之后林肯通过竞选上台,南北战争就此触发。起初,南方军队靠着吸血鬼帮忙,大获全胜。林肯决定,要断绝吸血鬼的给养,才能彻底击败他们,于是签署了解放宣言,鼓励黑奴奋起反击,战事就此扭转。

然而,对林肯个人而言,悲剧接踵而至。吸血鬼先是潜入白宫,杀死了他11岁的儿子威廉。(历史上,威廉11岁那年因为饮用脏水而感染伤寒。)亨利提出,他可以将威廉变成吸血鬼,那样就能永生了,但林肯拒绝了。内战结束,吸血鬼逃往亚洲和南美,他高兴地去福特剧院看戏,被吸血鬼演员John Wilkes Booth暗杀。小说的结局是,时间来到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此时此刻,林肯和亨利也在现场,亨利已经将林肯变成了吸血鬼,使他获得了永生。

史诗时代剧和怪兽片的集合

电影《吸血鬼猎人林肯》由20世纪福克斯投资6000万美元拍摄而成,首映式选在正在中东执行任务的 USS Abraham Lincoln号上举行,1800多名美国士兵率先看到这部电影,主演Benjamin Walker还打扮成林肯的样子,上舰劳军。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专为美国士兵安排的电影首映式。

虽然《吸血鬼猎人林肯》的剧本由塞斯·格拉汉姆-史密斯亲自执笔,但曾执导《守夜人》、《通缉令》的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仍然对剧本做了改动。为了使影片成为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商业片,电影开场摒弃了小说中对于林肯家庭背景的铺陈,直接进入吸血鬼的主题,让林肯窥见他的妈妈被吸血鬼咬死。电影与小说最大的不同是在结尾,林肯并没有变成吸血鬼,而是亨利身处现代的华盛顿,他走进酒吧,走向一个年轻人,就像他当初走向林肯那样,又在寻找新的吸血鬼猎人。

影片上映后,评价褒贬不一,基本五五开。《时代》杂志的影评人Richard Corliss评论道:“史诗时代剧和怪兽片,两种形式齐头并进,间或有些碰撞,但始终不曾形成有机整体。”《纽约时报》的Manohla Dargis认为:创意其实很不错,但拍成电影却又显得无趣了。《ArizonaRepublic》的Barbara VanDenburgh的评价更为一针见血:“存在这么一种电影,其实只是基于简单的一个笑话而产生,问题在于,单单一个笑话,往往无法足够支撑整部影片。” 文化网站Salon的影评人Andrew O’Hehir表示,导演在动作戏方面十分成功,展现出诙谐搞笑、天马行空的动作戏,无人能及。

被神化与被揶揄的林肯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在影片的宣传片中谈到他自己对于林肯其人的理解:“他就是十九世纪的蝙蝠侠,因为他身上兼具了平凡与不平凡的两种气质。” 或许正是得益于这种气质上的兼容性,使得林肯反复多次被美国人搬上银幕。通过在权威影库IMDb的搜索可知,“亚伯拉罕·林肯”已经在总共297部影视作品中出现过了,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2月完成的黑白默片《第一使命》(His First Commission)。换句话说,过往百年之中,几乎每年会有三部影视作品中出现林肯其人。如此频率,远超大多数有名的历史人物,并足以秒杀吸血鬼德古拉、神探福尔摩斯、哈姆雷特王子、罗宾汉等常青银幕偶像,仅仅逊色于希特勒(已在银幕出现了341次)或拿破仑(337次)等人。(目前为止,在影视作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角色仍是“魔鬼”,自1896年乔治·梅里爱在他执导的《魔鬼城堡》中,亲自扮演魔鬼以来,这个角色已在851部影视作品中现身。紧随其后的是出现837次的圣诞老人,而耶稣仅出现过383次,上帝出现了351次。)

关于林肯,真正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银幕呈现,最早的一次,或许还是格里菲斯(D.W.Griffith)拍摄于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片中呈现了林肯遇刺的一幕。十五年后,格里菲斯拍摄了影片《林肯》,希望能完整呈现伟人的一生,结果将林肯塑造得如同圣人一般。而中国观众最早从电影里看到的林肯,可能是1935年上映的、秀兰·邓波儿主演的《小叛逆》(The LittlestRebel)。1982年,由台湾导演朱延平执导、王羽、郑少秋、成龙、林青霞、高凌风等出演的喜剧片《迷你特攻队》以二战为背景,有段拍到日军俘虏了联军的四位高级军官,其中有一位就是林肯!

事实上,林肯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一直表现得两极化:要么是人物传记片,他在其中往往十分严肃;要么是在流行文化中,他的形象被揶揄、搞笑。比如MTV台2002-2003年播出的动画片《Clone High》,讲述一所都是历史名人克隆的高中,林肯和甘地、圣女贞德、埃及艳后成了同学。在著名动画片《飞出个未来》(Futurama)中,林肯至今也已出现了三次,甚至成了疯狂的机器人。

电影《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Tyler Durden有段台词,提到如果让他挑选和哪个历史人物搏击,那肯定是林肯:“个子高,臂展长,而且不打到死不会停手。”于是,在2004年诞生的电子游戏《搏击俱乐部》中,林肯干脆被做成了隐身版人物,只有通关后才能选择。今年则是“林肯”的大年,除了《吸血鬼猎人林肯》以外,还有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林肯》,由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

至于真正的林肯其人,似乎是个复杂的人物,身上具有矛盾性。当年的林肯给人留下高贵的印象,也以演说中不时流露的恶趣味而著称。他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喜爱当时在美国盛行的三俗喜剧。被刺当晚,他在剧院观看的就是这么一出《Our AmericanCousin》。以他的这种个性来看,如果他看到这部恶搞他为吸血鬼猎人的新片,估计也会放声大笑吧。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