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散了 11年事业还缺一场个人演唱会

北京晚报
![]() |
未成年的花儿们青涩纯真。聂筝摄 |
昨天,花儿乐队选在东四北大街的一家普通鞋店举办了一个简单仓促的解散发布会,之所以选择这一地点,是因为他们1998年成立之后,一直在这条街上的一家叫忙蜂酒吧的地方演出。11年过去了,他们想回归起点。与一般乐队因冲突、不和解散很不一样,花儿乐队的解散被他们定义为“欢散”,在发布会现场,郭阳、王文博一直在为大张伟说好话。花儿乐队一直给人很快乐的印象,就连解散也是如此。
尽管大张伟称他们是“肉的理想,白菜的命”,但回顾一下花儿乐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很成功或很风光。
1998年,花儿乐队刚成立,由于他们年龄小,被称为“中国第一支未成年乐队”,中国的汉森兄弟。他们还与清醒乐队、新裤子乐队、麦田守望者乐队等一起被归为当时的一个摇滚新群体“北京新声”。1999年,花儿乐队与朴树、羽·泉同年发行了首张专辑且都大受好评,1999年也是内地原创音乐的一个黄金年份。
而对于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成功,特别是令许多人现在都称赞不已的花儿乐队的首张专辑《幸福的旁边》,花儿乐队自己的记忆很零散。
大张伟说,他们1998年在忙蜂演了一年,因为他们是没名,没出过专辑的新乐队,演出时间是周四,而周五是有点名、出过专辑的乐队演出。他们大概演了50多场,之后签约了一家小公司,开始录音,由于未成年,大张伟还要上学,再加上没有录音经验,一录就是几个月,之间录音棚一直很热闹,朴树、崔健、麦田守望者的朋友都来帮忙。当时的歌都不长,大多二分多钟,但有18首。大张伟说,第一张专辑的歌词很真诚,因为不少都是上课时写的,发生了什么写什么。
花儿乐队当时年龄太小,在许多时候并不能感觉一些成功与外界的称赞。大张伟说,当时有许多不如意之处,比如,签售只有几个歌迷到场,他觉得签售就是坐在椅子上等人。而一些在夜总会的演出只有几个观众,反是很多小姐在上班前听他们演出。他们有时也不太懂事,比如,一次演出,唐朝乐队的主唱丁武帮他们调效果器,大张伟说,你是谁,敢动我的效果器。其实,他们一直很崇拜唐朝、黑豹乐队。至于他们的歌被莫文蔚、杨乃文翻唱,他们最快乐的也只是两人是魔岩的歌手,而魔岩三杰也是他们崇拜的人物。按大张伟说,当时莫文蔚并不红,杨乃文还没人知道呢。
在首张专辑与第二张专辑《草莓声明》发行前后,花儿乐队与小公司的冲突开始加剧。这家小公司由一位很有理想的年轻人建立,有趣的是,这位年轻人当时还是麦田音乐的工作人员,原本麦田老板宋柯想签下花儿乐队,但这位年轻人决定自己组建公司
抢先签约花儿乐队。花儿乐队与公司的冲突是一种成长与控制的冲突,公司希望他们成为“绿日”一样的乐队,而他们觉得朋克音乐太吵了。大张伟说,我们还是很爱看摇滚演出,我们蹦的比谁都欢,但我们已经不想搞摇滚了。
2004年,花儿乐队加盟EMI公司,加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当年签约甲壳虫乐队的公司。在这之后,花儿乐队推出了《我是你的罗密欧》、《花季王朝》、《花天喜喜世》、《花龄盛会》。给人最大的冲击就是他们从严肃的摇滚转型为综艺明星般的娱乐组合。而由于“抄袭事件”,一些当初力捧他们的乐评人开始远离他们。但这一时期,花儿乐队进入一个更自由、更快乐,按大张伟所说,就是底下观众高兴,自己也高兴的状态。
大张伟说,之所以如此转型,主要是在与前公司冲突,事业处于低潮时,他看了大量网络与综艺节目,他有了将娱乐放大到极致的想法。
大张伟觉得,他只能写两类歌,一是说实话的,但审查制度不允许,二是开心的作品,苦情歌是他唯一不会尝试的。大张伟认为,娱乐与摇滚是冲突的,花儿乐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干了摇滚乐队不愿意干的事,能将流行与思想结合在一起,成功的只有崔健。
事实上,乐队的郭阳、王文博也是在大张伟影响下开始接受一些娱乐理念,他们都认为乐队不能养家糊口,只能在没有压力的休闲状况下搞摇滚,而他们也认为幸福感是第一位的。
在解散这件事上,三人很看得开,成长的结果之一就是各自发展。今年春年大年初七,郭阳、王文博接到大张伟要解散的信息,两人十分理解,今年8月,大张伟要出单飞后的第一张专辑,王文博开了自己的录音棚,而郭阳则开始干起工程建筑车辆的生意,但两人都会各组乐队。
昨天的解散并不是花儿乐队最后的解散,因为,他们11年事业之中还缺一场个人演唱会,他们想在年底完成这一愿望。大张伟说,这是必须的演出,99%是为自己做,哪怕当时只有几个歌迷到场都要做! 本报记者戴方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