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惊叹动不动喊“哇塞” 荧屏上大叫“爽歪歪”流行词:宽用还是乱用

舜网-济南日报

关注

现在社会上一些流行新词语如“哇塞”、“爽歪歪”等,其原意并非表达惊叹或心情好,在福建闽南语中有其特定的含义,表达的是男女之事圆满之后的愉悦之情。《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解释说:‘哇塞’是福建闽南的土语,确实带有一些下流的成分,因为‘哇’即为‘我’,‘塞’代表‘操’,连读起来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而实际上对于这个词,现在很多福建人也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应该是沿用下来的。”

对于时下许多人误用该词,郝铭鉴表示宽容:“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查这些词的出处,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词的本来含义,他们使用这些词并没有恶意。毕竟语言是在发展的,如上海的许多本地俗话,比如‘蜡烛’。其实‘蜡烛’原是妓院的用语。过去,嫖客出高价找处女都会点上蜡烛,于是人们就称那些嫖客为‘蜡烛’。这本是不太好听的词,但是现在也有人用‘蜡烛’来赞美老师,取其燃烧自己、点亮别人之意。此外还有大人说小孩不乖,不点不亮之类的,用法都在改变。那些很原始的东西普通百姓并不了解。”

与郝铭鉴的观点不同,上海大学教授、语言学家余志鸿认为,对于这些有歧义的、不文明的词语应该避免使用,毕竟中国的词语很丰富,有许多优美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爽歪歪’其实可以算是个外来词,‘爽‘字是从西方电影中音译过来的,是表达男女欢愉之后舒服的感叹词,最早在福建、广东一带开始使用,用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外语的含义,后来这个词又传到了其他地方。而‘歪歪’在闽南语中本身就带有下流的意思,现在很多人听后还是会脸红。有这层含义在里面的词语广泛传播不是件好事。人们不能只图新鲜,在不了解词语本身意义的情况下乱用,那样不仅会闹笑话,有时更是不文明的做法。”

另有语言学研究者表示,近几年,许多充斥荧屏、报刊的广告把使用港台词语作为时尚,广告策划者并没有研究过这些词的真正含义,就让几个充满童趣的孩子摇头晃脑地在电视上大喊“爽歪歪”,实在太轻率了些。媒体在新语词的使用和发布上应该更加谨慎和负责。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