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娱乐生活60年 娱乐载体演变史--录像带(图)
六十年一甲子,对于中国来说是第一轮的新生;如果用更数据化的世界眼光来看,就是半个二十世纪+十年的新时代。
对于地球村的居民来说,1949-1999这五十年,又正好是战后全球迅速经济发展,划分政治格局,科技大爆炸的时代,而1999-2009这十年,又有伟大的互联网改变着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六十年因为历史性的改革开放而一分为二,前三十年的相对封闭和后三十年的迅速开放,在民众的娱乐方式和功能载体上一一反应,中国人可与世界上的任一角落同步联系,分享快乐。六十年前的人,可曾想到今天的子孙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电影,在大街上随时使用手机听音乐、广播,乃至于看电视。
科技的几何级数发展,承载着古老的娱乐活动,也催生了新的娱乐方式,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再过六十年,娱乐的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无法想象,也无需想象,下次总结,可能都不用像我这样用键盘敲出来了。董铭/文 2009年7月29日于巴黎
音乐
最古老的娱乐形式,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愉悦最直接的方式。中国很早就引进了黑胶唱片,百代等各大公司在上海、天津等开埠较早的城市设立办事处或分厂。音乐载体的演变,中国的年轻人用最快的速度接受消费,从内容到器材都能最大份额的本土化。六十年前的民乐和戏剧,统一成全国一片红的样板戏,再被各种流行乐分化取代,老唱机早已摆在博物馆,卡带也仍进了垃圾桶,中学生揣着最新的ipod…好像只有电台依旧,偶尔传出怀旧的金曲,让父辈唏嘘不已。
音乐载体1-黑胶唱片
老唱机和黑胶碟现在可以归为古董级收藏,纤细的唱针下传出沧桑的嗓音。正如电影里的场景,这些玩意儿只有解放前的达官显贵,富贾买办才拥有。建国后,价格昂贵的唱机和黑胶碟因为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位,并没有普及到一般家庭,只有极少量高知家庭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和戏剧票友还有所保存,没被砸碎的那些,沾满灰尘,保留在阁楼里。80年代重新翻出的收藏,只能当做年轻时的追忆,偶尔和老友们把酒聚餐,吱呀呀的唱片转动,放出的是一段未曾存在过的青春。
黑胶碟没有大规模流行,是因为70年代的海外已经被卡式录音带所取代。由于唱片体积大,远不如卡带来得便携,加上每一面录制的歌曲数目有限和程序复杂,唱机的贵重、不易携带,使得这种本该进入家庭的普通娱乐设备,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就成了奢侈摆设,错过了时代,只供回忆。
音乐载体2-卡带
卡带对于中国人来说,就等同于流行音乐的代言人。因为它的出现,正好在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那个爆发点上,就像黑胶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电影老歌和京剧,卡带里传出的是则邓丽君,迈克尔·杰克逊和童安。在八九十年代,双卡收录机和卡带成为了家中的必备,和电视机一样占据了生活中最娱乐的角落。卡带成本低廉,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随意翻录。在国外像日本,卡带与索尼随身听一并出现,在中国由于条件所限,卡带更多是收录机相伴十余载,直到90年代末,大学校园里还能看到头带耳机,腰别walkman的年轻人。
那时候卡带种类繁多,不仅是流行歌曲,古典音乐、戏剧相声乃至于外语听力教材什么都热卖,堪称娱乐学习两不误。通过卡带,港台歌手的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动辄几百万张的销量并非后人杜撰,盗版随之出现,人们乐此不疲。卡带流行的年代,正是中国流行乐起步的黄金时代,作为一种载体,它的寿命虽然比国外短了一半有余,但很好的完成了使命,被CD取代时,属于光荣退休者了。
音乐载体3-CD
CD带来的技术革新,来自于音乐的数码化,这是之后Mp3出现的前兆和技术储备,也是唱片概念的最后一博。CD就是激光唱片,刚诞生时可以看做是唱片的一种。早期并没有考虑到它将来会被电脑抓轨,随着时间推移,CD体现出来的巨大优势立刻让它脱颖而出,并且彻底终结了黑胶唱片和卡带。拥有立体声轨、能存储更多内容的CD出现后,立刻成为年轻人的追逐对象,比walkman更易播放的discman也愈加便宜。迄今在城市角落遍寻打口碟,依然音乐发烧友常见的行为。CD带来的良好音质使它一直存在至今,现在的歌手发行不同专辑也大多采用这一形式,拥有一张心爱歌手签名的CD一直是许多人争取实现的目标。卡带和黑胶碟的模拟音效,虽然还有骨灰级玩家怀念,但对于新一代九零后来说,音乐就等于数码,一切都可以变成u盘里的数据。
与CD匹配的是高档音响,这也是它之所以尚未被Mp3取代的优势,高音质的享受,对于追求效果的发烧友是不允许有丝毫缺失的。CD也可是唱片产业最后一根稻草,至少他还有精美的包装,考究的封面涉及,能摆在货架上标明价格。一旦CD沦为看不见的数据在网络上无声传播,音乐载体的革命就无人能抗衡了。
随身听
是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进行收、录、放声音的器具,早期如索尼的Walkman、爱华的JX505等JX系列、松下等;后来的CD、MD、MP3、MP4、cmmb数字移动电视等,携带方便、袖珍型、用耳机播放声音是其特点,属于电子产品的一个种类。该词汇最初出自日本索尼新力公司(Sony)的一个品牌,中文名称由“Walkman”转变而来。随身听最初只有收音、磁带播放或录音功能,由于体积很小,携带时挎于腰部,多年轻人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体积变得越来越小,演变的品种很多,包括CD、MD、MP3、MP4等种类,而随身听市场在创始的Sony-Walkman称霸25年后,市场陆续受到MP3侵蚀,也被苹果公司的iPod取代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音乐载体4-Mp3
MP3之于前三种媒介的突破,是来自于音乐本身的非物质化重现。在这种技术下,音乐再度成为一种可以任意复制,几乎不见成本的非实体,没有可以摸在手中,看得见大小的CD和卡带,人们突然发现价格对于音乐来说只是个道德标准。Mp3为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它通过一个算法使得人类听觉不会识别出被丢弃的音频部分,从而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容量极小。对于大多数用户的听觉来说,Mp3的音质与最初未经压缩的音频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不过一旦把MP3通过高质量扬声器如组合音响进行播放,那MP3的缺点又会被暴露。但终有一天,这个损失会通过技术手段恢复,Mp3的后续者足以承担。
Mp3的出现也真正把音乐随身播放器弄到迷你体积的程度,它可以藏身于口袋,演变出不同形状、许多品种,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时收听音乐 的需要。借助MP3的兴起与流行,苹果iPod的占有率顺利击败称霸几十年的索尼Walkman。MP3能发挥作用的领域远不止于此,它能储存于电脑、手机等终端,即便后面有MP4甚至MP5的推出,MP3在国内依然吃得很香。因为Mp3所带来的理念是挑战版权的,卡带和CD都未能完全消解的价值残余,被互联网轻松抹去。革命性的“免费”是Mp3最大的特性,播放器可以融合到手机、掌上电脑里,在下一个六十年里,它真的会成为了古老的唱片产业的掘墓人。
音乐载体5-收音机
早在电视诞生时,就有人预言收音机的消亡,可几十年过去了,电台里依然传出最流行的歌曲。从黑胶碟到Mp3,从商场里买碟到网络下载,为了拥有一首音乐,人们付出了不同方式,可只有这一种免费的聆听,几乎没有变过,也毫无消逝的迹象。
无论是六十年前摆在案头的老式电子管,还是三十年前少年宫里组装的半导体,都在用同一种方式“无私”的向人们传播着音乐。现在走在路上,耳机里听腻味了Mp3,还是会转到本市某个调频FM电台,听听最新的单曲排行榜,有了和世界交流的激情。快速、新鲜、免费,这是电台经历百年依然健壮的原因。主持人还是像几十年前那样,播一首单曲,聊两句评论,接几个电话,很随意,很简单的生活态度,充满了饱满的生命力,音乐也如此。
电影
电影的作用,曾经一度被政治化,超越了更为古老淳朴的音乐,也不同于其他种类的娱乐文化形式。黑白故事片和露天电影院,成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五六十年代里,一个大院,几个单位的大人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影片和明星,背得出台词的共同记忆,在并不丰富的物质年代里,兄弟国家的“老电影”就是一种传奇,纯粹的摒弃任何商业,成为了小崔们的美好追忆。
电影载体1-胶片
60到70年代,电影的正常发展受到巨大冲击。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变,内地涌现出一批具有国民级影响力的影片,比如谢晋导演的作品。这一期间,城市里的人们依然能在电影院、剧院戏院观赏到胶片画质的电影,译制片、日本片等等。对于生活在乡村的人们,露天电影是与同一时期黑白电视并存的独特记忆。80年代,电影热潮可以透过《大众电影》杂志的销量和百花奖的参与热情来反映得知。对电影导演来说,那样一个充满热情观众的美好情景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除了胶片之外,当时的人们也看不到其他形式的电影。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电影院不断倒闭关门。不过在1994年,内地开始引进票房分账式大片的政策,其中以《泰坦尼克号》的出现最具影响力,电影院及其电影服务行业重新迎来复苏生机,中国电影借此跟上了世界潮流。而至今,胶片依然有着再高清的电视、高清(HD)拍摄都无法超越的质感和影响力,很大一批人坚信电影始终要回归银幕和胶片。
电影载体2-录像带
能够挑战电影地位的,还要算电视机,但中国的情况又不同于当年的好莱坞危机。准确的说,挑战电影这种娱乐方式的是电视,而掏空电影院的,则是八十年代街头大大小小的录像厅。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迅速普及,与电视机配套的录像机跟着走上了历史舞台。当时电视节目也不丰富,它既可以弥补电视的单 一缺陷,用来看电影,实用性极佳。录像带在不同人之间流传借阅,互相拷贝复制,读到掉磁卡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一方面这也是内地电影放映场次和影片内容跟不上观众的一个体现,人们自然要去寻求更为便利的途径,观赏到更新奇的电影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从80年代到90年代,受当时港片兴盛等多方影响,录像带领域基本维持着以香港电影为主体、外国片为辅助的受众欢迎模式。许多人在录像带里认识了吴宇森、徐克以及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多数民众不会费心去认什么导演,传到手里刺激好看的就行了。总之录像带和录像厅的美好时光,在中国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最后被VCD终结,因为没有强大的录像租售商反对,其被淘汰的阻力反而比国外小些,这也算是中国观众的幸事。
电影载体3-VCD
数码化技术带来来CD,也带了LD和VCD。90年代初,数据压缩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影视技术的革命,迅速淘汰了卡带和录像带。VCD制式本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光碟上存储视频信息,携带上比录像带方便,图像质量和音质也不差。中国企业也赶上了VCD的潮头,万利达、先科、步步高等品牌展开了大混战,版权的问题暂且不管。总之VCD很快占据了中国内地市场,它的背后依然是不计其数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其中以盗版为多,满足了新一代影迷的渴求。
相比于80年代时录像机的偏高价位,90年代后以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家中买台VCD机是更加容易的事情。录像厅老板闻风而动,赶紧添购了VCD 机,依然能够招来大小青年的频繁光顾。VCD无论是1.0还是2.0,其实清晰度都远无法和后来的DVD相比,甚至较VHS格式录像带都不占太大优势,但VCD的家用普及化和盗版碟片一再跌价,片源的丰富终于培养出了固定消费群,为真正的数码DVD时代打好了群众基础。
电影载体4-DVD
不同于欧美直接从录像带跨入DVD时代,中国人还经历了短暂的VCD,敏锐的商家抓住这一机遇,催生了全国看碟的消费习惯。从表面上看,DVD取代VCD是质量上的必然,它的容量更大,音质和清晰度更佳,价格也不昂贵。但在DVD推广之处,中国人面临的却是另一个无形的阻碍-版权和分区。当然,最后这种担心也没成为实质性的威胁,版权在中国的强化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可在盗版商的手里,这种技术屏障形同虚设。这一次,中国人终于可以和欧美消费者同步享受电影带了适时娱乐性,再暂时忽略版权限制之后,弥补了中国电影院与欧美几十年的割裂。
从D5到D9,再到已经统一未来趋势的蓝光格式,DVD的容量提供给普通消费者最逼真的享受,家庭影院的概念得以普及,与DVD机配套的各种音响,功放,高清电视或投影仪,让好莱坞大片还没能登陆中国院线之前,就直接进入了家庭。另一方面,片源的极大丰富,也培养了大量眼光独到,阅片无数的骨灰影迷。他们对DVD的购买收藏或者电影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交流着淘碟经验,挑厂家牌子,看大师花絮补专业知识。国外DVD制作方对老电影的发掘整理,通过国内信息灵通的盗商,直接培养了区别于普通观众的“碟友群”。其中高手升级为业余影评人,借助网络的信息优势,再度发掘了电影作为娱乐文化的延续性,从间接上推动了影院票房的潜力。
电视
相对于电影和音乐两种早在解放前就进入中国的娱乐形式,电视这种新发明要晚了整整半个世纪还多。毕竟作为一种新的“发明”,连列宁都无法预言这种媒体会对人民生活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取代电影的宣教和娱乐地位。电视引进中国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代表性事件是1958年成立的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当时还叫“北京电视台”的央视也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然而直到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加上电视机价格昂贵,虽有一系列的省级电视台建立,但电视机在中国也算得上“物以稀为贵”, 电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真是无米之炊。差不多在八十年代初期,大街小巷的人们聚集电视机前面围观的场景在中国上演,对于广大七零后来说都是一份珍藏的回忆,屏幕发光的13寸电视机打开了一个国家封闭已久的大门。
电视载体1-黑白电视机
虽然70年代初中国就自行研制出了彩色电视机,彩色电视也开始正式试播。不过一直到70年代末,电视机在中国并不普及。80年代开始由于政策变 化,通过香港等地走私进来的电视机开始在大陆出现,之后国产进口的电视机遍地开花。人民收入的逐渐增加也产生成效,电视机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家用电器, 整个过程所用时间并不算长。
许多人都会记得一个街区、一个镇子上出现一台电视机时的轰动效果。在不少人看来,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充满时代感的场景出现,当时的国民是何等缺 乏娱乐手段。这一时期,在中国占有统治地位的依然是黑白电视,就如多数人记忆中的黑白图像上总有雪花、噪点和波形纹。与黑白电视有关的记忆还包括电视机能 收到的频道太少、许多节目只在晚上播出等等。日产电视机如东芝、三洋等涌入内地,一并带来了他们的电视剧和动画片,在中国观众的记忆力,《一休哥》和香港的《上海滩》都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
电视载体2-彩色电视机
80年代中期开始,彩色电视机也慢慢普及。对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家里有没有彩色电视机成为孩子间比较的话题。直观的说,彩色比黑白来得好看 和真实。不过在当时,彩色电视机在各大城市的普及率依然不高,该情形一直持续到90年代才慢慢好转。这其中有着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金星等电视机品牌被长虹彩电等所彻底取代为一个标志。电视机的价位变低,甚至可以说实惠到家,普通民众完全能够承受。背投,等离子,液晶电视等更高清的彩电技术迅速成熟,相对物价和工资的便宜,一家人买上两三台都不在话下。
彩色电视的蓬勃发展还要算上卫星传播等手段也被引入,“上星”是当时的一大热门词语。央视和省级台在这一期间全部上星,以前信号不好的偏远山区 也能享受到电视节目带来的乐趣。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的转变,各地电视频道数量的不断增加,省级地方台开始分出不同频道,节目播出时间不断延长甚至是24小时播放。整个90年代对于电视行业来说真是红火得不行。不过,随着可选择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电视及其节目带有的特殊时代色彩也被逐渐淡化。面对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彩色电视,人们再也没有之前的那股兴奋。许多人保持着回家打开电视机的习惯,却不会去留 意它放的是什么。以往那种苦等节目播出,赶着回家看电视的疯狂劲也是找不回来了。
电视载体3-网络电视台
借助宽带互联网的技术革命,电视节目网络点播成为了一种必然。这种更便于观众主动选择的方式,也扩宽了电视台的传输渠道,加速了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悄然改变了电视的内容和目的。不少地方省市的娱乐节目,都通过门户网和各自的视频网站,同步放松节目。主持人不忘随时加上句提醒,因为互联网带来的互动性,要远高于传统的单向信息发射机。从电视观众那儿得到及时反馈,这是电视台节目编排者最关心的意见,持续的关注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评论获得,电视台也可以通过引导网络热点来吸引观众眼球。电视视频的突破,不再于传统理念上的提升影像清晰度,而是从理念上改变电视台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在PPS这类电视/电影软件的帮助下,电脑已经融合了电视机的基本功能,网络的普及速度完全可以超过无线/有线接入信号。最近这10年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电视娱乐业的形式改变。身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华人,能在10月1日同时观看到北京的庆典,笔记本里的图像无需额外付费,这给观众和电视台都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商机。电视在家中变大,在家外变小,分化并融合着。
综合载体-互联网
这六十年来,中国能和世界真正同步的伟大发明,互联网把娱乐扩大化,时效化,互动化了,超越了地域和语言,各种娱乐形式最终归结成无数的0和1,被全国,全世界的人分享。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人口,人们把所有听的到,看得见的东西搬上了网,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无论是相对年轻的电影,电视,还是古老的戏剧,音乐和文学,互联网承载娱乐的同时,也在发明新的娱乐方式,融合老的方式,模糊他们的类型边界。通过互联网,娱乐可以传送到各种大小要求不一的终端上,无线技术的覆盖普及,让手机也可以看随时看电影电视,听音乐。中国的网络建设,也由于无需更新第一代设备的缘故,从落后于欧美国家的早期迅速赶上,以低廉的方式迅速发展,在庞大的网络人口基数上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娱乐资源。
董铭/文 2009年7月29日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