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对话《全城戒备》 勇闯华语动作片三岔口

新浪娱乐

关注

新青年十八期:对话《全城戒备》 勇闯华语动作片三岔口

出品:新浪娱乐

制作:娱乐策划部

监制:萧牧、张晗

主编:魏君子

责编:竹聿名

对话:魏君子、竹聿名

撰文:阿蒙

摄影:新艺联

1996年,陈木胜拍完《冲锋队怒火街头》后,嘉禾老板何冠昌对他说“你不要选其他类型电影了,时装动作片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从那开始,陈木胜离开了电视台,转型专职拍他的电影,其结果是:每年只要他拍片,都必获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动作设计提名。

从市场角度来看,陈木胜的选择非常正确,因为他选的正是近十几年来华语影坛唯一没有遭遇低潮的片种,不单如此,更是海外市场最受欢迎的华语类型。这些年动作片高歌猛进,每年都成为年度票房的中流砥柱。但这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危机重重:一轮中国功夫热之后,好莱坞对华语武术指导、动作明星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减弱;泰国、法国等地的动作类型片迅速崛起;本地制作遭遇题材瓶颈……华语动作片仿佛路临三岔口,既困顿其中,又充满了机遇。

陈木胜以动作片挑战好莱坞多年,此番拍摄《全城戒备》,选择了华语导演不太愿意尝试的变种人题材,以求拓宽,其勇气着实可嘉。但这避不了记者质疑:“《全城戒备》拍好莱坞式的变种人是否尴尬?”陈木胜反问回应:“好莱坞打中国功夫,他们尴不尴尬?”在陈木胜眼中,好莱坞并没那么可怕,至少在动作领域,完全可以迎战。

作为华语影坛动作片的急先锋,陈木胜究竟能否凭《全城戒备》再获成功?另外,郭富城、邹兆龙涉足动作片多年,一波三折,有何心路历程?如今,两人首次触电变种人,他们在片中的表现又将如何? 本期《新青年》将对话陈木胜、郭富城、邹兆龙,解读《全城戒备》:

目录:

怒火街头 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浪漫风暴 郭富城详述20年影坛分水岭

誓不忘情 邹兆龙海归启示录

全城戒备 与好莱坞划清界限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香港时装动作片遭遇严重人才危机,吴宇森、黄志强、成龙、李连杰、元奎一批幕前幕后动作高手远渡好莱坞,林岭东、洪金宝等则半退休状态,使得本地制作变得举步维艰。这期间,陈木胜借一部《冲锋队怒火街头》脱颖而出,往后每年几乎都为华语电影贡献一部动作佳作,其紧张刺激的街头飞车、令人窒息的凌厉打斗都成为他风格化的标志。

  如今的陈木胜能够在个人风格与商业市场的碰撞中找到平衡,影片屡获成功,新作《全城戒备》又倍受影迷期待,追根溯源,自要归结于他从未间断的挑战与变化——

壹:初出茅庐群星拱照 电视导演挑战大银幕

1.《天若有情》:送给王天林的退休礼物

陈木胜年轻热衷飙摩托车,加上小时曾迷恋张彻、李小龙的功夫片,在电视台又拍惯古装武侠,故对动作打斗亦是情有独钟。然而,那时的陈木胜已经电视台的小作坊道具制作非常厌倦,“我在电视台拍剧集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文武戏都是单机去拍,结果当时电视台就觉得我很麻烦,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四台机器拍,效率高。当时我觉得拍电视也要拍好一点的动作,可惜为了赶戏,很多效果就达不到。所以我就觉得:只有电影才能给我属于我的追求吧!”

机会终于来临,1990年,不到30岁的陈木胜初涉影坛,岂料竟得三位大导——王晶、杜琪峰与林岭东撑腰,兼且题材自选,更肩负“送给王天林的退休礼物”的重要意义,执导了处女作《天若有情》。当时正值都市迷情动作片盛行,加上有刘德华这一天皇巨星助阵,《天若有情》最终取得了1200万港元的票房,这一数字足以让其他新锐导演望尘莫及,其后,陈木胜也渐成诸多片商眼中的抢手货。

2.《欢乐时光》:跳入喜剧世界

《天若有情》后,陈木胜以每年1~2部的产量拍出多部题材各异的作品,类型涵盖古装武侠(《新仙鹤神针》)、黑帮枪战(《旺角的天空》)、时装武打(《哗!英雄》)、亡命爱情(《天若有情2天长地久》)而至家庭温情(《带子洪郎》)等,共通之处皆是以动作为主的同时穿插男女爱情,严格来说不过是将各种通俗元素拼凑而成的商业片。然而,此时的陈木胜虽为老板赚到钱自己有外快而不得不拍一些雇佣之作,但对他本人而言,更重要的则是在寻找符合自身风格的类型后适时而变……

1995年,他构思了第一个全无动作的剧本《欢乐时光》,没有电单车、没有功夫、没有枪林弹雨,甚至没有轰轰烈烈的生死爱恋,反而玩起三个死党与女子一夜情之后在法律面前遭遇友情变故的人性荒诞题材,连卡士(张智霖、陈小春、许志安)相比过往的巨星阵容都是小巫见大巫!“本来我这个故事是跟杜琪峰拍的。他觉得这个题材普通,最后他不拍了,陈可辛就看剧本,每一个人看每一件事情都会不同的,他就觉得还蛮过瘾,三个男孩子有这个事情发生,他就要我来UFO拍了,好啊,所以之前是杜琪峰公司,他可能觉得应该还要拍《天若有情》之类的。”

《欢乐时光》票房虽是差强人意,但总算给了陈木胜另一个尝试的机会。

贰:冲锋队实现大转折 感谢伯乐何冠昌提携

3.《冲锋队》:明确动作风格

1995年,陈木胜求变的感觉已愈发强烈,所幸机遇总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他等到了《冲锋队怒火街头》的剧本!“这部片成本其实不高,也就几百万而已,前后拍了两个多月。”但正有刘青云、陈小春、吴镇宇,邪有黄秋生、于荣光,这一放在今日都是弥足经典的组合揉入层出不穷的火爆枪战中对陈木胜而言却成了不小的挑战——“我还记得我们在拍的时候,真是每一个角色都想细拍,而且我是习惯也喜欢去处理多演员、多性格的题材,比如《冲锋队》一队人五个,每个都要处理,不能只有青云或者是只有陈小春,其他的不管了。”

看过《冲锋队怒火街头》的观众影迷,皆会对片中冲锋队在悍匪洗劫警署后上演的一轮警车PK轿车的追逐戏,相比过往的摩托车竞速,这无疑又标榜着陈木胜风格的确立。“从《冲锋队》开始,我拍飞车戏更多是取决于灵感,每次飞车戏都不同,我来主导。作为一部动作片的导演,这样做能够更让我明确自己的风格。”

4.《我是谁》:得到成龙信任

至今仍被盛赞为“港产警匪片典范之作”的《冲锋队怒火街头》为陈木胜从此立起一块金漆招牌,也实现了他从影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一次转变:得到另一位伯乐何冠昌的支持。

谈及此事,陈木胜仍旧充满感激之情。“我要感何冠昌先生。当时拍完《冲锋队》之后他就提议让我去拍成龙的电影,我立即说我不行,但他说:‘我已经看过你拍的《冲锋队》,所以我知道你一定能够胜任’就这样鼓励我。”

由《冲锋队》的赏识至1997年逝世,何冠昌一路都在为陈木胜安排电影计划,让他得到跟成龙或其他大牌影星合作的机会,藉此将他定位在动作导演的角色上。然而对陈木胜而言,更重要的却是何冠昌生前给予他的信念。“何先生对我说:‘在香港这么多导演里面你应该拍动作片,因为你有自己的风格,所以一定要从这个方向去发展自己!’”

在何冠昌的促成下,陈木胜与成龙合作了《我是谁》,这也是他从影以来拍摄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一开始我有一点怕,毕竟他是大哥,而且《我是谁》的故事是他想出来的,十几年前就构思好了,现在交给我拍,压力当然有些大。”开镜后,陈木胜一路跟成龙辗转南非和荷兰鹿特丹拍片,直至杀青仍不免战战兢兢,“虽然你是导演,但你拍的是他的故事,而且他的故事十几年来一定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情节你都不能随便动,我只是帮他把这个中心思想拍出来。当时就是我拍A组、他拍B组,两个人对版,最后他看了表现才慢慢相信我。”

今日看来,《我是谁》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陈木胜作品”,但却让他学到诸多制作高成本国际大片的步骤和经验,比起早期以中低规模的本土作品为主而言,如今陈木胜在《男儿本色》、《保持通话》直至《全城戒备》皆能够灵活添加好莱坞元素甚至翻拍西片叫板,与《我是谁》的拍摄经验自是密不可分,当然更称得上是陈木胜风格演变的催化剂!

5.《特警新人类》:花几千万拍新人

《我是谁》亦为陈木胜赢得与成龙之间的信任。“开始的时候我没有交流,因为大家默契还没到,到后来整个完成,而且他也知道我工作是什么态度,开始大家互相信任来了,到了拍《宝贝计划》的时候他基本上都是听我的。”翌年,在寰亚电影公司投资下,陈木胜执导了人生中另一部重要作品《特警新人类》:事实上这是他的一篇自选作文,热血奔放的青春男儿、火爆刺激的警匪对决、惊天动地的国际阴谋、各司其职的群体作战……怎么都像是将其过往作品融合而成的经典大荟萃。

事实上,《特警新人类》为陈木胜赢得的是奠定全新领域的信心。“《特警新人类》就是想找几个年轻人,后来《男儿本色》我也是这么想的。当时要找年轻人是因为他们的力量很大很大,那种一下子一班新人冒出来一起拼蛮过瘾的,而且他们会给你一些很新鲜的角度,你自己想不到。”而能够让他建立起确定新方向的功臣,则是寰亚电影的老板钟再思。“《特警新人类》是成龙跟合作投资的,钟再思他支持我拍这个题材。当时《特警新人类》的投资很高,去新加坡等很多地方拍,结果比正常的制作多花了一倍的钱,别人拍新人最多用几百万,我们却用了三千万,所以当时很多人跟我说:‘拍一群新人你居然要用上几千万,你有没有搞错?’”

叁:冲锋陷阵孜孜不倦 失意后再掀动作高峰

6.《特警新人类2》:停工反省两年

2000年陈木胜再接再厉执导了《特警新人类2机动任务》,台前幕后起用原班人马上阵,惟独男主角由谢霆锋换成了陈冠希。相比去年,续集的制作费已涨至5000万元港币,又专程从美国订了一个由十多名专人“服侍”回港的机器人,称得上是陈氏野心之作。

然而对陈木胜而言,《特2》却是一次滑铁卢:“我自己不太喜欢第二集,对我来讲是一个警号,有警醒意义的一部片。”追根溯源,竟是机器人作祟所致,“我控制不大,因为那个题材是有机器人,在美国请了一家特技公司来画那个机器人,也做了一个真的机器人来香港,但拍的时候因为我们对科技还没有控制好,还没有完全了解应该怎么去拍这个题材。”

技术的失衡导致导演权力被弱化自属一环,但更重要的却是失去了明确的创作方向,“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向给他,而且我们的钱可能对他们来讲不够,可是对我们来讲是很多钱,对他们来讲是很少钱,所以做出来对他们来讲可能我们要求是A他们可能给我们的是B,那个级量低一点的。所以这个片子十几年来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你没有把握的话,就要特别的小心去处理。”

《特警新人类2》让陈木胜一度“卧薪尝胆”两年,反思自己。“我为什么浪费了这个题材,对我来讲是蛮大的教训吧!”其后,陈木胜休息了整整两年,监制两部电影(《愿望树》、《贱精先生》)票房不佳,计划拍“科幻版《水浒》”的《一百零八将》又因投资不够而搁浅,这对一心希望“不再重蹈《特警新人类2》覆辙”的陈木胜而言,不得不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低潮…。

7.《双雄》:痛定思痛重夺动作市场

2003年,陈木胜终于振作,重执导筒拍了一部《双雄》。“《双雄》就回归基本功,重新把自己的定位慢慢一步一步的信心再拿回来。”然而《双雄》的出山对陈木胜而言又意味着新的挑战,毕竟它既非天王巨星独挑大梁,亦非多人物多性格的群力协作,而是沿袭《无间道》式的双雄对决强调不角色的心理刻画,相比《冲锋队怒火街头》和《特警新人类》明星眼花缭乱的年代,陈木胜又一次选择了转向。

《双雄》上映后票房口碑都获得成功,非但让陈木胜获提名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也让影片的风格延续至后期的一系列作品中,从而积累了更多拍摄成功动作片的经验。“我觉得自己这时期的变化是经验更多了,比如对动作场面的要求和拍摄这类动作的空间。给你的也都是很大的挑战,这一时期我的转变就在于对经验的平衡和把握。”

然而,陈木胜的转变不仅是一厢情愿的挑战,更是风格与市场权衡下的折中之举。“相比《冲锋队怒火街头》和《特警新人类》,现在我个人的压力也更大了,因为现在更要配合国内的市场。以前我们想都没有想过要让国内市场的观众接受很多香港类型的电影,但现在市场已经趋向这个主流,我们就要慢慢地去学会平衡两地之间的口味。”

虽面临诸多市场观念的挑战,却仍旧难掩近年陈木胜作为一线动作导演在商业及艺术上赢得的双重成功:《新警察故事》非但刷新合拍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纪录,更与《三岔口》先后将成龙和郭富城送上金鸡奖和金马奖的领奖台,而他本人更三度提名金像导演,风头一时无两!“虽然压力大,但拍出成功的动作片对我来讲是比较轻松,因为动作片很容易让观众接受,不管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观众看动作片往往会比文艺片更容易看得兴奋、看得开心,所以动作片的接受范围比较广,获得成功也更容易。”

在《宝贝计划》、《男儿本色》、《保持通话》三支猛药之后,2010年的陈木胜又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了《全城戒备》。此前,陈木胜对枪战、爆破、飞车皆已做到了华语动作片的极致,若一味再拍走现实路线的警匪枪械或人肉追逐,即便拍到天花乱坠也必将难逃“墨守成规”之矣;然而,原则不变,元素却不惧天马行空、无拘无束,陈木胜遂想到了科幻,继而想到生化危机、变种人、城市灾难,加上杂糅中国功夫与现代枪战,终于催生出一部别开生面科幻警匪大片……

到了2000年,一个新的时代,我问自己是不是需要改变了?《公元2000》对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

                                                 ——郭富城

壹:动作小生杀入影坛

1989年,郭富城参演了首部电影《飞越危墙》,但当时名气未盛,惟有在两位小生(苗侨伟与莫少聪)的戏份下屈居配角,海报排名甚至在反派狄威之后,郭富城回忆到:“最早的时候我是TVB的艺员,毕业之后就留在电视台里签成演员。在这段时间里还给人拍电影、拍广告,后来去台湾发展,做歌手红了以后又回香港做回TVB,继续拍电视剧,第二年就开始电影。”赴台发展后因一曲《对你爱不完》,郭富城一时间大红大紫,回港后随即晋升主角,与郑浩南、李子雄合演了《西环的故事》,开始了他的“动作小生”之路……

将早期的郭富城称为“动作小生”兴许并不为过:其偶像风格青春活泼,兼带有一番都市浪族的叛逆,加上曾习舞蹈,故往往在稍加训练后即能胜任一些时有动作武打的角色。然而,初返港发展的郭富城限于“新人”和“偶像”的掣肘,所接电影虽少不了担正做主角,但往往空有英俊相貌及灵活身手,整体却欠缺个人特色,加上工作重心一度倾向歌唱舞蹈,故其电影事业在数年下来并无明显起色。“当时因为自己是一个新人的状态,所以什么都想去尝试。自己没什么心愿,而且心智也不成熟,所以没办法建立什么明确的方向,最后心放在音乐上面。受到偶像歌手的形象所限,公司只安排接一些打戏什么的,所以当时拍了这么多角色,人物性格却并不是很鲜明。”

92至93年,郭富城平均每年推出了4~5部电影,角色有古有今,类型却几乎一成不变(角色不外乎警察、浪子、愤怒青年、风流大侠等),严格来说都不过是为迎合其偶像风格的“宣传之作”。唯一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者,只有1991年的《九一神雕侠侣》,其饰演的“银狐”虽是大反派,但形象英俊威猛,该角也让他获得演艺生涯中第一项提名: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贰:《公元2000》成分水岭

“当你成长的时候,你想把养你的玻璃瓶打破,内心都希望挣脱。你想打破一个规律,心智慢慢成熟,感情越来越丰富,觉得应该往多方面走。”尽管作品数量有增无减,但对不甘于受困于“偶像”的郭富城而言更多却是反省和思考:莫非我注定只能演这样有形象没内涵的公式角色?难道我拍电影只是为自己的天王形象服务?何况我总是要带着酷酷的表情在银幕上打来打去,难道几十年都要被框在“动作小生”的死巷子里?

于是,郭富城剪掉了他早已深入民心的“富城头”,换上一头清爽自然又不失阳刚的短发,并参演了两部类型各异的影片《仙乐飘飘》及《浪漫风暴》:前者是他首次饰演体育教师,对痴心追求的恋人百依百顺、一往情深,虽仍带含蓄害羞,但比起《夏日情未了》里“邻家小男孩”的单纯形象已更显成熟,后者则让观众首次见他演出反叛搏命的悲情拳手,可谓再次颠覆了他早期电影里“青靓白净”的偶像脸,加上他对人物性情生动贴切的演绎,一时间观众及影评人的赞誉之声可谓铺天盖地!岂料,郭富城剪发转型的《浪漫风暴》在当年并未赢得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的提名名单上,天王竟然榜上无名,难怪当时多家媒体纷纷声称“《浪漫风暴》里的郭富城是该年被忽视的遗珠”!

95、96两年郭富城只接演了两部电影,然而当时普遍观点并不认为他是为拍好片而减产,反而觉得此时他歌唱事业正值突飞猛进,怎有暇分心到电影那边去玩票?再者,由于郭富城过往受形象所限角色被定型,且许多导演亦不懂得去雕琢和利用他的表演天赋,故此郭富城尽管辛勤耕耘,演出的角色却依旧被框在表面化的偶像模式当中。

然而郭富城始终未曾理会冷嘲热讽,坚持尝试塑造性格更有血有肉的角色。1998年,他一口气推出了《风云雄霸天下》及《安娜玛德莲娜》,类型同样是一动作一文艺,藉此作双向发展。虽然这两部电影仍未给郭富城带来任何奖项,但《风云》中外表冷酷无情、内心却充满侠义柔情的“步惊云”却将他的偶像特质发挥至极限:飘逸长发与黑色斗篷毫不吝啬地将他健硕的肌肉与潇洒的气息彻底展露,以至他在《风云》上映后一度被称为“成龙的接班人”之余,也获得“最符合原著形象的步惊云”之名!

2000年,郭富城参演了陈嘉上执导的《公元2000》,这亦是他从影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然而虽有浓重的科幻元素,本片仍旧是不折不扣的动作电影,郭富城饰演的角色也照例少不了武打动作,故惟有再于陈套的角色中打转,何况这年35岁的他举行过令人惊叹的26场《郭富城一变倾城演唱会》,甚至连续三年拿过“最受欢迎男歌手”……音乐踏入黄金时期的状态一面是歌坛的骄人成绩,另一面却是影坛的故步自封,他遂决定:要改变了!

“到了2000年了,一个新的时代,我问自己是不是需要改变了?《公元2000》对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过去十年里我大量地工作,一方面,所谓音乐的突破已经实现了,另一方面个人在心态上也真的成熟了,所以就开始打算尝试去做一些不同的东西。当时把音乐还有众多宣传的工作都暂时放了下去,慢慢减少自己的曝光率,投入到另外一段自己想做的工作中去。”从2000年开始,郭富城既参演过《雷霆战警》、《冲锋陷阵》等警匪动作片,也参演过《小亲亲》、《芭啦芭啦樱之花》等爱情小品,又推出一部致敬黑泽明旧作的《柔道龙虎榜》,更为助阵慈善参演《爱在阳光下》、《1:99电影行动》等公益短片,极力为自己实现“由偶像至演员”的身份跨越。

叁:飞跃进步 获金马双影帝

然而,郭富城虽全情投入电影,与过往在音乐领域付出的比例几近倒转,岂料“四大天王”的偶像光环却始终挥之不去,故让观众看来,他的偶像魅力总会有意无意地掩盖住角色的神采,“郭富城仍是郭富城”的批评与嘲讽对这位将事业重心由音乐移入电影的天王而言,似乎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信号。

郭富城不得不再次暂停下来,思考自己为何转以电影为重仍未能真正得到观众的肯定甚至刮目相看:“导演可以告诉你怎么去表达,但是怎么进入角色的状态,实质上是需要你自己去揣摩的。我是从歌手成长过来的,以前拍电影还是惯性的心理状态,比如穿得漂漂亮亮,然后走到前台把自己最动感的一面展现给所有观众,总是没办法让观众脱离我的歌手形象。我觉得电影里有一种技巧,就是怎样在造型上将一个惯常被人称为歌手的艺人完全改变,从而给他们一种‘从来没看过他这个样子’的感觉,毕竟你作为歌手,在电视上曝光太多了,形成了‘既定形象’,所以怎么让观众跳出来,就成了我当时在电影领域的一个方向。”

孜孜不倦的探索中,郭富城终于迎来属于他的2005年:在陈木胜执导的《三岔口》中饰演落魄警察孙兆仁。“刚好那个机会,我遇到了张叔平、陈木胜和谭家明,他们可以说是在电影领域对我影响至深的伯乐。”

然而事实证明,《三岔口》是郭富城电影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评委“我们看到他双眼充满了血丝”的评语下,他终于登上了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领奖台,接过他人生中第一座金马奖杯。除个人的努力,郭富城如今回想起荣耀一刻,仍不忘将功劳归结于伯乐:“张叔平在《三岔口》里给我设计的造型,可以说彻底把我的歌手形象变成了电影里的形象,这个改变非常大!其实,张叔平给我设计这个形象第一步也是为了让我感受到那个状态,然后我到现场实拍的时候就靠自己的领悟力去将这个角色的特质演出来,所以我觉得拍《三岔口》有那样一个伯乐能够把你的演技打开,是能够真正让你学会怎样进入一个角色去做一个演员的。”

翌年郭富城又参演了谭家明的《父子》,蝉联第四十三届金马奖影帝。“《父子》这部电影让我遇到第二个伯乐谭家明,之后我整个人状态又在继续成熟,学会把演戏的领域更扩大、更宽了。”

其后,郭富城在电影路上继续前行,自2007年始先后与彭氏兄弟(《C+侦探》、《风云2》)、姚树华(《白银帝国》)、周显扬(《杀人犯》)、顾长卫(《魔术时代》)等来自港台内地的导演合作,其中又二度提名金像影帝,此时,他也终于能够暂且褪下诸如“歌手”、“天王”、“舞王”等追随他十余年的光环,换成一个新的头衔:演员。

2010年,郭富城重遇老拍档陈木胜,两人一如当年的《三岔口》,很快在创作上一拍即合,继而合作了这部万众瞩目的《全城戒备》。

许多观众至今仍为郭富城在《三岔口》里充满血丝的双眼、《父子》里撕心裂肺的垂首痛哭、《C+侦探》里的神经质举动而至《杀人犯》里声嘶力竭的失控嚎叫津津乐道,但一路下来,似乎又觉他总是在演一些心理压力极大的角色,非但频以不修边幅的颓废相貌示人,且内心无一不充满愤怒、狂躁、压抑、恐惧甚至失常,与早年英俊潇洒、成熟温柔的形象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故此难免不让人担心长此以往会否令他的形象再次定格之余也难以抽离角色……

但《全城戒备》的郭富城却以表演反驳了这一观点:他在片中饰演的马戏团小丑不但不沉重,一身滑稽的装扮与夸张的举止反而让他的形象充满幽默,这对已多年未演出喜剧角色的他而言既是另一轮新挑战。

    对话郭富城

新浪娱乐:谈谈你在《全城戒备》的角色和导演陈木胜?

郭富城:我所演的角色,应该这几年里大家没看到。我演一个小人物,以最大的欢乐为主。因为题材的关系,我变身之后,就变得有力量成了一个平民英雄。《全城戒备》是一个商业的片,非常娱乐性。陈木胜是非常优秀的动作导演,他希望把动作电影能够拓宽平台,去挑战自己的宽度。所以这也是他的突破。他说这样的题材也是我们在华语电影市场比较少,但是我觉得华语电影可以有这样的创作,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新浪娱乐:您拍了这么多年动作片,怎么看香港动作片的发展?

郭富城:现在观众有很多不同的需求,什么类型的戏都有不同的观众去欣赏。大部分比较卖钱的都拍得比较精彩,动作片市场很大,许多投资方和创作方都会优先考虑。

新浪娱乐:我们跟好莱坞差别在哪里?

郭富城:好莱坞电影是走特技,《阿凡达》上面的电影都是电脑来画的,可以假象。我们以传统功夫为主,功夫一直是中国市场很重要的宝藏。外国电影过来取经,要请我们中国人去指导他们功夫动作。因为他们会很多特技,但是他们的动作没有中国功夫的神秘感,而且变化多端。中国功夫千变万化,题材用不完,只要你有能力,可以创作千变万化的动作场面。

新浪娱乐:您的动作戏呢?

郭富城:我的动作跟吴京他们打法不一样,我是比较另类的,因为我是小丑,比较有喜感。

    1992年,一部叫《誓不忘情》的电影在港上映,这是利智最后一部公映影片,而男主角正是后来与她丈夫李连杰在大银幕上打得观众拍案叫绝的邹兆龙。90年代末,邹兆龙和李连杰利智夫妇一样移居海外,经过多年的深造,才又回到了华语电影圈,一同带回的还有他的好莱坞经验。多年的远离,并未减低邹兆龙的魅力,圈内动作片大家如李连杰、成龙、甄子丹、陈木胜皆纷纷邀其参加自己影片拍摄。能够如此,其中自有秘诀。

从邹兆龙变成倪星,然后倪星再变回邹兆龙,由武行晋升主角后“降格”配角再凭反派功成名就,这位高大威猛的功夫影星虽已在影坛沉浮三十余载,他始终忘不了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不变的还有他的电影态度。他的名字可能难以让人脱离反派的印象,但他在日新月异的银幕浪潮中也正是牢牢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价值,继而在最为人赞赏的领域里做到最好:

壹:台湾游走香港 洪金宝起艺名

70年代中期,台湾“国术馆”门派林立,既教人武功又为病患接骨或治疗跌打扭伤。然而当时任凭谁也未曾想到,此地竟造就了一个未来之星。“我在高雄,6、7岁那年因为手摔伤了,就来到一家‘国术馆’接骨,结果进去之后发现这里除了看病旁边还有练功的地方,就引起我的兴趣,一位师傅看到我喜欢,就让我伤好了去练,结果就开始接触功夫、动作。”

当时被台湾人称为“国术”者,即是如今惯常称呼的“南北派”,年幼的邹兆龙习武后,既接触过咏春、洪拳等各路拳法,又专门练过刀枪棍棒,数年下来已颇为上手。但纯粹练武却不能当饭吃,当邹兆龙开始为前途发愁时,机遇却适逢其会地找上了他:“12岁那年我到了台北,无意间得人家介绍,说他们在找一个年轻一点的替身替女孩子,而且那时我又小又瘦,戴着女孩子的头套就可以替女孩子,所以他们说既然我会这些东西就让我去试试。结果第一天就喜欢上这个行业,然后就跟他们说以后如果有什么电影需要我,就通知我。

邹兆龙的武行生涯一做就是5年,直至18岁那年,他遇上了生命中的贵人:洪金宝。

“我18岁的时候认识洪金宝,那时他在台湾投资一部电影《全力反弹》,要找一个人当男主角,结果就选中了我。”《全》有洪金宝投资,又有午马监制,与他配戏的更有冯淬帆、张冲等老戏骨,起点不可谓不高。影片杀青后,洪金宝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亦颇为赏识,故提出将其带回香港揽入洪家班,但他却不得不婉言谢绝,“当时是因为兵役的问题,台湾每一个男孩子,只要你健全都一定要服兵役,最后我就入伍了两年。”

邹兆龙本以为两年后洪金宝会忘记他,岂料当他退役之后,这位信守诺言的影坛大哥还是将他带了回去,不但由此成为“宝祥”的签约演员,且初来报到即再演主角!“我去了香港拍第一部戏叫《烈火街头》,这部戏我也是当男主角,另外一位男主角叫钱小豪。那部戏也是洪金宝他第一次监制‘三级片’。为什么会变三级片?是太过火爆了,而且用了很多粗口。”

尽管《全力反弹》与《烈火街头》反应都未如预期,洪金宝对邹兆龙却始终疼爱有加,对其视如己出。当时圈中皆知洪金宝乐于提携后辈,一班同事遂给他出主意:不如收这个邹兆龙做徒弟。结果,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非但成为洪金宝唯一在公开场合宣布收徒的影星,更获改艺名为“倪星”,成为洪家班后期力捧的“男一号”!

90年代初,只要有洪金宝参与的电影总不会少了倪星:《誓不忘情》与《黐线枕边人》都担正做主角,又为师傅担任导演或武指的《战神传说》、《一刀倾城》、《东成西就》等片做助理指导,积累的经验与开拓的眼界与武行时期实不可同日而语。

“洪金宝师傅是很有心的,不是你跟我签这个岗位就只能做这个岗位,他反而是利用这样一个团队的工作去让你学习不同的领域。可能你觉得自己做演员是最好的,但其实不一定,然后师傅就让你尝试做武指、做副导演,最后就慢慢把你培养成真正的导演,所以洪家班出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导演和武术指导,现在还有些做了制片,回头请师傅拍戏。”

然而尽管恩师一心栽培,几部挑大梁的作品中又是落力演打,倪星的影圈星运却始终平平。

贰:四打李连杰 反派意外走红

1993年始,香港电影市道极盛而衰,洪家班亦渐告没落,倪星虽仍活跃于影坛,但已非数年前洪金宝力捧的武星主角,反而多演下场不得好死的配角或大奸角,星运似更显坎坷波折……

不过或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倪星虽做不成男一号,但相比过往一贯参演洪家班作品,此时他已先后得到王晶、徐克、程小东、元奎、和王家卫等名导重视,又以“死对头”之形象与李连杰在银幕上打足四场,其名气虽不及李,功夫却可谓“输人不输阵”,故几部经典下来,倪星的身手与演技皆得到较大发挥。

这一阶段的倪星,至少有三个形象为广大观众影迷熟知。首当其冲者即是《九品芝麻官》中杀死戚家上下十三口的恶少爷常威,挤眉弄眼的奸诈嘴脸被他演得入木三分,尤其公堂上放肆而笑,足以让其反派形象自此定型;其二则是《中南海保镖》中与李连杰在厨房打得难解难分的退伍战士王建军,虽则作恶多端却一心欲为亡弟复仇,堪称其与李连杰对手戏中的巅峰之作。

如今邹兆龙回忆往昔,对该场打斗为《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熟知的情景仍念念不忘:“跟导演聊天过程当中,他说:‘先生,你在香港有没有拍过什么戏?讲来给我听听。’我就跟他说:‘我拍过一些,但是我讲出来怕你都不知道。’他说没有,你尽管讲讲看,可能我们知道。我那时就随便提一部:跟李连杰拍过《中南海保镖》。结果导演马上反应过来说:‘哦,我知道,你是不是跟李连杰在厨房抢水?!”然后就把场面背出来给我听。”当日在元奎调教下与李连杰过招的倪星,何曾想到数年后竟以此博得两位港片迷导演的欢心呢?

当然尚有《东邪西毒》里那个只露出半边脸兼被梁朝伟一刀毙命的“快刀客”。说起来,邹兆龙得以在影迷心目中拥有一个十多年的“谜”,仍必须归功于洪金宝。“《东邪西毒》我是客串而已。因为这个角色也想找一个人来做,而王家卫先生当时也非常喜欢我,他就觉得倒不如我就帮忙,然后我征求了我师傅洪金宝,他也同意我帮忙,结果我就跟梁朝伟对了一段戏。”

许多影迷尚会记得片中邹兆龙拔刀出輎的一霎,而短短一分钟的篇幅亦被奉为经典场面,对此,邹兆龙将之归结于“味道”。“那一真正是一个镜头下来。虽然简单,但是你会觉得它有味道。”

叁:美国深造 情绪演绎法大发威力

1995年倪星参演了《冇面俾》,该片也是洪家班名义上的最后一部作品,此后“宝祥”上下一时间无戏可拍,且台前幕后众人的合约也纷纷到期,邹兆龙亲眼目睹昔日一班与洪金宝闯荡江湖的功臣逐一离去,心中亦不免感伤……

然而洪家班的分道扬镳,却为事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倪星指明另一条路:洪金宝闯入美国演出剧集《过江龙》后,师傅的西征让他倍感“深造”之重要性,“因为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要继续成长或把这个当成终身职业,你就一定要再深造。”1999年,倪星暂别香港,踏上赴美之路。

当时香港影坛已是举步维艰,倪星拍片虽多,却全无发展空间,那些无关痛痒的角色更让他频生倦意,即使做武指,寥寥可数的几部如《阳性反应》、《火龙女》等也谈不上什么反响,充其量不过养家糊口罢了。但即便踏入异乡重新开始,又何以见得能另辟蹊径呢?“其实我去没有想过一定要去那边拍电影,一方面想学更多知识,因为从小没有在学校学习过,一方面也为了学习语言,毕竟我觉得你学多一种语言,对自己还是有帮助的。”

其后倪星在美求学了一年多,期间他的工作量归零。直至某日,他接到了同样身居美国的袁和平的电话,方得知沃卓斯基兄弟正筹拍《黑客帝国》2、3集,亟需一个高大一点的演员去将动作先彩排出来,由此,在八爷的引荐下,倪星见到了两位导演。“他们看完我后就说OK,然后我就跟他们做了两个月。”

伯乐的引荐加上《中南海保镖》留下的深刻印象,终让沃卓斯基兄弟决定起用倪星。两个月的合作后,导演遂向他提出:里面有个角色可能适合你,但现在还不到时候,等时候到了我们会再通知你。当时倪星虽是满心欢喜,但也认为导演说的是客套话,故未多加期待,岂料6、7个月后,完成前期筹备的《黑客帝国》剧组真的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受宠若惊的倪星自是满口应承,“他们的制片跟我讲:‘我们寄个剧本给你看看,你如果觉得这个角色好再寄合约给你。’当时我就跟他们说:‘你不要去寄剧本了,直接把合约寄来吧!’”

《黑客帝国》落实后,倪星又将名字改回“邹兆龙”,初衷自是希望日后能凭这个属于自己的原名在好莱坞闯出一番市场。不出所料,成功亦终于眷顾:“先知保护者”一角让不少美国观众见识到这位东方男星的矫健身手,与奇洛李维斯对打一场更让人过目不忘,对邹兆龙而言,“意外”敲开好莱坞的大门非但是他演艺生涯的转折点,更是他闯荡影圈多年又一次来之不易的认同!

在美国学习,在邹兆龙看来是物有所值的,至少他掌握了一套演技方法,让他拍起电影来更得心应手。“拍电影,经常会有跳拍现象,还好我这十一年来受美国电影表演正当的教育课程,每部戏之前我会按剧本先画一个情绪表,比如跳拍第42场,我就拿出来看一下自己是什么一个情绪和状态。这就是我受到的训练。拍完了《黑客帝国》我就开始用这套方法。”

《黑客帝国》异邦突围后,邹兆龙决定沿用原名重返华语影坛,自此开始了在两地的双线发展。“我其实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只是我一直在等待机会和等待一个好一点的角色。虽然你会觉得还是在那个框框的角色里,但是每一个演员就是等待他不一样的时机。我下面的一些工作就开始转变了,让很多爱好电影的观众看到我不停的转变。”

此时的邹兆龙摆脱了事业上的低潮,参演电影也更注重品质。相比90年代后期一年拍上五六部烂片,他至今只接拍了四部华语片,但已有三部票房大卖,而他本人虽仍多演奸角,但已绝非早年的脸谱化大BOSS,而是进一步“奸”出演技和身手,正如《导火线》中饰演的TONY以泰拳对战马军(甄子丹)的混合格斗,两人打足七分半钟,令无数影迷叹为观止!

2006年,邹兆龙正式加入光线影业,这对他而言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演艺平台,更是向观众展示变化和突破的跳板。“当时认识了两位老总王长田与张昭,后面在拍《导火线》的时候,一直鼓励我,还记得他们这样跟我说:‘希望你下面的几年能够发挥出更多的长处,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邹兆龙。’”

2010年,邹兆龙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全城戒备》中饰演变种人BOSS张大初。如今,《全城戒备》已蓄势待发,在片中被陈木胜盛赞为“将反派演到极限”的邹兆龙更是再度实现了对自己演技的挑战与升华。那么,究竟邹兆龙在《全城戒备》中是以怎样的方式和理念去演绎这个身手不凡却举止疯狂、手中掌控变异人军团又企图使用超能力毁灭全城的大魔枭呢?

对话邹兆龙:不同的年代都要有不同的东西表现出来

新浪娱乐:《全城戒备》动作上有什么新颖的地方?

邹兆龙:动作上加了很多新意。这部戏也是我从影以来第一部华语科幻片,有一点科幻还有一点变种。你想想,我跟甄子丹在《导火线》里两个正常人的打斗都能打成那样,何况这次是变种人。但是要拿捏得很准,因为一拿捏得不准就过了头,让观众感觉像看卡通片一样。所以为了拍好《全城戒备》,我们也加入中国武术的元素、精神在里边。在动作上,武术指导马玉成跟李忠志,集合了很多不一样的过去没有用过的东西。

新浪娱乐:你拍动作片几十年,还有哪些动作元素你们没有用过?

邹兆龙:其实这个角色给我们一个帮助,因为它是变种人,有很多东西和之前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一场戏我跟吴京的打戏,一个正常人跟一个变种的人怎么打?平常没关系,两个人可以对碰,现在是变种人,加强很大的难度。如果套招套不好,镜头上感觉很奇怪。

新浪娱乐:如何拍好那么一部新鲜的华语片?

邹赵龙:我觉得我能够驾驭这样类型的片子是因为我受过很专业的演戏训练,所以能够把所谓的杂家小子跟学院派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些导演或者电影人他们设计角色的时候,会安排我进去。我每一个年代都能有一些转变。

新浪娱乐:需要怎样的学习?

邹兆龙:我更加理解,做一个长期的职业演员,你一定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方式。我已经离开那么久,又住那么远(注:美国),香港、内地那么多演员,为什么还要老远请我回来拍戏?。所以,一定要告诉每一个导演或者是制作人,你在不同的年代都有不同的东西一直在表现出来使他们看到。

“我们现在享受的还是前辈导演做下来的市场,这个市场在海外被人家看重,我也希望能做出很好的成绩,让往后的导演也可以受惠。”

                                               ——陈木胜

华语动作电影,一直来以港产片最具代表性。

早期的港产动作片因多走样板化的警匪路线,动作类型也相当有限。到了80年代中期,港产动作片终于迎来首个意义重大的分水岭——成龙的《警察故事》与元奎的《皇家师姐》先后推出,并由此以拳拳到肉的现代武打及触目惊心的特技表演奠定了动作电影的全新风貌。随后,吴宇森的枪战神话、林岭东黄志强李修贤侧重写实的警匪系列脱颖而出。自此,整个80年代遂形成三足鼎立的的动作片格局。

90年代,以王家卫的《旺角卡门》、陈木胜的《天若有情》等为代表的都市迷情动作片逐步崛起,中期,在个人英雄式动作片失去“通杀”价值时,另一批风格鲜明的动作片却应运而生,如陈嘉上的“飞虎”系列及陈木胜的《冲锋队怒火街头》,当时描绘群体协作的“群战”式动作片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而老姜依旧辣,在90年代后期,港产动作片的风格一度集中以成龙国际化为卖座标准,就连中小投资的《神偷谍影》、《紫雨风暴》等片严格来说都未能脱离于此……

新世纪,港产动作片的风格再次转变,尤以甄子丹连同叶伟信先后推出的《杀破狼》及《导火线》最为明显,类型仍旧走警匪套路,但动作已逐形成正式的格斗技法,杂糅柔道、摔跤、拳击、泰拳、空手道等门派的动作场面更是让观众叹为观止!

然而,近年的华语动作片却遇到一个急需闯过的三岔口:动作人才上,有票房号召力的动作明星稀缺,新人未成大气;外部力量上,除了依旧避不开的好莱坞特效冲击,还得面对泰国托尼贾、法国跑酷系列等新势力崛起;卖片市场上,由于题材老旧、动作设计新意甚少,欧美、亚洲等等一些原本热销的外埠,纷纷紧缩份额,电影公司投资变得极其谨慎……本土制作一时间惟有在枪战、爆炸、飞车等规模上加料炮制,虽然不至失去市场青睐,但地位越日趋尴尬。

  所幸,一班勇于探索的影人开始在“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模式下积极求变,如一方面维系传统元素的精华,另一方面又有限度地借鉴西方电影科技创出新路,由此进一步以本土制作的风格迎合东西方观众的口味。正如陈木胜开拍《全城戒备》,框架上无疑直承动作片的经典套路,但对他而言更重要的,却是在发现并打开华语动作片未曾物尽其用的创作缺口:

壹。《全城戒备》之“型”——与好莱坞划清界线

新浪娱乐:你过往拍的动作片无一不走写实警匪路线,今次拍《全城戒备》为何选择偏向科幻这一全新题材?

陈木胜:一开始我真的不想拍科幻片。创作《全城戒备》的灵感,一方面主要是不想再重复以前拍过的动作片,尤其是警匪对决、开枪追车这些,另一方面我自己比较喜欢拍时装片,何况对我而言要去拍古装片也没什么困难和挑战性。所以虽然想到了功夫,但也不想去拍纯粹意义上的功夫片,然后就开始构思怎么在两者中提炼出一个新的创作点。最后我就想到了变种人,但其实这个题材对我来讲是一个借体,有机会去拍更大型的动作场面才是我最想发挥的,而且我相信观众对我作为动作导演的要求也在于此。

新浪娱乐:就像你所说,观众对你的动作有所要求。但近些年,华语动作片明显创新不多,特别是题材上。《全城戒备》与过往的华语科幻片相比有何不同?

陈木胜:其实这一次拍很多很多动作我都剪掉了,有两个原因:第一,我拍了三个小时的片长,第二,有些动作场面自己感觉拍得很普通,所以都不想要。还有一个,我将所有好莱坞类型化的场面都剪掉了,记得有天晚上我到九龙湾的街道拍了一场动作戏,就是让变种人邹兆龙一只手将一辆汽车掀上半空然后落地撞毁,其实当时拍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要用上威亚和其他人力把车“运”上天空,但最后我还是把这场戏给剪掉,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场面在风格上太好莱坞了。所以拍《全城戒备》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极力跟那些被好莱坞类型化的东西“划清界限”。

新浪娱乐:你最为强调和极力保留的元素是什么?

陈木胜:保留功夫。如果太强调特效,则我们就失去了应有的特色,到头来也不过是好莱坞大片的翻版甚至山寨,但如果选择从功夫入手,加以科幻元素的包装,那我相信出来的将会是一部真正有华人特色的作品,比如说邹兆龙跟吴京对打,那个味道真的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而且只有两个那么能打的演员才打得这个味道出来。《全城戒备》的动作场面也是一浪接一浪的,感觉就好像你在看功夫片一样,但这次我是从变种人的角度去拍,所以就又变成从一个新的方向去处理,比如破坏性很大,但我不能太夸张,所以直至把这个平衡拉到我自己最喜欢的。”

新浪娱乐:《全城戒备》以生化变种人为题材,在华语片领域里虽可谓罕见,但近年好莱坞已拍过《X战警:金刚狼》等,你认为《全城戒备》在类型及创作等方面与这些西片相比怎么样?

陈木胜:之前有人问过我拍这个题材会不会有尴尬,其实我觉得有什么尴尬呢?他说我们是学人家拍这些变种人题材,其实反过来这个问题,外国人学我们的功夫他们尴尬吗?他们一点都不尴尬,因为他们之所以要学,就是觉得我们中国功夫很好嘛,这样大家才都会进步。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第一部中国人拍的变种人题材,我只知道我自己是第一部拍这个题材,而且过去中国大陆、香港都很少拍这个题材,既然现在我敢去拍,一定有我自己的风格,这种尴尬就不会存在了。毕竟我还是有自己的风格,不然去哪里拍什么都会尴尬。

贰。《全城戒备》之“演员”——人心变化最恐怖

陈木胜:我们发觉什么故事都好,人心在变其实最恐怖。所以戏里面每一个角色我都安排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变化,这种变动不但是身体,更是内心,然后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变种人’或‘变异人’,这其实也是一个很人性的预言,到头来都是要回归简单的生活。

Ⅰ 郭富城——沉溺虚名的生化小丑

郭富城也有在变,也有迷失。他在《全城戒备》里最迷失的地方就是:就算他变成有能力的一个超人,他也会变成一个明星!因为你看电影里面有一段他去拍广告,因为舒淇把他变成一个大明星了,变成一个救国、救民的一个英雄,但他都很享受,反而没有觉得应该怎么去利用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一点是舒淇把他推到一个很危险的境界,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变的阶段。

Ⅱ 舒淇——心怀鬼胎的蛇蝎女郎

然后是舒淇,舒淇就是一个现代的女性,可是她在工作方面失败了,所以她选择利用郭富城,结果本来是一个好好的女孩,用这个利用人家的心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变成一个比较阴险的人,本身的心态也由善变恶了,这个就是“变种人”。

Ⅲ 邹兆龙——迷失于贪欲下的力量

心在变是所有“变种”里面的最恐怖的,邹兆龙就最明显,他是一个表演飞刀的飞刀手,但他一心想要发财、追求富贵,内心极尽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很有钱又很有力量的人。最终虽然他都有了,可是他得不到内心追求的爱。世界很公平的,天是很公平的,你有一不能得二,你有这样没有另外一些东西。

Ⅳ 吴京&张静初——理性的恪守与失落

吴京跟张静初在《全城戒备》里是一对尚未结婚的夫妻。其实整部片唯一一个没成为“变种人”的就是张静初,因为她在电影里经常跟吴京说:“喂,我们都快要结婚了,你为什么还要去捉那些变种人?假设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变种人存在,你抓得完吗?”但吴京就是不停,他追求的是金钱,捉到变种人就会有很多钱,然后有钱了就是你想要什么我就可以给你。

我在拍《全城戒备》的时候,就是在“心态”上给张静初确定一个与其他几个人不同的形象,因为电影里她就是想追求一些很平和的心,这种心态是很简单的,说白了就是希望过一些最简单的生活。所以你在电影里可以看到,她虽然因为喜欢吴京,结果要跟着他到处去捉变种人、跟别人打架,但她也经常会劝“可不可以回头啊?”“可不可以不要追求太多啊?”但吴京就是不听,所以后果也很严重。

所以电影里的吴京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种人“,但张静初不是,所以戏里我也最喜欢张静初。

叁。《全城戒备》之“武”——《全城戒备》凭何叫板好莱坞?

《全城戒备》找了两个武术指导

新浪娱乐:这次《全城戒备》动作指导是谁?

陈木胜:有两个,马玉成和李忠志。李忠志合作甚多,最早是他还在成家班《我是谁》,两部《特警新人类》,还有《新警察故事》、《三岔口》、《宝贝计划》、《保持通话》我都是找他;马玉成我之前在电视台就已经跟他合作,所以本身就有默契。《冲锋队》就是他。《全城戒备》场面太大,而且我们时间非常紧张,所以要两个武术指导才能应付,分成A、B两组。要不然两个时间根本消化不了。

新浪娱乐:即便是在科幻片里,您也一直强调拳脚功夫,那您认为为什么要用中国特色的元素去拍一些叫板好莱坞的影片呢?我们目前最有利的武器还是功夫吗?

陈木胜:我觉得我们的飞车不比好莱坞差。像《保持通话》,我看到他们的飞车拍的那么烂,我就拍一些好的飞车。中国人拍电影很灵活,而且比较便宜,我们用的钱比他们少许多,却能够达到同一个效果。比如说我们搭一个钢丝,我35分钟就可以弄好,我相信他们要弄3个小时。其实他们是浪费,而且是大家的文化不同,他们拍戏是享受,我们拍戏除了自己享受之外要比较拼命。

中国功夫不是他们的,所以他们学不到。你看除了《黑客帝国》这一部成功之外,后面学的全都不成功的,就算说《黑客帝国》第二集也不成功。所以我觉得他们虽然去学,但到头来也只是学了外表,内在的精神学的完全没有那个味道。

《全城戒备》与华语动作片的前路

新浪娱乐:谈谈新版《少林寺》?

陈木胜:如果要把李连杰跟刘德华去比,一个文、一个武,根本是不同类型的演员,导演把刘德华变成李连杰,是没有意义的。需要考虑怎么去拍另外一部《少林寺》的角度而已。对我而言,我需要考虑,怎么用这些演员去拍我想讲的故事。

新浪娱乐:你怎么看你的动作风格?

陈木胜:因为我自己去拍动作片,而我不是一个武术指导,可是我想拍很过瘾。电影就是这样,你想到演员做不到,或者动作指导配合不到,你也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所以电影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时候达到这个效果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我自己挑战现实的力量,才有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的方向,动作太广了,可是现在我们只有达到基本满足观众对于动作的要求,已经很困难。要满足观众对动作的要求,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比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