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六十二片金棕榈叶:第十三届--第十六届

新浪娱乐

关注

策划/赵静 撰文/鼎闻战队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它对世界各国的电影艺术家们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每年都会有众多的电影人朝圣般来到法国南部的小城戛纳,希望在这里接受“鉴定”。每年盛事期间,在戛纳著名的海滨大道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她们都是坐着明星梦的少女,期待来这里的电影届大腕能够启用并捧红她们。

戛纳电影节奥斯卡比起来,更具有艺术特质,它所推崇的电影也绝非科技和特效堆积起来的影像,而是内外兼修摄影技术和影片立意都很优秀的影片。也因此许多导演将戛纳的认同当作是对自己的鉴定,并将戛纳当作自己创作的标杆。而戛纳电影节最具重量的奖项莫过于金棕榈大奖,它的奖杯是一片闪闪发光的黄金棕榈叶,是对导演们至高无上的奖赏。

自1946年年第一届戛纳电影节正式拉开序幕开始,已经有不计其数的优秀电影在这里亮相。而最终折戟金棕榈大奖的,每年只有一部影片。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全世界的61部影片获得了金棕榈大奖。这些影片是电影人心血的结晶,它们像一片片的金棕榈叶,无论经过多少个年头都熠熠发光,照亮了人类的电影史,也记录着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的生活与思考,爱与欲的挣扎,以及他们最虔诚的心灵。

除了金棕榈大奖之外,戛纳还会选出评委会大奖。虽然这个奖项的分量没有金棕榈足,但也是对一个导演能力的肯定和鼓励。“评委会大奖”的诞生很偶然,只是因为评委们替得不到金棕榈的佳作倍感惋惜而临时设置。后来则渐渐演变为“最佳影片第二名”的常设奖项。评委会大奖通常是口味“怪异”的评委们选出的个性张扬、爱憎分明的电影。但这个第二名,有时要比第一名还要引人注目,因此将获得评委会大奖的影片也作为金色的棕榈叶,放在戛纳的棕榈树上。

以往的61片棕榈叶已经在戛纳金色的棕榈树上供世人赏析,而今年的第62片棕榈叶,将花落谁家呢?

第一片棕榈叶:1946年 第一届

最佳影片:

片名:《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英文片名: Roma, citta aperta

导演:(意大利)罗伯特·罗西里尼

戛纳国际电影节刚刚的时候,居然有13部影片获得了大将(当时叫最佳影片,而非金棕榈奖),这些影片中在日后最有名气的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而剩余影片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少有人知晓。作为被举世公认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像是宣言书一般宣布了新现实主义运动的开始,可以说它的问世开辟了银幕上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彼此对立的新阶段。

影片描述二战结束前夕,占领罗马的德国人肆意搜捕游击队员。身为意大利的地下反抗组织领袖的工程师曼发弟被德军追缉。他在平娜的帮助下见到了堂o皮得罗神父,恳请神父将一笔巨款转交给党组织。弗兰西斯科为了掩护他而被捕,平娜也中弹身亡。后来曼发弟仍被一个吸毒的女人告发,被纳粹抓捕入狱。纳粹故意在神父皮得罗面前严刑拷打曼发弟。最终两人都在敌人的酷刑和枪弹下英勇牺牲。导演罗伯托o罗塞利尼以极写实的手法,生动地呈现意大利人在纳粹铁蹄下英勇抗暴的壮烈事迹,部分镜头为战争状态下偷拍完成,虽然画面在今天看来有些粗糙,但却具有逼真的亲切感。

第二片棕榈叶:1947年 第二届

第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因经费紧张未能正常举行,只象征性的评出几个类型奖。

最佳心理爱情片:

片名:《恋爱心里头》

英文名:Antoine et Antoinette

导演:(法)雅克·贝克

最佳惊险侦探片:

片名:《海牙》

英文名:The Damned

导演:雷尼·克莱芒

最佳社会片:

片名:《双雄斗智》

英文名:Crossfire

导演:(美)爱德华·迪麦特雷克

最佳音乐喜剧片

片名:《齐格飞女郎》

英文名:Ziegleld Follies

导演:(美)文森特·明奈利

最佳动画片

片名:《小飞象》

英文名:Dumbo

导演:(美)沃尔特·迪斯尼

第三片棕榈叶:1949年 第三届

最佳影片:

片名:《第三个人》

英文名:The Third Man

导演:(英国)卡罗尔·里德

在黑色电影领域,卡罗尔·里德绝对属于大师级人物,他执导的《第三个人》更是经典黑色影片。影片以二战后维也纳为背景,以一个神秘人物的扑朔迷离的故事展开。美国通俗小说作家马丁斯应朋友哈里之邀来到二战后的维也纳,刚一抵达便惊闻哈里车祸逝世的消息,而且警方告诉他哈里是无恶不作的黑帮分子。但马丁斯在追查真相时发现了破绽,有一个神秘的第三者是其中关键。同时,马丁斯也认识并爱上了哈里的女友安娜。可是,哈里的突然出现,使马丁斯了解了丑陋的真相……

无论是故事情节、拍摄手法、气氛烘托,本片都堪称经典。总的看来,这部电影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等等,而这样多的元素一起集中在一部电影中,如果导演没有些功底往往很难控制,使得电影显得松散而莫名其妙。但是,卡罗尔做到了这点,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载入影史的佳作。

第四片棕榈叶:1951年 第四届

最佳影片:

片名:《米兰的奇迹》

英文名:Miracolo A Milano

导演:(意大利)维托里奥·德·西卡

《米兰的奇迹》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重要奠基人的维托里奥o德o西卡的重要作品。他在本片中融入了幻想式寓言,传达了社会底层人民对主宰社会的垄断阶级的斗争呼声。故事讲述的是老妇罗洛塔收留了弃儿淘淘。而罗洛塔死后,淘淘只得到米兰城外贫民窟歇息。这时当地发现了油矿,富人打算收回土地开采石油,而将所有的穷人赶走。穷人合力抵抗无效,已经仙逝的罗洛塔赶紧派了一支“鹰鸽”前来搭救。“鹰鸽”可以听任差遣,帮助穷人如愿以偿。不幸的是“捕列天使”却抓走了“鹰鸽”,于是穷人又陷入困境。好在最后在天堂的罗洛塔回到人间寻回了“鹰鸽”,让它载负着所有穷人一同飞往幸福的乐土。维托里奥o德o西卡在本片中隐晦和虚幻迂回的表现手法,令影片具有了诗一般的隐喻色彩,从而给这部新现实主义影片注入了一种富有魅力的抒情风格。影片在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浪漫幻想和寓言的表现方法。比起单纯反映残酷现实的写实手法,《米兰的奇迹》更加新颖别致,属于一部又甜又酸的社会喜剧。

并列最佳影片:

片名:《茱莉小姐》

英文名:Froken Julie

导演:(瑞典)阿尔夫·谢伊伯格

《茱莉小姐》改编自瑞典著名作家史特林堡的同名小说。描述茱莉小姐是个富豪伯爵之女,但在一个仲夏夜,她百般挑逗家中的马夫,并与之缠绵了一番,还信誓旦旦说要与他私奔。翌日清晨醒来,茱莉小姐却改变初衷,但回想起昨夜自己失去了尊严和贞节,这使她没法再面对世人,羞愧难当的她最终自杀身亡。片中的茱莉小姐显然是富人世界的牺牲品,但她的性格在剧情、对白里充满力量。

本片获得戛纳影展金棕榈大奖,一个是出色的剧本,再有就是主演高超的演技。虽然影片的戏剧冲突很强烈,但这并没有使观众只关注其戏剧冲突,反而对本片所使用的一些新的拍摄手法感兴趣。导演阿尔夫·谢伊伯格用相当简练的手法,描绘出了这个富家女的故事。人物和场景都比较简单。可在叙事上,导演运用了当时少见的倒叙手法;在剪辑手法上,还加入了叠印等处理。这些手法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但在当时还是属于很有创新精神的,本片后来曾经被多个国家重新拍摄。

评委会大奖

片名:《彗星美人》

英文名:All About Eve

导演:(美国)约瑟夫·曼凯维奇

《慧星美人》获得该届戛纳的评委会大奖,还摘得第23届奥斯卡奖的多项奖项。该片是一部描写剧院幕后戏的影片:一个忘恩负义的明星抛弃捧红她的势力,一个半老徐娘明星被一个野心勃勃的戏迷整死。这一切都是年轻漂亮的伊芙干的,她梦想成为百老汇的明星,在与明星、剧作家、评论家们的周旋中,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善于处理台词的约瑟夫o曼凯维奇导演,通过语言和人物的反应来取得戏剧效果。影片最大限度地融合了舞台剧的手法,对白充满机智与辛辣的攻击性,恰如其份的揭示了舞台后的黑暗。

片中的三位主演均有炉火纯青的表演,尤其是贝蒂o戴维斯在生活中就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她当时已经42岁,而与她同台飚戏的安妮o巴克斯特通过施加压力而同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这样也分散了她和戴维斯之间的选票。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女演员没有落入巴克斯特之手,但她的争抢明显封杀了戴维斯获奖的机会。

第五片棕榈叶:1952年 第五届

金棕榈奖:

片名:《两分钱的希望》

英文名:Due Soldi Di Speranza

导演:(意大利)雷纳托·卡斯特拉尼

《两分钱的希望》这部影片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喜剧方面的最早的探索,它在意大利电影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并摘得1952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本片把故事背景放在二战后的意大利小村镇,讲述退伍军人安东尼奥复员回到家乡后的经历。雷纳托·卡斯特拉尼导演“书法派”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本片中创立并且展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和令人满意的喜剧风格。他对片中人物充满爱和同情,富于幽默感地去表现他们的痛苦、波折和欢乐,以及他们对生活所抱的微弱希望。这部电影还非常关心影片的真实性,片中全部采用了非职业演员,并且创造了一种掺杂着那波里方言的对话。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本片未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现实。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奥赛罗》

英文名:Tragedy of Othello

导演:(美国)奥森·威尔斯

1952年著名导演奥森·威尔斯成功地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搬上银幕,而这部影片被认为是最接近原著气质的莎翁电影。本片是一部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从剧情来看,本片是一出很好的戏,主要人物表演的十分到位。而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得本片在1952年能够与《两分钱的希望》分享金棕榈奖。

威尔斯在多次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谈到《奥赛罗》拍摄中的问题:各个拍摄地点相距数百英里,临时拼凑的布景和服装,使用的胶片有五六种不同牌号,拍蒙上头的替身演员的背影来代替被找去拍其他影片的演员,等等。只有像他这样技巧超群的导演,才能应付下来这部影片。如果说《奥赛罗》显得支离破碎,那是因为镜头间的转换有时是靠互相呼应的运动,有时是靠台词,有时则靠声音或眼神的变化。

评委会大奖

片名:《我们都是杀人犯》

英文名:Nous Sommes Tous Des Assassins

导演:(法国)安德烈·卡耶特

《我们都是杀人犯》这部影片带有强烈的反对死刑的意味,片中演员的表演也相当精彩。故事讲述一个脑子不太好使、对是非善恶没有太深观念的小流氓在二战中“奋力抵抗敌人”,得到政府的表彰;可是后来他却因为在逃避追铺的过程中杀了警察而被判死刑。在牢房里,与他同时被判死刑的另外两人也有同样难以解释清楚的苦衷。他们一起等待着死亡的降临,而恐惧和焦虑带给他们深深的煎熬。

本片导演卡耶特是法学博士出身,非常熟悉法律知识,再加上他有厚重的文学功底,使这部分探索社会题材的电影具备理性睿智和感性关爱的双重效果。片中有着强烈的导演个人风格,对法律与社会问题有尖锐而深刻的质问,而且饱含热情和关爱。非人道的精神虐待是卡耶特最后向观众提出的问题,影片主题的深刻对当时的观众有很大的震动,并对法律的公正性也提出了质疑。

第六片棕榈叶:1953年 第六届

金棕榈奖

片名:《恐惧的代价》

英文名:Le Salaire De La Pour

导演:(法、意)亨利·乔治·克鲁佐

亨利·乔治·克鲁佐享有“欧洲希区柯克”的美誉,这部《恐惧的代价》这部惊险片堪称他作品中的精品。该片经营紧张气氛的手法十分高明,从头至尾都令人惊心动魄,结局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故事表述的是位于南美大陆的某石油公司因大火导致油井燃烧,急需硝化甘油来灭火。在小镇上,终于雇来了以伊夫·蒙当为首的急需钱的司机,四个人两人一组驾驶着装满硝化甘油的两辆汽车。由于剧烈震荡会随时引爆车上的危险品,因此这段旅程危机四伏,步步惊心。他们历尽艰难险阻,三人先后丧生,最后只有一人到达了目的地。但他在得到酬金高高兴兴踏上归途时,竟然死于交通事故。这部影片在最纯粹、最严谨的戏剧性基础上剖析了人类身上深刻的自然性。该片继承了法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对人在困境中的贪婪本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影片有着了高超的影像技巧,克鲁佐对每一个细节都有令人排案叫绝的艺术加工。

第七片棕榈叶:1954年 第七届

金棕榈奖

片名:《地狱门》

英文名:Masaichi Nagata

导演:(日本)衣笠贞之助

《地狱门》在1954年夺得戛纳大奖。剧情讲述了武士盛远反对政治的势力,趁清盛去严岛时袭击并占领了京都。忠于清盛的他奋力冲破敌阵,将貌美的阿娑的救出,把她安顿好后,赶往严岛向清盛报告险情。于是,清盛率军平叛成功。在论功行赏时,盛远希望得到阿娑,这遭到清盛的拒绝,因为这个女人是清盛侍从渡边渡的妻子。烦恼的盛远在赛马时又输给了渡,他拨剑要与后者决斗。阿娑为救丈夫,假意要盛远刺杀渡后再与之结合,自己则扮成丈夫的模样,死在盛远手下。得知事实真相的盛远在痛苦中选择了出家为僧……本片导演是执导过118部电影的衣笠贞之助。影片是日本大映电影公司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汇集了当时一流的主创人员,还获得了本届戛纳的外语电影学会美术奖和服装道具奖。

评委会大奖

片名:《红心杰克》

英文名:Monsieur Ripois

导演:(法国)雷尼o克莱芒

“红心杰克”是纸牌中的一张,而这部在1953年赢得戛纳评委会大奖的电影《红心杰克》由当时法国影坛当家男星菲利浦担纲,说的是一位风流潇洒的法国男人娶了个有钱的英国女人,但他在婚后却不改风流本色继续着浪荡生活。他对妻子的一位女友美色非常眼馋,于是向这个女人百般求爱,但一直遭到后者的拒绝。后来,扬言自杀的他失足摔断了腿,因此不得不结束自己的风流生涯,听任妻子的摆布。

本片是一部相当诙谐而圆熟的讽刺性喜剧。本片导演雷尼o克莱芒在1946年就凭借《铁路战斗队》获得了戛纳国际评委会大奖。他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其导演的这部《红心杰克》影响力却不小。通过本片,他对男人在性欲从观念上进行了有力又辛辣的嘲讽。另外,本片的摄影指导是以拍摄《青楼红孽》而享誉世界的大家奥斯瓦尔德o莫里斯,因此你能在在黑白背景中看到不俗的镜头表现。

第八片棕榈叶:1955年 第八届

金棕榈奖

片名:《马蒂》

英文名:Marty

导演:(美国)德尔伯特·曼

《马蒂》又名《君子好逑》,是美国好莱坞第一部根据电视剧改编的影片,也是第一部获得广泛承认的低成本、独立制片的电影。同时它还荣获了当年戛纳金棕榈奖一级第28届奥斯卡奖上的四项奖项。该片的背景是美国下层社会聚居的纽约布鲁克林区。剧情描述相貌平凡的中年屠夫马蒂,在一个周末舞会中邂逅个性敏感的女教师,她因为被朋友甩了而深感挫折,马蒂适时给她打气鼓劲。两人在爱情路上跨越了阶级和学识的差异,共坠爱河。本片以朴实无华的手法描写了普通市民的生活、爱情和婚姻,充满了人情味和幽默感,颇有新现实主义的特色。导演德尔伯特·曼在片中营造出了温馨感人的气氛。著名编剧派迪·查夫斯基成功地突破了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片传统,写出两个平凡人对爱情的渴望,对白真实自然。同时,该片也是性格巨星欧内斯特·鲍宁的成名之作。

第九片棕榈叶:1956年 第九届

金棕榈奖

片名:《沉默的世界》

英文名:Le Monde Du Silence

导演:(法国)路易·马勒、雅克·伊夫·科斯泰

《沉默的世界》是戛纳历史上第一个获得金棕榈奖的纪录片,也是2004年迈克尔·摩尔《华氏911》前惟一一部获此殊荣的纪录片。这部海底探险的纪录片表述的是海洋学家科斯特上校率领着卡利索号以及一批专业人员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等海域探索海底世界的奇妙全部过程。

本片是大导演路易·马勒早期执导的一部纪录片,当年用最先进的摄影机捕捉海底世界的五光十色,如今看来已经有点过时。尤其是影片中杀死鲨鱼的镜头,这和现在的环保思想相悖。可是在当时,这部电影满足了生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们的猎奇心理,取得了巨大的轰动。另外本片因为深入海底,加之是彩色片刚刚开始盛行的时候,所以显得非常珍贵。影片夺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大奖,可见当时影评界和影迷对它的推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片也让科斯特走上深入海底拍摄彩色海洋纪录片之路,并为此坚持了数十年。

评委会大奖

片名:《毕加索的秘密》

英文名:Le Mistere Picasso

导演:(法国、意大利)亨利·乔治·克鲁佐

1956年夏天克鲁佐获得了毕加索的同意,拍摄了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影片忠实纪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绘画作品的详细过程。影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这使吸烟和手持画笔的毕加索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部电影恐怕是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位大师最有效的途径了。更为邪门的是,在拍完这部纪录片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这使本片更显珍贵。1984年法国政府甚至正式宣布,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影片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毕加索(1881—1973)的作画过程。本片虽然有很多悬念,但不是故事片常见的戏剧性悬念,而是画家的创作过程本身,千变万化的创作过程给观众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感觉。影片让观众能真正领略到大师的整个创作历程和方法,虽然影片对白很少,但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静静地观察毕加索的创作,能让有艺术触觉的观众或同好一起伴随摄影机享受一幅幅伟大作品的诞生,从而明白艺术创作的伟大和不易。

第十片棕榈叶:1957年 第十届

金棕榈奖

片名:《四海一家》

英文名:The Friendly Persuaaion

导演:(美国)威廉·惠勒

《四海一家》又名《善意的劝告》,这部影片不但获得了195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还在当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和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片中的杰西一家人都是心怀仁慈的教友信徒,他们的信条是:不能杀人。不料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杰西的大儿子乔许为保疆卫土而投入战场,却面临了杀人与否的抉择。杰西爱子心切,决定深入战区探视,却陷入惊心动魄的危机。本片导演威廉o惠勒可谓是大名鼎鼎,他塑造了14个获得了奥斯卡表演奖的电影明星,他本人也三次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他执导的《黄金时代》、《罗马假日》和《宾虚传》都已经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以追求完美著称,经常反复拍摄,有一个“拍99次的惠勒”的称号。据说拍摄本片时,威廉o惠勒异常认真,有一场戏剧前前后后拍了50多次,才取得了他想要的效果。

评委会大奖

片名:《下水道》

英文名:Kanal

导演:(波兰)安杰·瓦依达

《下水道》是波兰导演瓦依达《二战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本片是根据波兰爱国人士斯塔文斯基的真人事迹拍摄而成的。故事取自那场华沙起义的最后一周,当时纳粹正在抓铺漏网的抵抗战士,而这些人想从下水道逃生,但在黑暗和污浊中他们迷失了方向,每当他们想探出头来确定自己的方位时,德国佬都在等着他们的出现。瓦尔达借助本片来表达一个恢宏的主题,那就是对于战争和革命的反省。影片不同于传统的英雄故事,只是一个求生存的故事。风格沉稳,没有一丝唱高调的浮夸。在进入下水道前的部分,瓦依达充分施展了典型的纪实风格手法,开篇的那个队伍前进的长镜头很有深意。但转而进入下水道之后,突出的主观视角描述,沉重的气氛,极度压抑产生的绝望残酷的感觉比直接呈现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更为震撼。

并列评委会大奖

片名:《第七封印》

英文名:Det Sjunde Insegle

导演:(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第七封印》是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首部扬名国际之作。瑞典人以十四世纪中叶,一场在欧洲延续百年之久的疠疾黑死病为背景,将死亡拟人化成死神。主人公十字军骑士安东尼奥·布洛克带侍从荣斯远征归来后,又动身前往圣地寻找真理,但未能如愿。他遇到了身材高大、形容憔悴、手持大镰刀的人——死神的化身……生命的意义何在?死的本质是什么?透过死神追逐网罗人们,让不同的人与死神相遇、或被死神追逐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于是这些人变成为世间人的典型。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另外本片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第十一片棕榈叶:1958年 第十一届

金棕榈奖

片名:《雁南飞》

英文名:Letyat Zhuravli

导演:(前苏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作为一部前苏联电影,《雁南飞》获得金棕榈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卡拉托佐夫导演在片中着重表现的不是英雄人物,也没有特别描述战争的场面,而是讲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和情感。该片剧情并非多么曲折和独特: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被战争拆散,男主人公鲍里斯自愿参军,离开了他的情人薇罗妮卡奔赴二战的沙场。而鲍里斯的堂弟马尔克乘人之危,占有了薇洛尼卡,使薇洛尼卡不得不与之结婚。战争结束后,薇洛尼卡手持鲜花去车站迎接从前线归来的人,但鲍里斯再也没有回来。

影片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文艺环境宽松期间,片中没有丝毫政治说教色彩。该片拍摄时采用了大量升降镜头,摄影师乌鲁谢夫斯基运用镜头充分地发挥了诗电影的特性,不仅多次以镜头用隐喻、比拟、对照等手段突出诗电影的特点,而且更多的是采用连续的运动摄影,使画面生活化、诗意化。而且摄影造型不只是显示客观世界的外表形态,而重要的是突出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评委会特别奖

片名:《我的舅舅》

英文名:Mon Oncle

导演:(法)雅克·塔蒂

《我的舅舅》是雅克·塔蒂导演的《于洛先生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一部,一举获得戛纳影展评委会特别奖。塔蒂亲自扮演的于洛先生在片中充当一个与周边环境不相容的角色,他是小镇上经营工厂的阿贝夫妇儿子的舅舅,行事古怪经常踩着自行车带着小侄子到处游玩。阿贝夫妇却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住在机械化的千篇一律的宿舍,生活单调呆板,还要给于洛找份像样的工作,结果当然是恶梦一场。

如同塔蒂的其他作品一样,本片也是少对白,多靠动作表情的夸张取胜,带有强烈的早期默片气息和个人风格。但透过本片,塔蒂对现代化文明给人类带来思维的僵化和心灵的桎梏作了尖刻的嘲讽。他借助电影手段揭露现代社会的不合理性,既讽刺了爱机器胜过人的生活方式,又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中产阶级。

第十二片棕榈叶:1959年 第十二届

金棕榈奖

片名:《黑人奥菲尔》

英文名:Black Orpheus

导演:(法国)马塞尔·卡缪

《黑人奥菲尔》以巴西狂欢节为背景,以黑人演员为主角来述说着类似希腊神话的悲剧性故事。故事说的是电车司机奥菲尔善能歌善舞蹈,还弹得一手好吉他。他表妹的好友听到他美妙的歌声,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他。奥菲尔的未婚妻是个嫉妒心很强的女人,知道此事后,就在狂欢节的舞会中与尤莉迪丝争吵起来。尤莉迪丝为了躲避奥菲尔的追逐,匆忙逃入车库中,谁知奥菲尔仍穷追不舍,并在不经意中把电源开关打开,导致尤莉迪丝被活活电死。当他抱着尤莉迪丝的尸体回到自己的小屋,竟然遭到隐藏在屋内的未婚妻和女巫们的袭击,最终他掉下悬崖下摔死了。本片最大的特色是有着浓郁鲜艳的巴西风情,而欠缺的是讲述的爱情故事不够真诚感人。而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优美动听的主题歌“黑人奥菲尔”。

第十三片棕榈叶:1960年 第十三届

金棕榈奖

片名:《甜蜜的生活》

英文名:La Dolce Vita

导演:(意大利)费德里科·费里尼

《甜蜜的生活》是费里尼著名的“背叛三部曲”之一,也是他艺术风格上的转型之作。这部极受争议的电影,在第13届戛纳电影节上折桂金棕榈奖,直到今天看来仍发人深思。影片以男主人公马切洛的个人感情经历和记者生涯为线索,揭示了潜藏在这种社会状态背后的“一种复杂的精神错乱症”。这部影片巧妙的设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细致剖析了马切洛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心理结构层次,并挖掘出人物的精神魂灵由此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影片采用一种形散而神聚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将12 个松散的片段连缀成一体,在这种“流动的展览馆”式的结构方式中,将罗马上流社会光怪陆离的各个侧面以及形形色色的众生相予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而费里尼则以他那冷峻的笔触,辛辣的讽刺,严肃地批判了上流社会道德的沦丧。

评委会大奖

片名:《奇遇》

英文名: L'Avventura

导演:(意)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奇遇》是现代主义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现代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他个人的奠基之作。从此他开始探讨现代人在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下,情感和精神上却发生危机和隔阂的主题。影片上映时受到很多责难,因为没有按常理交代失踪者的下落,却在桑德罗和克劳迪娅这对主人公身上大做文章,但这也是本片的最大特色。安东尼奥尼并不是在讲述一个侦破悬念的故事,而主要呈现了中产阶级在情欲和道德上的迷惘选择和不安定性。本片的人物心理刻画非常出色,镜头运用也多处表现中产阶级的众生相和空镜头的适当配合,都显示出安氏的功力。片中的孤岛完全象征着角色的孤独和情感上的冷漠,堪称是电影史上的经典桥段。本片的缺点是略显冗长,格调明显是在走文艺小资路线,不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另外,女主角莫尼卡·维蒂的演技非常出色,而她也从本片开始她成为了安东尼奥尼的御用女演员。

第十四片棕榈叶:1961年 第十四届

金棕榈奖

片名:《长别离》

英文名:Une Aussi Longue absence

导演:(法国、意大利)亨利·科尔比

《长别离》是著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继《广岛之恋》后的又一部编剧作品。故事讲述的是咖啡馆的女主人黛莱丝16年来一直苦苦等待丈夫的归来,却没有音讯传来。就在法国国庆节那天,咖啡馆门口一个哼着小调的流浪汉引起了她的强烈反应,她觉得他就是自己的丈夫。黛莱丝用尽各种方法,企图唤起失忆流浪汉的记忆,包括请她丈夫的姑母帮忙。但这一切都是徒劳,流浪汉始终没有记起一点往事,也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他的身份。

这部影片细腻而深刻地描述了绝望的爱情,但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它的含义还有在战争中人的异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本片也可以作为一部反战影片解读。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维莉迪安娜》

英文名: Viridiana

导演:(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

《维莉迪安娜》是布努艾尔的宗教三部曲之一,也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即将进修道院的女青年,去看望她的叔叔。叔叔因侄女长得像死去的妻子,给她喝的酒里下了药,想侮辱她,可是却始终下不了手。为了不让她回修道院,叔叔骗她说其已失去了贞操。可她还是走了,悔恨的叔叔最后自杀身亡,并把豪宅留给了侄女和一个私生子。她决定向乞丐开放豪宅,尽量做善事。但乞丐们却好吃懒做,把她的好心当成愚蠢,而且把房子弄得一团糟。乔治为了重振父业,勤勤恳恳,他对乞丐们的行为很反感,他决心治一下这帮家伙。本片是布努艾尔对天主教的反思。影片暗示了宗教的理想主义跟现实之间的矛盾。由于对天主教进行了直接而辛辣的攻击和嘲讽,该片当年在西班牙被禁止播放,更因为涉及宗教敏感问题而遭到梵蒂冈的强烈抗议。

评委会大奖

片名:《修女约安娜》

英文名: Matka Joannaod Aniolow

导演:(波兰)耶日·卡瓦莱罗维奇

《修女约安娜》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卡楚克来修道院的一群修女被恶魔附身,其中尤以院长约安娜最为严重。神父苏林带着随从来到这家修道院驱魔,但却在与约安娜的交锋中屡屡失败。犹太青年拉比告诉苏林,魔鬼的附体实质是人对魔鬼的依恋,要了解魔鬼就要让它进入体内。最终苏林神父亦为恶魔操纵,杀掉自己的两个随从……

影片以神职人员的角度去揭露宗教对人性的压制,表达了反对思想禁锢的主题。苏林与约安娜的所谓入魔,其实都是对正常生活的追求。在受制与自由之间,想必观众不会对主人公的着魔感到奇怪。该片导演卡瓦莱罗维奇是1950年代“波兰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共拍摄了17部长片,而且许多片子都是流传影史的经典作品。

第十五片棕榈叶:1962年 第十五届

金棕榈奖:

片名:《诺言》

英文片名:O pagador de Promessas

导演:(巴西)阿塞尔莫·杜阿特

故事的主人公赛生活在巴西的一个穷乡僻壤里,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头驴。然而突然有一天这头驴得了重病,于是赛开始向上帝祈祷“只要这头驴可以好起来,他一定会像是耶稣一样扛着十字架从家乡一直走到省府”。奇迹真的出现了,这头驴好了起来。于是赛为了履行诺言,真的就上路了。可是当他辛辛苦苦把十字架扛到教堂的时候,教士却拒绝了他的请求,认为他根本不该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赛依旧不死心,他日日夜夜等候在教堂外面,结果这样一来,他反倒成为了新闻人物,甚至是惊动了主教。然而当他妻子与人通奸的丑闻引起骚动的时候,他却在混乱中丧生了。在他死后,人们将他的尸体放在了十字架上,算是完成了他的心愿。虽然本片获得了戛纳大奖,但仍然是一部被人忽视的电影。有些影史专家还是给予了影片极高的历史地位。

评审团特别奖:

片名:《蚀》

英文片名:L'Eclisse

导演: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看安东尼奥尼的影片,让人不禁会有一种极致的忧伤,是一种可以穿越表象后,将真实打得支离破碎的忧伤……《蚀》是一部令人迷惑的电影,但是当你走过这段迷惑之后,安东尼奥尼就会带你看到本原。影片的最后,莫尼卡走出阿兰的公寓时的表情就和开头躲避里卡尔多独自仰望天空的心情是一样的。其实安东尼奥尼讲述的这个故事,不管过程有多么的纷乱迷惑,在最后他都要你所看的一切变成虚无。这就是属于他的忧伤,极度的残酷。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可能有些俗套,依旧是人与人之间冷漠得渐渐疏离的感情。但是在当时所处的那个经济奇迹的时期,它背后所带来的人文道德的危机以及人们精神上的空虚的揭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因而影片在上映是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评审团特别奖:

片名:《圣女贞德的审判》

英文片名:Le Proces Jeanne d'Arc

导演:(法国)罗伯特·布烈松

本片是法国导演布烈松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电影史上第四部根据圣女贞德传奇故事而改编的影片。影片呈现出简约的风格,圣女贞德的含冤莫辨,通过布烈松丰富的电影语言表现的十分的简单明了。因而在影片中不会找到任何一丝多余的点缀,处理方式冷静得似乎有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贞德似乎被塑造成一个哲学系的大学生,她回答审讯时就如同抢答老师问题一样。而在有些细节的描写上还有着浓厚的性虐待的倾向。影片的结尾是贞德被烧焦了的尸体。不过影片这种冷静朴素的风格特点,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但是戛纳的评委们却给出了一片赞美之声,此片也荣获了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殊荣。

第十六片棕榈叶:1963年 第十六届

金棕榈奖

片名:《浩气盖山河》

英文片名:Gattopardo

导演:(意大利)卢契诺·维斯康提

影片以1860年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为背景,通过对于萨里纳亲王这个中心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反映出了新旧交替、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时期,权贵、贵族们无奈但又必须接受现实的故事。影片中最后一场豪华的舞会,导演维斯康提竟然运用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表现,来达到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以此对比的映衬出萨里纳亲王孤独的心境,那种面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无奈,以及所处的时代即将过去的悲凉。这是一部长达200分钟的史诗巨作,维斯康提将自己的作为贵族后裔的心境融入到了这部电影之中,此情此景似乎都是他的写照。影片中演员的表演生机勃勃,阿兰o德龙与卡汀娜的数个镜头更是成为了经典。

评审团特别奖

片名:《一天一只猫》

英文片名:Az Pridje kocour

导演: (捷克)沃伊切克·亚斯尼

影片讲述了一个犹如童话般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小镇上生活着各种各样怪诞的人物,这天来了一位魔法师,他拥有一只神奇的猫,只要它带上眼镜就可以看穿人心,叫人无所遁形。于是这个小镇上的人都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说谎的人变成了紫色,小偷变成了灰色,不忠诚的人变成了黄色,恋爱中的人变成了红色。然而这却遭到了伪善人的憎恶,这只小猫遭到了追杀……影片带有警示以及哲学的意味,是一部现代童话寓言,通过魔幻写实的风格以及五彩缤纷的影响带领着观众进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异想世界。

评审团特别奖

片名:《切腹》

英文片名:Harakiri

导演: (日本)小林正树

影片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穿插着小人物的悲剧,有武士道精神却又免于陷入俗套的模式。影片充满悬念又立意鲜明,远离残忍又巧妙。影片以大量的象征语言来突出当时的时代特征,而在摄影构图方面也是十分考究,多处对称尽显庄严,即使是浪人在大打出手之时也没有破坏这个基调。影片改编于泷口康彦的小说《异闻浪人记》的影片,围绕展现了武士精神的终极形式——切腹,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故事。导演小林正树通过这部影片,对武士精神做了一番评论,影片中他既批判了武士道精神中所谓的体面,又歌颂了那些贫穷武士坚守尊严的精神,同时也对于他们悲惨的生活遭遇表示出了深切的同情。可以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构思巧妙又引人深思的影片。《切腹》除了在第1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大奖以外,还获得了日本每日电影评选的最佳影片奖,出演半四郎的仲代达矢也凭借此片获得了数座最佳男主角的奖的奖杯。

第十七片棕榈叶:1964年 第十七届

金棕榈奖:

片名:《瑟堡的雨伞》

英文片名: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导演:(法国、德国)雅克·德米

在第1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评委们没有像以往一样将目光锁定在那些主题严肃的艺术电影上,而是将它授予了这么一部浪漫唯美的法国音乐片。《瑟堡的雨伞》全片甜美抒情的歌声代替了对白,再加上华丽柔美的色彩,构成了这部优雅的歌剧影片。这是60年代法式浪漫爱情电影的经典,可以说是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并获得了第1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而当时年仅20岁的凯瑟琳·德纳芙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然而在这部电影播出后一炮而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赞誉以及追捧,从而一跃成为法国最耀眼的女影星。之后的德诺芙凭借着其日益精湛的演技和非凡的气质,慢慢的奠定了自己在法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的地位,更是被誉为“法兰西最后的华丽”、“法兰西电影的女神”。

评审团特别奖:

片名:《砂之女》

英文片名:Woman of the Dunes

导演: (日本)赖史河源宏

本片是导演赖史河源宏的第四部影片,也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在电影领域获得最高成就的作品。由于赖史河源宏是油画出身,所以影片在美工设计以及摄影方面简直是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与之媲美了,即使是现在看来也会有一种震撼而激动的心情。

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男人是如何一次次的想方设法的离开沙坑,也可以看到无懈可击的将动与静完全结合的电影画面,在黑白光影世界中体会其线条之美,或者是去关注一下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暧昧、紧张、细腻,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又蕴藏着充足的爆发力。而影片的配乐方面也是相当的恰到好处,沙坑强暴时野兽般的人声,叹息般沉重的低音提琴,常常戛然而止的半音弦乐等等,似乎像是这个男人心底发出的绝望之声,像是社会压力之下人们最后的呻吟声……本片除了获得第1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外,还入选了名片200部以及1964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一名。

第十八片棕榈叶:1965年 第十八届

金棕榈奖:

片名:《诀窍》

英文片名:The Knack-and How to Get It

导演:(英国)理查德·莱斯特

故事围绕着追求女孩的诀窍展开,托伦是一个玩弄感情的大骗子,而柯林却是个没有女人缘的男人。所以他处心积虑的想要学会托伦的那套追求女孩的诀窍,乡下女孩南西因为托伦的甜言蜜语而沉迷在他的这套诀窍之中,这也使柯林十分的嫉妒……究竟这个诀窍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影片是根据女作家安·杰利科的剧作改编的,但是却与原作的故事风格相差甚远,甚至是被改的面目全非。但不得不说的是,本片仍不失为一部佳作,在影片中,到处都流露着导演莱斯特独具匠心的讽刺以及极具荒谬感的喜剧风格,在叙事方面也精彩有趣,让一切都发展的合情合理,通过细节的描写更是丰富了故事的情节与人物的性格。这也证实了在那时,英国的喜剧已经有了世界很高的水准了。

评审团特别奖:

片名:《怪谈》

英文片名:Kwaidan

导演: (日本)小林正树

影片中四个神秘而荒诞的小故事均出自于小泉八云的日本鬼怪灵异小说名作《怪谈》。整个影片在恐怖的氛围中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在艺术处理上也颇具风味,从而形成了导演小林正树个人的独特怪异美学。像是在《雪女》和《无耳芳一》中,就运用了类似于舞台剧的场景布置来处理画面。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从故事、结构到镜头语言、从美术风格到音乐效果,都透露出了一股强烈的现代气息。在那一年,导演小林正树为世界影坛献上了这样一个色彩斑斓却又凄美诡异的人鬼共处的电影奇境。当然《怪谈》这部电影的影响还不仅于此,像是在后来的一些专门拍摄鬼怪的日本导演都受到了小林正树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似有脉络可寻的日本怪谈电影的映画传统。影片的导演小林正树是同黑泽明、市川崑、今井正等人年纪相仿的日本老一辈电影大师,他的作品多与古代传说与二战题材有关。而这部《怪谈》是他本人最为满意的一部。

第十九片棕榈叶:1966年 第十九届

金棕榈奖:

片名:《男欢女爱》

英文片名:Un Homme et une Femme

导演: (法国)克劳德·勒鲁什

影片讲述了一名赛车手与一位年轻寡妇,从互相同情、互相爱慕、互相需要,最后终于结为伴侣的故事。这部影片一经播出后,就一举成名,包揽了当年的戛纳的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也是身为导演的勒鲁什震惊世界影坛的惊世之作。虽然影片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主题也是千古不变的爱情,但是经过导演新颖而奇特的表现手法处理,在加上影像的流畅与格外清新,简直就达到了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惊人地步。影片中对白很少,反而是优美动听的配乐表达了所有语言能够或不能够表达的情绪,堪称经典。影片中还采用了局部的彩色效果,而大部分的时间都采用了单色处理,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变化,在迷人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绅士现形记》

英文片名:Signore e Signori

导演: (意大利)皮特洛·杰米

影片通过当时流行的分段式喜剧结构描述了三个发生在意大利某个小镇上的故事:托尼为了可以勾引到医生的老婆,自己假装成为了大人物;一个银行的小职员终于鼓足勇气离开了凶悍的老婆,搬到了情妇那里,结果这种行为非但没有人支持反而遭到了谴责,最后连工作也丢了;这个镇上有一个少女,因为行为出位令不少男子对她垂涎欲滴,可是她的父亲却告诉所有人,其实她还是个未成年人……影片用十分滑稽的表现手法,加上演员们的生动演出,来讽刺了这个小镇上一个不正常的心态:自己偷鸡摸狗是理所应当的,而别人这么做就是犯了滔天大罪。

评审团特别奖:

片名:《阿尔菲》

英文片名:Alfie

导演:(英国)刘易斯·吉尔伯特

阿尔菲是个享乐主义者,他热衷于把女人们搞得神魂颠倒以后始乱终弃。他的座右铭就是:尽可能地和各式各样的女人寻欢作乐。于是他凭着自己不赖的外表和油嘴滑舌四处的拈花惹草,风流倜傥的他以为自己是个常胜将军,却在一位寡妇那里吃了闭门羹。之后自鸣得意的他又去找昔日的那些女友和情妇们,结果却得到了冷漠的待遇,这时的他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开始思考着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部英国式的喜剧电影,故事的情节虽然夸张却又在情理之中。剧中的主人公虽是个享乐主义者,但是这一切却仿佛浮光掠影般马上就没了踪影。以为自己的魅力是永恒的他却不知其实别人早已将他置之脑后。看过影片后,观众会从阿尔菲的遭遇中领悟到了这么一个道理: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看似会有收获的事情上面,平平凡凡才是真。一时的享乐,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幸福。

第二十片棕榈叶:1967年 第二十届

金棕榈奖:

片名:《放大》

英文片名:Blow-up

导演:(英国、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这部影片是安东尼奥尼导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无论从商业的角度还是艺术的角度,这部影片都是成功的。同时这也是安东尼奥最卖座的一部电影,再次为他赢得了第2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殊荣。在这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典型的60年代的生活:性解放、嬉皮士文化、享乐主义以及那令人倍感亲切的日常生活氛围。影片中以一桩离奇的命案为线索,表达出了导演安东尼奥尼一直不断思考的关于“存在”的哲学命题,他再一次的对现在文明提出了质疑,以及对于“存在”虚无本质的肯定。

影片给观众出了一个没有谜底的谜,究竟生活中什么真,什么又是假的呢?生活的意义在于什么呢?也许就如同导演说的:“在我以前的影片里,我试图去叙述人类爱情关系中情感脆弱的方面,表达人类个性和别的方面的更多部分之间的联系。但是,在《放大》这部影片中,我则一点没有去表现这种主题,这是非常明显的。而我表述的是单独的人物和现实之间的联系,现实、事件都是紧紧地围绕着人物而存在的。”

评审团大奖:

片名:《巫山梦》

英文片名:Accident

导演: (英国)约瑟夫·罗西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知识分子纵欲以及禁欲的电影,影片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穿插了大量回忆以打破时间顺序的处理方法。其中史蒂芬罚下安娜和未婚夫威廉发生车祸之后的几场戏就插入了一大段的回忆。影片为观众讲述了主人公史蒂芬是个平民出身,通过自己努力苦学而成为了牛津大学的教授的故事。平日里史蒂芬受尽了贵族的气,在与贵族出身的安娜的接触中,他始终有着那种被歧视的感觉。在和安娜的温存中,他那种报复式的快感得到了尽情抒发的表现,将他的这种想法发挥到了极致。影片的结局主人公高潮之后,彼此若无其事、了无痕迹的冷漠态度,正是现代人类生活无奈的真实写照。全片并没有大起大落过,没有激烈的争吵,有的只是暗地里的勾心斗角。影片的极具讽刺的表现手法,除了令人拍案叫绝之外,更是耐人寻味。

并列评审团大奖:

片名:《愉快的吉普赛人》

英文片名:Skupljcai Perja

导演: (南斯拉夫)阿莱克桑达·佩特洛维奇

影片讲述了经营鹅毛业的波拉看上了另一位鹅毛商米塔的养女蒂莎,一往情深的他苦苦追求,却毫无结果。蒂莎嫁给了一个只有12岁的小男孩,后来因为丈夫无法满足她的生理需求,蒂莎逃婚了;之后波拉想要买下蒂莎,却遭到了米塔的拒绝,因为他只想一人独自享受蒂莎,于是蒂莎又逃跑了;波拉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蒂莎,并把她接回家与妻女一起生活,然而无趣的生活又迫使蒂莎逃往了贝尔格莱德;途中蒂莎还和货车司机打得火热,结果最终她还是回到了米塔身边。知道这一切的波拉无法忍受,在与米塔纠缠的过程中,开枪打死了他……这是第一部用吉普赛语发音的影片,故事真实的再现了关于吉普赛人的生活与爱情。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更是将吉普赛人粗狂而又充满激情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扮演男主人公波拉的费穆也凭借此片出色的表现跻身国际红星,从此星途一片光明。

第二十一届(1968年) (因法国“五月风暴”而中断) 

第二十二片棕榈叶:1969年 第二十二届

金棕榈奖:

片名:《如果……》

英文片名:If

导演: (英国)林德赛·安德森

影片改编于戴维·舍文和约翰·霍雷特的电影剧本《反叛者》,本片的导演安德森是英国“自由电影”的旗帜型代表人物之一。那时正是巴黎学生运动爆发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一向热衷于生事的安德森自然也不甘落后。在拍摄的这部影片中,随处可见那种无政府主义式的胡闹,再加上一张像是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叛逆的脸,很容易令人产生共鸣,同时也使影片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极具代表学生反叛时代的开拓性作品之一。在影片中,导演安德森巧妙而充分的揭露了当时借宿制度的黑暗与虚伪,寓言着作为一个个体到底是要遵从,还是反抗那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的专制权威。同时面对这一尖锐问题,导演通过巧妙的使用幻想的情节使之蒙上了一层似真似假的迷雾,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政治争论,对于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信与不信就看观众自己了。

评审团大奖:

片名:《1931年的阿达伦》

英文片名:Adalen 31

导演: (瑞典)波·维德伯格

影片根据史实改编,描述了在1931年,在瑞典的阿达伦镇工人在示威的过程中被士兵杀害的过程。导演维德伯格以小喻大,通过其中一个罢工的工人领袖的家庭生活反应了当时社会的一个整体状态。在阿达伦纸厂,工人们正在进行着为期25周的罢工运动,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有的人消极的抵抗着,有的人采取着暴力行为。哈拉德也参加到了这次的罢工活动当中,但是他的态度就要显得温和稳健的多了。随着罢工活动的日益激烈化,哈拉德既拒绝了工厂老板提出的反罢工要求,同时自己的反暴力的态度也遭到了各方的不满。这时政府的军队来了,还在名义上打上了保护工厂的口号,可是在一次和平的示威活动中,这些士兵居然对他们开了枪,哈拉德被打死了,很多工人也都受了伤……另一方面,哈拉德的儿子基杰和工厂老板的女儿安娜相恋了,并且有了孩子,可是安娜的母亲非但没有成人之美,反而强迫她打掉胎儿,安娜出走了。祸不单行的基杰从此担负起了一家之主的职责。这部全片融入了政治、爱情、亲情的影片,为观众们带来了优美而有力的上佳戏剧效果。

第二十三片棕榈叶:1970年 第二十三届

金棕榈奖:

片名:《陆军流动外科医院》

英文片名:M.A.S.H.

导演: (美)罗伯特·奥尔特曼

这部是美国导演奥尔特曼1970年的作品,分别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第2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球奖最佳影片、全美电影评论家联合会最佳影片奖。综观整个电影史,《陆军流动外科医院》可以称得上是最著名的黑色幽默影片了。一向以离经叛道著称的导演奥尔特曼这一次把朝鲜战争这个颇具争议的题材搬上了大银幕,并且打破了原有好莱坞影片对于美军形象的完美化高大化的特点,而是描写了一群混混似的军医混乱不堪的工作状态,以此来揭露美国军事行动的无目的性。这部影片在播出之后不但在评论界大受欢迎,更是在各大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它幽默的情节与嬉笑怒骂似的语言特色而深得观众喜爱。影片带我们来到了这么一个令人惊异的世界,导演随心所欲的即兴创作风格在奥尔特曼之后的作品中更是大放异彩,并且成为了一种热门的类型片。而这部《陆军流动外科医院》后来更是被拍成了一部大受欢迎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评审团大奖:

片名:《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英文片名:Indagine Su un Cittadino Al di sopra di ogni sospetto

导演: (意大利)艾里奥·派特里

男主人公是个道貌岸然、威风凛凛、象征着正义的警官,他因为嫉妒和所受到的侮辱而杀死了自己的情妇。之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调查着这起谋杀案,因为心虚他销毁了所有的证据。可是还是出现了强有力的证人,面对着这一切,尚有一丝人性的他终于承认了他的罪行。可是他所有的同事和长官都处于保护自身的利益而阻止着他认罪,并且对他还进行了一番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终于,在众人的教育下,他终于承认了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并且证明了自己是个“不受怀疑的公民”。其实这是一部意大利的政治电影,是对于法西斯似的政治作风以及警察局内部腐败肮脏的勾当的一种猛烈的抨击,在表现手法上极其辛辣但又不失沉稳,情节也是一环扣一环,起伏跌宕。在奖项方面,本片除了获得第2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外还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第二十四片棕榈叶:1971年 第二十四届

金棕榈奖

片名:《送信人》

英文片名:The Go-between

导演:(英国)约瑟夫·罗西

12岁的利奥应同学马科斯的邀请来到了这个风景如画的乡间田园,利奥被马科斯的姐姐玛丽安的美貌与热情深深的吸引住了,便充当起了玛丽安的送信使者,这期间利奥还和刚到队伍的威斯康特交上了朋友,威斯康特常常讲故事给他听,这时利奥发现原来玛丽安和农夫泰德的信件都是情书,而莫德斯利夫人又决定把女儿嫁给威斯康特,所以他决定不再当送信的使者了……许多年过去以后,利奥又回到了这里,玛丽安还是那么的漂亮热情,她再次要求利奥做她的送信使者,去给她的孙子送信。

本片根据LoPo哈特利的小说改编,整个影片结构自然流畅,前半部分向观众展示了乡间美丽淳朴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情舒心旷神怡;后半部分则通过信件的传递,来表现出人物的朴实善良,影片中的人物都在各自追求着自己想要追寻的东西,像是玛丽安对于爱情的热望,对于自由的追求等等。

评审团大奖

片名:《起程》

英文片名:Taking Off

导演: (美国)米洛斯·福尔曼

故事围绕在泰恩一家人展开:因为女儿詹尼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离家出走,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泰恩和丈夫拉里参加了一个“寻儿协会”举行的宴会,并也从中深切的领悟到了孩子们吸毒后的痛苦。就在拉里在会上丑态百出的时候,詹尼意外的出现了,原来她一直都和男友在一起。詹尼的男友是个嬉皮士,但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爵士歌手,这打动了拉里,他决定成全女儿的好事……影片通过青少年吸毒问题向人们敲醒了警钟。对于这个严肃的现实社会问题,导演福尔曼通过影片的内容来表达出了他的立场:强烈反对使用暴力,而是应该因材施教的向其陈述利害关系。但这绝对不是一部严肃而沉闷的影片,为了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影片中穿插了很多搞笑的场面,增加了不少喜剧色彩,同时也使观众在爆笑之余陷入深思。

并列评审团大奖

片名:《强尼上战场》

英文片名:Johnny Got His Gun

导演:(美国)多尔顿·特朗博

本片由著名的剧作家特朗博执导,讲述了一段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故事。年轻的强尼在战场上身负重伤,他的脸部、四肢都被炮弹炸毁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有着清醒的意识和完整的记忆力。在后方的陆军医院中,他回忆着他的爱人、他的亲人们,负责照顾他的是一位温柔的女护士,强尼通过用头敲打枕头和她交流着。之后的一次信号中,军医们以为是他肌肉的一种反射性的抽筋,但结果却发现原来那是他求死的信号,善良的护士看着强尼痛苦的表情,决定完成他的愿望,可是就在要扯出他肺部的进气管时,却被她的上级发现并制止了。一切希望都破灭的他,只剩下一个“407”的代号,在他的心里他无数次的呐喊着“我不能就这样活下去”……他,从一个慷慨激昂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只能呼吸的“物体”,心理承受了多么大的打击与悲痛,影片强烈的强调了反战思想以及人性尊严,是一部非常优秀而又独具特色的影片。

第二十五片棕榈叶:1972年 第二十五届

金棕榈奖:

片名:《工人阶级上天堂》

英文片名:La classe operaia va in paradiso

导演: (意大利)艾里奥·派特里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马萨的工人由于工作热忱深受老板的赏识,然而也正是这种关系叫他与同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一天他因为工伤而失去了一只手指,然而好像不幸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反而一件件接踵而来——所有的员工开始一致对付老板,他的情妇跑了,妻子也和他离婚了,自己又因为信错了大学生们空洞而不切实际的口号而遭到了老板的解雇。罢工事件连续升级,工厂不再生产,工人们希望可以修改合约,提高收入,后来马萨答应了老板回去上班,但是当看到那些聚集在工厂门口为自己利益仍然在抗争着的工人们时,马萨在羞愧之余也终于明白了工人们坚定的想法:在任何事情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之前,都不能轻易妥协……这部获得第2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包含了许多社会现实的元素,是一部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电影,通过这个“迷茫的工人”马萨的形象,从而再现了在那个时代的人们陷入革命理想与现实残酷的两难处境的挣扎与反抗。整部影片继续延续了导演派特里《查案记》的主题内容和创作风格,只是将视角转移到了探索工人阶级的心态以及心理活动变化方面上了。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马泰伊事件》

英文片名:Caso Mattei

导演: (意大利)弗朗西斯科o罗西

这部影片可以归类为是一部探索阴谋理论的政治惊悚电影。故事的主角马泰是一家国营石油公司的总裁,并被《时代》杂志称为是继凯撒以来最有权势的意大利人。然而就在1962年,他却神秘的死于一次坠机事件,而在这之后却没有人对于这次的事件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其实在马泰生前曾经号召过意大利经济一定要摆脱国外垄断集团的控制,而他的意外死亡背后会和这件事情有关系吗?实际上,在20年代初,墨索里尼还在意大利担任要职时,为了进一步扫清他政治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他密谋杀害了在议会中不断反对他、揭露他法西斯真正面目的社会党议员马泰,可是遗憾的是因为当时墨索里尼牢牢的控制着当时的政权,所以这件事被隐藏了起来,但是它却还是给历史留下了永远的一页。本片分析了当时资本家的作用,媒体扮演的角色以及个人行为的身单力薄,在表演上给人以力度感,时时刻刻都像是在声讨着资本主义制度!

评审团大奖:

片名:《飞向太空》

英文片名:Solaris

导演:(前苏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

影片改编自波兰科幻小说作家斯坦尼斯洛·兰姆原著,这是一部极具哲理性的科幻片,虽然这个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给人一种很平稳的感觉,但是却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寓言。本片的太空旅行不仅是对人类自然疆域的探索,更是对人类潜意识的深入研究。因为影片的基调比较晦涩,所以观众们会在观看后出现不同的解读。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导演塔科夫斯基抛开了诸多在这类题材中不可或缺的特技支持,而是通过简洁但实则精心设计的画面,直接切入主题。影片最突出的莫过于塔科夫斯基的思维了,他可以把这些思维运用画面来表现出来,而这些拍摄出来的镜头也在吸引着观众一起去思考。影片中的人物似乎更倾向于是一种符号,是用来表达塔科夫斯基的思想与情感的产物。这部影片作为苏联并不多见的“哲理电影”,它在扩大电影艺术的可能性,表现抽象思维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探索。

第二十六片棕榈叶:1973年 第二十六届

金棕榈奖:

片名:《稻草人》

英文片名:Scarecrow

导演: (美国)杰瑞·沙兹堡

这是一部关于两个男人友情的故事。麦克斯和里昂是两个流浪汉,麦克斯本来存了一些钱打算开一家汽车清洗店,结果却因为好朋友里昂的精神失常,所以决定把钱用来医治好他的病。影片通过两个流浪汉的遭遇揭示了美国社会当时的现实状况,突出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贫苦的生活状态以及没有尊严的社会地位。通过麦克斯之口,喊出那时人们的心声:“没有爱,没有可以信赖的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人!”但是他也是幸运的,在患难中他结识了里昂,他们一起为实现心中小小的梦想而努力着,一起被送进劳教场,一起受着欺负。在他们身上我们似乎在那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看到了一丝光明,影片在公映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人都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产生共鸣。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受雇者》

英文片名:The Hireling

导演:(英国)艾伦·布里奇斯

影片描述了本世纪20年代,一位退休中尉李德贝特迷恋上了雇用他车子的贵族夫人,但最后却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自己自作多情,对方根本就没有意思,于是心灰意冷的他,神经错乱的开车撞墙去了……

本片根据L·P·哈特利的小说改编。导演布里奇斯很有分寸的把握住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李德贝特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会自作多情,甚至因为嫉妒做出了很多自己认为是追求幸福的蠢事,却换来女主人公的鄙视,最后自己到变得精神有些错乱。通过两人之间的接触与对白充分的表现出了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和心理。

评审团大奖:

片名:《妈妈和妓女》

英文片名:The Mother and the Whore

导演:(法国)让·尤斯塔厄

故事围绕着一男二女的三角关系展开,两个女郎争相爱上了一个无业游民的知识分子,一个是年轻貌美的年轻女护士,一个则是徐娘半老的女友。她们一个通过美妙的性技巧和情色笑话满足他的感官需求,一个为他提供挡风避雨的住处。本以为可以坐享齐人之福,结果却搞得三个人痛苦不堪,到最后一个企图自杀,一个要结婚,此时筋疲力尽的他只得向婚姻低下了头……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可以把你闷死的文艺影片,但是如果你是喜好此类影片的爱好者,那么一定会令你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的,因为它简直就是一副知识分子的样子。影片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存在的意义,充满了绝望的色彩,冗长但富有哲学的对白,固定不动的画面,让这部影片足足有220分钟。

影片在质疑着,性究竟代表着爱的自由吗?也许性自由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独占欲望,因为人的私欲和嫉妒始终无法使人得到真正的自由。而男主角的形象似乎也是巴黎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孤独、脆弱、感性……

第二十七片棕榈叶:1974年 第二十七届

第二十七届(1974年)

金棕榈奖:

片名:《对话》

英文片名:The Conversation

导演: (美国)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本片是科波拉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被誉为是70年代最优秀的电影之一。影片的主题很明确,那就是去谴责这个没有隐私的现实社会让人多了一份孤独,多了一份猜疑。该片除了获得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以外,还获得了奥斯卡的三项提名以及全美影评家联合会最佳导演奖。片中的男主人公哈里是个很普通的美国人,甚至是有点灰头土脸,作为一个监听者,他知道隐私是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脆弱,甚至是有可能害死人。他不爱与人打交道,光是家里的门就有三道锁,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窃听行业出色的人却轻而易举的被别人给窃听了而不自知。影片也从这个角度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现实,无论你是谁,都摆脱不了被监视的命运。其实影片中还为观众带来了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人们过分依赖于高科技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这些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改变,同时也会是一场灾难。

评审团大奖:

片名:《一千零一夜》

英文片名:I1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

导演: (意大利)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长达125分钟的影片自始至终都终弥漫着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故事的穿插随意而轻松,从祖谟罗给阿拉丁讲第一个故事开始,镜头就不断的转换,不断地在故事里讲故事,几乎让人分辨不清到底哪些是真实的,而哪些又是梦幻的。影片的最后阿拉丁和祖玛笃终于重逢了,像是所有阿拉伯的童话一样,分开是传奇的,寻找是传奇的,连重逢也变成了传奇。本片是帕索里尼中世纪古典文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它两部分别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十日谈》,相同的是它们都获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但也许也正因为如此,被影评人指责说是背离了原本电影的宗旨,而向中产阶级品味投降。不过这次导演帕索里尼却一反常态,以正面肯定的方式表达了关于性爱民俗和同性恋的描述,而不是一味的用嘲讽的口气去蔑视诋毁所谓的萎缩而粗俗的性爱关系,取而代之的是热情洋溢的赞美和歌颂。

第二十八片棕榈叶:1975年 第二十八届

金棕榈奖:

片名:《烽火岁月志》

英文片名:Chronique des annees de braise

导演:(阿尔及利亚)默哈迈德·莱哈达·哈米纳

这是一部长达180分钟的史诗巨作,它是反映阿尔及利亚人民摆脱法国统治的斗争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个贫苦的农民,有一天,他不得不加入到法国殖民者的军队中,而离开那个一贫如洗的村子。二战开始后,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解放阿尔及利亚的斗争运动中。影片通过这个农民的大半生,向观众讲述了这一段触目惊心的历史。这部影片中场面之宏大,任务之饱满,堪称是非洲影坛上的罕见之作。

评审团大奖:

片名:《卡斯帕·豪泽之谜》

英文片名: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

导演: (西德)沃尔纳·赫尔佐格

导演赫佐格真实而又艺术的为观众塑造了一个被家庭、被社会遗弃的完全脱轨的人物形象,他用沉着有力的画面表现了卡斯帕·豪泽作为一个人的孤寂,展现了他囚禁在黑暗之中、重见天日之后与社会,与人所产生的强烈冲突,以此来强化他经历的磨难和命运的坎坷。与此同时,这部影片也反映出建立在特权与等级制度基础之上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与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

影片讲述了一个迷一般的特殊人物,为什么被人囚禁?是谁囚禁了他?而他又是被谁杀死的?这些谜团至今都没有解开。值得一提的是男主角曾是个精神病人,而他的表演也令人瞠目结舌。影片将主人公从“野蛮人”到“文明人”的转变做了细致的描写,镜头和构图都很奇特,以此来凸显出主角的心理状态。瑞典著名的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曾在1977年撰文,将这部影片列为他“一生所看到的十部最好的影片之一”。

第二十九片棕榈叶:1976年 第二十九届

金棕榈奖 :

片名:《出租汽车司机》

英文片名:Taxi Driver

导演:(美国)马丁·斯科西斯

这部影片是导演斯科西斯的代表作,在1976年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的艺术成就在欧美等各国都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堪称是当年世界影坛最具艺术魅力的影片之一。电影评论家将它归为是政治性很强,但艺术表现同样出色的社会问题影片。因为影片具有很深的社会内涵,对于人物的塑造也充满了现实意义,从而在商业片的模式中又显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故事发生在越战结束后,在那段迷茫的时期,人们彼此之间无法信任,社会的隔膜愈来愈深,在纽约这个以繁华著称的城市中,孤独空虚笼罩着每一个人,黑暗中灯光闪烁下的团团雾气,肮脏的道路上晃动着的渣滓,那一阵阵不和谐却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声,这一切都在烘托着这座城市的冷漠、迷乱、令人厌恶。特拉维斯居住在黑暗、破旧的公寓中,仿佛也在向观众们预示着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影片注重在气氛的渲染上,来达到给人强烈的感染力的效果,像是观众可以看到大量的红色:红色的片名、红色的霓虹灯、红色的鲜血,都是在凸显出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完整的故事,有具体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明显的明线与暗线相互交融,这完全是最传统的叙事方式。好莱坞电影都在为了尽力满足观众的需要而一部接着一部制作着,而导演斯科西斯也在以好莱坞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这个反传统好莱坞的“电影小子”最终为所有人缔造了一个新好莱坞电影。

评审团大奖 :

片名:《侯爵夫人》

英文片名:La Marquise d'O O

导演:(法国)艾里克·侯麦

本片根据海因里希·封·克赖斯德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侯麦通过简洁、优雅、低调的表现方式为观众们展示了这么一部温柔敦厚的古装剧。这部影片是侯麦在质感影像方面的一次尝试,虽然外景是在巴黎周围的小镇上拍摄的,但是内景却依然沿用了油画般的布景,以此来恢复巴黎上流社会的家庭布局。这种精炼,毫无繁缛豪华的艺术格调,从而形成了一种内在力量主导下,色彩的恰如其分。也正是这种影像的质感,让本片的感情流露是那么的真挚可信,而它还推波助澜的将这部影片推向了第2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也成为众多侯麦影片中最具侯麦气质的电影之一。影片中,女侯爵是纯洁的象征,当她怀孕症状明显的时候,她的父母很委婉的问她是不是怀孕了,她就会说“如果我真的怀孕了,那我肚子里的就是耶稣。”多么巧妙的就表达了自己纯洁可爱的性格,而男公爵呢?善良正义的他也会有如此邪恶的一面,也许在他身上更加充分的表现出了人性的矛盾吧!影片中,女侯爵最后宽恕了他,不是妥协,或许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得到幸福!

并列评审团大奖 :

片名:《饲养乌鸦》

英文片名:Cria Cuervos

导演:(西班牙)卡洛斯·绍拉

1975年,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寿终正寝。也在同年,绍拉用胶片为这个独裁者编织了一曲暴力挽歌——《饲养乌鸦》。这是绍拉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寓言故事。这是关于一个涉世未深但却拥有扭曲性格的小女孩的故事,父亲的残暴强权给她的童年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影片在表现手法上,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时空可以随意的转换着,甚至是交错重叠着,回忆、现实、幻想通过小女孩的精神世界而放大在影像之中,而这也似乎寓意着西班牙的过去、现在以及模糊不清的未来。小女孩可以说是绍拉的影子,也可以说是那些深受当时社会毒害的西班牙人民的影子。片中,小女孩极度渴望着自由,于是便产生了她那残忍而又天真的想法——弑父。只是这种强烈的欲望,却还没来得及进行,父亲就已经暴毙了……影片的结尾,小女孩的姐姐讲述了一个噩梦:女孩被绑架了,却找不到父母,就在暴徒要杀死她的那一刻,她及时醒来了。影片一直表达着导演绍拉对于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于国家的爱。

第三十片棕榈叶:1977年 第三十届

金棕榈奖:

片名:《我父、我主》

英文片名:Padre Padrone

导演:(意大利)保罗·塔维亚尼、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本片是意大利导演塔维亚尼兄弟扬威国际影坛的力作,内容改编自意大利语言学家兼小说家佳维诺莱达自学成才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目不识丁的牧羊人如何不畏艰辛变成一位语言学家的故事。故事的题材不免有些老套,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像这种由一个毫无语言基础、成天放羊挤羊奶的大龄文盲转变为精通三国语言并到大学深造的例子还是屈指可数的,或许故事情节的力气才会变成影片最大的噱头,并一举拿下了第3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在国际影坛上有很多兄弟导演,他们既是兄弟手足,又是合作伙伴,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是其它合作者无法企及的。作为这其中的一对兄弟导演,塔维亚尼兄弟用沉寂已久的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手法来处理了这个发生在穷乡僻壤的奋斗故事,整部影片的气氛平时感人,有一种最原始的淳朴美。主人公一直在和父亲抗争着,也许正如片名一样,父亲既是他的父亲同时也是他的主人,主人公终日生活在他的压迫之下,直到有一天逃出了这个牢笼……终于在学成归来之时,他可以很理直气壮的对这个蛮横专制不近人情的父亲说出了“不”。其实在那个年代,这样的经历并非只属于他一个人。

第三十一片棕榈叶:1978年 第三十一届

金棕榈奖:

片名:《木屐树》

英文片名:L'Albero Degli Zoccoli

导演:(意)艾米诺·奥米

“有这么一种树,它可以拿来制作成木屐。有这么一双木屐,它可以变成道具甚至是成为主角。”为了让孩子可以有鞋穿,父亲砍了一棵树,连夜制成了一双木屐,可是却让地主知道了此事而把他赶了出去。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桥段,这部影片像是纪录片一样,通过一个个佃农的生活向我们讲述了在意大利的北部穷苦的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是默默无名的艾米诺o奥米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这位意大利导演,身兼编、导、摄影、剪辑于一身,通过其敏锐的观察力,以曲高和寡的艺术电影作为创作方向,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一种民生疾苦的社会现象。本片以意大利传统的新现实主义特色为蓝本,以古喻今的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状态。片中没有深恶痛绝的控斥,反而是冷静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的差异——地主的为富不仁,佃农的民不聊生。

记得著名作家阿城曾经这样评价过这部影片:“我非常喜欢《木屐树》,而奥米在他的第一部电影中就是成熟的了。《木屐树》的摄影非常朴素,是凝视。中国电影里只有台湾侯孝贤的电影是这样的,内地的电影摄影总有一种摄影腔。我特别记得问奥米《木屐树》的摄影是谁,奥米的脸一下红了,说:是我。”如此羞涩的一位全方位的导演,不得不令人称赞。当然后来的奥米也没有令所有影迷失望,不断有佳作问世,更是在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评审团大奖:

片名:《猴子的梦》

英文片名:Bye Bye Monkey

导演:(意大利)马可·费拉里

这是一部色彩黯淡的带有讽刺意味的喜剧,同时也是一部现代寓言故事。影片讲述了一系列荒诞的故事,法国青年拉法耶特在剧团遭到一名女子的强奸,他和他的朋友弗莱克曼的住处竟然变成了遍地是老鼠的废墟,更奇妙的是他把他收养的一只人猿名正言顺的变成了纽约公民,之后弗莱克曼自杀了,人猿惨遭老鼠们的吞噬,当初强奸他的女人变成了他的女友,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博物馆和拉法耶特……这一幕幕令人瞠目结舌的画面,不禁会让观众们有些目瞪口呆。影片播出后,自然免不了产生争议,有些观众会认为这部影片情节过于繁乱,而几位优秀的演员来出演这部影片,显然是糟蹋了。虽然骂声阵阵,可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戛纳评委的决定,于是这部《猴子的梦》获得了第31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本片的两位主演杰拉尔·德帕迪约和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均是实力上佳的优秀演员。杰拉尔o德帕迪约被称作为法国国宝级演员,更是在1996年获得了法国最高荣誉“骑士勋位勋章”。虽然没有俊俏的外表,但是凭着其饱满的表演以及深厚的爆发力,让他成为了欧洲最多产的电影明星。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在1949年转入电影界,在费拉里、维斯康提等几位大导演的精心指导下逐渐的成为演技派明星,并在之后的演艺道路上,凭借着《意大利式离婚》、《特别的一天》及《黑眼睛》中的出色演出而三度入围奥斯卡男主角奖,成为六七十年代世界影坛极为杰出的演员。

并列评审团大奖:

片名:《狂喊》

英文片名:The Shout

导演:(英国)耶吉·史柯利莫夫斯基

本片讲述的是关于人如果太执着于某种事物之后所带来的灾难。影片中,克洛斯莱在精神病院里回忆起过去的一切——与安东尼奥相遇的过程,自己可以凭借着叫喊声杀死一群羊,之后又被安东尼奥发现了原来操纵着自己生命和法力的是一块圆石……于是安东尼奥获得了魔法,而他自己却变得一无所有,更是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本片的导演凭借着其高超的艺术水准,流畅的为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个奇特的故事,而观众也被深深吸引住了,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从而获得第3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作为本片的主演之一,约翰·赫特于1962年进军戏剧和电影界,1978年以《午夜快车》首次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两年后主演的《象人》更广受好评,再次获得男主角奖的提名,在这近二十多年的演艺道路上多以配角出现,戏路广阔,其它的著名作品还有《异形》、《肥龙皇帝》、《赤胆豪情》等,而剧中的其它演员也都是各个实力非凡。

也许是对于这种寓意深刻的电影的特别青睐,这一年获得评审会大奖的两部影片,虽然一部是口碑略逊一筹,另一部是影响力还不是很大,但是相信以这种题材为内容的电影在日后的发展上还是大有作为的。

第三十二片棕榈叶:1979年 第三十二届

金棕榈奖:

片名:《铁皮鼓》

英文片名:Die Blechtrommel

导演:(西德)沃尔克·施隆多夫

这是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的鼎力之作,同时也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反纳粹电影之一。影片改编自德国名作家格拉斯的《德意志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畸形侏儒一生的颠簸遭遇,并且通过运用气势恢弘而又奇特的视角来揭示整个德国民族的历史以及纳粹的丑恶。这是一部寓意深刻的电影,它通过儿童全新的视角来抨击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丑陋,尤其是纳粹的罪恶和荒唐行径。

作为主人公的奥斯卡,在面对成人世界里的邪恶和虚伪后,决定不再长大,于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反击着,成长着……整个影片中都充斥着黑色幽默的色彩来向我们展示着德国那段最黑暗最丑陋的历史,记得有一场戏是奥斯卡躲在台子下,而鼓点声声入耳,从而搅乱了一场纳粹会议,这种对于纳粹的兴起做了独到而又尖锐的抨击。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不但获得了第32届戛纳金棕榈奖以外,在1980年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极具深刻意义的影片却因为涉及对于未成年的性描写,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曾一度禁止上映。好在不久之后,美国联邦法院认为对电影带的没收行为是违反宪法的,并且指出电影并没有触犯俄克拉荷马州的法律。于是在2001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做出最后裁决,该部电影终于又可以在俄克拉荷马州租赁。而观众也可以重温这部精彩的影片啦!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现代启示录》

英文片名:Apocalypse Now

导演:(美国)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影片讲述的是美军上尉威拉德在寻找科茨上校的过程中,几乎穿越了整个越南战场,在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后,他终于来到了科茨的恐怖王国。在那里,他结束了对于死亡渴望已久的科茨的生命,使他得到了真正的解脱,而威拉德自己并没有取代科茨的位置,相反的他拉起同伴,登船离去。只是他的离去并没有改变什么,战争依然在继续着,甚至是变得愈加的疯狂起来……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部影片不单单是在向观众再现越南战争的场景,更是升华到了可以运用于任何一场战争的层面上,更有甚者将其比作是任何人都会有的人生经历。影片中虽然对于战争的场面进行了正面描写,但是它真正的精髓却是要表现出人性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战争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于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而这部导演科波拉筹划四年,耗资千万的影片似乎还可以定义为是一部“半纪录片”,通过一名战士在寻觅的旅程中所看、所感、所听,进行了一场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以此来向观众展现出战争所带来的一种人性异化的场面。

评审团大奖:

片名:《西伯利亚颂》

英文片名:Siberaid

导演:(前苏联)安德列·康察洛夫斯基

影片是苏联导演康察洛夫斯基继《第一教师》后在国际影坛又一扬名之作。影片描述了在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里,一个叫叶兰的小村庄中,富户所罗门家族和穷人乌斯丘宁家——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故事。第一代人开始致力于修路,第二代人开始信仰共产主义,第三代人开始为寻找石油而努力。虽然时间的跨度有60年之长,但是影片的节奏却不显拖沓,反而极富有诗情画意,并且生动形象的再现了西伯利亚的人事变迁。也许在我们的想象中西伯利亚应该是寒冷的,是个白雪皑皑的世界,可是在影片中你却全然不会找到这样的景色,在这里它是富饶美丽的,甚至是常会令人想起屠格涅夫的散文。也许也是因为本片的导演康察洛夫斯基曾经总是选择改编屠格涅夫、契可夫等古典文学的方式拍片吧,所以总归还是有一些影子在里面。

不过影片播出后,因为涉及到关于俄罗斯文化传统的衰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备受争议。导演康察洛夫斯基更是在拍摄本片之后而移居到美国生活,不知是不是因为舆论的压力呢?当然这只是本片之外的一个小插曲,对于之后的康察洛夫斯基来说他更是为观众拍摄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并在冷战结束后又重新回到了俄国拍摄影片。

第三十三片棕榈叶:1980年 第三十三届

金棕榈奖:

片名:《影子武士》

英文片名:Kagemusha

导演:(日本)黑泽明

《影子武士》是黑泽明费时五年,耗资近25亿日元的名噪世界影坛的名作,更是在该年度成为了日本十大卖座影片第一位,1980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二名,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入选了日本名片200部。而西方影坛人士也是对此部影片赞誉有加,有人说:“日本古装片的优美传统将由黑泽明这部影片得到恢复,并达到新的顶峰。”也有人说:“美学和视觉艺术的珍品。”可见这部影片所带给世人的深远影响有多么巨大!

影片的精彩之处颇多,像是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本片的象征手法了,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并融入细节的刻画,来表现出当时政治斗争的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人物矛盾。而片尾的象征,更是点睛之笔。被赶走又成为无名小卒的影武眼见武田家的惨败,修罗场上那面武田家的旗帜落入了水中——相当浪漫的象征手法。

除了象征之外,影片对于细节的选择与刻画也是独具慧眼,极具有风味。像是影武初入武田家宅时,影武姿势的变化与近侍神情言语的变化,精彩的描绘出了影武当时内心的矛盾与不协调,同时也表现出信玄的人格魅力对于近侍的久远影响。

影片的最后,虽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影武的心里仍然有着这么一股强烈的信念,那只想握着漂流在河里面的“风林火山”旗的仿佛不是影武者的手,而是武田信玄的手。如此感人的场面,为观众们烘托出了“影子武士”的伟岸形象,而影片就仿佛一部悲壮的史诗一样。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爵士春秋》

英文片名:All That Jazz

导演:(美国)鲍勃·福斯

影片是福斯的半自传的音乐歌舞片,集七十年代爵士乐之大成。故事的主人公乔既是百老汇著名的资深导演又是一位电影导演,他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才华横溢,却又因为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得在工作的压力和情感的放纵下,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在最后的歌声舞影中,他哼唱着《再见我爱》在手术台上踏上了不归之路……在影片中,穿插了一些歌舞的桥段,但是这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歌舞表演,而是类似于费里尼的《八部半》。而对于影片中略带浓厚的自恋倾向,也绝对不会令观众感到一丝粉饰的偏颇。

令人意外的是片中的内容在影片上映十年以后竟然成为了事实,因而这部影片也被称为是福斯预见性的影片。也许人生就是这般的无常,影片中乔先生可以创造票房奇迹,可以吸引各式各样的女子投怀送抱,但他又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常常会对心灵的空虚和肉体的软弱束然无策。有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聊天,有喜欢的文章可以来阅读,有好听的音乐剧可以欣赏,有愉悦的心情可以时常微笑,有新鲜的空气可以呼吸——只是这种幸福的时光又会是多久呢? 就是这样一部无论是在影片中,还是在现实中都略感悲伤的影片不仅在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奖,而且还获得了第5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乐三项金像奖。

评审团大奖:

片名:《我的美国舅舅》

英文片名:Mon Oncle Amerique

导演:(法国)阿伦·雷奈

这部影片就像是迷宫一样,让你们开始思索起关于人生的这个重大命题。影片是导演雷奈重整旗鼓的做片,描写了分别出生于二十世纪20、30和40年代的三个中产阶级角色如何应付犹如迷宫般的各种压力的故事。而在影片中还出现了第四个角色——一个行为科学家,他对于生物以及感情引导的阐述似乎在另外的三个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也可以说影片是以行为科学家关于社会学和生物学的理论为核心,而这个理论所表达的内容就是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他们的脑中得到反映和依据。为了更好的表现出想要表达的内容,片中的画面跳跃感很强,在叙述三人故事的画面间还经常插入科学家关于生物学的老鼠实验过程,从而使影片有着浓厚的学术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导演雷奈曾是法国新浪潮的中坚分子,但是与其他新浪潮电影人不同的是,他更多的是关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政治的相关议题,经常以时间和记忆作为主题,从严肃的文学中汲取营养,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在叙事结构上采用神秘而又新奇的手法,在摄影方面偏向华丽,在剪辑方面注重抒情性,因此作品常常受到争议。因而从这个角度也可说明这部影片为什么在播出后有不少的观众难以接受。不过尽管如此,这部影片还是夺得了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第三十四片棕榈叶:1981年 第三十四届

金棕榈奖:

片名:《铁人》

英文片名:Czlowiek Z Zelaza

导演:(波兰)安杰·瓦依达

这部影片是导演瓦依达继《大理石人》之后,为其所制作的续集,与上集异曲同工之处在于,瓦依达依旧毫不留情的揭露了波兰社会的真实面貌,而通过大量的新闻素材的剪接,更是增添了影片的真实色彩。也正是因为其太过于写实的手法让他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于是他被迫远走到法国生活!

与《大理石人》一样,《铁人》也被认为是反社会主义的影片。《大理石人》讲述的是关于50年代初期劳动英雄比尔库特遭受迫害的故事,而此片也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国际影评奖。而这部于1981年拍摄的续集《铁人》继续承接了上集,讲述的是一名记者奉命去调查托姆楚克的反动材料,但在查证过程中,竟意外的发现了一件隐瞒多年的事件真相:当年名噪一时的比尔库特竟然在罢工中被警察秘密杀害,于是记者将此公诸于世。因为两部片子的内容颇为敏感,所以受到了多方的阻挠,最后才得以公映。西方评论界认为瓦依达的作品应该归类为“新浪潮”,认为它们是在按照“波兰电影学派”的创作路线一直发展着的,同时也继承了波兰传统的浪漫主义色彩。瓦依达一直勇于创新,敢于提出并解决尖锐的问题。这也让关于对他作品的评论褒贬不一,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蜚声国际,他的作品依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甚至是被拿来做深度的研究。

评审团大奖:

片名:《光年之外》

英文片名:Lea annees lumiere

导演:(法国)阿兰·泰纳

《光年之外》是法国著名导演泰纳代表杰作。该片在1981年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之一,并被称作为是80年代最好的影片之一。泰纳的影片多以努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人物的孤独感以及相互关系为特色。而对于历史,哲学等问题,泰纳也是十分的感兴趣。

影片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男主人公乔纳斯厌倦了酒吧里面的工作,于是根据一本书的内容选择了去流浪。终于他找到了书中那个神秘的车库,而这里的怪老头又收留了他。可是事情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冬去春来,负责看守加油站的乔纳斯从来也没有见过一个客人,等到好不容易有人来了,结果却发现油罐里根本就没有油。接着他又去给车库里的垃圾分类,花了三天完成任务的乔纳斯非但没有得到怪老头的赞赏,还遭到了一顿训斥,甚至是还要把垃圾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就这样,乔纳斯似乎一天天的都在重复着一些毫无意义的工作,怪老头也从来不说关于他工作的事情。只是乔纳斯总是可以听到车库里面发出的鹰的叫喊声,接着就是满身鲜血走出来的怪老头。乔纳斯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一把火把车库外面的垃圾都给烧了。可是这回怪老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带他参观起了他的秘密车库……

如此荒诞甚至是有些不合逻辑的故事情节,却深深的吸引中了戛纳的评委们,可见他的魅力还是十分大的!

第三十五片棕榈叶:1982年 第三十五届

金棕榈奖:

片名:《大失踪》

英文片名:Missing

导演:(美国)科斯塔·加夫拉斯

影片描述的发生在南美某国在发生政变过程中,一名美国自由作家神秘消失,而他的太太和父亲更是在寻找他的过程中,因为政治信仰的不同,而常常发生争执,最后他们更是发现了原来美国政府也介入到了这次政变当中。一向以最擅长拍摄政治惊险片的加夫拉斯在本片中大展其才,竟然把一个在政治动乱中的亲情故事拍得如此的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因此本片获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及最佳男主角简直就是实至名归。就影片来说,无论艺术成就还是娱乐价值都是同样的出色。《大失踪》可能给人的感觉有些压抑,而这些不仅是因为死亡带来的,整部电影更像是雾中的巨手掐住了你的喉管,让你在生死一线里拼命的挣扎。这部电影时刻都在恐怖和血腥里,特别是霍曼和贝丝去辨认尸体的场景,那些死难者鲜血淋漓的躯体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关于现代政治的话题。究竟正义何在?而正义又是靠着什么力量来获取的呢?影片为我们留下了一连串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并列金棕榈奖:

片名:《自由之道》

英文片名:Yol

导演:(土耳其)伊玛兹·古尼

这部荣获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作品是导演古尼在监狱里编写而成的。对于土耳其的监狱制度向来给人一种臭名昭著的感觉,而本片通过亲身体验的直观感触,不但进行了内幕式的揭露,而且也让人们对于神秘的中东监狱以及假释犯有所了解。剧中以5名犯人获得假释回到家乡各自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为线索,深度的表现了对于当时被集权制度压制的政治、种族、文化自由的抗议,还有人们在恶劣环境下始终保持着生存信念,进行着不断抗争的主题。本片被认为是受现代主义影响的政治批判电影,导演古尼似乎为了那些饱受法西斯践踏的国家指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通过电影的表达深刻的批判了当时民俗的愚昧、野蛮和残暴。五名犯人构成的五条线索:赛义德·阿里最终原谅了与人私通的妻子,可是妻子已经冻死了,默赫麦德·萨里为了生活再度犯罪,结果却冠上背信弃义的罪名而被击毙,政治犯奥麦尔历经险阻回到了抗争运动的行列中……五名犯人的故事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们的挣扎,命运的捉弄。对于这五名犯人假释后的故事采用了时空转换的方式,详略不同的交织在一起,从而很好的突出了影片鲜明的节奏感,而在影像的色彩上,以冷色调为主,从而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以及民族风格达到一种相辅相成的感觉。

评审团大奖:

片名:《圣洛伦索之夜》

英文片名:La notte di San Lorenzo

导演:(意大利)保罗·塔维亚尼、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在意大利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圣洛伦索之夜即是流星划破天空,许愿者愿望成真的夜晚……

这部反法西斯影片《圣洛伦索之夜》是由一对意大利著名的“左派”兄弟塔维亚尼导演的。兄弟俩将他们的童年记忆化作了一部经过精心修饰的意大利抵抗运动史诗,运用浪漫的语言为观众再现了一段早已逝去的经历,也为二战电影谱写出了一个平民版的影片。

这是一个6岁小女孩亲眼所见的故事,一群农民为了逃脱出纳粹的魔爪,做出了关于命运就此改变的决定,有的人选择了去教堂避难,有的人选择了逃走。这时天空中划过的不再是繁星,而是闪烁着的可以夺去性命的炮火。于是有的人被枪杀了,有的人获救了……

第三十六片棕榈叶:1983年 第三十六届

金棕榈奖:

片名:《楢山节考》

英文片名:Ballad of Narayama

导演:(日本)今村昌平

影片根据深泽七郎同名原作以及另一部短篇小说《东北的神武们》改编而成。日本古信州的某个原始山村,由于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形成了老人一到七十岁就要到樽山待死的可怕而残酷的民俗。但是在影片中并没有强烈的渲染批判这一非人道的旧俗,而是试图从冷静客观的描述中让观众感觉到老人的从容与不舍,亲人们的复杂心情,还有人与生俱来的战胜死亡的“生”的活跃因素,表达了一种“活着真好”的概念。马上就要70岁的阿玲婆虽然即将面对死亡,可是还是在担心着自己的家人,怕他们被嘲笑,怕他们无所依靠,为他们的幸福做着最后的努力,家人们自然也是依依不舍,可是这个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又有谁可以颠覆它呢?她能做的只是静静的等待着死亡……在影片中随处都可以感觉到浓重的生活气息,每个人物都散发着泥土味儿,呈现出一种诗的意境。

这部讲述民间弃老习俗的影片播出后,震撼戛纳获得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除此之外这部影片还获得了《电影旬报》十佳奖的第五名。作为编剧和导演的今村昌平自然功不可没,他的创作功底更是在日后的影片中愈发不可收拾,在1997年,作为他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鳗鱼》再夺戛纳金棕榈大奖。而在日本《电影旬报》评出的“日本最佳100部电影”中,今村昌平一人就入选了6部影片。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优秀的电影大师于2006年因病去世了。

第三十七片棕榈叶:1984年 第三十七届

金棕榈奖:

片名:《德克萨斯的巴黎》

英文片名:Paris, Texas

导演:(西德)维姆·文德斯

影片从叙事风格上来看,继承了文德斯在《公路之王》中的宁静与抒情的笔调,而这种舒缓、内敛和杜绝蒙太奇剪辑似乎成为了文德斯公路电影的鲜明标志。公路和汽车这两种冷冰冰毫无感情的“机器”似乎隔绝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使现代人在不断游走迁徙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荒芜冷漠的状态。

而从情感的宣泄与主题的设置来看,文德斯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觉醒到再度的沉沦,从而很好的把兄弟之情、父子之情以及夫妻之情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天衣无缝的弥合在了一起。故事的结尾在悲伤的气氛下突出了一种尘世的无奈,生活中莫名的寂寞感,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隔阂都是人们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忧伤的,这是一个伤痕累累的文明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的似乎都是一个个独立而孤独的灵魂。就像是著名影星娜塔莎·金斯基在剧中扮演的角色,虽然戏份不是很多,但她那忧伤、绝望的眼神无疑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就是这么一部如此细腻的影片,除了获得了第3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以外,还获得了包括BAFTA、巴伐利亚、恺撒等国际电影节大奖,奖项也主要集中在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影片上等重要奖项中,足以见其实力。

第三十八片棕榈叶:1985年 第三十八届

金棕榈奖:

片名:《爸爸出差去》

英文片名:Otac na sluzbenom putu

导演:(南斯拉夫)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因为一时的口误而被小舅子揭发,于是剃了平头在矿山劳动改造,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自杀,还有人们那沉郁的神色和低声的啜泣。在这么一个专权的时代,人们都停在政治的影子下寂寞的舞蹈着,包括马力克一家。

本片以高度凝练的手法,通过一个六岁小孩的成长从侧面抨击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用孩子纯真的童心来淡化对于政治的批判,其中很多感人的场面也不时的令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充满了怀旧的气息。当然这可不是一部严肃的影片,本片中可爱的童星加上浓郁的乡土风味使得其娱乐性也相当的丰富,令人在感到可悲的时候,又想笑出来。库斯图里卡导演的片子不多,但却堪称部部佳作。在他的作品中极具有吉普赛的热情和疯狂,偏爱描绘世界的残酷、生活的颠簸,却绝不放弃乐观与感性,会令人又哭又笑、甚至是情绪失控。这部影片仅仅是库斯图里卡导演的第二部片子,但这个时候的他,却已经是手握金狮奖和金棕榈奖了。这个人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电影,他总是能在一些粗制滥造的情节中制造出笑料和远远超越于剧情的深刻社会批判。像是白血病少女这种俗套的模式,却在他的影片表现得如此的浓烈,给观众带来了如此之大的震撼。如今的库斯图里卡更是当过戛纳评委会主席的人了。

评审团大奖:

片名:《鸟人》

英文片名:Birdy

导演:(美国)阿伦·帕克

片中的鸟人希望可以自由的飞翔在天空中,甚至是在顶楼上疯狂的展开他的“翅膀”,纵身一跃,其隐喻从而也呼之欲出,即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因为受到战争及社会现实的羁绊而无法实现,甚至是沦落到被人嘲笑的地步。而在片中由一周时间创作并录制完成的彼得·加布瑞尔的歌曲贯穿始终,从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片根据威廉·霍顿1978年发表的一部招人非议的不寻常小说改编而成,故事以越南战场为背景,片中摄影、配乐以及剪接都具有高度的实验性,也使得这部交织于过往记忆和现世惨痛的作品,始终维持着极强的戏剧张力,深具震撼效果。在影片中从来没有提及到鸟人的真实姓名,而那段鸟人幻想出来的自己能够飞翔的场景,更是剧组首次使用飞行相机系统的结果。

第三十九片棕榈叶:1986年 第三十九届

金棕榈奖:

片名:《传道》

英文片名:The Mission

导演:(英国)罗兰·约菲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史诗式宗教冒险片,片中的两位男主人公一个是奉命去建立教会的西班牙教士嘉比尔,一个是因为杀了弟弟而深感内疚的奴隶贩子罗多萨,虽然两人的形象有点脸谱化,内容也略显得有些庞杂,但是影像却表现得十分的壮观,某些场景的拍摄甚至是美的令人窒息,对于两位主角的对手戏也是可圈可点的。故事的结局还是相当的悲怆的,葡萄牙与西班牙政府因为殖民地冲突而在当地发生了令人惊恐的屠杀战争。

影片的男主人公罗伯特·德尼罗被誉为是70和80年代美国影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至今他仍活跃在银幕上,为广大影迷所喜爱。另一男主角杰里米·艾恩斯也是国际影坛上一位十分杰出的男演员,他的表演往往能直入人物之内心,抓住人物之精髓,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两位影帝级的演员在剧中飚戏,再加上优秀的创作班底,意料之中的获得了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评审团大奖:

片名:《牺牲》

英文片名:Offret

导演:(法)安德列·塔科夫斯基

对于罹患癌症的塔科夫斯基来说《牺牲》便是他最后的杰作,在拍摄期间他会时常穿梭在片场和医院之间。时不我待的心情,让这部影片更加深刻的向观众传达着他对于爱,对于人性和信念强有力的信心和憧憬。

这是一部探讨生命意义,怀疑主义的影片——对于后工业社会极其厌恶的亚历山大渴望生活可以有所改变,期待着新世界的到来,但是好像是上天在嘲讽他一样,在她生日的那天,人们的庆祝狂欢被电视新闻打破了,原来第三世界大战爆发了,而人类很有可能在数小时之内灭亡。亚历山大发誓到如果战争可以避免,它可以牺牲他一起的东西,哪怕是最心爱的六岁的儿子。之后他们被迫来到了一个遥远的岛屿上,开始了犹如噩梦般的生活,影片的最后亚历山大烧毁了房屋,而这一个毁灭性的行为,似乎又在预示着灭绝后的重生,在这里饱含着导演对于生命的矛盾心态,不仅表现在这部影片的高潮,也成为了塔尔科夫斯基生命和创作绝唱的顶峰。

在拍摄《牺牲》是,死亡随时威胁着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命,他总是不时的被送进医院,又不时的出现在片场,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制作仿佛像是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在写着遗书。不过好在有伯格曼的老搭档、著名的摄影师史文o纽克维斯特的帮助,让这部影片的镜头感干净利落,美轮美奂。这部影片更是被列入到了瑞典电影史。虽然在这一年塔尔科夫斯基始终还是离开了我们,但是这部《牺牲》同时也获得了这一年的金棕榈奖,相信也是对其导演生涯的一种肯定。

“怀着希望与信心”,这是流亡他乡的塔尔科夫斯基告别世界的遗言。

第四十片棕榈叶:1987年 第四十届

金棕榈奖:

片名:《恶魔天空下》

英文片名:Sous le Soleil de Satan

导演:(法国)莫里斯·皮亚莱特

故事发生在1926年,在阿尔多瓦的一个小村庄里,16岁的穆谢特杀死了对她始乱终弃的情人,尽管所有人都认为死者是自杀身亡的,但是少女还是感觉自己有必要将自己的罪行向村里的神父多尼桑忏悔。多尼桑尽管有老神父莫努·赛格莱的热心指导,但是他还是对自己的职责有着怀疑,尽管被当地人看成是圣人,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看到的是撒旦,他和穆谢特有着怪异而不洁的关系,甚至到最后迫使穆谢特自杀,但是不久之后老神父也发现多尼桑在忏悔亭中死去……

本片根据乔治·伯纳诺斯小说改编,以讨论宗教信仰,即什么是神圣,什么是邪恶为主题。导演皮亚莱特自称是无神论者,但本片却对宗教信仰的阐述没有其他好莱坞电影那般善恶分明。虽然影片一经播出后遭到了不少观众的嘘声,影片的欣赏价值也不是太高,但是还是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导演皮亚莱特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不太亲切的陌生感,对于他那种反潮流、反观看的美学个性,也许真的就只有了解他这个人,才能更好地感受他的电影。不过到时皮亚莱特不断追求电影的人生遭遇,更像是一部浓缩了的法国新电影史。

评审团大奖:

片名:《悔悟》

英文片名:Pokayanie

导演:(前苏联)坦吉兹·阿布拉泽

故事以一场葬礼为开头,瓦尔拉姆曾经是这座城市的统治者,然而从他下葬的第二天开始,就会隔三差五的被人挖掘出来放在自家的窗前,最终疑犯被抓到了,原来她是一个蛋糕师傅,她在法庭上痛诉了关于瓦尔拉姆的种种罪行,像是破坏格鲁吉亚的文化,肆意捕杀知识分子和爱国者,而她的父母就是其中的牺牲者。终于,现在她等到了复仇的机会……瓦尔拉姆的孙子知道了祖父的恶行,感到十分的羞愧,因而自杀身亡了,而瓦尔拉姆的儿子也终于醒悟过来,亲手将父亲的尸体扔下了悬崖。

本片被誉为是继塔可夫斯基之后最完美的苏联电影,是苏联电影改革的“第一只春燕”,由苏联当代“诗电影”的代表人物阿布拉泽导演。影片的主题在于表现拆解斯大林神话,并反省在斯大林统治期间的政治暴力等问题。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在内容上却表现出了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

影片注重于民族兴亡,人物心理结构,文化基因等方面的思考,同时也力求表现出深刻的人性内容和鲜明的表现形式来,以取得两者之间的和谐均衡。通过现实与虚构相融合的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影片完美的讲述了一个关于罪与罚的隐喻故事。

本片除获得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外,也是阿布拉泽的三部曲之一,而另外的两部作品分别是《愿望树》、《祈求》。

第四十一片棕榈叶:1988年 第四十一届

金棕榈奖:

片名:《征服者佩雷》

英文片名:Pelle Erobreren

导演:(丹麦)比尔·奥古斯特

故事是根据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马丁尼索的作品改编而成,讲述了主角佩尔从8岁到10岁跟随父亲从瑞士到丹麦后这两年来的生活故事。

19世纪的丹麦的一个海边的农庄里,四季分明,景色就像是从油画里面跳出来的一样,很美很美。没有了原作中的伤感与嘲讽,在影片中看到的只有透过小主人公佩尔眼睛所看到的以农庄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残酷,以及以长工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觉醒。虽然欠缺一些大起大落的层次感,但是影片的内容还是非常的丰富的,这和摄影社所拍摄的雄壮优美的影像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而演员的造型和演技都是同样的逼真自然,尤其是出色的小佩尔。本片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及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影片。

剧中父亲带着儿子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讨生活,可是日子却是十分的艰难,还要时不时的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好在还是会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哪怕只是一点点都会叫他们感觉到温暖,使他们对生活又重新有了信心。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表现,像是关于父子情,孩子之间的情谊等方面的描写,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一段漫长的经历,让观众们看到了整个世界。

评审团大奖:

片名:《分离的世界》

英文片名:A World Apart

导演:(英国)克里斯·门杰斯

在过去,南非仍然采用着黑白种族隔离的政策时,西方就曾经拍摄过不少关于抨击这种政策的电影,而本片就是其中的一部。影片改编自莎温·斯洛沃的真实故事。20世纪60年代是南非历史上最严峻的时期,南非共产党以及南非州人国民大会为反对白人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进行着坚决的斗争。影片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真人真事,只是编剧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名而已。

本剧仍然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当时南非社会的那种非人道的生存状态,并以丰富饱满的动人场面来烘托出这一严肃的主题内容。莫莉的父母不是逃亡就是被捕,而她也遭到了严密的监察,整个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了,悲愤的莫莉在母亲的解释和她自己的亲身遭遇下,开始明白了为什么父母要选择这么一条坚信的道路……

整个故事在导演门杰斯的掌握下,异乎寻常的优美,影片甚至说达到了静物照片的程度,准确而富有节奏感的让人们从这一组组串联起来的活动着的静物照片中去寻找并发现潜在的美。作为英国的优秀摄影师和纪录片的编导,门杰斯为他的演艺道路上又增添了一份荣誉。本片是他的第—部故事片,并在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大奖,而剧中的三位不同国籍的女演员:美国的芭芭拉、南非的琳达和13岁的英国小演员乔迪凭借着她们坚强有力,踏实可靠的表演功底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第四十二片棕榈叶:1989年 第四十二届

金棕榈奖:

片名:《性、慌言和录相带》

英文片名:sex, lies, and videotape

导演:(美国)斯蒂文·索德伯格

26岁的索德伯格凭借处女作《性,谎言,录像带》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由此一鸣惊人,并且该片成为了独立影片打入主流社会的典范。评委会主席维姆文德斯对这部影片发表过这样的评论:对他而言,评判影片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个性,《性,谎言,录像带》修改鲜明,看了让人兴奋,让人对电影有信心。

导演用极富创意力的手法剖析了现代人脆弱的心理,“性”、“谎言”和“录像带”构成了整个叙事框架的三个基本元素,四个主要人物,七八个场景的变化,又构成了整部影片发展的脉络,使整部影片洋溢出一种简约美。据说剧中还夹杂着索德伯格本人的亲身经历,因此又尤其显得自然真实。对于这部两周完成剧本,一周拍摄结束,总共用了不到五十天的影片来说,如果创作者没有足够的信心与激情,相信很难拍出如此优秀的影片来,想必早就放弃了。

索德伯格的原创精神在于他选择了“美式艺术片”的风格,即把美国商业电影的某种模式赋予在了个人化的变奏中,当然与好莱坞影片相比,自然显得疏离而又冷静,更是排斥掉了不少商业元素,但是也正是这股不同于其他影片,仿佛清泉般的作品,为戛纳注入了新鲜的资源。

评审团大奖:

片名:《美得过火》

英文片名:Trop Belle Pour Toi

导演:(法国)贝特朗·布里叶

也许男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家里明明有一个漂亮贤惠的老婆,却仍然要去外面偷吃一些次一等的女人。影片中的男主角就是这么一个男人,他是一个汽车销售员,家里的太太简直就是完美的典范,美貌与风度兼具。然而就是公司里新来的这么一位貌不惊人的女秘书,却和他擦出了火花,坠入情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违背逻辑,但是影片在表现上却让你不得不信。

影片采用直接诉说的方式,来引导观众走进男人复杂而又梦幻般的内心世界,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更偏重于人的内心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欲念这个层面上。用幽默而又带有几分诗意的表现手法来探讨了关于婚姻中的两性关系,从而颠覆了以往被类型化的偷情影片。影片更是赢得了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及凯撒奖最佳电影等多项荣誉。

这位法国导演在70年代以性题材的黑色讽刺片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在80年代后变得更加的犀利。对于传统道德的怀疑和抵制,加上以荒诞手法做冷嘲热讽,常以男女关系作为剖析世俗的切入口,特别喜欢设置三角关系。叙事反常规,喜欢采用布莱希特式的陌生化手法,像是让主人公直接对着摄影机镜头说话,以削弱情感冲击度,增强理性和反思性。而在这部影片中也很好的体现了布里叶的这种风格。

并列评审团大奖:

片名:《天堂电影院》

英文片名:Nuovo Cinema Paradiso

导演:(意大利)朱塞佩·多纳托雷

本片可以说是意大利导演多纳托雷的成名之作,也是在欧洲当代艺术电影中,中国观众最熟悉最感动的一部影片了。影片给人一种暖到心间的酸甜,同时电影中所散发的魅力又得到了无穷的释放。本片是为了那些热爱电影事业的工作者,电影观众而精心制作的一部关于电影的礼赞,并且荣获了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对于生活在世俗的人们,电影院也许就是一个人间天堂,在影片中出现的人物,无论是电影导演,还是演员或是放映员,他们活动的中心都是电影院,似乎他们生命的主题也是电影。回忆是影片的整体基调,缅怀之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在回忆之中,从童年的多多开始回忆,然后是青年的多多,直到多多离开了小镇,回忆戛然而止,故事又回到了现实,多多坐着飞机又回到了小镇。影片选择了最简单自然的方式来叙事,回忆往事时,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希望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打搅,想必是要去整理留在心底最深的记忆吧。

“这讨人厌的夏天何时才能结束,在电影里它早已结束了。”多多不明白电影和人生的不同,人生的炎夏要更加的漫长酷热。“人生不是电影,人生比电影苦多了!”现实是苦难而乏味的,寄寓梦想的天堂电影院终将坍塌,而那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梦,也只能随风飘走。天堂电影院被炸毁,那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电影也不再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四十三片棕榈叶:1990年 第四十三届

金棕榈奖:

片名:《我心狂野》

英文片名:Wild at Heart

导演:(美国)大卫·林奇

导演大卫·林奇在制作这部影片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你有机会提供给人们在其他地方无法看到的东西,这些东西会使人的灵魂颤动”。这句话则恰恰可以形容这部电影:一段梦幻般的公路旅程,展示出了一幅介于彩色般幻想和黑暗地狱的画面。

《我心狂野》根据巴里·吉福德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成,原著中仅仅五页的内容却被林奇洋洋洒洒的扩充成为了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而唯一保留的内容就是原著中的对白。影片中充满了林奇式的怪癖,像是以残酷的暴力画面为开场,主人公的旅程基本上全部都是内在经验的反应等等。虽然没有使用断裂和快速变化的影像,但是片中还是加入了许多诡异而与主题本不相干的影像元素,再加上爵士乐,重金属摇滚和猫王的情歌交叉演绎,更是让人感到了一丝MTV的韵味。

这部获得第4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影片同时收获了无数欢呼和嘘声。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巩固了林奇作为他那一代人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电影人的声誉。但是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部虚张声势的影片,更有传言说《我心狂野》的试映现场中三百五十位观众离席了三百人。当然对于一部影片来说,既有褒奖也有贬低,那就证明了它是成功了的,要不也不会受到戛纳的青睐了。

评审团大奖:

片名:《法律》

英文片名:Tilai

导演:(瑞士)伊德沙·乌德瑞古

影片讲述了离家出走了两年的主人公终于回到了家乡,却不幸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未婚妻竟然已经成为了父亲的小妾。余情未了的两个人在夜间跑去村外私会,却不小心被人发现,全村的人对他们的行为都表示出极度的愤怒,于是决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处置,就这样在这个村里发生了一系列的惨剧……

这是一部通过两个相爱的人挑战强大的世俗眼光与命运的故事,在影片中对于人性、亲情、伦理以及永恒的话题都做了比较深刻的探讨。

并列评审团大奖:

片名:《死之棘》

英文片名:The Sting of Death

导演:(日)小栗康平

片名《死之棘》取自于《圣经》中格林多的传记,意为罪过。作家俊夫与美穗已经生活了十几个年头了,危机也渐渐凸现出来。俊夫在外面有了情人,妻子雇人调查核实,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并且扬言要自杀。影片在一片灰暗的夫妻对峙中开始,两人并排而坐,中间隔出一人距离,互不相望,似乎也在预示着这对夫妻之间已经有了一道沟壑象,他们的爱情已经出现裂痕。俊夫出于对妻子的愧疚,毅然离开了情人,决心和妻子儿女重新开始,找回往日的幸福时光。但事与愿违,美穗由于承受过大的压力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变得不再相信丈夫,时时猜疑,使俊夫难以固守这最后的个人空间。但是俊夫深知这一切全是自己种下的恶果,也清楚美穗的反常行为都源于内心极大的悲伤,所以他仍然坚持着,默默忍受着,而两人的夫妻关系就在这种互相折磨中走向了边缘……

影片的整体画面平稳温和,而在此基础之上小栗康平又为影片涂抹了大块儿灰暗色调,仿佛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痛苦气息。影片的主题以“爱”、“夫妻”、“命运”为主,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夫妻共同选择死亡,接着又是重新开始,最后丈夫选择了和疯狂的妻子一起进入疯人院,一起忍受对待狂人的待遇。可以说这是一部对于“心理上痛苦”的挑战,这种能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感受,其实很难靠具体形象表现出来,而小栗正是向这种很难做到的创作挑战的导演之一。

第四十四片棕榈叶:1991年 第四十四届

金棕榈奖:

片名:《巴顿芬克》

英文片名:Barton Fink

导演:(美国)柯恩兄弟

这部影片是柯恩兄弟正是扬名于国际影坛的作品。在这一年,这部影片一举拿下了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三项重量级大奖,令世人瞩目。这是一部充满了象征符号的影片,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这部影片在考验着观众的理解能力。影片讲述了一个百脑汇编剧的灵魂之旅,其中有匪夷所思的经历,命运失控的恐惧以及黑丝幽默似的暴力。这又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影片,它隐喻着自由意志被压制与反压制的斗争,同时也在讽刺着好莱坞的商业化与堕落,表现了从事艺术创作的艰难与复杂。

在影片中,不多的人物及场景都经过了夸张的处理,明显的带有魔幻色彩和超现实主义风格,是自卡夫卡以后的现代派思潮在90年代电影领域的体现,从而也成为了柯恩兄弟影片中最大的特色。柯恩兄弟可以跻身于世界级大师名导的行列,自然和他们编、制、导全面合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样的一对组合也为他们的成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另外,科恩兄弟的作品中还常带着魔幻的黑色风格、与好莱坞娱乐片截然不同的叙事手法、夸张到变形的人物和情节,这简直就与好莱坞主流电影也有着天差地远的区别。也正是这样独具匠心的风格,使科恩兄弟步入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度风格化的影像世界。

评审团大奖:

片名:《不羁的美女》

英文片名:La Belle Noiseuse

导演:(法国)雅克·里维特

故事改编自巴尔扎克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晚辈带着自己漂亮的女友来拜访一位画家,从而激发出这位大师级画家早已枯竭的灵感,并决定再次执笔,完成他十几年前半途而废的不朽杰作。画室之外,大画家的妻子和年轻女子的男友嫉妒之心越烧越旺;而画室之内,年轻女子跟大画家的配合却是越来越如鱼得水。两个强烈对比的空间,把四人的生命彻底改变……

本片获得了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它对艺术创造过程的精心描写。影片可以说是详细的记载了艺术创作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沉稳、细腻,杀机内敛。探讨了关于艺术工作中的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画家和模特儿在创作过程中的互相影响。女主角艾曼纽·贝阿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除了她裸现出来的曼妙身体之外,她的表演还带有少女般的清纯以及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气质。整部电影全长4个多小时。确实略显得冗长了,但这也正是导演里维特一贯的纪实片风格——让演员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发挥,即兴创作,不加干涉。影片于1993年压缩成126分钟的版本,取名《Divertimento》。

第四十五片棕榈叶:1992年 第四十五届

金棕榈奖:

片名:《善意的背叛》

英文片名:The Best Intentions

导演:(丹麦)比尔·奥古斯特

本片由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编剧,讲述了关于伯格曼父母的婚姻故事。其母安娜原本是个无忧无虑的富家千金,一次偶然的相遇,叫她爱上了这个与自己显然是两个世界的穷酸学生亨利。安娜执意要嫁给贫穷的哲学系学生,甚至是不惜违背母亲的意愿。直到她来到亨利的故乡,才发现原来这般穷乡僻壤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里的环境似乎动摇了安娜炙热的爱,她才想起了母亲对她说过的话,原来母亲是如此的用心良苦……

本片的艺术色彩很是浓厚,在优美的北国景色的衬托中,尤其显得女主人公的内心的寂寞与难熬。但是由于导演奥古斯特过于保守内敛的拍摄方式,让这部影片显得过于平庸,尽管镜头优美的犹如明星片,但是却给人一种笨拙的压抑感。而且因为过分的注重布景的美丽,使影片缺少了一份自然的美感。而这部3个小时略显臃肿的影片,于是便成为了历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中票房最差的一部,观众在欣赏此片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着一颗耐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奥古斯特第二次获得金棕榈奖了,而该片的女主角、后来更是成为奥古斯特妻子的佩尔尼拉•奥斯特伦也击败了英国女演员埃玛•汤普森,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的殊荣。

评审团大奖:

片名:《小小偷的春天》

英文片名:The Stolen Children

导演:(意、法)吉安尼·艾密里欧

影片讲述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一个成年男子和一群孩子之间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它是一部公路影片:人们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部分来自于安东尼、罗塞塔和卢西奥的经历,还有就是来自于我们通过车窗看到的窗外所展现出来的现代化意大利风情。无论是美还是丑,重要的是车内发生的故事,正如安东尼学会了如何去爱护这些孩子,而孩子们也第一次明白了如何去信赖一个成年人。

全片风格朴实,写尽了人性的冷漠与温情的可贵,也注意了小细节的趣味性,可以说是一部经过重新包装的新写实主义风格影片,具有不错的观赏性。整部影片除了结尾始终没有太大的波动,导演兼编剧的艾密里欧通过日常小事的积累,来表现出旅行者的变化。在沙滩的时候,那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一天,孩子们从阴暗压抑的贫民窟里跑了出来,尽情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肆意的在沙滩上奔跑着,而安东尼也渐渐的意识到了这些孩子是这么需要他的照顾。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一部纯粹意大利制造的影片,多了一份纯真,多了一份优雅,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似是而非,《小小偷的春天》可以说是一部源自于生命真谛的佳作。

影片的片名其实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它其实指的是一个专门偷走孩子不幸的成年男子,要让这群孩子可以用心去发现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的故事。

第四十六片棕榈叶:1993年 第四十六届

金棕榈奖 :

片名:《霸王别姬》

英文名: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导演:(中国)陈凯歌

作为首部折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无疑是一座意义深远的里程碑。本片可以说是陈凯歌导演个人的千古绝唱。他聪明地选择了京剧艺术及艺人的生活来展现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与领悟。因此使得该片不仅有着极强的历史纵深感,更具有细腻的男性情谊与史诗的格局,并且还将小人物在时代中所遭遇的悲欢离合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同时,陈凯歌还让同性恋成为这部电影中重要的类型元素,这完全可以视为电影艺术对中国世俗禁区的有力突破。

本片叙述了梨园里一个前后延续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爱情”故事,段小楼、程蝶衣这两位名优与从良的妓女菊仙上演了一出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的情感“冷战”。爱与恨、痴与怨交织成一张情网,把他们都牢牢困在网中央,谁也挣不脱那一缕绵绵的情丝。而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对立的冲突,以及人在角色错位和面对社会灾难时的所显现出的多重性和两面性,都无一不揭示了“迷恋与背叛”这个复杂的人性主题。

本片最让人难忘的是已去世的张国荣的表演,他把主人公的双重性格塑造得活灵活现,一举一动都颇显匠心。尤其他的眼神,在不同的对象面前简直能变换温度;面对段小楼无法掩饰住内心如火的爱慕,而和菊仙交锋时又冷若冰霜,更多的情况下则处于惶惑与矛盾中,深不可测。

并列金棕榈奖 :

片名:《钢琴课》

英文名The Piano

导演:(澳大利亚)简·坎皮恩

《钢琴课》出自女导演简·坎皮恩之手,她所拍片子不多,但作品个个不同凡响。这部《钢琴课》以其对女性感触细腻的描写,优美含蓄心理的刻画,呈现出了独特的女性电影美学,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女性觉醒”意识的佳作。简·坎皮恩借助哑女埃达的那段钢琴之恋,既述说了人们对一个时代的缅怀,又表达了现代人对所遗忘的那种执着情怀的诗意呼唤。

本片讲述了哑女埃达远嫁新西兰的斯图尔特,她带来了女儿弗洛拉和心爱的钢琴。她优美的钢琴声打动了贝恩斯。贝恩斯提出用土地来换取钢琴,并让埃达去他家教钢琴。后来埃达同意了贝恩斯提出的以肉体接触换回钢琴的条件,并爱上了后者。斯图尔特发现他们的私情后,恼怒之下砍断了妻子的手指,但这仍未能阻止他们的来往。

片中的三个男女都体现着各自的人性:辛苦劳作是斯图尔特的人生理念;贝恩斯有着毫无遮拦的野性和本能,像是未开化的原始森林;埃达对钢琴的迷恋,则是因为弹琴弥补了她语言的缺欠。霍利•亨特所演的埃达形象异常饱满,虽然她在剧中一句台词也没有,但其表现力却强得如同是呐喊一般。影片对埃达“红杏出墙”的观察多半是从女儿的视角来展开的,因此它的风格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朦胧和爱恨模糊的迷茫。

评委会大奖

片名:《咫尺天涯》

英文名:Faraway, So Close

导演:(德国)维姆·文德斯

《咫尺天涯》是文德斯那部被称为经典之作的《柏林苍穹下》的续集,故事的重点从上一集里发誓要变成凡人的丹尼尔转到了他的好伙伴卡西奥身上。

卡西奥也想变成凡人,但他想要变成凡人的动力不是爱,而是为他人谋利。尽管他可以晓得人类的想法,并且知道他们的生活哪里出了问题,但是他却不能对这些人的生活有一点帮助。卡西奥为此深感挫败。当一个姑娘死期将至却恍然不觉,变成凡人的卡西奥试图去救她,可这个姑娘最后还是死了。卡西奥看到以前的搭档丹尼尔现在成了一间匹萨店的老板,和妻子玛瑞安过着幸福的生活。变成凡人的卡西奥也有看护自己的天使,他在天使的看护下帮助黑帮分子通尼从犯罪生涯里摆脱出来,让通尼和失散的姐姐重新团聚。正当卡西奥为此而高兴时,传来了上帝要召回所有流散在人间的天使的消息。

文德斯非常喜欢在城市里表现流浪的状态,将现代社会里孤独与疏离的状态描述得愈加生动。因此,流浪与疏离是文德斯电影永远的主角,他也籍由这两个元素在银幕上创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虚空感的世界。文德斯在《咫尺天涯》中以卡西奥俯视的角度观察德国统一后社会景观的变化。

第四十七片棕榈叶:1994年 第四十七届

金棕榈奖

片名:《低俗小说》

英文名: Pulp Fiction

导演:(美国)昆汀·塔伦蒂诺

《低俗小说》可以说改变了整个电影史的发展历程,它让独立电影开始获得主流电影的认可。天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依据自己的喜好,融和了黑色电影、黑帮电影等多种电影的元素,然后将自己喜爱的人物、情节、对白、道具、歌曲等通俗流行文化注入其中,制造了这部充满了不少奇观的怪异影片。该片不但获得了当年的金棕榈奖,还成为电影人凡谈电影必然会提及的一部片子。

《低俗小说》中发生的几件事,或多或少都跟黑社会有关联。可是这几件事情本身却是毫不相关的,每个故事之间也没什么具体联系。《低俗小说》彻底地将暴力美化或风格化。它让观众明白,你看电影是在娱乐,不要多想别的什么。借助本片,塔兰蒂诺轻松幽默地回顾了美国的电影史、音乐史和舞蹈史,加上黑色电影和硬汉小说中对待暴力和恶行的冷漠态度、强盗片的人物设计和格局、香港电影的激烈火爆动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迹与现实的混淆,使得《低俗小说》成为后现代的什锦大拼盘,达到了娱乐狂欢的效果。花哨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漫不经心地谈论琐碎问题的黑社会小混混,《低俗小说》看似随意拼贴,其实叙事结构有着不错的技巧。本片以独特的审美观反映暴力,独具一格的散点拍摄手法更是引领了时代潮流。这部影片在当时仅仅是塔伦蒂诺拍的第二部长片。可却让昆汀由一个藉藉无名的录影带出租屋小老板,成为纵横影坛的大导演,并且激励了无数影迷拿起摄影机,走上了电影创作之路。

评委会大奖

片名:《活着》

英文名:To Live

导演:(中)张艺谋

《活着》被一部分人视为张艺谋个人最杰出的作品。此片不仅获得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光头明星葛优还凭借在片中的出色表演荣膺戛纳影帝,成为首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男演员。这部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以福贵一家子的坎坷不平的命运为叙事线索,讲述了这家人前前后后几十年遭遇的心路历程。而不同年代的遭遇,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和变迁,从解放战争到大跃进再至文革,最终,他们的生活已经变得非常麻木,失去了太多的东西,面对生活的困境,剩下“活着”这个基本概念了。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际遇,涵盖着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自己命运无法掌控的内心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涩笑容。在福贵的一生当中,他一直是不可自决,从最初的纸醉金迷,到枪子带来的恐惧,直至儿子夭折时的悲愤控诉、女儿意外死去时的无可奈何的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酸甜苦辣——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牢牢控制。《活着》还有着史诗特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裹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却引人深思。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进而成为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所必须的忍受。活着就是忍受。

并列评委会大奖

片名:《毒太阳》

英文名: Burnt by the Sun

导演:(俄罗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毒太阳》虽然在金棕榈的争夺上败给了《低俗小说》,但随后在当年的奥斯卡上却获得了最佳外语片。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以悲怆的情绪创作了这部以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政治镇压运动为背景的作品。影片中无论是没落贵族米迪亚,还是革命英雄科托夫,都在经历着由政治运动带来的灾难,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他人进行着迫害。

本片的背景是1936年的苏联,透过民族英雄红军上校科托夫的遭遇,描绘了当年旷日持久的“肃反”运动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电影并未运用刻画政治现实惯用的冷峻色调和激烈斗争场面,而是将画面定格在晨风里包裹着香气的乡间、翻滚着金黄色呢喃的麦田、母亲吟唱的歌声、妻子的嫣然笑容和女儿的小小怀抱。可在这样浓郁温暖的氛围中,竟然隐藏着血泪与冲突,不安与暴力正一点点侵入到家园之中。

对于前苏联历史上的这次政治事件,众说纷纭,有谴责的声音,有反思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导演米哈尔科夫没有做过多的追问和过于苛责的批判,而是平静地叙述了受害者面对祖国的反目和亲人的离别时那种无法言喻的痛楚与无法愈合的伤痕。为了反衬出主题的残酷,米哈尔科夫在影片中还插入了大量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将俄罗斯诗化电影美学与情绪感染的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许只有这种和谐而强烈的对比才能恰当表现出那种灼人的烈日。

第四十八片棕榈叶:1995年 第四十八届

金棕榈奖

片名:《地下》

英文名:Underground

导演:(南斯拉夫)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1995年夺得金棕榈奖的《地下》是前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一部超现实主义的政治史诗,充满了政治隐喻和人性灵魂的剖析审视。片中人物也都因为处在非正常的战争和所谓“革命”压迫下而变得人性扭曲。片中两个主人公,一个自私鬼,一个战争狂,他们进行的无疑是一种伪革命,假革命,披着革命的外衣来满足他们对暴力,对女人,对金钱,对名誉的欲望。本片跨度很大,从1941年一直到1992年,经历了二战到南斯拉夫的解体。影片讽刺了政治至上及英雄崇拜的社会,同时也把人性的黑暗狠狠地挖苦了一番。影片用库斯图里卡特有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影射了前南斯拉夫整个当代史,尤其是国家崩溃背后的道德危机。

这部电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用黑色的叙事与角色的荒诞无稽的演绎表现出在黑暗的国度里人性价值的溃散与灵魂的脆弱,反思生存意义与透视战争的毁灭性。影片成功之处在于荒诞不经的叙事丝毫没有减弱影像精妙无比的隐喻,使整部影片游走于喜剧和悲剧之间。而且这部作品透漏出对逝去国家的怀念,在癫狂的笑声中隐约透出淡淡地哀愁。有天空的都市战乱频繁,没有天空的都市却最终脱离世界自成一方乐土。当老友重聚,所有怨恨与隔阂全部消弭,大家在那片极乐岛上恣情欢乐时,不要忘记“曾经,有一个国家叫南斯拉夫”……

评委会大奖

片名:《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

英文名:Ulysses’ Gaze

导演:(希腊)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是为配合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而特别拍摄的艺术电影,是荷马史诗《尤里西斯》的现代版本,总共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方言。电影跟随一位流亡美国多年的希腊导演的脚步开始讲故事。这位导演回故国放映他备受争议的一部影片,而他的真正目的是寻找三卷失落多年、据说是曼拿卡兄弟在电影艺术萌芽初期拍摄的反映百年前巴尔干人民生活风貌的电影底片。他登上一艘开往德国的货船,在贝尔格莱德获悉胶片被送往萨拉热窝。他终于找到萨拉热窝电影资料馆馆长,受战争影响,馆长已经不可能放映这些影片。导演结识了他的女儿,两人一见倾心。在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几声枪声,导演的一位朋友已倒在血泊之中,他发出撕声裂肺的哀嚎。

电影表现了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导演对历史和人民的人道关怀,影片中残破的风景和动荡不安的人心都透漏出绝望和悲凉。通过主角从南欧到东欧追寻电影的过程,导演用真实、虚幻交错的手法对巴尔干岛诸国的复杂历史和分裂现状作出各种反省和思索,最后在遭受战火摧残的萨拉热窝找到了答案。导演将整个寻影过程笼罩于绝望悲凉中。片中出现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物象,如遭战火洗劫后的影城、多瑙河上巨大的列宁雕像等,均呈现出一种“凝视”的政治涵义。在这部政治性甚浓的电影作品中,安哲罗普洛斯擅长的长镜头运用仍然让人眼亮。

第四十九片棕榈叶:1996年 第四十九届

金棕榈奖

片名:《秘密与谎言》

英文名:Secrets & Lies

导演:(英)迈克·李

  《秘密与谎言》是一部有关阶级、种族和家庭的影片,比较典型的英国小制作风格,叙事朴实,表演也很生活化。甚至它所启用的演员也都是长相一般、不甚出名。此片不仅获得当年金棕榈奖,扮演辛西娅的布伦达·布莱森也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这部低成本的讲英语的欧洲片由英国著名导演迈克·李执导。他又一次将平凡人所遇到的奇妙事物刻画的相当深刻精彩。

片中的主人公霍顿斯是一个智慧的中产阶级黑人女性,她是一个被收养的孤儿,但现在她决定去找亲生母亲。但是她沮丧地发现亲母是一个白人而且是工人阶级。辛西娅很快就相信了霍顿斯,她们建立起了友谊,而且这也给了辛西娅以动力。但是霍顿斯发现自己介入并改变着一个已经杂乱无章的家庭。

优美的音乐,优美的伦敦口音,随口说出的诙谐语言,善良淳朴的人物,看似波澜不惊,却暗潮涌动的剧情,构成了这部精彩的电影。影片围绕着住在两栋属于不同阶层的房子,却又被家庭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一家人展开,而那个黑人私生女则是这个家庭不得不面对他们生活的“秘密与谎言”的催化剂。但影片并没有试图在种族关系的政治问题上多下功夫,它只是一部有关家庭困境的喜剧。影片最动人的场面之一是艺术行家欣赏的长达9分钟的长镜头,她描写这位白人母亲终于同意会见她的女儿,并且说出其出生的真相。

评委会大奖

片名:《破浪而出》

英文名:Breaking the Waves

导演:(丹麦)拉斯·冯·提尔

《破浪而出》是一部充满19世纪勃朗蒂式的浪漫阴暗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苏格兰北部岛上一个笼罩着浓厚宗教气息的村子里,虔诚的宗教信仰者的年轻姑娘贝丝遇上了石油工人简,他们深深相爱,但不为岛上的居民接受。简因为钻井事故而下身瘫痪,于是他要求贝丝离开自己,去和别的男人生活,但这爱的牺牲也将贝丝推入精神崩溃的深渊并最终将她毁灭。

影片分了八个章节,包括:贝丝的婚礼、和简一起生活、独自生活、简的病情、怀疑、坚信、贝丝的牺牲、葬礼。从婚礼到葬礼看来的确有点讽刺。这几个章节的开头都有一幅美丽的风景和一首动听的音乐来衬托整个故事,那风景的色调有点像油画,音乐也感觉很舒畅。表现出每一个章节的情绪。

本片是拉斯·冯·提尔《良心三部曲》的第一部,片中有着他惯用的导演手法,简单的人物、情节,摇摇晃晃、随心所欲的镜头语言,入木三分地刻画简单中的不简单、平凡中的极端的人与事。如果说拉斯在本片中有强烈的批判和谴责,那就是在面对顽固的传统约束时,人性深处迸发而出的强烈欲望激情,与之发生尖锐而无法调和的矛盾,同时在更高一层的哲理高度质疑了宗教的偏执和对人性的压抑。扮演贝丝的艾米丽·沃森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虽然是初登银幕,就已经显示出炉火纯青的非凡演技。

第五十片棕榈叶:1997年 第五十届

金棕榈奖

片名:《鳗鱼》

英文名:Unagi

导演:(日本)今村昌平

《鳗鱼》是今村昌平导演继《黑雨》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杰作,在1997年摘走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这部电影相当另类,虽然故事算不得温情,但是却有以往所没有的暖意!剧情描述中年男子山下杀掉了与人通奸的妻子,八年后出狱的他在小镇上开起理发店来维持生活。一天救了企图自杀的女人圭子,并让她留在店里帮忙。山下关怀和照顾让圭子渐渐萌生爱意,但山下却以有过失败的婚姻和曾经的杀人经历做借口,狠心拒绝了圭子的求爱。直至圭子发现怀孕,圭子过去男友找上门来时,山下才突破心理障碍接受了圭子的感情。

影片是一个关于“再生”的故事。背负着杀妻罪心中埋着伤痕的男主人公和曾经沉溺于肉欲自杀未遂的女主人公,俩人相遇相爱,内心的创伤渐渐被治愈,从而更积极地面对人生,迎接新的生活。除了两位主人公,导演将其他配角们也刻画得有声有色。影片的节奏比较缓慢,营造出一种微微压抑的特殊气氛,而这令结尾的高潮部分更显得酣畅淋漓。

今村昌平不愧为关怀女性的大师,在他的电影里看不到半点女权的影子,他眼中的女人或者说是日本女人本身的生存状态,永远是焦虑、卑微、压抑和坚强。片中没有任何起伏的叙述,即使展现主人公内省意识所动用的迷幻效果,也只是倏的一声从眼前飘过,生怕打扰了观众跟着导演叩问人性的深层思考。

并列金棕榈奖 :

片名:《樱桃的滋味》

英文名:A Taste of Cherry

导演:(伊朗)阿巴斯o基亚罗斯塔米

《樱桃的滋味》表现了寻找死亡时发现生命的奇妙历程,探讨了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中”对生死的看法,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在世界影坛引起轰动,摘取了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即将结束时,是一个固定机位的镜头,长时间地对着躺在坟墓里百感交集的主人公的脸,随着电闪雷鸣,主人公隐约的泪光在黑暗中断续闪现,淅沥的雨声调节着万籁无声的画面,营造出庄严的仪式感。随后,出现了长时间的黑画面,让人思考:他会愿意放弃如樱桃般的生活吗?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哲学思考与美丽樱桃凝成一体,可谓风格独具。就在观众陷入深深思考之时,阿巴斯忽然用颗粒粗糙的记录片影像解构了之前花足心思营造的一切意象:摄影机、导演入画,告诉观众这只是拍戏。

阿巴斯兼具着诗人的敏锐与哲学家的思辨,用含蓄的感性手段去到达彼岸的理性,在他的世界中,人类之间的沟通困惑,生与死的存在困惑,始终是他的影像要表现的两大主题。影片的很大部分关于生与死的对话都是在车上由两人对白所完成的,在拍摄这部分时,摄影机的视角总是对准人的侧面,这样在交替中,远景中的美丽自然景象总是能够入境,在摄影师出身的导演片中,这些自然影响总是充满着队生命的礼赞,所以这种摄影视点的选择也无形中凸显了生与死的较量,生活是美好的,自然是那么美丽,死亡应该却步。

评委会大奖

片名:《意外的春天》

英文名:The Sweet Hereafter

导演:(加拿大)艾顿o伊戈扬

《意外的春天》是加拿大著名导演艾顿o伊戈扬编导的一部悲剧片。影片讲述加拿大一个小镇的一段悲伤经历。有一天女司机德里斯科尔开的汽车掉入冰湖,车上14个学生死亡。本镇律师斯蒂芬斯联合死亡学生的家长开始了对汽车公司的漫长官司。

作为伊戈扬的第一部改编作品,《意外的春天》继承了他的电影中一贯存在的结构与概念:交错复杂的叙事结构,精雕细琢的影像勾画,主人公们平静外表下潜伏着的巨大压力与内心冲突。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伊戈扬这次并没有为故事的发展设置一个可供追溯的临界点,而是直接以一种探寻和观察的方式揭示了汽车事故背后的悲剧背景。该片最值得一提的要算是其独特而复杂的时间结构了。一个平静小镇上发生的一起汽车事故是全片的中心事件,但导演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一事故的前因、经过、结果,而是通过不断的闪回让叙事在三个不同的时空间相互自由的结合与交叉。把事故前后小镇中不同的人事交错呈现,并时不时地穿插进律师对自己与女儿关系的回忆。这样的结构安排正暗合了回忆时那种无序的意识流动,观众在目睹不同人的叙述和回忆后渐渐丰满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同时了解了小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命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片最触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对伤痛的刻画,对人生中无法挽回的痛楚,伊戈扬在此做了最动人的描写。

第五十一片棕榈叶:1998年 第五十一届

金棕榈奖

片名:《永恒的一日》

英文名:Eternity and a Day

导演:(希腊)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永恒的一日》是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名作。影片用幻想、回忆与现实进行三重交错,畅快淋漓地表现了生命与永恒这个命题,不但延续了安氏对文化寻根的意念,还细细地勾勒出人物内心的丰富世界,指出人类所欠缺的情感交流和家庭回归的必然。安氏惯有的长镜头力度丰厚,使得本片成为他感情最为内敛、但表现力丰富的作品。

本片讲述一个老诗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中的告别和回忆,但和一个阿尔巴尼亚男孩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在纯净的生命之爱中,体验到突破有限词语的超脱,以及和命运的和谐。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除了天空、爱琴海、建筑、诗歌这些具有希腊精神象征的事物,我们还可以看到婚礼、街道、边境线、生活场景、社会百态等人文景观。

这是一部蕴涵淡淡忧伤的诗意电影。安哲罗普洛斯导演叙事与剪切非常精妙,布景和表演带有一些舞台剧风格,剧中的台词和对话回味悠长。最令人叫绝的是老人脑海中的景象与现实交融合一,既带动了故事的发展又引入了回忆,如此表现手法突破了一种可能性,实在大开眼界。母亲的召唤,妻子的思念,诗人的共鸣……老人与孩子,某日的聚会……众多的场景与元素如非直线的情节发展中的切入点,最终由老人行动与想象串联到一起,形成了诗意般的永恒一天。

评委会大奖

片名:《美丽人生》

英文名:Life Is Beautifu

导演:(意大利)罗伯托·贝尼尼

不是渲染死亡,就是介绍血腥,这似乎有关二战时期的影片的两个共同点。但这些在《美丽人生》中没有直接体现,而代替它们的是更多的欢笑和泪水。本片由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罗伯特o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本片故事很简单:活泼乐观的意大利青年圭多是个犹太人,他来到小镇阿雷佐遇见了心仪的姑娘多拉,经过几番巧遇和努力,他终于与多拉结婚,并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约书亚。可是,好景不长,纳粹在约书亚五岁的生日上抓走了圭多一家。为了不让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试图让约书亚以为这只是一场游戏。“游戏”结束时,圭多惨死在纳粹的枪下,而约书亚得到了“游戏”的最高奖赏。

一部反映战争的片子,却不去描写战争的残酷与不人道,而是通过生活的细节来展示,并且以一种喜剧的手法来表达。这正是罗贝托o贝尼尼的高明之处。他避开了常人所想所感受的,以一种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来反思战争省视战争。罗贝托o贝尼尼在本片发挥了高度创意,用妙想天开的方式将一种几乎已经拍烂的题材——纳粹迫害犹太人点石成金,颇有点卓别林喜剧的效果。这种处理彰显了意大利人开朗的民族性,并且用逗笑效果甚高的奇想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使人在观赏时感到内心愉悦,看后亦深觉酸涩。其中,情节编排巧妙和主角个性鲜明居功至伟,贝尼尼和小童星的精彩演出亦处处见火花。

第五十二片棕榈叶:1999年 第五十二届

金棕榈奖

片名:《罗塞塔》

英文名:Rosetta

导演:(比利时)尚·皮耶尔·达内、吕克·达内

达内兄弟的影片都有纪录片的风格,这部让他们首次获得金棕榈奖的《罗塞塔》也不例外。这次他们把镜头瞄准了一位长期受失业困扰的女工。影片说的是刚满十八岁的女孩罗塞塔刚在工厂过了试用期就被厂方给开除了,她的心情非常非常的沮丧,更为未来的生活感到不安,她住在毫无安全感的活动屋里,不但要养活自己,还得养她那酗酒成性的母亲。面对悲惨环境,她只有一个选择:为生活战斗下去,不然就选择死亡!这部影片表达出社会如果无法保障青年工作的权益,就有可能让他们走上犯罪之路的主题。 本片绝不煽情,也没有试图美化主人公罗塞塔的灵魂。该片通过手扛摄影机跟踪拍摄,以非常写实的风格和快速的镜头切换,呈现了一幅凄惨冰冷的画卷,从而映衬出残酷无情的现实社会。随着人物的动作与情节的缓急,摄影机的节奏是不断变幻的,我仿佛始终跟在罗塞塔的左右,如此的接近她,接近她的生活。而她眼神中闪烁的不安和胆怯正说明了她对未来的怀疑。《罗塞塔》里既没有愤青式的逆反,也并非毫无希望的一片黑色。片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镜头:罗塞塔总是在草坪的一个洞口处换鞋,脱下,穿上,反反复复这样做着。其实,这正是无数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写照:冷静里透着股习惯性的麻木,无奈里又多了些未被全然磨灭的希冀。

评委会大奖

片名:《人,性本色》

英文名:L’Humanite

导演:布鲁诺·杜蒙

《人,性本色》这部影片更多地凸现出冷静压抑气息,而这正是本片导演布鲁诺o杜蒙的个人风格。该片两个半小时的片长,缓慢冗长的叙述,对日常生活细节事无巨细不厌其烦的刻画,无不考验着观众的耐性。故事以一个偏僻的法国西北部小镇为背景,一个木讷单纯有些自闭的警校少尉法拉,还有他爱慕的女邻居女子,以及这个女人的男友。世界仿佛就这么几个人。然而,一桩人命案,让这个宁静的封闭空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本片是一部充满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尽可能排斥一切主观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与抒情描写,以严谨写实的画面展现生命最本能的原始状态。片中与情欲和凶杀有关的情节,在电影中的的表现都是赤裸裸的,没有丝毫修饰与回避。布鲁诺o杜蒙通过这部影片对现实生活的细节进行绝对的客观单纯地描摹,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反映了一种随意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而正是这种庸俗的自然还原了人性的本质,就是一种潜藏在人性深处的动物性。

有趣的是,本片的男女主角本来都是业余演员,男主角艾曼纽o斯高顿在现实生活中是一退伍军人,同剧中的法拉一样也是个有些自闭的人。影片中,他传神地表现出法拉迟钝自闭的特质。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这就是他自己。令曼纽o斯高顿没想到的是他凭借此部影片一炮而红,成了多少专业演员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戛纳影帝。扮演朵蜜诺的女演员塞夫琳o卡尼尔是个冷冻食品工厂的女工,也是首次登上银幕就摘下全球瞩目的戛纳影后桂冠。

第五十三片棕榈叶:2000年 第五十三届

金棕榈奖

片名:《黑暗中的舞者》

英文名:Dancer In The Dark

导演:(丹麦)拉斯o冯o提尔

《黑暗中的舞者》丹麦天才导演拉斯o冯o提尔继《破浪而出》、《白痴》后的“良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是一部引起爱憎两极反应的准歌舞片,获的戛纳金棕榈大奖。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利坚,身为单身母亲的捷克移民塞尔玛在乡村工厂工作。她对音乐有着无限激情,对好莱坞音乐喜剧更是兴趣浓厚。可视力正的衰退让塞尔玛有说不出的心痛,而且她的儿子因遗传的原因而患上了与母亲一样的疾病。如果她挣不到支付动手术费用的金钱,她的儿子也难以逃脱成为盲人的命运。有关她命运的一场戏已逐渐走到了复杂的结局……片中的塞尔玛坚强而乐观,她像战场上的孩子一样,时时刻刻躲避着不幸,可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出现奇迹,黑暗的世界最终埋没了她倔强的身姿。

本片的处理别具一格,完全不同于传统歌舞片,有些段落让人难以忍受,但也有出乎意料的感人场面。虽然拉斯o冯o提尔是以牺牲奉献的母爱为主题,但让人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希望,哪怕只能在黑暗中,也可以跳起优美的舞蹈。在这部片中,音乐的部分几乎是由主人公的歌声来完成的,没有豪华的场面,没有漂亮的面孔,没有经典抒情的旋律,没有美轮美奂的舞蹈,只是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完成生命的绝唱。有着“冰岛女神”美誉的歌手比约克在影片中的表演令人惊叹,尽管她此前从未演过电影,但她的演技真是不赖。

评委会大奖

片名:《鬼子来了》

英文名:Guizi Lai Le

导演:(中国)姜文

《鬼子来了》的遭遇真是曲折。这部姜文耗尽心血的电影,虽然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评委会大奖,可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在影院公开放映。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鬼子来了》反而在日本——这个当年侵略者的国度公映时——取得了不错的佳绩,甚至还获得了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

《鬼子来了》的故事发生于临近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日占区挂甲台村,一天夜里,寻思事的村民马大三被要求妥善监管两个战俘,其中一个是鬼子花屋小三郎,一个是汉奸翻译董汉臣。可想而知,让一个村民在日占区监管日军战俘是多么的具有戏剧性与荒诞性。在《鬼子来了》中,姜文用纪录片风格的表现手法,给了我们一个荒诞的生存故事。说它荒诞,是因为在故事里的每个角色都没有遵循他们应该遵循的规则。他的意思很明显,在那样一种异常的条件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仅仅为生存而生存。要说反省,中国人首先该反省的正是自己的这种生存哲学。靠抗争可以生存,靠隐忍也许也可以生存,但靠幻想和不切实际的希望绝对无法生存。

第五十四片棕榈叶:2001年 第五十四届

金棕榈奖

片名:《儿子的房间》

英文名:The Son’s Room

导演:(意大利)南尼·莫列提

没有漂亮的演员和轰动的特技,拍摄技术非常普通,叙事方式也很平常的《儿子的房间》能够获得2001年的金棕榈奖,完全在于剧情拥有的真挚情感,并触动了心中的伤痛,让人在思索中追问生活的价值是什么。意大利导演南尼o莫列提一反他过去作品中的轻松幽默的风格,转而用剧情片来娓娓道出一个感伤哀怨的家庭重建故事,气氛控制得宜。他将影片处理的平和而自然,充满逼真的生活态势,有着温和的写实主义风格。该片在冷静的基调下,依靠细腻的观察,对家庭悲剧作了深刻的诠释,特别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几个主要家庭成员的复杂心态。

简洁的情节、厚重的情感,本片使我们懂得了家庭应该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而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的意外失去都会让原本坚固的结构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余的成员瞬间失去了固有的节奏、方向、梦想,迷失在悲伤、自责、惊恐等等这些情绪中无法自拔……《儿子的房间》里没有歇斯底里般的悲痛欲绝,情感自然流露的描写非常成功到位,片子里所有的悲伤、压抑和自责都是通过人物的一个个细节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从中能分明感觉到那个父亲内心深处滴淌的爱之血。片尾的红日东升象征着这家人告别阴霾,热情迎接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而那个长镜头就像是一声长长的感叹:一切都没结束,一切还要继续!

评委会大奖

片名:《钢琴教师》

英文名:The Piano Teacher

导演:(奥地利)迈克尔·汉内克

《钢琴教师》之所以在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完全在于它对人性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无情的揭示。故事讲述的是,已是不惑之年钢琴女教师爱莉卡因与年老但控制欲很强的老妈共同居住生活,使得她活得很压抑,去录像带店看色情片是她唯一发泄欲望的渠道,而且她还喜欢用剃刀自虐来获得快感。面对闯入她生活中的那个男学生,这个变态女人对其施行一连串的肢体引诱。他们两人互相以精神与肉体虐待来满足对方需求。

《钢琴教师》中的那对饮食男女旺盛的情欲叫人感觉到一阵阵寒冷,而片中暴力与性欲相互交错出来血腥的画面更是让人震惊。片中在爱欲感情上的表现上没有一点温情缠绵的意思,给人印象最突出的是女教师在欲望的推动下,对情感的自我放逐,她那遭受压制的性欲在偷窥中得到发泄。而她之所以内心变态,是因为不能正常享受生命和欲望导致的结果,她的生活其实是很痛苦的。

本片能让观众体验到人性中的张力和阴险,看到了一个被严重变态压抑而心理变态女性的生命体验。整个影片十分流畅,片中采用了很多优美的古典音乐作配乐,与钢琴表演相关的场面也拍得十分高雅,而这些音乐与女教师在情欲严重压抑后的扭曲的阴森和冷漠的绝望形成强烈的对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片女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把女主角的偏执心理和乖张行为刻画的深刻细腻,她也因此戴上当届戛纳电影节影后的桂冠;而男主演贝诺特·马吉梅尔也成为当届戛纳电影节的影帝。

 #amp#nbsp; 第五十五片棕榈叶:2002年 第五十五届

金棕榈奖 :

片名:《钢琴家》

英文片名:The Pianist

导演:(法国)罗曼·波兰斯基

《钢琴家》是波兰斯基的重要作品之一,它是投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有着148分钟的长度,先后在捷克、柏取景拍摄完成。它不但毫无悬念地把金棕榈奖揽入怀中。该片表现了二战时期华沙犹太人在悲惨景遇中的求生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以叫人惊讶的客观笔触描述了那段时期的真实情景,散发着近乎冷酷和令人心碎的艺术感染力。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波兰斯基在片里倾注了很多个人的情感和情绪,使得观众感同身受甚至完全超越了同情为那个时代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而暗自垂泪。

这部影片深深烙上了波兰印记,有着很深的波兰民族情结。片中的大部分乐曲都是出自伟大的波兰钢琴家肖邦之手,他的音乐内涵完整地融入了整个电影。本来肖邦的音乐是革命的诗章,然而在片里人们从他的音乐中听不到激昂的旋律,反而觉得有股淡淡的忧郁,宛如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让人感受到一种隐藏的力量和隐忍的精神。《钢琴家》在前半部分是舒缓地记录历史,后半段则完全是人物在逆境中求生的过程。罗曼·波兰斯基的风格是细腻的镜头表现手法,而且在欲望和人性上的处理近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部影片可以说这是波兰斯基的呕心呕心沥血之作,显示了他在创作上的个人雄心。而且不仅寄托了他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成为他能否摆脱近些年低迷状态的一个考验。另外,曾主演《红色警戒》的2美国演员阿德里安o布洛蒂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而他也凭借《钢琴家》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的头衔。

评委会大奖

片名:《没有过去的男人》

英文名:The Man Without a Past

导演:(芬兰)阿基·考里斯马基

《没有过去的男人》是阿基·考里斯马基继《浮云》之后 “当代芬兰三部曲”的第二部。这是一部关于生存的黑色喜剧,片中有着强烈的幽默感。它通过对芬兰社会异化的思索和对无家可归问题的关注,讴歌了人性中的温暖力量,谴责了社会对弱势者的无情欺压。

对比是本片幽默的来源,又是作者人性关怀和批判力量的所在。电影聚焦芬兰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讲述那些生活在废弃的集装箱和垃圾箱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即便身无分文也知道帮助别人并享受以此带来的快乐;相反身为国家富有阶层的银行职员和警察却自私又冷酷,讨好强者漠视弱者,丧失了对他人起码的尊重之情。这种将社会对身份的认可和个人特色两相比照,形成鲜明的效果,使得电影充满了现实主义批判的力量。而电影中幽默的高潮出现在前来保释的律师和警察在法律条文上较量的情景,老态的律师虽然口齿不清,却将法律具体条文解释得头头是道,而警察完全身处落下风,显得底气不足。于是原本即将入狱的主人公就这样被释放了。这种有些荒诞的对比又一次增强了片子喜剧氛围。就在这种沉默无声的镜头语言中,那些游走在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被阿基o考里斯马基添加了人性的光辉。贫穷的他们并没有失去尊严、道德,而特权阶层对他们的压榨却在银行抢劫犯的谈话中被深刻地揭露出来。

第五十六片棕榈叶:2003年 第五十六届

金棕榈奖

片名:《大象》

英文名:Elephant

导演:格斯·范·桑特

这部《大象》中的诸多细节来源于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伦拜恩中学的校园枪击案。该片对青少年生活阴暗面的的窥视,平实而独具洞察力,因此赢得了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和最佳导演奖。影片深入探讨了暴力是怎样侵入一个美国的普通高中学校的,而且它并没有简简单单指出何种因素导致了校园暴力的滋生和蔓延,而是对“残酷青春”进行细致的描述,让观众感受到强烈无比的精神刺激。片子从头至尾冷静的叙述叫人有种说不出的苦涩滋味。于是,人们想弄明白《大象》想说的到底是什么?美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暴力游戏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事实上,风暴来临前的校园可以看作是整个社会的小小缩影,那美好的青春掩盖不了歧视、嫉妒、仇恨等生命中的原罪。

曾执导过《心灵捕手》的格斯·范·桑特是本片导演。他在操作本片时特别低调,没有邀请大牌明星参与演出,而且是只用一台摄影机就拍完了本片。此外,演员大部分是波特兰当地的高中生,他们的表演真实而自然,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该片在镜头运用上真妙到了极点。镜头语言更是有着说不出的冷静,没有任何别的情绪,就如旁观者一般的看待身边那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故事。漫长的一个小时,镜头长时间地跟随着不同人的背影行进。当画面放映出来的时候,这个人的所见即观众的所见,而观众也便成了那个彻彻底底旁观的沉默者。

评委会大奖

片名:《乌扎克》

英文名:Uzak

导演:(土耳其)努里·贝吉·塞兰

《乌扎克》这部土耳其影片以其独特的人物表现形式,获得2003年戛纳影展的评委会大奖。努里·贝吉·塞兰导演只选择了两个人来透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变迁以及来自乡村的移民城市化的过程。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摄影师离开偏僻的乡村,只身来到伊斯坦布尔闯荡。多年打拼之后,他已真正融入了大城市的生活中。此时,一个年轻亲戚从家乡来投奔他。于是,摄影师安排这个青年住在自己的公寓里。起初,摄影师对这个来自乡下的小伙子很有好感。但是他失业之后,却变得异常烦躁,开始不能容忍穷亲戚没完没了地在自己家里呆下去,他认为自己的私人空间在正在被别人一步步蚕食。于是,摄影师决定把年轻人赶出公寓,并为此想尽了办法……男主角的行为不正是某些离开村庄落户城市的都市人的生活写照吗!在适应城市生活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学会各种小算计,总是想方设法来保留私人空间,逃避与别人的交流,企图维持一种单纯的人际关系。初看本片的人,会认为它节奏缓慢,叙事沉闷,简直让人抓狂。但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如果完整地看完片子后,会觉得它太棒了,或许多会产生一些共鸣。盖兰导演极善于在喧闹的城市中用那些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声音来表现生活的状况,摄影师出身的他对画面构图和场面调度上也十分彰显功力。甚至有评价称塞兰是把阿巴斯、塔可夫斯基这两位大师的风格融入到对伊斯坦布尔的诗意凝视中。

第五十七片棕榈叶:2004年 第五十七届

金棕榈奖

片名:《华氏911》

英文名:Fahrenheit 9/11

导演:(美国)迈克尔·摩尔

《华氏911》这部纪录片能够力压众多竞争对手,夺得金棕榈奖,充分显示了它的不凡之处。纪录片最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地纪录历史。作为纪录片,本片导演迈克尔·摩尔无法像好莱坞大片那样用离奇的故事情节、恢宏悦耳的音乐来求得影迷的的喜欢,他只能用事实说话,用真实打动大家。看到911事件中那些遭遇苦难的人们,看着伊拉克战场上那些被无辜伤害的民众,观众也许会淡忘摩尔的政治色彩,而是对他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由衷佩服起他的真诚和勇气。虽然911事件中的一些事情人们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迈克尔o摩尔把这些重新组合,拍成电影后,我们仿佛是重新审视了那段恐怖的历史。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布什政府的某些不为人知的侧面,以此来评述美国何以会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美国为何老是很轻易地卷入到战争之中去。影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政府在反恐战争中起着领导带头作用,完全是出于对石油的贪婪。该片更揭露了布什家族与本·拉登之间是因经济上产生的纷争,才最终成为你死我活的死敌。

影片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论说着从千喜年美国大选到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所经历的一系列跟布什政府有关的政治事件。为了再现真实,迈克尔·摩尔在片中甚至用配有声音的黑屏向人们重现了飞机如何袭击双塔……而看完此片后的观众们,都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美国政府所实施的反恐政策。

评委会特别大奖

片名:《老男孩》

英文名:Old Boy

导演:(韩国)朴赞旭

作为韩国导演朴赞郁所拍的“复仇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老男孩》依然述说的是为挚爱的人而复仇的故事;而且该片有着曲折的情节,冲突的刺激以及很多的娱乐元素。本片不仅从视觉上更从道德上挑战着观众们的心理承受极限。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吴大修的男人在酒后回家的路上被人绑架了,从此被关押在一个私人监狱中长达15年之久。在重新获得自由之后,他一心要找出自己被绑架的原因,并为此展开了疯狂的复仇计划。

《老男孩》改编自日本的漫画。朴赞郁用他高超的导演技巧和韩国特有的温情包装了这部骨子里充满变态和批判的故事,影片里有着几处让人无法忍受的场景。比如铁锤拔牙、剪刀割舌、穿破耳膜甚至活吞章鱼等。可这些镜头如果结合主人公扭曲的性格和与现实长期脱离的封闭来讲,也是比较合理的。本片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浓厚的悬疑气氛,吸引人一定要看个究竟。单从这点来看,朴赞郁做的已经非常出色了。而且他将乱伦、催眠、暴力、动作、悬疑、cult片风格、超现实主义这些复杂的因素完美结合到一起,让这部简单的复仇片与生命、伦理、爱情以及心理等方面发生了诸多联系,使得大家对人性产生了长长的思考。本片最出人意料的是结尾,向大家揭示了一个因为愤怒和仇恨而设下的套局,让乱伦的姐与弟、父与女的真性情中得以释放……

第五十八片棕榈叶:2005年 第五十八届

金棕榈奖

片名:《孩子》

英文名:L'Enfant

导演:(比利时)吕克·达内、让·皮埃尔·达内

这部《孩子》是比利时兄弟导演吕克·达内和让·皮埃尔·达内的第六部长片电影,他们凭借此片第二次在金棕榈奖上夺标。《孩子》讲述了一个遗弃儿子的父亲在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波折之后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片名所谓的孩子并不仅仅是指躺在摇篮中的婴儿,更是代表出现在影片中的每个人物,无论是天天混日子的布鲁诺,还是善良单纯的桑妮娅,还有那个帮助别人实施抢劫的小男孩。影片以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角度来评说这个带着几许残酷和写实的故事,布鲁诺最终能勇敢地战胜自我,担起了一个男人应负的所有职责,完全是人性的重现和家庭的感化互相作用下的结果,而这两者也成为救助不懂世事的孩子们的最好药材。

该片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虽然故事情节有些简单,但剧情却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尽管片子的节奏过于缓慢,但绝无拖沓之感,相反能够让人边看边有时间思考。而且本片一点也没有刻意编造的痕迹,甚至有意回避戏剧性场景,让人真切到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本片最令人意想不到是那独具匠心的的结尾,它饱含深意的解脱和温暖。达内兄弟以善于挖掘“底层生活”闻名于世。本片也展现的社会底层的生活。平心而论,他们这部电影有些重复了先前那部荣膺金棕榈的《罗塞塔》,甚至比其杰出的艺术表达力来说,这部2005新作并没有超越前者。但即使情况如此,该片仍是一部让人回味的好作品。另外,男主角的扮演者瑞米·雷尼尔的出色的演绎了一个小混混,他也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评委会大奖

片名:《破碎之花》

英文名:Broken flowers

导演:(美国)吉姆·贾木许

贾木许是呼吸着垮掉的一代的思想成长起来的文艺青年和诗人,对音乐酷爱的他以不屈服于主流的独立风格在世界电影界闻名,他甚至也被许多人尊称为“美国独立电影宗师”。他的这部《破碎之花》展示的是人生的种种破碎。影片讲述了男女之间的一些微妙的感情故事。主人公一直在怀念他失去的东西,而该片导演贾木许却并未在影片中点透失去的是什么。影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唐o约翰斯顿是一个单身生活的忠实信仰者。平生第N次和女友分手后,收到了一封神迷信件,告知他原来有个儿子。于是在邻居的怂恿下,他开始了寻访之旅,挨个拜访他在那个时期的五个女友,希望能找出线索,并开始审视他的生活。是片中的唐o约翰斯顿这个角色有些萎靡不振,而这种萎靡来自某种能力的退化、技巧的丧失。在某种程度上说,该片也是个心理侦探故事,它会时时勾起人们的好奇。

电影里面那五个女人,其实代表了五段人生,而这五个故事因为一个男人而连接起来。贾木许实际上还是在运用他最喜欢最熟悉的叙事方式。他的电影往往注重微妙的细节,而不是大的情节驱动。相信很多人看完本片,都会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到底哪个女人是孩子的母亲?信的内容是不是真实的?那个害羞的男孩是老唐的儿子吗?其实这些不重要,也不可能有答案。贾木许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不是这些,他只不过通过这五个女人揭示了约翰斯顿的人生,展现了他慢慢沦陷为所谓“唐璜”的过程。

第五十九片棕榈叶:2006年 第五十九届

金棕榈奖

片名:《风吹稻浪》

英文名: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导演:(英国)肯·洛奇

《风吹稻浪》堪称是肯·洛奇的得意之作,拥有着强大无比的实力,它摘得金棕榈奖无可厚非。该片以上世纪20年代英国与其管辖下要求独立的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来展开叙事,通过三个年轻人在现实中的各自不同的遭遇和经历,再现了那段非常耐人寻味的特殊历史。哥哥为维护英国的“统一”,毅然决然地舍弃了医生的职业;而弟弟则投身到爱尔兰的独立解放的时代洪流之中,与英国人展开浴血奋战;战争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亲情破灭,除去无法治疗的心里创伤,上帝的子民们所收获的只是泪水。那随风摆动的稻浪,则说明了人的斗争意志多么的自负与无辜。

这部电影的前半段使人激情澎湃,以政治良知为导火索,点燃了一场伟大的精神冒险;尽管本片后半部分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仍不乏亮点,有其难能可贵之处。已是古稀之年肯o洛奇依然在他的影片中实践着质朴无华的美学原则,他让绿色成为影片里的四处显现的主角;而片中的这抹绿色,正是爱尔兰民族的象征。该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没有过浓的政治倾向,既不维护英国政府的权威,也没有完全表现个体的强大,只是慢慢地将一些小人物的命运悲剧展示出来。肯·洛奇讲故事的手法十分高明,他让影片成功地在政治历史和人类良心间取得了平衡,片中的最后政治探讨也丝毫未减小了被分离的兄弟之间的情感撞击。

而且,本片不但有着独特的视觉风格,突破旧有模式的制作理念,更有还原生活本来面貌的写实主义探索。

评委会大奖

片名:《弗朗德勒》

英文名:Flandres

导演:(法国)布鲁诺·杜蒙

布鲁诺·杜蒙导演的《弗朗德勒》,这部获得200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电影,影迷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喜欢它的人极力颂扬之,讨厌它的人则贬损不断。这一褒一贬,都恰恰说明该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介绍的是居住在弗朗德勒的年轻人蒂斯特曼被送到前线参战,而痛苦与恐惧时时袭击着他脆弱又敏感的心。战场简直就是一场无法醒来的恶梦,他渐渐迷失了自我。可当他最终回到家乡时,却发觉自己心爱的女人早已不再属于他了。

影片表现的是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该片以朴实的乡村生活对应了无处不在的残暴战争,使人们更向往平静的生活,希望远离无望的战场。在战场上,士兵们丧失了人性并纷纷丢掉了性命;而在宁静的弗朗德勒,年轻的女子也正在逐步失去理性心智。如果把这两者统一起来,足以说明:在有硝烟的地方和没硝烟的地方,现代社会都出现了人性和理智的缺失。布鲁诺·杜蒙导演借助战争这个载体来拷问人性与兽性之间到底有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本片没有高超的特技和血腥的杀戮场面,但却真实地营造出灵与肉被人屠戮的冲击震撼。这个并不新颖的战争题材,竟然在布鲁诺·杜蒙手中变成最深刻的辨证,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尤为难得的是,情欲和救赎这两个他一贯习惯喜欢阐述的内容,在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而布鲁诺·杜蒙最让人叫绝的是,他不用背景音乐、故意模糊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这种操作手法加深了整部影片冷酷阴郁的色调。

第六十片棕榈叶:2007年 第六十届

金棕榈奖:

片名:《四月三周两天》

英文名: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导演:克里丝蒂安·蒙吉

在07年戛纳电影节的上,《四月三周两天》问鼎金棕榈奖确实是人心所向。该片是一部令人心灵极为震撼的作品。它借助“非法堕胎”这个事件,生动又准确地传达了身处齐奥塞斯库执政时期的生活在罗马尼亚的人们为了生存权利而进行的抗争与忍让。而且该片剧情引人入胜、人物塑造的相当丰满。

该片导演克里丝蒂安·蒙吉导演在场面调度能力方面颇显功夫。尽管全片涉及的场景并不是太多,但镜头衔接却十分流畅自然,而且观众自然而然地被长镜头带着那个独特的历史时期。片中弥漫着紧张、焦躁、迷惑的气息,在无明之中营造了一种的恐慌气氛,让人感觉到有些窒息,似乎有着无形的压力。片中最惊人的一幕是欧蒂莉亚处理婴孩死尸的镜头。在旅馆里,镜头一直聚焦着尸身,那真是一个令人坐卧不宁的画面。整部影片透出在无情的社会中,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难以形容的悲凉与无可奈何,这就是现实,而人们根本无法选择它。

这部电影绝对会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没有经过剪切的长镜头像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着人们。而片中灰暗和忧伤气氛,又因为没有配乐而显得更加突出。克里丝蒂安·蒙吉通过自己擅长运用的静止镜头,制造出一种简单的层次感,使得那些残酷的事实有了些许的暖色。需要指出的是,安娜玛丽亚·玛琳卡在片中的表演叫人过目不忘,这个前途无量的女演员演技绝对一流。

评委会大奖:

片名:《殡之森》

英文名:Mogari No Mori

导演:(日本)河濑直美

《殡之森》赢得了07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本片女导演河濑直美表示,这是一部以引发观众重新审视“生与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创作动机的电影。影片以日本奈良县山区一个小村庄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刚失去孩子的女人,与一位三十年来一直沉浸在丧妻悲痛中的神志有问题的男人,两人都对已死亲人有着深深的留恋,都为亲人的离世而悲伤。他们后来互相勉励彼此影响,终于在时间的推移下慢慢解开了彼此的心结。影片的画面拍的非常的唯美,节奏也很舒缓,人一下子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而淡淡的钢琴声,更是让人陶醉。看到这样的画面,听到这样的声音,心就被电影纠缠住了。

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为丧偶的痴呆老人和丧子的中年护工,河濑直美并没有停留在看护方和被看护方的角度,而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去挖掘两人的关系,并以两者的互动推动影片的情节发展。她将痴呆病人作为影片的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更为深广的探讨,其中包括生死观、生命价值、生存方式等种种直指人的存在的本体论问题。而为了让演员能把握剧中的人物,河濑为两位主演安排了特别的“功课”:女尾野真千子一连两周住在四个半榻榻米大不带浴室的房间里,体验一位母亲的丧子之痛。而男主演宇田茂树更是在护理中心里见习了三个月,观察、模仿痴呆症患者。这些行动帮助演员们形成了自然贴切、不着痕迹的表演风格,同时也令影片呈现出少见的质朴和平实。

第六十一片棕榈叶:2008年 第六十一届

金棕榈奖:

片名:《墙壁之间》

英文名:Entre Les Murs

导演:(法国)劳伦·坎迪特

《墙壁之间》最终以黑马的姿态获得了第六十一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本片的导演劳伦·坎迪特曾经执导过《人力资源》、《时间外表》、《南方失乐园》等影片。《墙壁之间》的另一个中文译名为《高中课堂》,讲述了一个法国中学教师在恶劣的环境中执教期间发生的故事。这也是劳伦·坎迪特第一次参加戛纳电影节。

《墙壁之间》根据法国作家弗兰苏瓦o贝戈多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作者本人在巴黎贫民区当文学老师的经历。小说在2006年公开发行,并一举获得了法兰西文化厅《电视周刊》奖。电影《墙壁之间》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原著,小说中的场景也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影片的导演和编剧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听取了演员们的意见,并让演员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剧本进行了调整。最后影片出来的效果和导演的想法以及原著非常符合:镜头下的法国社会和现实非常接近,也让观众们对学生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共同的自然本性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出于影片真实性的考虑,导演在纪录片和虚构片之间做了个权衡,最后才创作出了《墙壁之间》。为了使影片更接近真实生活,导演劳伦·坎迪特还在一所中学举行了一个有关教育的研讨会,同时通过这个研讨会来修改剧本并招募演员,这个方法他在拍摄《人力资源》时也使用过。

另外本片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不仅由原小说作者贝戈多亲自担任编剧,他还亲自披卦上阵出演男主角。自己在大银幕上出演自己的经历令弗兰苏瓦·贝戈多感到十分有趣。

评委会大奖:

片名:《格莫拉》

英文名:Gomorra

导演:(意大利)马特奥·加洛尼

《格莫拉》获得了第61一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并代表意大利参加了09年奥斯卡的角逐。这部电影根据罗伯特·萨维亚诺的畅销小说改编,讲述了那不勒斯的格莫拉黑手党组织的派系争斗。格莫拉黑手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组织,他们信奉及时行乐的生活哲学,白粉交易、杀人越货等犯罪层出不穷。罗伯特·萨维亚诺在小说中真实的揭发了格莫拉黑手党帝国和它的“生意”、成员和首脑。《格莫拉》的小说出版之后受到很多观众的追捧,这也为电影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电影《格莫拉》已经在七个地区出售了影片的发行权,这其中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地。在戛纳电影节放映的前两天,影片还在意大利400块的银幕上公映。

这部影片在戛纳首映的当天,意大利的报纸头条一直被两条新闻占据:一条是是正在进行的那不勒斯废物危机的报道(克莫拉组织控制的废物处理工业是影片《格莫拉》重点表现的内容之一);另一条是那不勒斯黑手党重要头目头目乔瓦尼·范诺索被捕的新闻。乔瓦尼·范诺索是一个资深电影爱好者,《格莫拉》剧组在那不勒斯招募群众演员的时候,他以出色的表演天分脱颖而出,被安排在电影中饰演一名残杀两位少年的职业杀手。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是他的本色出演。直到那不勒斯监狱为囚犯们放映《格莫拉》时,一名前黑手党成员突然惊叫“哎呀!那不是我们的老大乔瓦尼·范诺索吗?他怎么拍电影去了?”。随后又有几名囚犯认出此人,放映厅出现了骚动,狱警们立刻和制片方联系并顺藤摸瓜抓住了这个警方追查许久的黑手党头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