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大明宫中的胜景-麟德殿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存在了220余年,其间每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含元殿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殿阁之间以回廊相互连接。含元殿居高临下,两翼开张,包括二阁在内,建筑群总宽约200米,气势弘大,是最能反映唐代气魄的宫殿。唐李华《含元殿赋》描写说:“左翔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
含元殿南去丹风门四百余步(约588米),东西广五百步 (约'735米),殿庭极为宽阔。由于它高高地屹立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出地面四十余尺,为了百官朝见的方便,于是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每遇朝会,群臣即由此两道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为龙尾道。
遗憾的是,如此壮丽的宫殿,于公元886年毁于战火。
麟德殿:
麟德殿是大明宫的国宴厅,也是大明宫中最主要的宫殿之一,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使用和存在了约220年之久。
麟德殿规制宏伟,结构特别,堪称唐代建筑的经典之作。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会见来使的活动。公元703年,武则天在此会见并设宴款待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欢宴神策军将士3500余人。当时,唐代的官员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它的遗址已被发掘,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紧密串连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殿堂。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据推测,在全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围成庭院。麟德殿以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象更为壮丽、丰富。
这里是唐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殿下有二层台基,殿本身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故俗称“三殿”。三殿均面阔九间,前殿进深四间,中、后殿约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二层的阁外,前后殿均为单层建筑,总面阔582米,总进深86米。在中殿左右有二方亭,亭北在后殿左右有二楼,称郁仪楼、结邻楼,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砖台上。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在前殿东西侧有廊,至角矩折南行,东廊有会庆亭。
史载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戏,还可在殿前击马球,故殿前极可能是开敞的广场。
麟德殿是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
宣政殿:
宣政殿是大明宫中的第二大殿。殿基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130米处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东西则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
这里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紫宸殿
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大明宫中的三大殿。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
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据说玄宗将朔望朝参改成在紫宸举行,宪宗元和以后,更将紫宸殿改作常朝正殿,宰相、常参官奏事都在紫宸。
太液池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等三大殿之北,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园。
太液池始凿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时正式使用,直到唐末被废,后因历史变迁,终被淤塞和填埋为平地。太液池遗址分西池和东池两个部分,其中,西池为主池,面积约14万平方米,已成为农田;东池湖面略呈圆形,面积约3.3万平方米,已被现代城市所覆盖。
太液池位于大明宫内庭(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的中心地区,史书记载,大明宫太液池环池有游廊400间,从池北至玄武门,有多处殿堂楼阁。
晚唐著名词人温庭筠曾经在《太液池歌》中的情景又仿佛浮现于世人面前:
腥鲜龙气连清防,花风漾漾吹细光。
叠澜不定照天井,倒影荡摇晴翠长。
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
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三清殿
三清殿位于太液池的北边,是大明宫内等级最高的道教建筑。宫殿修筑在十四米的高台上,台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非常醒目。台上原来是楼阁式的建筑。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
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先,道教与李唐王朝有着特殊的深厚渊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初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非系出名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唐朝皇帝为提高自己的门第出身,便利用道教始祖李聃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合,附会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后代,是“神仙之苗裔”。道教因而也就成为李唐王朝信奉的重要宗教,而三清殿则成为大明宫中最重要的道教建筑。
延英殿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历代的皇帝都住在大明宫。而规模不大的延英殿,却由于历史的机遇,成为大明宫中的权力核心。延英殿在紫宸殿以西,是皇帝诏对宰相以及重要官员的地方。中唐以后,有关帝国命运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出自这座宫殿。
相对于宣政殿和紫宸殿,延英殿属于便殿,大臣在这里议事可以直接面对皇帝,君臣之间的关系比较随和。帝国的官员如果有幸在延英殿受到皇帝的诏见,将是一件无上的荣誉。
门下省和中书省
门下省在宣政殿以东,中书省在宣政殿以西。门下省与中书省直接代表皇帝的旨意行事,是大唐中央最高的权力机构。两省的长官位列宰相,他们是帝国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官员。
翰林院
翰林院位于大明宫西侧,与麟德殿、金銮殿相邻。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翰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
早期的翰林院相当于皇家艺术委员会,并不参与政事。玄宗时期,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负责起草国家政令,地位日益显赫。
含凉殿
含凉殿位于太液池南岸,是皇家园林为数众多的宫殿中非常独特的一座。长安的夏天非常炎热,而这里,就是皇室家族最好的避暑纳凉之地。史书记载,室内和殿宇四周安装着水力转动的风扇,水管直通屋檐,转动的风扇将檐上流下的水滴激成大片的水雾。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含凉殿店内也凉爽至极。
据《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
金銮殿
金銮殿在太液池的南岸,地势高爽,垂柳依依。紫禁城中清故宫的太和殿经常被俗称为“金銮殿” ,然而,金銮殿的出处却在是唐朝的大明宫。不过,这里的金銮殿并非皇宫中最为重要的正殿,也不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场所。由于比邻大明宫西边的翰林院,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文人墨客。李白在翰林院就职的时候,就经常出入金銮殿,受到唐玄宗的召见。
金銮殿中的“銮”,本意为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西周时开始流行,因此被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梨园
梨园位于大明宫太液池一带。这里是皇室游乐和休闲的地方,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离宫别殿,酒亭球场。史料记载,唐玄宗酷爱音乐和舞蹈,在艺术领域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由他倡导确定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从而使唐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歌舞戏剧综合艺术学校,唐玄宗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
“梨园”有内廷梨园与宫外梨园,两种都是培养选拔音乐人才的教育机构。内廷梨园是唐玄宗亲自执教的地点,主要教学内容是对梨园艺人(亦称“皇帝梨园弟子”)传习法曲。梨园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音乐家,如李龟年、雷海青、黄旛绰、永新(女)等皆为梨园艺人。这些人成为全国音乐界的精华,为唐代音乐的高度兴盛及其音乐分工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丹凤门
气势恢宏的丹凤门,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享有“盛唐第一门”之誉。
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丹凤门基址主体东西长75、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门道共有5个。
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