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倾情》“倾”出好收视

金羊网-羊城晚报
章琰
![]() |
![]() |
本报记者章琰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倾力打造的大型情感故事栏目《夜倾情》近日度过了两周岁生日。该栏目自2006年开播以来不但收视屡创新高,更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优秀栏目剧奖。在近日的栏目庆生会上传来喜报,该栏目制作的栏目剧《房子》一举捧回了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电视栏目评选活动二等奖。
栏目剧从2006年开始在电视界蔚然成风,广东电视台在这股大潮中也制作播出了不少优秀栏目剧,如《夜倾情》、《博客奇谈》、《益街坊故事会》等。栏目剧是否就是收视保证?制作成本相对低廉的栏目剧,要怎样才能跟大投入大制作的电视剧抗衡?在《夜倾情》庆生会上,广东电视台副台长、珠江频道总监蔡照波、珠江频道副总监解廷辉等电视台骨干以及电视剧《三国演义》导演张中一、作家林骥等专家学者就栏目剧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研讨。
1、演员:群众化or专业化?
“群众的参与可能更符合专业评委和观众的要求”
使用群众演员是栏目剧的一大特色,虽然这些群众演员演技不敢恭维,但事实证明,没有演技的群众演员恰恰是栏目剧的生命力所在。电视剧是演员演假事,栏目剧是真人演真事,他们在亲朋好友之间形成口耳相传的连锁效应,这是稳定收视群体的有力保障。《夜倾情》监制钟紫斌以这次优秀电视栏目评选一等奖作品《数说北京》为例:“这部作品除了题材是主旋律以及叙事模式新颖之外,还有就是他们完全放弃了北京演艺人才云集的优势,剧中人物都是由栏目自身工作人员担纲,自编自演。而另一部一等奖作品《过寿》更是如此,所有演员完全在当地百姓中产生,从衣着、语言到生存环境,全部原生态,这种群众化路线是专业评委所希望看到的,也是评委们对栏目剧的主流看法。《夜倾情》走演员较为专业、制作相对精致耐看的路子,获得了二等奖,亦表明了评委对《夜倾情》探索新路的肯定。”
2、语言:方言化or普语化?
“地方语言更能凸显地域文化”
栏目剧的对白乃至主持的方言化容易让本地观众找到心理上的沟通点,还降低了演员参与的门槛,不用后期配音也降低了制作成本;但同时,方言化对栏目剧“走出去”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广州大学教授罗宏认为:“虽然方言剧会牺牲掉一部分外地观众,但它能培养出一批忠诚的观众,比如《外来媳妇本地郎》就是一个样本。一旦栏目剧普语化,就失去了栏目剧的生命力,语言里包含了太多的地域文化,只有方言才能体现出当地的味道和文化底蕴。”广东电视台资深导演张中一对此很认同:“即便是外地人,他们要看的也是你们本土的人文气息,你要让不论多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你独特的地域状态的东西,语言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们已经有粤语这种语言基础了,不要轻易放弃这种语言优势。”
3、制作:精美化or粗糙化?
“准精品化路线更为稳妥”
一般的栏目剧制作成本低廉,通常一集一万几千元,是投资小见效快的节目形式,投入少就伴随着制作粗糙的问题。钟紫斌说,“《夜倾情》的投入和制作水准虽比不上电视剧,但相比其他栏目剧来说还是较高的。做投入小、用方言、贴近当地百姓生活的栏目剧,固然能获得区域性的较高收视,但它的局限也很明显,就是很难“走出去”在较大范围内交流和发行,栏目剧发展到一定程度,如何做大做强,成为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罗宏认为:“栏目剧的优势就是投资小,这不仅意味着成本不高压力不大,还意味着转型速度快,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对于栏目剧该走粗糙化还是精品化路线,罗宏直言:“低投入的粗糙制作是快餐文化,它更容易收回成本。粗糙化肯定不赔钱;精品化有风险,但播出成功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很可观。”他认为栏目剧整体上走准精品化路线更为稳妥。
4、剧情:阳春白雪or下里巴人?
“雅俗共赏才是根本”
栏目剧剧情题材基本上来源于真实的社会事件、家长里短的市井生活,由普通百姓演绎人间传奇。很多栏目剧为迎合观众口味而大走“俗”路线,正如也有观众批评《夜倾情》过于关注男女之情。原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所长、原省剧协副主席林骥说:“《房子》之所以能获奖,就是因为它符合短剧的几个要素,在一波三折的剧情中看出了人物的形象性格。我不喜欢很多栏目剧一味迎合观众讲求‘俗’,但我也很反对打造经典、成就精品一说,经典根本不是创作打造出来的,是历史沉淀出来的。因此,雅俗共赏才是栏目剧的根本。”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作家、编辑王厚基则通过网络、观众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对《夜倾情》的议论,绝大部分是赞扬的,但也不乏微词。有人说,情爱是这个栏目不变的主题,夜倾情的选材角度不外乎情爱的困惑、危机、罪恶等几个方面。也许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至少获得了收视率。但我觉得,如果一个剧总是在关注情爱,那也太局限了,我觉得栏目剧还是需要提高品位。”
链接
《夜倾情》是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情感故事栏目,逢周一至周五22:00播出,每期45分钟,是广东第一档专注情感生活的栏目剧。数据显示,开播以来,《夜倾情》在广东地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5.0以上,最高达到了8.254,已成为珠江频道继《外来媳妇本地郎》之后的又一品牌栏目,被誉为现代版的“一千零一夜”。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