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地球最后的夜晚》60分钟3D长镜头是天才是噱头?

新浪娱乐

关注
摘要: 小浪在电影结束后第一时间赶紧采访了首批观众,让我们一同看看,这次的毕赣表现究竟如何。

新浪娱乐讯 2015年,一部《路边野餐》让89年的毕赣一炮而红。时隔三年,毕赣带着《地球最后的夜晚》强势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当之无愧华语电影最值得期待的新新力量。

和《路边野餐》不同,这次的毕赣不仅获得了极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更有汤唯、黄觉、张艾嘉等一线实力演员保驾护航。不过,毕赣终究还是那个毕赣,首场放映前的3D眼镜证实此前电影中有3D戏份的传言。事实证明,电影中不仅有3D,而且是一段完整的长达60分钟的长镜头。

戛纳第七天,《地球最后的夜晚》开放首场放映。电影成色如何?包括汤唯在内的演员又有何表现?更重要的是,那段长达60分钟的3D长镜头是天才还是噱头?小浪在电影结束后第一时间赶紧采访了首批观众,让我们一同看看,这次的毕赣表现究竟如何。

1、好不好懂?

戛纳首映前,关于这部电影的消息非常少,大概是,黄觉扮演的男人回到故乡凯里,追寻汤唯扮演的一位失踪的神秘女人。至于张艾嘉、李鸿其、陈永忠等,角色都不明。

具体的情节这里不透露,简单来说,《地球》可以看作一个人的梦游,在梦游过程中,黄觉扮演的男主角遇到了汤唯、张艾嘉、李鸿其、陈永忠这些他记忆中的人,这个过程中,现在、过去、梦境开始互相交错。

这么说吧,《地球》的整体设定以及最后的反转和《路边野餐》如出一辙。不过,说到具体的人物关系,《地球》要更加复杂一点。黄觉扮演的男主自称“杀手”,开头那段谁杀了谁,谁找谁报仇,我反正是看得一脸蒙逼。加上全片都是凯里方言,第一遍下来,作为中国人都会理不清楚,国外观众觉得吃力也不奇怪。

不过,从观众采访来看,虽然他们对具体的人物关系有所疑问,但都表示整体情节和架构不难理解,就是讲述一个男人在回忆走廊里流浪的故事。

2、60分钟3D长镜头体验如何?

虽然早前有消息流出,毕赣的新作有3D镜头,会是一部实验气质更加浓厚的电影。但是直到首场放映,我们在门口见到工作人员分发3D眼镜,这件事才算最终确定。

但是,这部电影并非严格意义上的3D电影,至少在片头的字幕提示是这么说的:

“这不是一部3D电影,但是,当主人公戴上眼镜的时候,请你也戴上。”

这个有点无厘头的提示,引起了现场观众的一些掌声。不得不说,戛纳作为艺术电影、作者电影的殿堂,这个3D的长镜头的设计,本身就非常符合戛纳的气质,尤其是向来以先锋著称的“一种关注”单元。

影片全长2小时10分钟,3D部分大概从1小时候10分钟开始,黄觉饰演的男主角晃到一家面临拆迁的破旧电影院,戴上3D眼睛,然后黑屏,出现英文片名,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结构上前后两段类似一盒磁带的A、B两面。

那这60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你看过《路边野餐》,《地球》的这段长镜头基本上属于前作的升级3D版。只不过,这次的实操难度更大,从室内到室外,从摩托车到索道,从天上到地下,中间还要打乒乓球、打台球、放烟花,有一点点错误,都要重拍。

不过我并不确定,这段长镜头有没有利用后期技术手段以假乱真,目测没有。后面要采访导演,我要重点问问这段到底是怎么拍的。

和同前作一样,这段长镜头依旧是本片的题眼,也是让观众印象最深的地方。不过,有观众提议,导演既然用了3D,为什么不直接用VR?这样岂不是更加合适?

还有就是,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来,整部电影基本全是夜戏,整个60分钟也都发生在夜里。所以,它的放映要求会很高,如果规格不够,比如银幕的暗度之类,观众的体验应该会差很多。

3、演员表现如何?

演员这一part应该是本片和《路边野餐》的最大不同。相比之前基本全素人的演员班底,这次,除了御用陈永忠外,都是专业演员,且黄觉、汤唯、张艾嘉、李鸿其、齐溪,个个都是好手。

黄觉和汤唯分担男女主角,戏份最多,尤其是黄觉,贯穿全片。

黄觉的角色和《路边野餐》陈永忠的角色一致,是贯穿全程的参与者。

汤唯扮演两个女人,一个是满口贵州话的驻唱歌手“万绮雯”,一个是操着普通话的外乡人“凯珍”(取义,凯里的珍宝)。

张艾嘉、李鸿其、齐溪,包括御用陈永忠,戏份则非常有限,平均一人一场重头。陈永忠的戏份就是之前放出的片段,一个戴帽子的黑帮老大,唱了一首歌。

联想到《路边野餐》,这会不会是以后毕赣作品的标配?上次是《小茉莉》,这次是《坚强的理由》,猜猜下次会是什么?

另外,除李鸿其没有台词外,所有演员在片中都说了贵州凯里话。李鸿其这段特写戏是导演铺的大梗之一,这里不剧透。

整体来看,《地球》还是一部作者电影,是导演的舞台,可供演员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

4、导演风格是否有变化?

毋庸置疑,《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部彻底的导演作品,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演员不是汤唯、黄觉,也不是张艾嘉,而是导演毕赣。

前面也提到,《地球》简言之,可以看成升级版的《路边野餐》,不过,这种升级主要是技术手段和工业制作水准上的“升级”,内核和精神上,还是那个毕赣,甚至于因为有了资金和技术手段的支持,这一部比《路边野餐》更加毕赣。

老火车、废旧的时钟、破沙发、漏水的屋子,《路边野餐》里的物件一样不能少。另外,更加重要的是,故事仍是关于故乡和记忆,说的依旧是逃不开的凯里和逃不开的记忆。

影像风格上,《地球》一如既往,非常迷幻,记忆像一滩水,似乎把所有东西都浸染成了幽绿色。标志性的诗化对白,使得全片如同梦呓,尤其是后半段的3D长镜头,梦境和现实交织,让人愈发看不清楚。

片中有句话是,电影能看清虚实,但记忆分不清真实和虚幻。但毕赣这次要做的恰恰打破这种说话,证明电影可以做到虚实不分。这种开拓精神让人敬佩,这也是采访中,首批观众印象最深的地方。有观众甚至预测,因为个人特色极度突出,毕赣会是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的有力竞争者。

5、外媒评价如何?

《地球最后的夜晚》首场放映后,“Bi Gan”立刻登上推特实时热搜第二名,可见其受关注的程度。

从目前的短评来看,《地球最后的夜晚》好评居多。《视与听》《Film Comment》等电影杂志的撰稿人Jordan Cronk评价最高,他称毕赣是“继阿彼查邦之后将电影的感官体验发挥得最为极致的导演”,并大赞“《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部杰作。”The Playlist撰稿人Aaron Stewart表示:“两部电影下来,毕赣正跃升为中国的塔可夫斯基。他发明了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关于时空和记忆,去解读变化中的中国。这部电影贡献了影史最伟大的镜头之一。”美国独立电影网站ICOCINEMA则表示,“《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出现让《千禧曼波》显得有些落伍。”

而在首批观众的随机采访中,多数观众也表达了自己的喜爱,认为60分钟长镜头非常“迷幻”,很“大胆且疯狂”,有观众甚至预测导演可能会因此斩获大奖。

不过,也有部分评论认为影片似曾相识,认为该片是《路边野餐》有了与之匹配的技术手段之后的“重做”,缺乏新意;至于60分钟的长镜头,有观众认为“六十分钟看一个跟拍镜头”很累。(安东/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