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尔冬升:我很怕有人利用政治绑架了金像奖

新浪娱乐

关注
摘要: “就老是不让我说完啊。”坐在香港文化中心的一个僻静角落,58岁的尔冬升多少有点尴尬地笑着说。

新浪娱乐专访尔冬升

尔冬升痛斥投机者:不要拿政治绑架金像奖

新浪娱乐讯 “就老是不让我说完啊。”坐在香港文化中心的一个僻静角落,58岁的尔冬升多少有点尴尬地笑着说。现场不时响起的提醒观众入场的广播,已好几次打断了他谨慎而直率的陈述。

作为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董事局主席,这位出身世家、久享盛名的资深导演在回答问题时往往苦笑。在港影前景依旧飘摇的时刻,他首次提枪上马、主导已被“唱衰”多年的金像奖,压力可想而知。上上届主席文隽[微博]笑他新官上任,“总是有很多热情,想一扫积弊焕然一新”。他自己仿佛也有如此胸怀,群访才一小时就要匆匆赶去监制颁奖典礼上的节目编排。

而从另一角度而言,这已是数年来参选影片数量最多的一届金像奖了。深耕于内地的尔冬升,坦然在“港影已死”和“光明未来”之间选择了坦率。“是‘香港电影‘金像奖还是香港’电影金像奖?”这位曾迷倒万千少女的邵氏小生微笑着说下去,“这还需要未来的市场来决定。

新浪娱乐:今年似乎提名的港产片比较多?

尔冬升:我觉得这是巧合吧。也有人问这次是不是香港电影翻身了,我觉得这有点过了。一直以来香港导演也都比较注重商业,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学习,所以今年这种运势也是考了一点运气吧。

新浪娱乐:一直以来大家都说到香港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好像影帝影后提名来来回回就那几个。

尔冬升:的确今年的几个影帝提名人都是熟脸。但是现在所谓的小鲜肉们也还没有很突出,他们接戏也可能是以爱情戏之类的居多,在评奖的时候,也可能会因题材所限比较吃亏。我们也希望年轻人起来,希望明年能有改变。

香港这两年新演员的确比较少,电视行业也不景气,培养的人才数量不够。但我们看内地这几年,红的也还是那些人;以人口比例或者影视行业的需求而言,也还是比较少的。我也希望两地影视业都能培养起新人。

 新浪娱乐:接任陈嘉上[微博]成为金像奖主席,感觉工作内容和状态怎么样?

 尔冬升:我以前其实也当过副主席。我觉得我们的工作主要是保证这个制度和规则公平,也要考虑怎么向前发展。以前我们香港电影产量从一年两三百部戏跌到一百多部的时候,我们就谈到这些问题,现在一年只有几十部。

以前我们说很明确这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将来会不会因为市场的转移,而变成香港“电影金像奖”?这个划分方法会有怎样不同?

现在金马、金鸡百花也有各自的特色。我们想先看看市场的情况,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新浪娱乐:那今年在规则上有什么改变吗?

尔冬升:今年的金像选民超过一千位,还有一百位左右邀请来的评审。明年我估计总人数是超过一千两百人的。我们的整个制度是参照奥斯卡,与戛纳、金马的评审团制度不同,是“民选”的。今年的投票率还是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算是相当高的。

我比较自豪的是,我们整个董事局一直坚持把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连主席本人在颁奖之前都是不知道结果的,要直到典礼当晚,会计师把装着结果的信封交到工作人员手上,才会有人知道得奖结果。

另外,我最近也在吸收一些新人进入金像奖的幕后班底吧,希望能把典礼的节目尽量办得好看一点。不能说晚会被看做“合家欢”,就可以随便弄弄就好的。金像奖牵涉十三个属会,还要跟政府做预算、要钱,相当的麻烦。我尽量做两年主席就不要做了,免得做不了电影了,哈哈哈。

 新浪娱乐:现在金像奖对于电影入选资格的限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六个关键岗位由香港人担任、导演是香港人、出品公司中要有一个香港注册公司,这三个条件至少要满足两个。以后会否放宽条件呢?

 尔冬升:一直以来也有讨论关于这个条件的问题。有人说应该放宽,有人说应该维持现状,我们现在暂时还是维持,看市场发展的情况再决定。

新浪娱乐:现在香港的社会氛围和政治气候会否影响到金像奖呢?

 尔冬升:我一向都是希望政治不要对艺术和体育有所影响的。但这只是我的理想,实现起来是比较难的。现在大家都说社会氛围比较紧张,我觉得这个是被放大了。对我个人来说,也是觉得可惜。以往金像奖对整个香港社会,以至于旅游产业也是有推动的。在全球华人社会,大家对香港电影也是有感情的。去年统计说全球有超过两亿人通过直播或转播观赏了金像奖颁奖礼,今年大家没机会看到,我比较遗憾。另外,原本3个月前就定好的嘉宾名单,也因为这个有一些改动,所以就忙得比较人仰马翻。

我很怕有人利用政治绑架了金像奖,这样对我们整个行业影响很大。

有些人也发现,原来某些类型的戏是很有市场的,于是投机一样去拍很多。我不希望明年一看都是那样的戏。我也相信,我们行业在金像奖投票时会有专业精神。

 新浪娱乐:感觉现在青春爱情题材的港产片好像逐渐增加了?

尔冬升:其实现在全球来看,最卖座的是动作喜剧。我觉得也许也是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很多观众进电影院是想寻找快乐、逃避现实的。以前欧洲很能容忍情欲或者暴力的题材,现在这些也不流行了。我觉得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我们电影工作者也应该考虑多拍一些让大家感受到轻松快乐的电影。

新浪娱乐:《美人鱼》获得了高票房,很多人认为这是想给香港影人的成功。

尔冬升:我不会去想《美人鱼》是为港人增光这种,因为这样会把电影变得很地域性的。在过去十年里,无数的电影里是跨地区合作的,甚至有些是跨国合作的。你可以看冯小刚[微博]导演的戏是韩国团队的。现在整个在华语电影里面,其实不止华人在做,包括整个东南亚,甚至是欧美的工作人员都有。

为什么香港很多导演要进入内地的市场呢?很现实的来说,就是票房高,对创作人来说,你拍的电影希望很多观众看,肯定要往观众多的地方去,如果内地的市场不好,今天在印度喜欢看华语电影,它有10亿人口,我们要不要去印度?所以不要把它分得很有地域性,真正好的电影,我觉得全世界观众都喜欢看的。

新浪娱乐:今年上映的王晶[微博]导演的《澳门风云3》,被认为是消费观众的港片情结、新瓶装旧酒。对此您怎么看?

尔冬升: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很不方便评价另一位导演的作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港囧》之类的电影是不是在消费港片呢?这一代内地导演很多小时候都是看港片的,他们也是在自然地表达。

现在有一些香港导演这样做,你也可以说他们在抄袭自己。其实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电影就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去坐一圈。但其实世界里的故事就这么多,在不同的时候都是重新包装、加入新的时代背景之后再做成电影的。所以我想,也很难说是“抄袭”什么的。

 新浪娱乐:今年金像奖提名影片中,有很多也是本土新导演的作品。但是以往金像奖表彰的很多青年导演如郭子健[微博]、郑保瑞[微博]等,在获得奖项展露头角之后就去内地拍合拍片发展了,就像当金像奖是一道要跃过的龙门一样。

 尔冬升:嗯……也可以这么说吧。那么多人想当导演,得奖最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信心。我有个五十多个人的微信群,里面都是年轻导演。得到表彰对他们是挺重要的。

另一方面来说,内地市场这么大。照现在这个建设影院的速度,是不是今年年底就要超过美国了?这么多的影院、这么大的市场,当然需要很多人才去填充。电影始终是一个虚荣的行业,要大家看到你好才会给你投资。香港老板比较精打细算,内地的话可能傻的老板比较多吧。另外,我们这些老人去内地拍片,也给年轻人在香港的发展留下来的空间。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做电影,反而培养了以前香港电影那种职业精神。

现在内地拍戏,我们一个剧组三四百、四五百人,像《智取威虎山》剧组超过千人。是不是一定要这么多人呢?我相信像香港这样精英化、五六十个人的剧组,也是有必要的。

 新浪娱乐:在培养新人方面,会拿出哪些具体举措?

尔冬升:培养新人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说是一个编剧或导演,需要有生活上的历练才可以,也必须需要有在现场的工作的经验。现在的年轻人经验比较少。

我觉得如果我们整个工业不要把钱全部砸在演员身上,要像外国一样尽量用在科技上、在工作人员的培养方面,这样将来才会健康的。要不然现在把大部分的钱都给了演员,一个电视剧一年前给3000万一个演员,现在5000万,6000万、8000万甚至上亿,那以后这个工业就要完蛋了。希望大家不要那么短视。要不然,我觉得大陆市场也会像以前香港、台湾“垮掉”。

新浪娱乐:香港电影金像奖现在的一大宗旨,是鼓励合拍片为了角逐金像奖而更多的启用香港电影业人士。现在您觉得这个宗旨践行得怎么样?您自己去内地拍戏的时候,会带多少香港的团队过去呢?

尔冬升:我都会带香港团队的。据我所知,很多香港导演还是习惯带香港团队,从一些专业方面还是比内地的工作人员好用。比如说账目上。香港人就不敢自己贪掉,一不小心要被廉政公署抓进去。内地就有回扣文化,一个剧组,一个司机连偷油都能偷几十万。这还是需要慢慢发展的。

 新浪娱乐:冯小刚导演之前说过要建一所影视技术学校,专门培育技术人才,香港在这方面应该也是有优势的。

尔冬升:当然了,我觉得长远来说是一定要这样做的,包括内地和香港,甚至台湾,或包括可以和新加坡一起合作,去训练我们的工作人员。但我也看到好处了,现在很多美国公司也进来中国市场,甚至是投资。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比较规范,会从合约开始,将整个工业的制度加速带进来,我觉得前景是乐观的。(鲁韵子/文 王远宏/图片 陈植/视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