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冯小刚贺岁十年之最客串抢戏者--范伟李成儒

新浪娱乐

关注

盘点冯小刚贺岁十年,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不仅是生动的情节,经典的台词,更有经典不衰的人物形象,我们选出十年来十大之“最”人物,他们是:

最票房招牌菜的人物( 最缺了谁也不能缺了我的人):葛优

有人说冯小刚拍贺岁片的一个规律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流水的女主角”固然成为冯氏贺岁片每次票房大卖必不可少的神秘噱头,但冯小刚之所以能够缔造中国贺岁片这一商业文化奇迹,其中葛大爷在表演上的巨大贡献实是功不可没。“冯小刚+葛优”这一中国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票房黄金搭档其程式之稳定,号召力之强劲,形成了一种“房前房后,屋里屋外”的有趣现象,几乎与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成为咱中国老百姓过年年夜饭中品尝的一道文化大餐。

早从《编辑部的故事》开始,两人即已有了合作。而自打响中国贺岁大片第一炮的《甲方乙方》起,这种合作演变成了一种长期稳定繁荣和谐的关系。中间间或有了“分离”,结果《一生叹息》就真的成了票房上的“一生叹息”,这其中难免有冯小刚受制于题材内容探索上的限制,但谁也不可否认的是:老百姓还就喜欢看葛大爷这张脸。究其原因,我想除了葛优遗传自父亲的表演细胞和青出于蓝的精湛演技外,更重要的恰恰在于他的表演时时刻刻不忘“为人民服务”。葛优在选择本子时首要考虑的是观众会不会喜欢,他宁可一直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做一位百姓影帝,也绝不会死死抱住戛纳影帝的巨大光环不放,从而去拍一些远离观众的所谓艺术影片。这就导致了在中国几乎没有多少观众会记得葛优曾经是临近世界电影百年的戛纳影帝(1994),大家记住的是那个在贺岁电影中为人平和、有话直说、同样有酸甜苦辣咸、为老百姓带来无尽欢乐和笑声的葛大爷。这两个方面任何一个演员只要做到一个方面,就足以雕刻中国电影的时光。葛优的表演内敛舒缓,耐人寻味的幽默往往来自于对自我的嘲弄,这一点冯小刚把握得最为清楚。他会根据葛优的般节奏和特点量身打造剧本,结果那些充满着黑色幽默的精炼台词一经葛优的这张天生喜感的脸如同你家街坊邻居般不紧不慢道来,立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且不谈那些路人皆知的贺岁大片,就连他说的广告词儿:从“葛玲是谁?”到“神州行,我看行”的广泛流行恐怕都要令当时和现今的企业老板们感慨钱花得值了。

对于冯小刚和葛优的奇妙互动,有一个现象在这里不得不谈:葛优曾经在演完《秦颂》和《寇老西儿》之后,感觉自己饰演古装戏角色老找不着感觉,使不上劲儿,以后都有可能不再接古装戏。但当冯小刚决定开拍自己的第一部贺岁古装巨片《夜宴》时,葛优仍就用一种信任“义无返顾”的决定出演,而冯导演也将一个“ 皇帝”的角色赋予了他,似乎告诉着观众:在我的贺岁片群像中,葛大爷就是“皇帝”!

也正是出于这种“皇帝”的定位,如何在既定的模式下走出新路就成了摆在葛优和冯小刚这对贺岁片黄金档面前的共同现实问题。因此,在很快即将上映的冯小刚战争贺岁大片《集结号》中,由于角色需要等诸多原因再次没有葛优的出演,葛大爷自也“乐得清闲”去“命运呼叫转移(blog)”。不过显然,短暂的分离意味着更好的相聚,08奥运年,两人将重新“贵族”! waada/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夫唱妇随的人物(最不计较片酬随叫随到的人):徐帆

娱乐圈是一个特别容易滋生爱情的地方,因此会产生一对又一对的夫妻档;娱乐圈又是一个特别容易分裂爱情的地方,因此又有一对又一对的夫妻档分道扬镳。而冯小刚和徐帆夫妇做为其中名气最大,出镜率最高的一对,却无论是在台前还是幕后,多年来至今一直相辅相成,配合默契。创作中从《情殇》、《月亮背面》、《一地鸡毛》,到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一声叹息》《手机》《天下无贼》也一直严格贯彻着“夫导妇演”的原则,可以说,纯粹性、忠贞度、默契率等等一系列考察指标中衡量看来,冯小刚和徐帆都是娱乐圈内最名副其实的夫妻档。而徐帆做为“冯小刚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在“夫唱妇随般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同时仍旧在观众心目中保持着自己极高的人气和地位,令人不得不佩服徐老师的“手腕儿”和实力。

徐帆的表演功力从来不用怀疑的: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合办的第一个实验班,既有自小的戏曲功底,也有后来在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上严格的艺术熏陶。转换到影视剧表演中:在冯氏贺岁片体系里,她可以是与葛大爷双星闪耀“不见不散”的李清,可以是为夫君的“一声叹息”捧得埃及大奖的宋晓英,也可以是黑色荒诞的《手机》内演技老辣的沈雪;而在独立于夫君之外,开拓属于自己的电视剧领域里,无论是《日出》中的陈白露,《青衣》中的筱燕秋,还是广受老百姓欢迎的《结婚十年》《永远有多远》《来来往往》等,生活里活泼开朗的徐老师却演尽演绝了悲情女子。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但徐帆更大的成功却是她与冯小刚的结合。若论徐老师的色艺,原本可以找

一个所谓帅哥偶像级的人物,尤其是在冯导演还未成名之前。她能够早早看出样貌平平的冯小刚将来必成大器,靠的不能不说是一个聪明女人骨子里的精明和慧眼。当丈夫今天成为中国电影界的大鳄,难免会遇到各种所谓潜规则的诱惑时,我想徐帆在每次面对镜头时的那股子气场也足以“震慑”一切!普通老百姓大概很难会想象到平时在生活中两人是怎样配合的,不过冯小刚在自己那本热卖的自传中单独用一章叫做“徐老师”的标题即可略知端倪,并且在书中爆料他跟徐帆之间是绝对的群众与领导的关系。也许这只是一种商业炒作的手段,也许徐帆平时就真的是冯小刚的“老师”及“领导”,这都无须深究。只要看到当每次各大娱记们拼命挖掘夫妻俩儿的隐私,往往让冯小刚暴躁上火时,徐老师的及时圆场及缓和气氛,化有形为无形的能力。即可知道在娱乐圈这个深不可测的大染缸中珠联璧合、夫唱妇随的“真谛”。

近几年的贺岁片市场,尤其是《天下无贼》之后,徐老师似乎已经逐渐淡出了自己夫君的大片体系,而更多去充当幕后的贤内助角色及开拓属于自己的演艺天地。不过观众尽可以对“夫导妇演”的组合档期待下去,因为做为冯小刚最亲近的“不计较片酬随叫随到的徐老师”,他们银幕的再次直接合作具有无限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应惋惜的人物( 最任劳任怨演什么都成的人):傅彪

傅彪的英年早逝可以说是至今为止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国贺岁片体系最大的损失和遗憾。彪子的圈内人缘之好,对生活小人物的诠释之准确,套用冯小刚一句虽是玩笑但绝对准确的评价:“傅彪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非常端正。”“娱乐圈最憨厚的那个人去了”——彪子的去世实在不能不令每一个人都感叹命运的捉弄和世事的无常。

无疑,在彪子短暂但足够辉煌的演艺生涯中,冯小刚及其贺岁片是他最应该感谢的人。他自己也曾说过:“人一辈子也忘不了第一个相信自己的人,而冯小刚对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人。这种知遇之恩,我必须涌泉相报。”他的这种“涌泉相报”正是通过自己在表演上的不懈努力和任劳任怨。无论戏份多少,有无台词,傅彪都能够认真准确到位的完成,哪怕在贺岁片体系中全部都是配角的“艰难”前提下,他对待角色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真实、细腻、生动的表演风格均给老百姓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及留传至今的经典台词,不过一两个镜头的亮相却让人感觉到其身影的无处不在。彪子绝对是那种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戏精,身体力行的阐释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每位从事表演行业的人都会背但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去做也做不到的圣经。几乎可以这么说:冯小刚给他的每一次机会他都完满的抓住并且牢牢的攥入手心。从义务做剧务进而被冯小刚发现在其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中说了那句笑翻全场的经典台词“OKOKOKOK。。。OKOK”开始,进而到《没完没了》中因精湛的演技开始顺理成章形成冯小刚+葛优+傅彪的冯氏贺岁喜剧铁三角。接下来的《一声叹息》《大腕》里,彪哥或以踏实的作风演出角色内在的皮实,或如惊鸿一睹般匆匆而过,观众寻找冯小刚每一部新电影中彪子的出场以及呈现状态也就成了如希区柯克电影般的“观视”乐趣和票房噱头。最后在冯导演赋予了“天下无贼”这一理想乌托邦的话语环境中彪子奉献了自己在电影中最后一次完美的演出!也为中国老百姓带去了银幕上燃烧自己的最后一次笑声!冯小刚在傅彪病逝后说:“请为傅彪精彩的人生和圆满的谢幕鼓掌”但在今后他的贺岁喜剧中,我们再也看不到“面瓜”那憨态可掬的胖脸。

“天下无贼”的理想乌托邦是一个隐喻。从此,人世间少了一份笑声,而乌托邦的理想天堂却从此多了一份笑声。所幸的是,他说不要遗憾,来世他还做演员。冯小刚也说,希望他来世还是一个胖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自命不凡的人物(最自命不凡讲英格力士的人):英达

英达与冯小刚及其贺岁片的合作比较特殊,甚至可以说,是冯氏电影中与之合作体系最特殊、也最不那么“纯粹”的一位。说清楚这种“特殊”,就必须首先讲清楚“自命不凡”和“英格力士”这两个关键词。这两个关键词既是英达在贺岁片所饰演角色的身份状态,同时又何尝不是英达本人的某种真实写照?当然,这种“自命不凡”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贬义之词,而是拥有某种普通人不具有的那种能力的自信状态。英达足够的聪明,也足够的有才华,所以他也足够的拥有这种“自命不凡”和“英格力士”的资本。英达出身于演艺世家(以至连前妻宋丹丹和现任妻子梁欢都是影视圈内的人物),可以说打小就有耳濡目染的家学渊源,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这样,喝过高等洋墨水的他说得一口流利漂亮的英格力士也就丝毫不奇怪了。他1995年起任“英氏影视公司”艺术总监,目前是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位合作导演。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把情景喜剧作为事业并为之长期奋斗的就数英达了。《我爱我家》的火遍南北,确立了英达在内地情景喜剧界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随后《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的相继成功,使其完全稳固了自己中国情景喜剧掌门人的位置。冯小刚确立了中国内地新时期的贺岁片概念后,跟风之作盛起,但到了今天你会发现,拍得最为靠谱的仍旧要数冯小刚;同样英达确立了中国内地情景喜剧电视的概念之后,看到今天你会发现,在老百姓中最火最有收视保证的也还是英达。这也难怪在某种程度上英达难免会显露出自己的“自命不凡”,所以前段时间热销书市的那本宋丹丹的自传爆料前夫英达在生活上的“糟糕”正好反衬了其在艺术上的“址高气昂”。

因此,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英达与冯小刚在某些意义上是极其相似的:他们都将某一类型的影视作品做到了现有的极致——英达是电视领域内的情景喜剧(当然也包括衍生的贺岁电视喜剧),冯小刚是电影领域内的贺岁大片;他们都具有编剧、导演、表演三位一体的优秀结合能力;还有就是他们都是承袭北派语言幽默形式的北京人。所不同的是,英达受过西方熏陶会说标准的英格力士,而小刚则是土生土长喝民族奶成材的北京大爷。所以他们这种在不同领域内展开互不干扰喜剧“竞赛”的特殊关系,间接或直接造成了他们之间并不那么“纯粹”的合作体系。英达在《甲方乙方》里面充了一次二百五,冯小刚就得去《东北一家人》里偷一次井盖。在这之后,为避免重复,冯小刚大胆在《大腕》中启用英达,取代傅彪出演与葛优唱对台戏的角色。英达和葛优一捧一逗对口相声般地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使银幕上其他形象黯然失色。而被英达扮演的如此活灵活现的角色路易王,也正是一个夸张变形化的自命不凡讲英格力士的人,这不能不说源于英达与冯小刚之间的特殊“共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幸运星的人物( 最自强不息被幸运砸到的人):王宝强

《天下无贼》中,傻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迷途知返的贼公贼婆最终保护拯救了他,还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理想乌托邦;在现实生活中,傻根的饰演者王宝强无疑更是“幸运”的,拍的第一部电影就一不小心拿了个金马奖的最佳新人,紧接着第二部戏就被冯小刚导演纳入了自己的贺岁片体系,并且配以众星捧月的超强阵容,大有不捧出其来不罢休的架势。结果当然是顺风顺水,王宝强随着这部片的大卖之后名气与身价一路看涨,演艺生涯的前面似如金光大道。这种从“北漂”的最低层几乎坐火箭般的迅速直升不要说当初怀揣80块钱闯北京,最好也只是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的农村孩子王宝强没有想到,就连那些从各大艺术院校毕业后至今还未着落,仍在埋怨命运不公的俊男靓女们也是根本无法理解想通的。的确,论相貌,论学历,论能力基础,王宝强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傻根”。但“幸运”的前面之所以需要加上引号,正是因为“成功不是靠傻福”“幸运永远也不会砸向那些没有努力准备而只会哀叹不公之人”。

几乎处在北漂最低层的王宝强当初怀揣着做武行的演艺梦想,无论寒暑冷热挤在北影厂大门前眼巴巴等戏的诸多经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说,每一个在北影厂大门前挤过、在地下过道的严酷环境内睡过的北漂都是自强不息的,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幸运女神的每一次眷顾就是发光的一次机会。而王宝强自己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本渴望做武打演员的他最终被导演李杨看中,在独立艺术片《盲井》中近原生态的表演让王宝强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电影,同时也让电影圈内的专业人士认识了他。冯小刚导演可能从他不事雕琢,纯真质朴的面孔中读出了什么。《天下无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王被宝强量身打造的电影,因为和《盲井》一样,它的核心都是“一只羊在狼群中最后改变救赎了狼”的故事。所不同的是,被冯小刚认同往往直接意味着被商业市场和广大老百姓观众所认同,在一众华语影坛港台大陆全腕儿级的庇护更是压力掩盖下,王宝强“这只羊”毫不逊色,用令人难忘的质朴表演圆满了一个“天下无贼”的真实。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成名后的王宝强仍然保持了自己农村孩子的谦逊和朴实。在其出演的《暗算》《士兵突击》等电视剧热播后,随着冯小刚导演的一声号令,身怀感恩之心的王宝强不计片酬的投入到《集结号》的紧张拍摄之中。本片作为中国第一部战争史诗贺岁大片,其拍摄难度之大、演员所受身心疲惫之苦均可想而知。同时也增添了我们对于影片本身和王宝强“第二次表现”的期待。

现在,“傻根不傻”的王宝强俨然已经成为自己家乡尤其是“北漂一族”的骄傲!只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依然每天聚集在北影厂门口等待机会的人们,谁又会成为幸运女神下一次眷顾的对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水土不服的人物(最美丽动人却水土不服的人):关芝琳

在甄选本十大人物的榜单时,曾一度考虑是否应该让只出演过一部贺岁片《大腕》的香港老牌美女关芝琳入选。若论其演技,不能说完全不合格,但也绝对是“水土不服”,可以说是冯小刚的电影中难得一见的比较失败的角色选择;若论其将泛华语观众一网打尽的市场野心,她也是前有吴倩莲,后有刘德华刘若英吴彦祖等正当红同时演技超群的港台天王天后。以至于曾有记者疑虑冯小刚导演是不是借拍戏来追求这位老牌的香港第一美女,后来被证明不过是谣传而而。不过这显然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关大美人在冯氏贺岁片中的严重水土不服。这其中固然有关芝琳自身演技相对较弱的问题,但不可回避的是,冯小刚所代表的以语言幽默见长的北派喜剧在泛华语观众尤其是以粤语体系为主的香港东南亚观众群中“天生”的局限性。选择关芝琳,可以窥见冯小刚“早期”对于走出大陆吸引港台观众的明星选择探索以及之后总结经验的转向。

关芝琳年轻时的确是美,被誉为香港的第一大美女,曾是多少70后的小男人们的枕边幻想、梦中情人,就连天王刘德华也不禁感叹道:“关芝琳是我见过的唯一的真正的美女”。但美貌作为一位女演员的资本是优势但往往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劣势,关芝琳也难免被贴上“花瓶”的标签。这并不是说关大美人天生演技差,而是她努力塑造的演技很容易就被自己的美艳所遮盖,且马上在角色的选择上被定型掉。再漂亮的女性也经不起岁月的无情折磨,关芝琳接演冯小刚的《大腕》时已经是年近四十的女人“豆腐渣”年龄。她在片中吸引葛优饰演的尤优这样的中年未婚男子还行,而别说已过气的她对于港台这种明星新陈代谢极快的市场票房起不到什么刺激,就连对大陆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主打票房的市场也是无甚吸引力。也许她真的只是像冯小刚这样的中年人在银幕中的一个欲望实现?任谁在年轻时都有个梦中情人嘛!结果在《大腕》的表演中,关大美人表现出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在这样的荒诞疯颠喜剧氛围内,她的演出节奏几乎游离于其余演员和全片之外。《大腕》原本有冯小刚向着世界票房发起冲击的野心,要不然他不会让好莱坞老牌影星唐纳德-萨瑟兰来饰演“大腕”一角。但让操持着蹩脚普通话的关芝琳承担太多的对白,同时还需要与英语进行转化,其所造成的间离效果无意识中破坏了影片的经典性,从小长在香港的关芝琳远没有之前的吴倩莲和之后的刘若英那样操持着一口流利的国语,这不能不说是冯小刚在面对泛华语观众检阅时的经验不足,更是以语言幽默见长的北派喜剧在面对南方观众时的另一种“水土不服”。所幸的是,冯小刚很快总结出了经验,在后面的贺岁片《天下无贼》中对于港台演员选择的市场定位和使用就要纯熟许多。因此,关大美人的“水土不服” 不得不说是大陆贺岁片向外进军最初所做“试水”探索的一种遗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感动情侣的人物(最没有幽默感拼命催泪的人):刘德华+刘若英

刘德华和刘若英作为港台地区当红的天王天后级人物一起出现在04年底的《天下无贼》中,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其中蕴涵着以冯小刚为代表的大陆贺岁片真正走向成熟的象征。一方面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影业公司精心经营多年的贺岁片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电影的一个巨大商业品牌;另一方面伴随着港台电影业的不断萎缩,港台明星也纷纷转向拥有无限潜力的大陆电影市场,天王天后级的首选自然是高投资高收益高上座率的贺岁大片。更为关键的是,克服“水土不服”的刘德华+刘若英的组合在《天下无贼》中的成功打造标志着冯小刚已经将港台明星的合理使用顺利纳入自己的贺岁片体系中。

刘德华+刘若英之所以被命名为“最感动情侣的人物”,也是“最没有幽默感拼命催泪的人物”,并不是说刘天王和刘天后没有幽默感,不会饰演喜剧而只会演催泪弹之类的角色。相反,在他们以前的电影中,已经分别证明了自己对于喜剧电影的驾御能力。而是本就面临着贺岁片题材转型的冯小刚在认真思索和总结前面经验后所采取的策略。他为了充分保持自己最擅长的北方语言幽默特色的原汁原味,干脆规避掉港台演员在此层面的加入,将其交给葛优范伟等自己的一贯班底。刘德华和刘若英所分饰的贼公贼婆主打情感牌,其中既有互动的真挚爱情,也有被傻根所改变的向善转化。两人本来在各自的影片中只要出现就足以引得大陆港台的大量粉丝们蠢蠢欲动,春心荡漾,此番之前从未有过合作的两人其实在任意一部影片中携手就能够碰撞出商业票房的火花。更何况是冯小刚的贺岁电影,这是在噱头之中的噱头。再加上贼公贼婆相濡以沫的催泪爱情线、刘德华最拿手的耍酷的“盗窃”动作场面和最终满足观众观赏心理的洗心革面,两人的精湛互动演出感动了无数情侣观众从而使影片大获成功,而冯小刚也在保留了自己基本幽默特色和基本大陆贺岁片观众群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自己在港台泛华语地区的市场。更有利的是,冯小刚和中国大陆贺岁片藉由此完成了从单纯的荒诞喜剧到悲喜兼备的情节剧转化。贺岁片一面是葛大爷“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爆笑,一面又是刘天王和刘天后为了保护傻根“天下无贼”理想的付出催泪,悲喜两种极端情感都被控制,这个就太厉害了!甚至还嫌不够,最后不惜让刘天王壮烈牺牲,只留下刘天后与肚中两人的孩子独自面对充满迷茫的未来。。。。。。此一刻不知会让多少银幕下的少男少女们难过得撕心裂肺。

刘德华、刘若英、冯小刚,在这一部贺岁片中形成了一个奇妙有趣的三赢局面。刘德华通过本片和其它的影片成为该年度票房价值最高的电影明星,继续保持其极高的人气地位;刘若英凭借最后那一场吃北京烤鸭的精彩催泪表演荣登百花影后宝座,成为台湾地区演员获大陆电影大奖的第一人;冯小刚导演则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类型的超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百炼成钢的人物( 最脚踏实地一把抓住机会的人):张涵予(blog)

冯小刚曾经这样评价张涵予 :“涵予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的确,在《集结号》的前期筹备过程中,也许有人可以向张涵予那样感受到身为一部战争史诗贺岁大片主角的兴奋之情,但没有人可以在四个小时的汽车长途里唱全足本连带报幕都一字不落的《长征组歌》。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这样坚持将最有血性的长征精神挂在嘴边的人可不多见,而在欲望诱惑更加明显的娱乐圈中,这样的人则几乎可以算做是“怪胎”了。也正是这样难得的脚踏实地、百炼成钢的男儿血性,冯小刚才会放心将谷子地这一同样血性的全片主角交给张涵予。可以说,张涵予为这样一个主角不惜“十年磨一剑”,也可以说,他前面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谷子地的塑造,这是他血液里的角色。

张涵予原本是中戏表演系的科班出身,后来却阴差阳错的当上了配音演员,凭着自己得天独厚的磁性声线,他很快就因在一系列大片中的精彩配音表演而成为配音界的一线当红小生。但他自己内心中始终未放弃对演戏的热爱和追求,他曾说:“演戏是个特别上瘾的工作。因为有很多领域你没接触过,很多角色你没尝试过,想塑造不同的角色,但又永远塑造不完。这个瘾永远勾着你。” 结识冯小刚导演后,张涵予从贺岁片开始正式迈入自己梦想的电影表演之路。其实在冯氏贺岁片中,张涵予的出镜率绝对能够称之为高,见证了一个从龙套到现在终成主角正果的渐变:从《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中戏份开始吃重的化装成“E时代画家”的卧底韩警官,进而到即将上映的《集结号》中挑大梁的谷子地。他与傅彪在冯小刚贺岁片中的“成长”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创作经历都能够代表一个好演员踏踏实实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所不同的是,彪哥的形象更适合老百姓身边的小人物,而且很遗憾他的英年早逝终究没有等到“一个主角的诞生”;涵予则如塑造的谷子地般是一个孤胆英雄和银幕硬汉,更幸运的是,尽管经历了选主角前的波折,他终于等到了一个百炼成钢的主角降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张涵予骨子里的血性和硬气使他对于这次机会的抓住倍感珍惜。为了谷子地的精神,为了回报冯导演的信任和知遇之恩,为了把人物塑造好,张涵予曾两次在片场受伤,一次是从战马上摔下来,另外一次是被爆破点的炸药炸伤了腰。按他自己的话说:“为了拍《集结号》这样一部有血有肉的电影,就是死两回也值了!”在现在这么一个花样美男盛行,阴柔之风弥漫的大环境里,市场需要能够独挡一面的硬汉形象,张涵予显然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不管是他先前主演的影视作品,还是他的人生经历,都充满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一次,张涵予主演的《集结号》更是把男人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很快《集结号》即将举行隆重的首映,在全国乃至全球强烈期待的观众面前,张涵予将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考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客串抢戏的人物(最不应该抢戏却贼出位的人):范伟(李成儒)

冯小刚的贺岁片体系中,友情客串的演员群像是绝对不能不提的一类人。他们往往都已经在其余的影视主持等领域中确立了自己的观众地位,基本也不属于冯氏贺岁片的常备军。他们在冯导片中几个镜头的偶露峥嵘纯粹是属于私交的帮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友情客串”。但就是这几个镜头的串场,却配以仿佛完全是为其量身打造的肢体语言和幽默台词,再加上与演员自身形象气质的或反差或贴近,结果经常会产生意料之中又意想不到的捧腹效果,成为影片主体之外最大的亮点,以至锦上添花般变成影片流传的一类经典。在这之中,冯小刚、友情演员与观众之间又形成另一种奇妙的互动关系。而范伟和李成儒之所以作为这类客串群像的代表,也正是源于他们将自身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对待每一个角色塑造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角色特质的夸张幽默完美结合在一起。他们不是主角,却在他们出镜的一两场戏中抢尽了“风头”,可以说,在属于他们的天地里,他们是绝对出位的主角。

冯小刚导演对于范伟和李成儒的运用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他们加入的时间就极为讨巧:范伟在《手机》《天下无贼》中的出镜正好也是那时他凭借春晚赵本山合作的一系列大热小品在观众心目里积累极高人气的时候;李成儒在《大腕》中的精彩演出则恰好是其当时主演的多部电视剧在各地方台滚动热播之际。范伟是那种老百姓一看到其永远睡不醒的“呆瓜脸”就笑到破肚子的演员,所以在贺岁片的客串戏中,只须本色的稍加夸张变形就立马鲜活出彩;李成儒比较严肃来自话剧舞台的正剧形象则需要在片中彻底颠覆,巨大的荒诞割裂感产生出自己黑色幽默潜质的另一面。结果,在冯氏贺岁片众多的经典台词中,最经典的竟然被很多观众公认为是《大腕》片尾时李成儒饰演的精神病患者在疯人院里极尽荒诞恶搞的一口气说出的那段:“。。。。。。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这一个镜头完成的台词在他的精湛演绎下从气氛到语速再到节奏都完全对,而且用病态的表演完全颠覆了现代都市人疯癫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李成儒说的这段台词的一个镜头也成为他至今为止表演生涯的一个支点。本是喜剧小品演员出身的范伟就更为驾轻就熟,看似要紧不慢的表演节奏下实则蕴涵着极强的喜剧张力。在冯小刚的电影中,谁能够抢到葛大爷的戏?目前看来唯一做到的也只有范伟。他在《手机》中饰演的严守一在农村的表弟其戏不过寥寥几场,却几乎抢光了葛优饰演的严守一的“风头”。这也难怪严守一好不容易“荣归故里”也会感觉到“手机(范伟所持)”的手雷般威胁。而《天下无贼》中当范伟饰演的笨劫匪一出场也立刻成为该场戏的最大亮色,他结结巴巴的说出那句著名的“IP,IC,IQ卡,统统交给我”令观众不禁前仰后合的同时瞬间掩盖了刘天王刘天后的巨星光芒。最终身体的被制服也并不意味着角色魅力的被制服。它一直延续到今年上映的《落叶归根》中,郭德纲饰演的公路劫匪再次调侃模拟了这一场景。

如果说梁朝伟王家卫导演的《阿飞正传》中最后一分钟的客串演出令其拿到金像影帝成就经典的话,那么以范伟和李成儒为代表的冯氏贺岁片客串群像则俨然成就了一个更大范围意义上的群像经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假装正经的人物( 最假装正经绕不过感情的人):张国立

张国立与冯小刚和贺岁片的关系也是具有特殊性,但更大层面上是某种“极端化”。首先,张国立绝对是中国内地娱乐圈大腕儿、甚至接近于小鳄级的人物(他自己做制片人,还导演了电影《第601个电话》)。尽管在拍摄冯氏贺岁片时他与其的关系还是纯粹的演员关系,但时至今日看来,做过导演制片人的他还是具有了某些与其的特殊性。而更多呈现“极端化”的是,张国立参演的冯小刚两部年度贺岁片在题材上是截然不同的:一部是冯小刚试图超越探索自己的情感正剧《一声叹息》;另一部又是其驾轻就熟的荒诞喜剧《手机》。不过张国立在这种“极端化”中又严格体现出了其角色特质的共性:最假装正经却终被绕进去的男人。

无疑,张国立对于这两位身份不同、类型不同但都假装正经的男人形象的诠释把握是非常准确到位的,表演刻画细腻,人物塑造传神。《手机》强烈的市场回报与社会反响自不必多说。《一声叹息》尽管从票房上看可算做冯小刚贺岁片中唯一的滑铁卢之作,但毕竟是有碍于题材探索的限制,毕竟也在埃及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更为冯小刚代表的中国贺岁电影今后的顺利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拍摄经验。一个是如梁亚洲那样踌躇徘徊于家里的“红旗”妻子和外面“彩旗”年轻情人,始终都想保持自己形象的中年男人;另一个则是如费墨那样满腹经纶,嘴里不断嘟嘟告诫着别人“做人要厚道”,却经不住所谓“对自己有些崇拜的社科院学美学的女研究生诱惑”的伪学究。一种“正常”正剧的表演方法,另一种荒诞幽默的表演状态,同一种现今社会存在太多的假装正经却终被绕进去的男人形象,张国立在贺岁片对这样两个人却同一种形象的男性演绎的确“剥下暴露了社会上假装正经的表皮”。为什么是张国立“专业”饰演如此的“虚伪男人”?我想倒也不是说他就长着一副“假装正经,没有信任感”的面孔。而是在他众多的经典角色塑造中,不管是不辞辛苦“专业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时常“流连于烟花柳巷”的乾隆爷,还是正派正经的大才子铁齿铜牙纪晓岚,哪一个不是面对N个红颜知己的感情投入而最终绕不开也无从抉择?如此之多“暧昧的红颜知己”是不是也是作为一个男性角色“假装正经”的表现呢?这也难怪身为制片人的妻子邓婕要一以贯之的“夫妻档”了。

当然,这是玩笑,也算是又一个贺岁档期争夺战硝烟弥漫前的玩笑吧!!

作者:waada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