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已过时?"建军"启示录

新浪娱乐 2017年08月04日
截止发稿前,《建军大业》累计破3亿,而同是主旋律的《战狼2》则已迈过20亿关口。为什么?主旋律电影的票房潜力到底能有多大?商业化之路到底要怎么走?新浪娱乐对话于冬、韩三平、黄建新、刘伟强,揭秘《建军大业》的幕后故事。

  截止8月4日,《建军大业》累计3.02亿,而同日上映的《战狼2》已大踏步迈过20亿大关。可就在九天前,没有人预料到《战狼》能如此风光,更没人预料到,《建军大业》相形之下会如此尴尬。

  7月24日,《建军大业》召开盛大首映会,出席明星多达30余人,其盛况唯一可以比对的应该就是去年末的《长城》。当天,本计划28日上映的《建军大业》正式宣布提前一天,要和《战狼2》同日对抗。

  监制黄建新慷慨送出祝福,希望《建军》能取得好票房,也希望《战狼2》能取得好票房。至于多少,导演刘伟强把皮球踢走:“当然希望能有好票房,但具体多少你要问于冬。”

  近年来陆续主推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的于冬的确有发言权,这个项目也是他几次三番争取来的。这次预期多少?于冬停了一会儿,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过10亿就对得起所有的主创的努力,辛苦付出。”

  倒是一旁的韩三平再三强调:“我们现在压力很大,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市场,这个电影不是小投资啊,所以刚才我说我舒了一口气,像于冬还没舒气呢,他这口气还舒不来。”没想到一语成谶,《战狼2》的火爆愈发映衬出《建军大业》的局促。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之路到底该怎么走,这口气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熨帖。

《建军大业》海报

《建军大业》海报

  当于冬找刘伟强拍《建军大业》时,刘伟强只回了一个字:“啊!?”

  时间退回到2013年。南昌市方面最先找到韩三平,提出以南昌为中心,拍《建军大业》。当时韩三平还未卸任中影董事长一职,他觉得时机不对,“这样的电影你必须要有一个重大节庆或者重大时间节点来拍。你要2013年拍,2014年上映,这个是建军87周年。”综合考虑了剧本等各方面都需要的时间,他建议将拍摄计划定在了2016年,这样一来上映时间正好能赶上2017年建军九十周年。

  2014年3月17日,韩三平卸任中影董事长一职。于冬向我们透露,为免“抢功”之嫌,当时的韩三平已不好再主动推进此事。而与韩三平一起执导《建党伟业》的黄建新,在监制完《智取威虎山》之后片约不断,也没办法抽身。两人共同执导已不可能。

  这时候,南昌市依旧特别积极,他们找到了于冬。“他们省里领导看了《智取威虎山》很喜欢,于是拐了个弯找到了我,希望由博纳来牵头组局《建军大业》。”于冬透露。“但这毕竟是《建军大业》,中影的系列,我当然希望中影能够第一出面、牵头。”于是,他亲自找到了韩三平、黄建新,请两人来保驾护航。只是这一次在于冬心里,导演另有人选。

  看上《建军大业》这个项目后,于冬首先跑去见了韩三平。早在下海创办博纳公司以前,于冬曾在中影宣传部们任职,两人交情很长。韩三平同意先帮忙搞剧本。剧本搞了一年多以后,于冬提出找刘伟强执导。于冬对刘伟强相当了解。二人已连续合作三部《澳门风云》,还有一部《武林怪兽》正在筹备。

于冬、韩三平

于冬、韩三平

  《建军大业》中的导火索是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当时上海血雨腥风,杜月笙为首的青帮屠杀共产党。“这像不像你片子的风格?”于冬问刘伟强。随后在于冬的带领下,刘伟强花了两周时间游走了建军的几个关键地方,从湖南韶山到江西南昌。采风结束,他才算答应,“真正走进去立刻就能感觉到很多故事。”原定导演的电影《武林怪兽》则被延后。

  彼时“如日中天片约不断”的黄建新一听刘伟强加盟,也确定要来。原来2009年,刘伟强曾跨刀力挺陈德森的《十月围城》,而黄建新当时是该片的监制之一,刘伟强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很有义气。”

  自此班底搭成,于冬心里有了底,“有韩总和黄建新做监制,组成一个三人创作班子,这个戏才能够稳。”这时时间已经到了2016年7月。为了赶九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同时考虑到战争戏很多,后期需要时间,拍摄日程更是一刻不能耽误。

  2016年8月1日,《建军大业》开机,共拍摄117天。

  据于冬介绍,开机日期稍有延迟,但拍摄过程中又把时间追了回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拍摄效率之高,就连近年来一直推行好莱坞工业化监制体系的黄建新也连连称赞导演刘伟强,他把所有镜头一下子都拍了,“最后问他要不要补拍,他都是不用不用。”

导演刘伟强

导演刘伟强

  “为什么找了一位香港导演?”这是媒体问答环节被最多提及的问题。

  监制黄建新先后合作了徐克和林超贤,拍出了《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这两部电影算得上是近年来主旋律商业片的典范。他说,因为香港导演有一个香港人的眼光,“不会想太多”,更容易“聚焦”,能在历史的尘埃中找到新的东西。这种新的视角是《建军大业》在类型化尝试过程中极为可贵的一点。

  黄建新还提到一点,“不要低估香港导演的学习能力。”或许是工业体制更为发达,香港导演的职业属性更为突出,他们更容易以一种职业的态度为投资人的利益着想。比如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在经历《黄金时代》的惨跌后,她似乎更加审慎起来。而近来愈加能捏准内地市场脉搏的陈可辛也是出了名的为投资人着想。

  这种职业性是商业体制下的权衡和考量。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如果一个导演不能给投资人带来应有的回报,那下一部戏的投资就很难盘活。归根到底,这是互惠互利的一个过程。

  大洋彼岸的美国亦是如此。近期推出《敦刻尔克》的诺兰,这个公认的在商业和艺术的跷跷板上玩转到飞的导演,当被问及新片独特的跨时空叙事方式,他说:我不喜欢用“试验”这个词,因为这毕竟是大制作。言下之意是,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试验和表达,这对于投资人是不公平的。

  刘伟强深谙其中道理,他对于商业片不陌生。

  早前有《古惑仔》、《无间道》系列,后有《风云雄霸天下》,以及最近的《澳门风云》三部曲。《无间道》热火的时候,刘伟强曾接受美国CNN采访,当时香港电影人北上的潮流还未起,那时候言语之间,他已经预见市场的召唤,明白到内地拍戏时迟早的事情。

  商业片永远要绕着市场在转,“我们很早已经决定要打开中国市场。因为很简单,我们拍商业电影当然是要票房。票房当然是人多的地方,那香港只有几百万人,中国总共13多亿。所以市场真的很大。”

  但让他如此焦虑的时候并不多。

刘伟强

刘伟强

  在向往市场的同时,刘伟强更为牵念的还是一个电影人的自持——电影感。他希望用影像讲述一个故事,而不是和常规的主旋律片一样,一味地空话套话,用说的方式完成一个故事。

  因为怕出错,于冬找来韩三平和黄建新为其护航,他也欣然同意:“因为很多东西我真的不懂,而且关于党和历史,他们比我懂很多。我说你们就看住,有什么不对的东西,你们告诉我,你们就帮我把关。”

  但是,这毕竟是主旋律题材,框框之下到底能够有多少空间,刘伟强心里也在打鼓。尤其是导演人选公布后,反对的声音开始窜起。“不光是在国内,在香港啊,很多人都怀疑的态度:这个刘伟强能拍吗?”

  开拍前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压力大的时候,他会一个人出去跑步,一圈一圈绕着北京工作室所在的园区跑,或者找一群朋友亲自下厨煮饭给他们吃,目的就是要释放掉那些“负能量”。实在受不了,也会有爆发的时刻。“拍之前我会冲副导演、工作人员说,我的压力你们懂不懂?真的很多人是看我们怎么去死,所以要放百分之二百的力气去搞好这个电影。”

  “我不能丢脸的,” 这是刘伟强的信念,“第一,不能丢他们的脸,他们怎么顺应我去拍这个。然后,我不能丢自己的脸。”

  于是,在演员、剧本、拍摄等诸多环节,这个香港导演并不让人“省心”,“其实我说我好像一个很顽皮的孩子,虽然不能破坏很多形象的东西,但是基本上是我说怎么样怎么样。拍得挺爽的!”

监制黄建新

监制黄建新

  按照当初的设想,“韩三平、黄建新把关剧本、台词、人物塑造;刘伟强负责拍摄。”韩三平在拍摄过程中更多地是大处指示方向,实际拍摄中则是黄建新全程陪在刘伟强旁边。

  2002年,昆汀来华拍摄《杀死比尔2》,黄建新作为中方监制入组工作。也是从这一部戏开始,黄建新开始捉摸好莱坞那一套监制体系,并开始在监制内地电影时推行这一套改良过的“工业标准”。《智取威虎山》后,黄建新更加着力于推进监制职业化,“金牌监制”的名头进一步打响。

  采访前,黄建新刚从英国回来,参观下来他得出一个结论,“美国演员比英国演员更容易要求配备房车。”他笑说,大家都说小鲜肉要求多,拍摄《建军大业》时,所有鲜肉都没有配备房车。当时,他和导演一人一辆,拍摄前还丢话说:“你们如果觉得挤,可以来我和导演的房车睡!”直到杀青没有一个人上门。

  虽说是严格按照“工业标准”,但有一点不是——片酬。《建军大业》里共启用54位明星,比起前两部近百人的排场是有所“收敛”,但若按照市场价,“这个戏也就不用拍了”。黄建新透露演员只拿了“生活费”,所有演员片酬占成本三分之一,至于具体多少,他没有说。

  除了片酬,还有一个更受关注的问题——演技。其实,项目最开始时有A、B计划,当时有考虑启用一些经验丰富、年龄比现在要大一些的演员,是刘伟强力主新人演员,“青春是没法演的”,这才有了后面的鲜肉班底。

香港首映礼。左上:刘昊然,马天宇,张涵予,朱亚文;左下:黄建新,于冬,张天爱,刘伟强

香港首映礼。左上:刘昊然,马天宇,张涵予,朱亚文;左下:黄建新,于冬,张天爱,刘伟强

  刘伟强熟稔背后的商业逻辑,对他来说,有明星可看多好,数星星也并非贬义。“他们既然来了,虽然都是配角,我都会告诉他们你很重要。”比如,“像李易峰,出来三场,这面军旗就是他弄出来的。”“还有李沁,只有一场戏,你能说她演得不好吗!我都被感动了。”

  “我们要对他们好一点,他们才是中国电影的下一代呢。”“演技不重要,在我这里重要的是努不努力。”这话不假,开拍前刘伟强向黄建新建议:“我想让他们统一军训一下。”黄建新觉得不可能,没想到电话一打,“他们真的同意了,大部分人都到了,(其中就有)欧豪呀。”

  片中有40%是战争戏,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戏对刘伟强来说也是第一次,对很多演员更是如此。刘伟强特地找来香港的烟火团队,沿用自己一贯的做法,找跟组演员提前排练,“糯米鸡”要多大,几个,路线是怎么样,演员到位后立即就能拍。

  和刘伟强合作多次的刘烨笑说:“他可能脾气有点大,但在片场绝对不会让演员等。”但是,第一次拍摄战争戏还是让不少演员懵了。

  扮演贺龙的资深演员王景春开拍前冲着导演大喊:“是要真炸啊!?”“当然!”刘昊然有一场戏要飞身挥砍刀,连续跑过20个炸点,拍完以后完全一副“被炸晕了”的状态。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刘伟强接到邀约时,《建军大业》的剧本已经有了雏形,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抓取几个重要节点,以南昌起义为中心,到井冈山会师。在这个基础之上,刘伟强做了很多案头工作,中外的资料堆满了工作室,到最后对每个人物他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他们很多人都是留过洋的,应该是很有型,很时髦的,也很激情的,真的很有力量。”

  “电影最后其实是人跟人感情的东西,斗争的东西,有很多drama的东西,这块要放很多很多这些东西进去。我常常说我不想用嘴巴说戏,我要用镜头去说这个电影。”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在刘伟强的坚持下,在南昌起义那段戏中,除了一众历史人物,还虚构了周一围扮演的国民党军官陈峰。

周一围剧照

周一围剧照

  刘伟强的理由是,在以往的电影中,这段历史常常被理解成党派之争,这种矛盾在影像的呈现上很容易变成是说教,故事需要一个更为直接的人跟人的冲突来帮助观众代入和理解。一般来说,类似题材的主旋律影片要严格按照党史来走,光剧本有一连串党史专家把关。这个更改最后能够被通过,足见主创求变的决心。

  即便这样,《建军大业》毕竟不只是一部商业大片。刘伟强说,拍摄期间基本上自己想拍什么就拍什么,黄建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先拍吧,大不了再剪。两个人心里都是隐隐有些不安的。

  可真正拍完送审,过程又比想象中容易很多。黄建新透露,这次是三部中改得最少的,没有根本的变化,都是个别台词的改动,比如,片中南昌起义时,朱德设局宴请国民党军官,“找女人也要花钱吧”被改成了“找人也要花钱吧”。

  至于南昌起义中叶挺部下抢完银行立下字据,以及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物的刻画上,刘伟强都尽可能保持中立,用“电影感”去填充历史的嫌隙,避免刻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在创作者那里是一种难得的满足。在采访中,还未及发问,刘伟强便会立即接话,一副“不足为外人道”的表情,“你看懂了”、“是呀,但是你希望我说什么呢。”

  不过,黄建新还是会担心第一次拍主旋律的刘伟强接受不了,每次必须要被剪掉但他争取无果的时候,便会晒出自己曾经的惨痛经历,“我以前有一次被改了370条。”刘伟强笑道:“对,他每次都跟我说这个。”

  更“奇怪”的是,在践行了十多年好莱坞职业监制的思路后,这一次黄建新并未在合同中要求“终剪权”。他透露,在监制一些年轻导演时会特别注明这一条,他也有过行使权利另外找人来剪的经历。但是这次,一贯秉承工具思维的黄建新说:“我们之间不需要。”

《建军大业》海报

《建军大业》海报

  内地商业电影起兴始于《英雄》,随后市场急剧扩张,商业电影的运作也日渐时兴。以张艺谋为代表的文艺片导演一头扎进商业电影的大潮。主旋律电影也在这一时期开始追赶,第一部就是韩三平、黄建新的《建国大业》。

  主旋律电影要怎么拍才能卖座?陈凯歌的建议是用明星,“数星星”也成了“建国”系列的标配。其中,《建国大业》是系列之最,共召集187位明星。这一做法到底对不对?按照商业电影的逻辑,三千万的投资最终换来了4.2亿的票房,“数星星”至少在当时来看是可行的。随后的《建党伟业》,“数星星”模式被沿用,共有108人。但是这一部,成本8000万,最终只拿下3.7亿票房。

  所以,《建军大业》的“变”成了必然。于冬找到韩三平时,他就说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可看性”,在商业电影疯狂发展的这几年,市场的压力与日俱增。

  尤其是2014年,《智取威虎山》8.82亿大受欢迎,徐克成功将类型特色引渡到主旋律电影,两者结合,不仅仅让主旋律电影类型化成为趋势,在香港电影人北上的热潮之下,“香港导演+主旋律电影”也成了高票房+好口碑的不二法门。之后,林超贤带领《湄公河行动》再下一城,成功将主旋律电影的票房关口推至10亿元。

  如此情境下,《建军大业》的“求变”也是“不得不变”,它不得不割舍以往的商业模式。最终,在于冬的搭线下,走到“香港导演+主旋律电影”的路子上来,并在内容上做了很多出人意料的改变。

  只是,全明星阵容的号召力毕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数星星”传统一如既往被沿用了。“在这之前有多少人知道何长工?但是李易峰演了,估计很多人都会去找找何长工是谁。”黄建新举例道。

  随着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选择更为多元化以后,“数星星”究竟还有多大的吸金能力很值得讨论。至少,从目前的票房数据来看,这一尝试并未取得理想的票房回报。

  《建军大业》27日下午两点上映,和同日8点上映的《战狼2》相比,无论是场均还是综合票房都远远落后。截止发稿前,《建军大业》累计破3亿,而同是主旋律的《战狼2》则已迈过20亿关口。为什么?单就质量来看,《建军大业》绝对不占下风。

  有评论称,作为系列电影,最大的广告恰恰是上一部。从这一点来说,《建军大业》并不占优势。历史题材要如何触碰当下年轻人的high点,永远都是一门学问。影片上映前,豆瓣评论关闭,硬生生是把一个开放的电影摆到了敏感的高位。况且在当下,流量演员的票房号召力究竟多大本身就存疑。且别说演员班底招来的更多是质疑,宣传团队也觉缚手缚脚。

  主旋律电影的票房潜力到底能有多大?《战狼2》在力压《建军大业》的同时,也指明这条商业化之路极为可观的经济回报。而《建军大业》后,“数星星”的模式是否过时,类似的主旋律商业片该何去何从,可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不可捉摸”的市场。(安东/文 宫德辉/摄影)

查看更多策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