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星闻资讯

专访陈奕迅:我还年轻 还不想被名声所累(组图)(2)

新浪新闻

关注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陈奕迅(听歌)出道的时候,正值香港流行音乐巅峰时代的末期,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所迎合的年代注定是一个无法使自己腾飞的年代,他并不被看好——还有上一辈歌手如张学友(听歌)已囊括了太多荣誉,致使后一辈歌手难以超越,但出道十多年后,他已成为此时此刻,香港主流乐坛的代表性人物。

文|郭小寒

夏天还没来得及打声招呼就飞快地消失了,9月28日,北京的夜晚只有10度,在奥运过后装修一新的工人体育场,陈奕迅第一次登上了北京的舞台,展开了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北京站。这场迟到了5年的演出,换来的是观众热切的回应,舞台上的陈奕迅夸张、搞怪、跳热舞、玩炫技,最后还抹着眼泪大咧咧地哭了。31首歌很难代表他这14年来的心路历程。也许天很冷,看台与舞台的设置也不够合理,可观众就是愿意在寒风中盯着那并不清晰的大屏幕看完全场,一直到安可还可以出现万人大合唱。

是的,他不是偶像,也不是实力派,他什么都不是,是一个年近三十、样子普通、喜欢搞怪,打扮有时夸张的男子。陈奕迅的嗓音也并非十分出色,但他动听的歌实在太多了,个性又如此真实,在距离你不远不近的地方,不卑不亢、兢兢业业地过生活,香港拥挤,繁忙和充满人情味的普通生活,也在陈奕迅的身上有着完整的映衬。

演唱粤语是一种骨气

作为当今香港歌坛几乎硕果仅存的中生代男歌手的代表,陈奕迅对香港有一番特别的感情,而用粤语这种母语演唱,是他觉得最舒服的事情:“我是一个香港人,我最自如的是唱粤语歌曲。你可以说香港人的适应力很强,英国人在的时候英文很好,现在的普通话又成了潮流。我一直觉得,我如果能够用广东话来赢得全世界的观众,会是一个很荣耀的事情。但是在内地,大家可能会觉得你唱普通话是对我们的一个尊重。但是我的国语确实不好啊,当我讲广东话的时候,可能更能精确地表达出想表达的想法。”

这些年,陈奕迅每年都要发粤语和国语专辑,甚至会采取一曲两唱的方法,推出粤语和国语两张唱片。既有市场的考虑,也有自己的坚持。他说:“作为一种方言,演唱粤语是一种骨气,是很多香港前辈歌手种下来的根,谭咏麟(听歌),罗文,徐小凤(听歌)等等,他们把粤语歌发展到一个那么高的水平,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不知道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也许以后听广东歌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想到了我这里,我还是要坚持下去,所以无论是唱片还是演唱会,我都会协调,把国语歌和粤语歌都放进歌单。”

之前陈奕迅在广州、上海、昆明都举办过演唱会,主要都是以国语歌为主,其实很多观众是喜欢他的粤语歌的,他解释说是他的团队还没有即时了解到这个信息,“我最后的想法是,我不能取悦每一个人,那我就听我自己的意见吧!”在北京演唱会他确实这样做了,虽然在排歌单的时候就调整了很多次,但结束时陈奕迅还是固执地加唱了6首粤语歌,包括《单车》、《最佳损友》、《明年今日》等,唱给观众,也唱给他自己 。

在香港悄悄长大的小王子

在备战9月28号工体演唱会的同时,陈奕迅推出了最新的国语专辑《不想放手》,这是一张很特别的专辑,陈奕迅请来香港插画家Stella So苏敏怡为新专辑10首全新歌曲手绘图画,以小王子成年后在都市中的生活为主题,背景有天星码头和蓝屋这些香港老式的建筑等,有一种很浓的旧香港情怀。小王子死了,他依然瘦弱,戴着围巾,却长大成人,选择在香港这样一个狭窄喧嚣的都市里生活,带着对世界冷静的宽容和内心的一点寂寞无奈,回忆着过去,感叹着人生匆匆,看着大楼倒掉,然后去土星上唱歌,诠释这个时代。

陈奕迅本身有几分小王子的性格?他的纯真和成熟似乎有着两面性,使他成为香港主流歌坛上少有的性情中人。陈奕迅说自己很喜欢香港湾仔那里很旧的唐楼,“我小时候也是在湾仔长大的。我对那个地方也有很深的情感,那里有很多庙宇,其实很宝贵,现在那个地方好像要拆掉,挺可惜的。”

“香港很少有一间房子是超过40年的,那些有殖民色彩的老式建筑现在政府想要拆掉,可是那虽然是英式的建筑,但那也是香港的建筑啊!历史和文化意识对每个地方都很重要,但是这些地方是老百姓生活过的地方,有香港自己的特点和情怀,不应该就这样没有了,也许应该用一种更人文的方式,把这些东西保存起来,留给后人一份回忆。”说到这些,陈奕迅有点沉重。

“我怕谁失望,我为谁而忙”

回忆与总结是这张《不想放手》的一个主题。很多人说,陈奕迅是张学友之后的下一个歌王,他从1995年参加了第14届电视新秀歌手大赛成为选秀新星到现在也经过了14年,无论是《狮子山下》, 还是《K歌之王》, 或是《爱情呼叫转移》(blog),都反映了一种香港精神,物质很近,人很远,远得有些无奈。在出道的第14个年头,陈奕迅用这张总结性的专辑启动下一个开始。于是我们就听到了《倒带人生》、《Aren't You Glad》、《漂亮小姐》、《然后怎样》等不一样的作品。

“我怕谁失望,我为谁而忙……为何我问题总要等别人的答案。”陈奕迅说这张唱片中最能代表他心态的是这首《然后怎样》。“我觉得可以代表我现在的一个心态。”

“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总有帮我做音乐的人,其实他们也一样很花心思很努力地去做。我其实一直有个矛盾,我去唱片行买专辑听歌,经常有朋友跟我说,只有你的歌我们会听,听到这话我是既开心又不开心。其实香港还是有很多乐坛精英的,希望大家多花心思去听一听他们的歌,还是有很多选择的。 ”

“唱片业一样烂,很难做,而且唱片都卖得很少很少。”陈奕迅面对现在的乐坛现象似乎总有一丝抱怨,但他还是在坚持做音乐。“卖两张、卖一千张、卖一百万张,都应该用同一种心态做音乐,那个过程其实是很过瘾的。唱片当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但那个是不能控制的,不能控制的就不要想。” 他的坚持还不止于此,他坦白说:“我出过的国语专辑那么多,光靠巡演就够维生了,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但如果我不出,唱片公司连那一点点赚钱的机会都没有。每年有这么多人期待我的新歌,我还要埋怨什么。”

他不想让别人称他为新的天王接班人,“尽量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我参与了转变的过程,我还年轻、不适用什么天王的称谓,也不想被名声所累。”“我最初只贪玩为何变负担,为何我的问题总得等待别人的答案。”陈奕迅大概是这个模样,看似自我、不羁、却也暗暗在乎着别人的想法。 

“经历过很多次演唱会,从台下几千到一万、两万多人的欢呼下立刻回到万籁俱寂的酒店的转换,刚上车的时候还有工作人员在身边,经纪人、化妆师还在忙前忙后,但是之后就会很失落。尤其是在香港的晚上,我做到差不多11点多,回到家里差不多快12点了,洗完澡一个人在饭厅,家人都睡了,完全是漆黑的屋子……这个时候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 “你有没发觉每次Party总有人喝醉,喝醉了总有人哭?我觉得那就是一种失落感,喧闹过后,剩下的是寂寞,再多的诱惑又如何?最后剩下的还是自己。”

  所以,舞台上陈奕迅是万人期待的巨星,表演着璀璨华丽的每一分钟,而台下他仍然坚持做“自然派”,享受一个普通人该享有的正常生活。他搭乘地铁,去茶餐厅吃饭,去菜市场买东西,饿了就在路边摊要一碗鱼蛋面。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其实很多人,周润发(

词如其人

说到陈奕迅的歌,人们自然也会联想到两位成就了陈奕迅的著名词人:林夕和黄伟文,人们经常把这人拿出来让陈奕迅比较,陈奕迅说,“林夕出道比我早十几年,是看着我长大的人,他资历很深。很多词都很有道理,用的词很华丽,我会觉得我是其中一个渺小的被他感动到的歌迷,最后唱了想哭。而黄伟文更像性格相投的朋友和亲人,私下里交往很多,每次见面都是很亲切,甚至可以把他说成是我女儿的干爹。”

“可能是我给他们的感觉也不一样,林夕总会觉得我身上有使命感,我给他的感觉就是我要讲道理,而黄伟文总是用很简单的词描绘很有画面感的场景,幽默,轻松,就像是朋友在喝酒聊天。”

在陈奕迅的《Solidays 新歌+精选》里 ,陈奕迅专门唱了两首新歌表达自己这14年音乐之路的感慨,林夕写了一首《歌.頌》,“它倾倒你要经沮丧与兴奋,来自多少个极善感的心”,表达了音乐对人类的重要性,而黄伟文写的《后台》则轻松幽默:“他迫我着衫,扫粉底那个,带风筒那个都催我”,通过忙碌错乱的后台现场表达陈奕迅为了音乐劳累而心甘情愿的付出,这两个人的风格,以及陈奕迅一面搞怪,一面深沉的双重个性,在这两首歌的对比中可见一斑。

香港的情怀与温度

陈奕迅是个喜欢搞怪的人,一场发布会下来,摄影记者会抓住无数个他夸张搞怪的表情。在各大颁奖礼上,他也是一个很耍宝的人,不仅表情怪,还经常语出惊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他上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时候,他和苏永康(听歌 blog)坐在一起,身着一件下摆有咖啡污渍的白tee。主持人忍不住嘲笑说他穿着褴褛,不在乎衣着。他不经心说了一句:“我就是那种能把贵到发飙的东西穿出一身贱气的人。”

除了唱歌,陈奕迅也演电影,他出演的角色包括家具设计师、护士、发型师……他几乎总是演贱贱的小市民。香港人现实,无奈,乐观,这些在陈奕迅和他所扮演的角色上身上都有所体现。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很贱的人,精神分裂,有时候喜欢讲点道理,有时候却很鬼马,喜欢黑色幽默。

“别看我表面上嘻嘻哈哈的,其实我也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情。”陈奕迅说自己很情绪化,以前有什么高兴和不高兴,都会很直接地说出来。中学时候有个老师跟他说,你不应该这样,应该永远想一些积极正面的东西。这句话后来就成了陈奕迅面对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所以镜头前的陈奕迅经常做着鬼脸,嘻嘻哈哈,而他的歌中那些的那些寂寞忧伤,又被他的嗓音表达的如此真切。

在香港最著名的平民漫画《麦兜故事》里,小王子的故事是这样改写的:“菠萝油王子走失多年之后最终变成了麦兜的父亲厨师阿炳。”与陈奕迅面对面,发现他的眼角的皱纹和明显靠后了的发际线,也许他也会“走着,走着变成了一只佬”,但他身上总是有一种精神:“不想放手”,而这种精神,也许正是香港的情怀与温度。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