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变形金刚2》:一切都是美国国防部干的(图)

南都周刊

关注

记者·孙骁骥 综合报道

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在美国本土上映2个星期,票房已突破3亿美元大关,在全球的票房更是超过6亿美元。而在中国内地,外来大片票房纪录一直由十年前的《泰坦尼克号》保持,3.6亿元。现在,《变2》的票房已经打平了这个数字,并且大有希望超过4亿、5亿——没人知道它还将飙多高,这在好莱坞电影史上,开始接近奇迹了。“我是唯一一个获准进入五角大楼拍片的导演,那可是五角大楼,五角大楼!你觉得马丁·斯科塞斯进得去么?”一次,在接受媒体的专访时,好莱坞导演迈克尔·贝如此说,《变2》的巨大收益,让他确实有底气这样说。

诚如迈克尔·贝所言,大获成功的他或许是第一位能进入五角大楼拍戏的导演,不过,《变2》却并非第一部得到美国国防部“协助”拍摄的好莱坞影片。从首届奥斯卡奖的获奖影片《翼》到80年代末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壮志凌云》,电影与军方合作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壮志凌云》,火爆的票房使得其上映后第二年自愿报名去空军服役的年轻人大为增加。因此,有人评论说,商业化的同时,好莱坞战争片经过多年“政治进化”,已经越来越像美军的宣传片。

但如今,在对传统战争片这位“发妻”旧情不减的同时,美军最近又交上了另一个“新欢”,科幻战争片。几年下来,终于诞生了正在院线热映的《变2》。五角大楼与好莱坞的携手,实际上始终围绕着对美军和爱国主义的宣传这两大主题,只不过,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美国军方也不得不开始考虑,换一种不那么路人皆知的、更为精细的宣传策略。

军方合作明码标价

位于华府的史密斯苏尼亚太空科学博物馆内,迈克尔·贝正在“独立日周”参加了一个关于《变2》的记者招待会,此处也是电影的取景地之一。他对在场的媒体人士首次吐露了心声:“在一部拍给人类的电影里,你不可能仅仅讲述机器人互相战斗的故事。”迈克尔·贝激动地说,将人类的故事加入到汽车人和霸天虎之争中,不但不会显得累赘,反而“会丰富整部电影的故事层面”。因此,他在接到拍摄 《变2》的活儿之后,他立即给自己合作多年的同伴菲尔拨了一个电话:“菲尔,我要拍摄一部电影,你必须读读剧本”,而当菲尔将传真过去的剧本阅览一遍后,回电话说道:“如果我们遭到外星人入侵,我们真的得这样和他们战斗。”

这个全名叫菲尔·斯特伯是何许人也?在美国政府的官网不难查到,此人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专门负责与好莱坞联络的官员,正式的头衔是“媒体娱乐部主管”。他与担任过《红潮风暴》、《黑鹰坠落》等军事大片的制片人杰瑞·布莱克海默以及迈克尔·贝都有过合作。其中,《珍珠港》一片更是得到了官方的最高授权,甚至取得在美军的一艘航母上举行首演的特许。

“我和迈克尔·贝之间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斯特伯曾公开表示过,他总是会为迈克尔·贝这样的导演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当迈克尔·贝出于增加电影特效真实感的考虑而想拉军方“入伙”时,通常语气都很直接,“我们需要一架C-17运输机,另外再来一艘航空母舰和几架F-18如何?”在经过讨论之后,斯特伯通常都会答应导演的要求。

从理论上说,所有的美国电影都有权动用美国军方的军事硬件、人员和土地资源。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这些东西的归属权应当属于全体纳税人,甚至斯特伯在五角大楼的办公室也应包括在内。而好莱坞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连国防部也不得不借重。美军的每一个军种在洛杉矶都设置了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专门处理军方与媒体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与好莱坞联络各种合作事宜。

不过,在与好莱坞导演们合作的问题上,军方有着自己的原则。最主要的一条便是,在拍摄电影之余,联邦政府不会支付额外的开支。办法之一就是采取有限度的收费制。比如,拍摄战斗机在航母上正常起降的画面时,整个拍摄完全无偿。但如果导演希望控制飞机的起降、飞行路线和特技动作,军方会向制片方收取不菲的费用,这笔钱会直接汇到与导演合作部队的账户上。不过,美军的媒体部毕竟是蛮讲诚信的单位,什么东西都明码实价,并未借机“讹人”。根据英国《卫报》透露,M1A1主战坦克的使用费是每小时一千美金,而战斗机的价格则高出很多倍,比如一架如今已显得有些“老旧”的F-15战斗机,每小时的收费高达2 . 5万美金。

在从军队那里得到各种“技术支持”的同时,电影拍摄者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军方的一些令人不太舒服的限制。首先,电影剧本要受到军队专员的审查,如剧情有损于美军形象,军方会向制片方提出修改意见,否则一概不予合作。拍摄过程中,军队顾问会让电影的制作过程处于他们的监视之下。在上映之前,影片还得被送到五角大楼,进行一次预映,确保内容与他们预想的毫无二致。“我们希望军队被塑造为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事的好人”,斯特伯解释说。

阿甘曾被拒之门外

好莱坞的资深记者大卫·罗布曾在《经营好莱坞》一书中有所披露。他认为,美军对于与自己有合作的电影并未强制“干涉”,但美军通过电影做宣传的手法,却有违所谓言论自由的原则。1789年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合众国的居民具有出版自由的权利,联邦政府的任何机构无权以任何形式对支持或反对它的言论采取任何干涉。虽如此,国防部在没有违背宪法精神的前提下,仍然采取擦边球战术,尽量在与自己有合作的好莱坞电影中施加影响力。

上世纪20年代,首届奥斯卡奖的获奖影片《翼》,片中描绘的飞机作战画面,就是在美军提供设备的前提下才得以顺利拍摄的,而影片的主题,则在谈情说爱之中体现出美国对一战的中立情绪。军队与好莱坞的这一次“触电”,引起了双方数十年的合作关系。此后的《乱世忠魂》、《绿色贝雷帽》、《巴顿将军》等著名战争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军方的支持,内容或歌颂胜利,或表现对孤胆英雄的崇拜,但最重要的是维护美军的正面形象。一旦违背这个标准,国防部就会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

例如,在讲述古巴导弹危机的电影《惊爆十三天》里,国防部曾经对电影中勒梅将军的角色大为不满。因为在影片中,那位冒冒失失的将军鼓吹军队要入侵古巴解救美国,与总统唱对台戏。这虽然与历史上美国1962年得知苏联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圣克利斯托瓦尔部署导弹时,部分军人态度强硬而肯尼迪总统表现冷静的情况大致相符,但军方却认为,有必要将危机中的美国塑造为一个更团结而非意见不一的整体。因此,这个角色被批评为“过于负面”和“不真实”。在国防部的媒体负责人眼里,军队在电影中的“政治正确”,显然比剧情更重要。

在1995年的007系列影片《黄金眼》中,原剧本中有一个美海军上将泄露了国家机密,但经过五角大楼“审核”之后,美海军上将就变成了法国上将。而对另一部传世经典《阿甘正传》,国防部则评价:阿甘“这种20世纪60年代美军老实但有点弱智”的形象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因此拒绝提供支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罗布认为这是艺术标准和政治标准的不同:“军人和电影人关注的东西总会有差别,前者懂得如何制造武器,乃至如何制造战争,但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制造一部电影。他们毫无幽默感,甚至对自身的历史也一无所知。”

美军对于自我宣传,从来不遗余力。尤其在“9·11”事件后,美国大兵的形象随着无中生有的阿富汗战争和美伊战争变得越来越负面,麦克·摩尔曝光“反恐战争”内幕的《华氏9·11》以及频现于媒体的美军虐囚丑闻更使得征兵比例直线下滑。为重塑美军的形象,国防部不得不想尽各种方法,首当其冲的便是发动媒体攻势。

2007年,《纽约时报》曾曝光FOX、CNN等电视台聘请的军事观察员有不少是国防部前官员。这些人在他们对时弊的针砭中,把支持国防部政策和替美军辩护的思想潜移默化地灌输给电视观众。而在电影领域,国防部的最主要动作就是设立“媒体与娱乐专员”,专门负责军方与好莱坞导演、制片们的联络。

要很酷地爱国

将传统战争片的“务实”转化为商业科幻片的“务虚”,不过是美军对宣传“爱国主义”和军队形象的方式做了调整,背后的动机并没有改变。

首先,好莱坞与美国国防部的龃龉,除了对艺术理念的追求有所差别,还在于二者的合作还要受很多规章制度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美国的“爱国”战争电影代表作《壮志凌云》和《拯救大兵瑞恩》,都实现了票房上的成功,通常人们会认为这两部宣传美式英雄主义的爱国影片均得到了国防部的鼎力支持。

但实际的情况是,《壮志凌云》直接得到国防部的支持更多,因其拍摄地主要在美国的空军基地,而《拯救大兵瑞恩》因取景于法国而无法得到国防部的支持。无论美国想在别国领土拍摄一部多么“宣扬和平”的电影,国防部不可能派军队前往协助。否则,影片中的战争还没开始,真实世界的大战就已来临。

另外,科幻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火爆让人不得不把注意力从传统的战争题材转移到新奇好玩的科幻动作片。《X战警》《星际迷航》上映2周就登上了全美票房的头两把交椅。国防部的媒体官员很快就与迈克尔·贝取得联系,希望军方可以支持其拍摄。于是,在《变2》中,军方向摄制组提供了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试验场,以供拍摄最终的大决战,在武器方面,提供了包括两架A-10战机、6架F-16战机、10辆装甲悍马军车、两辆M1A2坦克、约翰·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在内的精良装备。

美国国防部的聪明之处也在于此,通过一部主要在电脑室制作的电影进行宣传显然比讲述二战的故事更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内容也更容易受控制。最重要的是,此类科幻片没有什么历史背景,故事可以天马行空而不易引起争议,整部影片还可以在完全美国境内进行拍摄,不受国境等等问题的限制。因此,最近几年好莱坞推出的《地球停转之日》《世界大战》等看似与爱国、政治等主题没有直接关联的科幻片,背后都有国防部这双推手。

《变2》在美国电影协会的评级为PG13,观众很大一部分是半大的孩子。他们对于风靡20世纪80年代的《变形金刚》动画可能毫无兴趣,但与电影同时推出的变形金刚PC游戏和电动玩具却能够迅速抓住青少年的心,这是其他影片所无法比拟的。《钢铁人》和《X战警》都是采取将“电影—玩具—电子游戏”三者同时推出的方式,在为电影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达到为美军做宣传的目的。

习惯和美国政府唱反调的导演麦克·摩尔告诉过我们,在美国,所谓的“爱国爱军”也分阶级。很少有参议员会把自己的子女送往伊拉克,而大部分入伍的年轻人要么因为家境贫寒,要么是追求一种在异域驾驶战车剿灭敌人时“很酷”的感觉。在“爱国”或“反恐”这些概念已不吃香的今天,把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喜爱商业化为一种个体对家园乃至全人类的“责任”,很符合大众的胃口,更符合国防部的胃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