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让他演成笑面虎 冯恩鹤:没把吴敬中当坏人

北京娱乐信报



拨通冯恩鹤的电话,记者一时顺口竟叫了一声“吴老师”。电话那边的冯恩鹤爽朗地大笑起来,他说:“你看《潜伏》很入戏嘛。”在40多年的表演生涯中,吴敬中是冯恩鹤扮演的第一个反面角色,他告诉记者,他从未把吴敬中当做坏人去演,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正常人演绎。
他演吴敬中
剧本台词一个字没改
“一个剧本是否写得好,我儿子就能第一个感觉到,”冯恩鹤说,“拿到《潜伏》的剧本后,到了饭点儿我就不去做饭了,让我儿子去做。等他做好喊我吃饭,我还不愿意去吃,想再多看点儿。”冯恩鹤说,《潜伏》是他近年来看过的表现谍战的最好的一个剧本。
“剧本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冯恩鹤解释说,“所有的人物都写得很丰满。我看剧本的时候一般都会做些案头工作,改些台词,但看《潜伏》的剧本,一个字都没改过。这个剧本成功的关键在于所有人物的语言都是特定的,一个角色的台词绝对不可能安到另一个角色口中。”
导演让他演成笑面虎
冯恩鹤说,其实一开始导演姜伟也没有下决心请他演吴敬中,“毕竟我以前演的都是正面角色,姜伟也担心我表演会有障碍吧。”由于其他演员档期不合适,姜伟最终还是让冯恩鹤出演吴敬中。冯恩鹤也认为这次表演是对自己的一个空前挑战。
对待吴敬中这个反面角色,冯恩鹤自有一套应对的办法:多年来,影视界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反面人物写得很概念化、脸谱化,坏人就一点儿人性没有。“我表演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标签式的人物,没有往概念化那边走,我要寻找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这一点上,姜伟分析得特别到位:要把这个人物演成笑面虎,他坏你也看不出来,也看不出他假来。所以我在演的时候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坏人,而是把他当做一个正常人去表演,只有把他当做一个人,才能找准他在那种生存环境里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他品吴敬中
他年轻时也有追求
“吴敬中年轻时也是有信仰的,”冯恩鹤分析道,“他对余则成说过,他年轻时也喜欢哲学,这说明他不是个头脑简单的军人,他有过理想,有过追求,可是国民党的内斗和腐败让他最终变成了一个信仰丧失沦落的人。所以他自己说,研究了15年,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他一直怀疑余则成
有观众开玩笑说,吴敬中是对余则成“帮助”最大的人,因为他不仅几次挡住了马奎等人对余则成的怀疑,还提拔余则成当了副站长。对此,冯恩鹤却认为:“我觉得吴敬中一直在怀疑余则成。戴笠指示过‘佛龛’不能轻易使用,但吴敬中却私自动用‘佛龛’调查余则成。他要敛财,他觉得余则成是自己人,但分离这么多年,毕竟不了解底细。到后来,吴敬中就不再追究余则成的底细了。他对形势看得很清楚,他对国民党的前途是没有信心的,他懒得去问了。李涯要在情报站抓出共产党来,吴敬中也是极力捂着盖着,因为若是抓出共产党,就说明他政绩不行。他一把年纪,只想求得一个全身而退。”
你不知道的冯恩鹤
“站长”平时很爱玩
冯恩鹤说自己平时是个很爱玩儿的人,他的生活态度很是达观:“我不会逢迎人,我更愿意自己去玩儿。比如我会一个人背着照相机到野外拍照片,也会坐在水边钓鱼,或者坐在家里写字画画儿。”
冯恩鹤继续“潜伏”
冯恩鹤告诉记者,在《潜伏》之后,他还在一部电视剧中出演了“老汉奸”,在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冯恩鹤扮演一名潜伏在日军内部的共产党员。“这个角色表面是汉奸,其实很爱国,他的两面色彩非常浓厚。”
本版撰文 信报记者 王菲
信报《潜伏》试卷
角色:吴敬中
扮演者:冯恩鹤
如果评价剧中角色,可以说个个精彩,也因此使观众对演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报特意把观众最关心的9个问题做成一份试卷,在采访时“考考”他们。这份试卷,我们最后没有打分,但在每个观众的心里,肯定已经打出了分数。
1。请用三个词诠释一下你所扮演的角色?
笑面虎、老谋深算、城府很深。
2。如果你可以重新选择,剧中你最想演哪个角色(无论男女)?
还是想演吴敬中。
3。有很多年轻观众把《潜伏》当做“职场教科书”,你对此怎么看?
这样的艺术外延是正常的。
4。《潜伏》的结尾很悲,如果你是编剧,会选择这样的结尾吗?或者会设计个什么结局?
我觉得结尾很美,在我们压抑、悲伤的时候,应该去想一想今天我们该怎么活着,不要忘记老一代革命家为新中国所做出的牺牲。
5。现实中的你和你扮演的角色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
没有相同点。
6。现实中的你和你在《潜伏》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我讨厌搞阴谋的人,我没什么城府,跟任何人都是直来直去。
7。如果由你向观众推荐《潜伏》这部电视剧,你会用什么样的“广告语”?
隐蔽战线的斗争没有和平年代。
8。用一句话形容你印象中的姜伟。
很有才华的导演。
9。你希望《潜伏》拍摄续集吗?
剧中人物只剩下了余则成、吴敬中、晚秋和翠平,故事很难继续了。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