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宝库

2014进口大片速览:《变4》一马当先

综艺报

关注

文/喻若然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中国电影的转折点。大片式微,中等规模商业片成为市场新宠,徐峥[微博]、薛晓路[微博]、赵薇[微博]……一批青年导演脱颖而出,新故事、新的讲述方式受到欢迎,给老一代资深影人带来不小压力。冯小刚[微博]于岁末推出的《私人订制》毁誉参半,更加佐证了影人更新换代的现实。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说:“中国电影变天儿了。”观众不再迷信大片,大投资、大导演、大演员的传统大片模式被颠覆,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回到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那句话:请给我一个好看的故事吧!

然而,中小成本影片只能是电影产业的基石,整个市场的高度和宽度,还是需要大片来支撑。

经过一年的蛰伏,2014年,国产大片养精蓄锐,卷土重来。

今年哪些大片值得关注?大公司们热衷于制造何种类型的大片?去年的市场信号,又会给大片带来哪些新变化?现阶段的国产大片创作存在哪些问题?市场期待什么样的大片?

本期“特别策划”,从制作上游到放映下游,梳理了2014年值得关注的大片现象。

无论大片的形式如何变化,有一点毋庸置疑:对于国产大片而言,内容变革比技术变革更重要,也更为迫切,而且,市场一直需要大片。

大片年——大片归来

2014年,在筹备中和即将面世的大片已经和过去那些一味强调大导演、大量堆砌明星和场面的传统大片有了明显差别。随着市场细分,大片制作模式、题材风格都越来越多元:有的是大导演的商业片,有的是新导演搭配强大幕后阵容,或是主打明星的主流类型片,或是大投资的合拍片。

大导演的大片

重点关注:《归来》《道士下山》《太平轮》《智取威虎山》《一步之遥》

此处所指的“大导演”,指的是具有巨大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他们的电影本身不一定都是大投资大制作,但他们每拍一部作品都会吸引无数眼球。到达一定知名度之后,导演本身就是电影的金字招牌。但招牌能否持续闪亮,取决于大导演们能否保持水准,否则必然要面对更新换代的自然规律。

2014年,最受瞩目的几位大导演,除了姜文以外,几乎都选择了改编文学作品。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归来》是张艺谋继《金陵十三钗》之后与严歌苓的再次合作。故事讲述上海旧知识分子陆焉识的一生。剧情跨度达几十年,这也是张艺谋最擅长的题材类型。从公开的电影梗概可以看到,限于政策原因,电影淡化了原小说对于动乱时代的大量描写,集中刻画陆焉识和妻子冯婉喻的爱情故事。该片是张艺谋与张伟平分道扬镳后的首部电影,也是他加盟乐视后的首部作品。《归来》将展现他在“结束了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模式”之后的创作实力。严格意义上,这并不是一部商业大片,但是“张艺谋”三个字,决定了他的电影无法“小众”。

陈凯歌的《道士下山》筹备近两年后即将于2014年初开拍,并将使用3D技术。据悉,该片还将与美国投资方展开合作,邀请好莱坞特效团队加入,准备推向国际市场,打入北美主流院线。显而易见,这是一部有票房野心的大片。但“票房与艺术无法双赢”一直是陈凯歌的魔咒,《道士下山》是否能打破这个魔咒,还要看陈凯歌能否冲破自己内心的天花板。

吴宇森的《太平轮》改编自台湾作家张典婉的小说《太平轮一九四九》,围绕1949年的太平轮海难展开,讲述了三对情侣跨越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太平轮海难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吴宇森要将它拍成一部乱世爱情史诗电影。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已经在2013年12月19日开机。他不仅大胆触碰了中国样板戏经典,更大胆地将它变成一部3D商业动作片。据说这是徐克“北上”后第一部想拍的电影。作为“奇观主义者”,他将营造一场震撼视觉的雪山大战。

姜文的《一步之遥》讲述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北洋时期的上海冒险故事。影片将重建一个充满雄性元素的东方魔都,一个“冒险家乐园”,上演一场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大战。它仍然是典型的姜文电影,《让子弹飞》的气息依稀可闻,甚至连影片英文名也叫做“Gonewiththebullets”(“与子弹一同消逝”)。

除了《道士下山》仍在筹备阶段,《归来》已经进入后期制作,《太平轮》《智取威虎山》《一步之遥》目前都在拍摄中。不出意外的话,上述影片至少会有四部会在年内登上大银幕。

文艺老将出马

重点关注:《黄金时代》《聂隐娘》《微信时代的文艺生活》《三城记》《放浪记》

2013年,贾樟柯[微博]的《天注定》无缘大银幕,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扛起了一整年艺术片的大旗,着实有些孤单。2014年,许鞍华、侯孝贤、顾长卫[微博]、关锦鹏[微博]等文艺片导演纷纷出手,也是今年不可或缺的看点。

许鞍华的新片《黄金时代》取材于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故事,围绕她和她身边的萧军、端木蕻良、舒群、丁玲、鲁迅、许广平等人,谱写出一个民国文化圈的“黄金时代”群像。影片由文艺范儿的编剧李樯执笔,由汤唯扮演萧红。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千言万语》都是用小人物折射大时代,《黄金时代》归于这个序列,而非《桃姐》《女人四十》等“中低成本现实主义”序列。之前许鞍华与李樯曾合作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情怀与表演都可圈可点,但在叙事风格上却出现了前后不一的断裂。从作者论的角度,可将其视为一种独特风格。这也更令人好奇,《黄金时代》会如何处理人物众多的群戏?

侯孝贤的《聂隐娘》与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有诸多可类比之处,都是文艺大师拍功夫片,大笔资金投入,大明星加盟,筹备时间异乎寻常的漫长,本质上仍是艺术电影。这部改编自唐代传奇小说的电影剧本早在2001年就由朱天文和阿城创作完成,只是因各种原因一直无法投拍。影片制作成本高达4.4亿台币,直到去年才开拍,但中途遭遇停工。看上去它很难在2014年面世,但也不无可能。

顾长卫的新片《微信时代的文艺爱情》属于华谊兄弟[微博]“2014年H计划”序列。这是一部风格时尚的爱情片,广告语是“爱他或者恨他,就送他去文艺圈”,目前公布的主演是具有偶像气质的AngelaBaby(杨颖)和陈赫[微博]。看起来,这部影片和顾长卫之前的作品有明显不同,主动往商业化的方向跨了一步。

张婉婷、罗启锐夫妇的《三城记》已于去年末开机,由汤唯和刘青云[微博]主演。张、罗二人的《岁月神偷》曾收获不少奖项。《三城记》也是华谊兄弟“2014年H计划”的项目。故事讲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战火浮生的岁月中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据称取材自成龙[微博]父母的真实经历。张婉婷希望它能有《乱世佳人》的格局。本片从故事背景到主演,都与《黄金时代》有重合之处,如果能在档期上错开一段距离,对两部影片都有好处。

《放浪记》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三大主创关锦鹏、李樯和赵薇二度联袂的作品。此次,关锦鹏和赵薇都将各自回到最擅长的身份。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两代戏剧明星韦天怡和苏洛之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寓言般讲述了“一个女人在不同时代的故事”。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筹备早在《致青春》之前,剧本更是为赵薇与陈冲[微博]量身打造,乃定位明确的女性题材文艺片。为了圆赵薇的导演梦,关锦鹏和李樯搁置了《放浪记》,先完成《致青春》。也许是因为《致青春》的余波太强,影片开拍的日程一推再推,预计年初正式启动。

强班底+新导演

重点关注:《钟馗伏魔》《寻龙诀》

虽然中国电影能否真正实行“制片人中心制”目前仍然有很大争议,但采用“名制片人+新导演”模式的项目越来越多是事实,这一模式不仅可让制片人更有全局掌控力,对新人的锤炼和提携作用也不言而喻。

大盛国际传媒公司制作的古装魔幻大片《钟馗伏魔》(3D)于年末开机,讲的是钟馗捉拿鼠妖的故事,陈坤[微博]将扮演钟馗。古代神话人物钟馗将被“超级英雄”化,更接近青少年口味。本片的策划人和监制之一是《小时代》(1,2)的制片人安晓芬,鲍德熹担任摄影指导、特效指导和监制,而导演则由原定的《叶问》导演叶伟信换成了青年导演赵天宇。编剧出身的赵天宇此前的作品有《双食记》《万有引力》两部都市爱情影片。而《钟馗伏魔》的编剧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但有着海外电影学习的经历。安晓芬对策划青少年题材和发掘新导演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未来意识”,在幕后班底的选择上,她选择了新老搭配。

万达影视投拍的《寻龙诀》是畅销盗墓小说《鬼吹灯》的电影版,于2013年4月立项,目前仍在筹备阶段。监制陈国富和导演乌尔善合作__过《画皮2》,编剧则是写过《狄仁杰》系列及《太极》系列的张家鲁。这样一部令人瞩目的大片,幕后技术团队也必然是一线阵容。

以上两部电影都不约而同地主打魔幻、动作元素,拥有丰富的视听表现空间,针对年轻观众群。《太极》(1,2)是在创作上追求年轻化而遭遇市场挫折的案例,“强班底+新导演”的大片如何降低风险?也许正如《风暴》导演袁锦麟所言,所谓“新导演”,不一定是很年轻,缺乏经验,而仅仅是因为亲自拍片的机会少,但在其他相关创作岗位上已经从业多年,经验老到。中国的电影工业刚起步十余年,这类经验丰富的“新”导演相对而言还比较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导演拍大片仍是主流,新导演拍中小片也是主流,而真正属于新生代的大片要想成为主流,除了从香港发掘人才之外,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等候时机成熟。

大明星+主流类型

重点关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澳门风云》《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冰封:重生之门》

这类影片是成熟商业市场上最普遍的大片:卖点在于类型以及加盟明星。即将于大年初一上映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即为此类。

这部古装魔幻大片拥有甄子丹[微博]、周润发、郭富城[微博]等组成的全明星阵容,故事取材于香港漫画《大圣王》,因此影片会对经典著作进行不少漫画式的演绎。全片2400个镜头,特效占比达到98%,营造出奇异仙境、雄伟天兵、天宫大战等宏大场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片子是王晶[微博]继去年的《大上海》之后再度集结刘伟强[微博]、文隽[微博][微博]等原班人马,拉上周润发推出的《澳门风云》。影片于大年初一上映,直接与《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对撞。尽管题材风格截然不同,但《大闹天宫》从故事到制作都更具合家欢气息,适合春节氛围。而“赌片”虽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却已非时下流行题材,除非配合强有力的宣传营销策略,否则《澳门风云》要想在同场PK的情况下占据上风,较为困难。

古装武侠片《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虽然有黄建新、徐克、于冬做制片人,由资深影人张之亮导演,但毫无疑问,范冰冰[微博]、黄晓明[微博]的搭档和武侠动作片的类型才是最大卖点。古装武侠片虽然从2012年末开始进入一个低潮期,但其作为最具本土特色、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片种,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综艺》在2013年末所做的观众调查,古装武侠片仍然是观众最期待看到的类型之一。假如影片品质过关,《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也将是2014年不可小觑的影片。

穿越题材动作片《冰封:重生之门》由高军、张昭[微博]、文隽等资深影人担任制作人,导演是“银河映像”团队的成员罗永昌,但影片主打的还是主演兼动作指导甄子丹。甄子丹近年颇为高产,几乎每年都有两三部影片面世,由于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他的金字招牌也并非永远屹立不倒。但目前动作片后继乏人,成龙、李连杰[微博]、甄子丹等老牌动作明星仍然无可替代。

合拍大片

重点关注:《狼图腾》《最后的战争》

在中国庞大电影市场的召唤下,合拍片进入一个新的高潮。连詹姆斯o卡梅隆也想把《阿凡达2》变成中美合拍片。即使《变形金刚4》这样的纯种美式大片都要想方设法跟中国扯上关系。2013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总共签约27个项目,中外合拍项目就多达10个。在2012年8月底广电总局表示将从严管理合拍片后,中国题材、中国取景拍摄等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得到更多强调。在操作中,奇幻、历史、冒险题材成为中外合拍片的热门选择。

中法合拍片《狼图腾》由紫禁城影业公司和法国欧罗巴电影公司联合出品,法国导演让o雅克o阿诺执导,冯绍峰[微博]、窦骁[微博]等主演,总投资高达7亿元,这也是截至目前投资最大的合拍片。影片已于2013年末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这部电影改编自2004年姜戎的畅销小说《狼图腾》,小说通过描述狼的世界,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并缅怀早期人类自由、独立和顽强的精神。小说主题具有世界性,大量的视觉场面极适合电影改编。电影2006年便已立项,让o雅克o阿诺2009年便来到中国看景,编剧则请来了擅长史诗题材的芦苇。

由云南电影集团、ImpactPicture(英)联合制作发行的古装战争片《最后的战争》已于日前杀青,并计划于2014年6月全球公映。这部中英合拍的影片讲述在公元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流落到东亚及中国的十字军战士与中国公主、王子之间的故事,由好莱坞导演尼克o鲍威尔执导,海登o克里斯滕森、尼古拉斯o凯奇、刘亦菲[微博]、吉克隽逸[微博]等联合主演。

这一波合拍片中,有很多是资本驱动的结果,而非项目驱动,因此真正的品质之作屈指可数,制作模式、文化差异都容易让影片出现“水土不服”。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等到热潮渐渐冷却,市场会逐渐回归理性。

文/李璇

“近几年,国内几大制片、发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特色与定位。”正如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微博]所言,开年之前,几大制片、发行公司便已根据自身特色为2014的“大片年”展开布局谋篇。

中影、上影:抢滩大片市场

中影和上影为2014年的“大片年”也在积极布局。

据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海城透露,中影股份2014年计划出品的影片数量达25-30部,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影片有2-3部,5000万-8000万元以上的约5-8部,其他制片项目约10-15个。其中重点影片包括与法国导演让o雅克o阿诺合作的《狼图腾》、宁浩新片《玩命邂逅》、吴宇森的《太平轮》、姜文的《一步之遥》以及范冰冰[微博]主演的《杨贵妃》。其他片单目前还不便透露。

上影集团前不久也公布了2014年新片计划。其中包括与好莱坞金牌制片人迈克o麦德沃、奥斯卡最佳导演巴瑞o莱文森以及奥斯卡最佳编剧罗纳德o哈伍德合作的电影《魔咒钢琴》;史诗电影《李白》;以上海为背景,表现青春、爱情、友情以及城市变革的《外滩后街》;知青题材电影《青春年代》;与韩国CJ公司合拍,拟邀韩国著名导演执导的《女神降临》;将在上海、台北、冲绳三地选景拍摄的《外面的世界》。此外,《到夏威夷去结婚吧》《大牌》《风云邓小平》《中华之门》《法门寺密码》《霸王别姬》(京剧电影),以及动画电影《孙悟空之火焰山》《黑猫警长2》等均已进入创作阶段。

华谊兄弟[微博]:扶植新锐力量

2013年的华谊兄弟虽然被光线抢了风头,但其投资发行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和《私人订制》都取得了不错票房。2014年华谊兄弟的新片计划,涵盖战争、动作、武侠、文艺、爱情、动画等各种类型,导演人选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涉及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华谊的新片计划主推“华谊定制”概念,投资大制作的同时也很关注中小作品和新锐力量。

华谊2014新片计划中成龙[微博]独占两部,分别是动作片《曼哈顿》以及讲述大漠英雄的《狼旗》。成龙在两部影片中将身兼主演和监制双重身份。

华谊也将参与投资制作好莱坞导演大卫o阿耶执导的战争片《狂怒》,该片拟邀好莱坞巨星布拉德o皮特和《变形金刚》男星希安o拉博夫加盟,投资预算高达7500万美元,力图“把真实的坦克大战带入观众视野”。

顾长卫[微博]签约华谊后,2014年将推出《微信时代的文艺爱情》,这是顾长卫首次试水都市爱情喜剧,镜头聚焦文艺工作者。

钮承泽[微博]继《Love》后,将开拍新作《军中乐园》。

华谊的其他新片还包括管虎新作《老炮儿》;罗启锐、张婉婷夫妇讲述“战火浮生的岁月,至死不渝的爱恋”的《三城记》;凭借《边境风云》崭露头角的程耳导演新片《旧社会》;《人在囧途》编剧田羽生[微博]的导演处女作《前任攻略》。《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2014年将首次与华谊兄弟携手,双方已签下三年合约,该动画第六部大电影将于2014年1月16日上映。

华谊兄弟的新片计划对青年导演的扶植力度很大。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微博]曾表示:“华谊兄弟在坚持精品路线的同时,会加大与年轻导演的合作。除了让年轻导演多表达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华谊也愿意把多年的拍摄经验分享给他们,使其可以迅速取得市场认可。当然启用年轻导演必然有一定风险,但这个摸索过程也能成为华谊不断创新的过程。”

光线影业[微博]:延续青春路线

王长田曾在“2013秋季全国电影院线影片推介会”上表示:2012年光线影业市场占有率为20%,2013年到9月为25%,2014年希望能做到30%,相当于40亿元的票房。

光线影业定位于“年轻态、正青春、新势力”,2013年推出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瞄准年轻观众群体,一度掀起市场热潮。2014年,光线影业将延续青春路线,并将在扶植新导演方面进一步发力。其2014年计划发行的影片有:由束焕编剧、徐峥[微博]执导的喜剧电影《港囧》;青年演员邓超的导演处女作《分手大师》,目前该片正在北京热拍;改编自今年大火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真人秀同名电影;由九把刀[微博]执导、柴智屏监制的《我的情敌是超人》;即将于2014年1月10日上映的由新导演卢庚戌[微博]执导、滕华涛监制的青春题材影片《怒放之青春再见》等。

光线影业还开始发力动画领域,在2013年成功发行了动画电影《赛尔号3》之后,王长田表示动画领域会是光线未来的发展重点,公司的目标是要成为“动画片投资发行方面最大的公司”。目前光线传媒计划于2014年发行的动画电影有四部:与奥飞动漫合作的《巴啦啦小魔仙2》,该片第一部曾取得逾5000万元票房。同样改编自热播电视动画的《秦时明月大电影之龙腾万里》,以及原创动画《大鱼o海棠》和《魁拔[微博]》系列的第三部。

王长田表示,2013年光线投资发行影片约13部,2014年大概会有15部,希望每一部影片都有上佳品质。此外,光线影业驻地发行城市将从2013年的70个,扩展至100个。

博纳影业:能否扳回一城

2013年的博纳似乎有些沉寂,虽然下半年也发行了《非常幸运》《激战》《逃出生天》《扫毒》等影片,但在社会影响力与市场表现方面均不是特别出彩。2014年,博纳影业势必想扳回一城——计划推出10余部影片,其中具有大片实力的有好几部。

徐克导演、黄建新监制的《智取威虎山》让观众期待已久;袁和平导演、徐克监制的《飞越蜀山》具有魔幻气质;黄建新监制,张之亮导演,范冰冰、黄晓明[微博]主演的《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将于2014年情人节与观众见面。以上三部影片均是投资过亿的3D大片。

此外,王晶[微博]导演,刘伟强[微博]监制,周润发、谢霆锋等主演的《澳门风云》;尔冬升监制,麦兆辉[微博]、庄文强[微博]执导,刘青云[微博]、古天乐[微博]、吴彦祖[微博]、周迅主演的《窃听风云3》;林超贤[微博]导演的警匪动作片《湄公河行动》也都具有大片潜质。

博纳的其他影片几乎有:尔冬升监制,李光耀导演,刘青云、黄晓明主演的悬疑剧情片《暴疯语》;内地导演曹保平执导,邓超、王珞丹[微博]、段奕宏[微博]主演的剧情片《太阳黑子》;尔冬升导演,讲述横店群众演员寻梦故事的影片《我是路人甲》;林超贤导演的《莫斯科任务》;曹保平导演的《太阳黑子》;敏卉导演的《去拉萨》;以及孟奇导演的惊悚片《树杀》。

从以上片单可以看出,2014年博纳影业将继续保持“港产”优势,大部分影片都有香港团队参与制作。此外,博纳影业于2014年还将继续发力终端建设。2013年,博纳新建8家影院,截至2013年底博纳影业集团旗下拥有影院21家、银幕173张,其2014年的目标是影院数达到40家。

2013年9月30日,博纳影业获得复星国际2080万美元投资,复星国际通过此交易拥有博纳影业6.4%的股权。这是继2012年5月新闻集团入股之后,博纳影业获得的又一笔战略投资。此外,博纳影业与诺亚控股发起的10亿元影视基金也募集成功,该基金将支持博纳未来2年内的影视剧拍摄。

乐视影业[微博]:年内推出15部电影

2013年,乐视影业凭借两部《小时代》,以及签约张艺谋获得业内诸多关注。对于未来的计划,乐视影业总裁张昭[微博]表示:“过去两年,我们大概投资了五六十部重磅影片,将于2014-2016三年间上映。2014年大约将出品15部左右,希望其中有12部票房能够过亿。”作为具有互联网背景的影视公司,乐视影业对都市爱情片情有独钟。继2013年秋季档推出《我想和你好好的》和《我爱的是你爱我》之后,2014年又重点力推《脱轨时代》和《有种你爱我》。

乐视影业其他即将于2014年推出的新片包括动画电影《熊出没》《小时代3》,以及甄子丹[微博]主演的3D电影《冰封:重生之门》,众星云集的《敢死队3》,与优酷合作的《老男孩儿》,备受关注的张艺谋新片《归来》。《归来》计划2014年5月中下旬上映,乐视影业内部对其票房预估至少5亿元。

乐视影业也在积极筹谋中外合作,除了投拍《敢死队2》和《敢死队3》,乐视还参与了《机器军团》项目,并与好莱坞电影视觉知识产权开发公司RadicalStudios合资成立了RadicalVisionChina乐视野电影视觉知识产权开发公司,计划制作《七圣星战》《雪兽》《夸父追日》等合拍项目。同时张艺谋也在酝酿着与史蒂文o斯皮尔伯格的合作。

文/李璇

2014年有可能引进的进口大片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阔别3年之久的《变形金刚》最新一集。2011年,《变形金刚3》曾在内地狂揽近11亿元票房,全球票房超过11亿美金。目前该系列影片已在全球吸金27亿美元。将于2014年推出的《变形金刚4》更加注重中国市场,电影频道参与了合作出品,李冰冰等中国演员参演,并在重庆武隆、香港等地取景。该片极有可能成为2014年内地最卖座的进口大片。

除了《变形金刚4》,好莱坞还有多部续集电影将在2014年上映。

《霍比特人》系列是《指环王》系列电影的番外篇,该系列第一部已于2013年初在内地上映,斩获3亿多元,在全球暴敛10.17亿美元。目前《霍比特人2》已在北美上映,两周内吸金1.28亿美元,将于2014年2月登陆中国市场。

《美国队长》第一部于2011年引进,但市场表现平平。第二部增加了人气角色“黑寡妇”和新角色“猎鹰”,场面也更加恢弘。

相比“美国队长”,“蜘蛛侠”在中国的影响力更大。2012年《超凡蜘蛛侠1》在内地吸金约3.2亿元,全球总票房7.5亿美元。2014年即将上映的《超凡蜘蛛侠2》依然由第一部的导演马克•韦伯执导,将继续探索蜘蛛侠的父母及身世之谜,最大看点当属蜘蛛侠“误杀”女友。

如无太大意外,《速度与激情7》《敢死队3》《饥饿游戏3》《生化危机6》《X战警:逆转未来》都将于2014年与国内观众见面。《速度与激情》和《敢死队》系列电影在国内拥有稳定的观众基础,取得过不错票房。《速度与激情7》由于男主角保罗•沃克的离世赢得了更多关注,但其上映日期也被迫延后。《生化危机6》是“生化”系列的收官之作,李冰冰将在片继续饰演艾达王。《X战警:逆转未来》堪称“X战警版《复仇者联盟》”,该片将继续由布莱恩•辛格执导,所有主演将悉数回归,范冰冰将在其中首度亮相。于北美大热的《饥饿游戏》系列电影在中国一直人气不高,前两部引进后票房均不到1.8亿元人民币。第三部的市场表现也难以乐观。

除了续集电影,几部翻拍大片也有望于2014年引进。

《机械战警》翻拍自1987年好莱坞科幻动作代表作《铁甲威龙》,后者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哥斯拉》根据日本经典怪兽片《哥斯拉》改编,这是第二部由美国出品的《哥斯拉》电影(第一部为1998年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同名电影)。据悉,新版《哥斯拉》将会尊重哥斯拉的传统形象,哥斯拉还会在影片中和其他怪兽对打。

非续集影片,目前最受关注的当属《安德的游戏》。该片已于2014年1月7日在国内上映。该片2013年11月在北美上映后,市场表现并不理想。不过该片在国内的上映日期正处于大片稀少的“空窗期”,并有IMAX版本同步上映,前景尚可期待。此外,《庞贝末日》与《诺亚方舟:创世之旅》都是颇具厚重感的史诗灾难大片。前者主要描绘了意大利庞贝古城的毁灭过程,后者主要讲述了《圣经》中大洪水及“诺亚方舟”的故事。《庞贝末日》由曾执导《生化危机》系列电影的保罗•安德森执导;《诺亚方舟:创世之旅》由《黑天鹅》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但影片试映效果不佳,正在考虑重新剪辑。

不得不提还有三部: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该片是诺兰《盗梦空间》之后的又一大作。影片采用了35mm和IMAX胶片混合拍摄,演员阵容也堪称豪华。影片主打星际探险题材;《银河护卫队》改编自漫威的经典同名漫画,是漫威影业2014年暑期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影片将展现各种不同种类的外星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机器人启示录》,讨论的依旧是智能机器人挑战人类的老命题。目前该片由于预算问题被暂时搁置,也可能无缘2014年大银幕。

动画电影方面,2014年最受瞩目的当属《神偷奶爸2》。

2010年该片第一部在全球上映后大受欢迎,在北美影市收获2.51亿美元的高票房,海外票房也有2.92亿美元入账,只可惜无缘中国市场。《神偷奶爸2》2013年暑期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全球狂揽9.18亿美元。时隔半年之久后,《神偷奶爸2》将于1月10日在国内上映,但该档期会遭遇主场劲敌《喜羊羊与灰太狼6》和《熊出没》,其票房前景有待观望。

梦工厂2010年出品的动画电影《驯龙高手》曾在全球狂卷近5亿美元票房,更包揽了动画最高奖安妮奖的10项大奖。但该片在中国上映后表现一般,票房只有8000余万元。相比之下,《里约大冒险》在国内更具人气,2011年暑期在内地收获近1.4亿元。2014年,这两部动画片的续集也将和国内观众见面。

文/何东平

各体量影片的共同繁荣是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明显特征,大片不再独大,小片强势崛起。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制片人安晓芬说,“电影产业正常的良性的发展一定是多元化,不管是观众眼中的大片也好小片也罢,配比应该遵循市场规律。”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制片人赵海城评价去年的电影市场,“从整体上看,去年观众人次、银幕数、票房都持续增长,遗憾的是兼具好口碑好票房的作品不多,尽管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好莱坞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但在2013年的中国市场上表现的特别突兀。”

业界共识,中小成本影片是电影产业的基石,而大片则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水准的集中体现,受访的几位著名制片人都表示,与好莱坞对抗或者体现国家电影的水准,非大片不足以言。

大片的筹备、投资、拍摄、后期周期相对较长,制作、宣发、营销成本巨大,从影片开拍便要争夺、抢占多种资源,而其发行时获得的市场排映、上座率和和票房回报相对较高。赵海城认为,大片的投资回报相对小片而言“更稳定且富有保障。”重要的是,可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升级换代,推进从制片到制作再到营销发行各环节电影从业者的职业化速度”。

自2002年《英雄》开启中国式大片序幕,引领中国电影走向产业化道路以来,10年间中国电影从强调艺术属性转向注重商品属性,出现众多具备大投入、大制作、大导演和大明星特点的商业大片。目前,业界普遍认可“国产大片”的投资规模起点在8000万元以上。

安晓芬说:“如果在制作上花钱很少,不能称其为大片,而制作水平要想精细,花费确实不菲。”这样的投资规模(8000万元),票房至少要达到2.5亿元才能保本。

赵海城说,“国内不是投不起2亿美金的戏,问题是目前国内没有与2亿美金成本相对应的票房市场,美国大片的票房一半在本土回收,另一半在全球回收,我们还远远没有形成良性发展。”

不少市场成功的大片在收获高票房时,也常常面对大量非议和批评。视觉奇观与内容空洞相伴相生,是现阶段多数国产大片面临的难题。对此,赵海城分析说,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意识引导,特别是所谓教化功能等加诸电影身上的“非商业性需求过多”,以至于国内大片一度集体遭遇了尖锐批评。其实“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大片,必须尽可能找到全面覆盖、老少通吃的标准,这个标准肯定不会太高,故事、情节简单,具有‘真善美’打败‘假恶丑’的单一价值观是这类影片的特点”。好莱坞大片这两年也走到危险的边缘,3D、动作和科幻类型泛滥,题材、故事雷同。

多数大片都无法达到类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地心引力》这两部电影所达到的艺术与技术齐飞的境界,是不争的事实。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视觉震撼与听觉享受便首当其冲,成为片方和影片制作者挖空心思力求有所突破之处。赵海城说,“大片的投资要么化在人上要么花在制作上,相较而言,制作规模呈现的视听奇观比起一线导演和演员的加入更是大片必不可少的元素,《阿凡达》是一个极致例证。”

遍观国内大片,在视觉呈现即后期、特效等层面,制片公司多选择与好莱坞、新西兰甚至是韩国团队合作。对此,赵海城说:“中外电影人现在已经可以在同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硬件设备,但我们在技术应用和技术实现上还有很大差距,特别缺乏有激情有创意有想法的人才。”

安晓芬则表示:“只要肯花钱愿意与国际合作,电影的制作水平很容易上去。最难的是我们的大片在内容层面的提升。只有待到策划、编剧和导演等一系列产业人才队伍水平切实提高,才真可说中国大片整体水平提高,这些的达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在与全球大片处于同等竞争的情况下,中国大片要想“满足消费者非常贪婪的视听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已经好莱坞大片历练多年,他们越来越理智,电影人必须迎头赶上,“一定要给观众新的东西,至少努力做出中国电影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安晓芬说:“我们需要时刻把握市场脉搏并进行相应创新,能引领观众的,才会是最终的赢家。”安晓芬和庞洪都认为,这几年国内诞生的一些新导演,他们的新视角、新思维更能接近观众,这也是安晓芬敢于把筹备了两年之久、投资规模达到两亿元的大制作《钟馗》交给赵天宇这样的新人执导的原因,安晓芬进一步解释:“大电影越来越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钟馗》这部电影所需的技术含量很高。我还有一个很大的保证,请到鲍德熹老师做影片的摄影指导、特效指导和监制,他有非常专业的理论和经验,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整合全世界最好的特效人才。”

一部大片的产生有赖于各种有创意有想法的团队协作,赵海城说认为大片“必须具有完善、周全的案头或者筹备工作,以及可靠、可信任的制片、制作团队,按商业片的规律拍商业片也很重要,还需要有相应的财务和法务支持。”一般而言,大片的投资渠道多元,除了尊重电影行业自身的规则,也需要一般的商业投资规则来确保大片在方方面面都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这就必然要求通行的、各方都能读懂的,且可以按照契约去执行的法务体系保证、契约保证和财务保证。赵海城告诫:“不能太急功近利。正如再好的土地种三年都得保墒一样,必须要有行业规范,揠苗助长不断拼抢和消耗大片资源,一定会为产业带来不健康的影响。”

电影不是“捞一票”就走的行业,中国电影产业应该强化和鼓励职业化。“注重视觉奇观的大片的制片人,更需要专业的制片团队配合,要有基于专业化基础的合理分工。”赵海城说。

文/喻若然

大洗牌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片?现在的国产大片创作存在哪些问题?老影人和新导演各自会面对哪些挑战?市场越火爆,越应该重视产品开发这个核心环节。

本文就创作问题,采访了两位截然不同的电影创作者:芦苇和袁锦麟。他们一老一新;一内地一香港;一位是写出过中国影史上不少著名大片的编剧,另一位在电影界浸淫十余年,刚刚从编剧转型成为新导演,上来就拍了一部规模较大的影片。他们从各自的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角度道出了他们对大片创作的观察与思考。

芦苇:电影创作的两个缺陷

著名电影编剧代表作:《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

关于价值观与叙事技巧

中国电影创作有两个主要缺陷,一个是主题价值观,一个是叙事技巧。

价值观失范是我们影视创作的一个问题。全民崇拜财富,影人必然崇拜票房。这是个误区。这并不只是电影人的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也许因为我是老一辈的人,看电影总想看它所要传达的意义。反正我看过几个大片,最后总感觉不知所云,我看得既不高兴,也不难过、不生气,就是麻木,好像跟我的生命体验八竿子打不着。也许它们什么也不想说,就想让观众在两个小时内忘却现实的压力。

《私人订制》是个应景的贺岁片。其中的内涵都是在打擦边球,不能细说,也不能尽情发挥,只能蜻蜓点水。前面嬉笑怒骂,后面突然板起脸来讲正经事,整体结构失衡,是一部不彻底的电影。我个人更喜欢《甲方乙方》,我觉得里面有智慧、幽默和想象力。我在《私人订制》里除了看到整个社会都在崇拜财富以外,没有看到更深的东西。

拿过去的几部大片来说,《赵氏孤儿》两方面都有问题,主题含混不清,叙事结构散乱。《金陵十三钗》要论制作水平几乎无懈可击。可是,男主角的转变过于生硬,而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凭什么妓女就应该救女学生?学生的命就比妓女值钱吗?它没有参与什么大的国际电影节,就是因为这种价值观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冯小刚的《一九四二》题材特别棒,文化主题特别好,它的观众缘不好,跟它在叙事技巧上的缺陷有关系。线索太多,失去向心力;主要人物太多,违背情节片的规律;整个情节缺乏强大推动力,没有形成高度凝练的戏剧结构。故事讲得不精彩,观众的关注度必然减弱。但是,这部影片有文化坚守,有价值判断,能够正视历史真实。叙事上的问题是技术问题、经验问题。尽管它有一些缺陷,但我对这部电影充满敬意。

《画皮2》的优点是类型表达很清晰。乌尔善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受众在哪里。但它的叙事技巧还没有达到很精炼的程度,故事线索不够集中,这是经验问题。

关于类型化

我多年来一直呼吁类型的重要性。现在“类型化”终于提到桌面上来了,许多电影人在吃了很多亏之后,终于意识到要重视类型。“类型”其实是一种创作者与观众建立起来的交流系统。当然,真正要将类型电影拍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整整一代电影人的努力。

资深影人难回巅峰状态

艺谋、凯歌他们现在的创作状态我不太了解,我希望他们能继续出好作品。但是,要想回到过去巅峰时期的状态确实很不容易,这跟环境、时势有关系,而且艺术家也很难回到年轻时代那么有激情和追求的状态。电影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了一种职业,而不是内在的价值需求。就自己而言,我还想再“挣扎”一下,努力表达我的感受。所以我写剧本从来都只写自己有体会和感兴趣的。人都有局限,我能创作的类型题材其实很窄,我总是关注真实的历史和现实,小刚的剧本我就完全写不了。

老影人VS。新观众

我并不担心代沟问题。《霸王别姬》有很多粉丝是90后,这让我很吃惊。《美国往事》比我们还早好多年,但仍然被一代又一代年轻影迷热爱。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故事好看不好看,叙事技巧精彩不精彩。

袁锦麟:新导演如何拍大片

香港资深编剧、新晋导演编剧代表作:《想飞》《宝贝计划》《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话》;导演代表作:《风暴》

《风暴》得与失

《风暴》的剧本是想探讨人性,其实一开始是规模比较小的电影。作为新导演,我绝对没有想过一开始就拍大片。但是这个电影进入到筹备阶段时,两位老板(江志强和刘德华)都喜欢这个故事,就想把它做大。你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改动了很多遍之后呈现出的。

这部影片的遗憾之处也在于此,电影是在筹备乃至开拍以后逐渐“变大”的,差不多是边拍边改,时间太紧张。如果我一早知道它是目前这个投资规模,一早确定剧本走向,写法肯定会有所不同。边拍边改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很常用的方式,但这样做对电影肯定有伤害。我是编剧出身,我倾向于:如果大家觉得一个剧本好,制作时最好还是维持剧本原貌。我想这是拍摄大片时应尽力规避的问题。

《风暴》有很多大场面,制作上遇到很多困难,比如需要在中环拍重头戏。对于我这样的新人而言,这是很大挑战,也是很好的经历。因为我的工作团队非常出色,尤其是动作指导钱嘉乐。他们的经验帮了我很大的忙。新导演拍大片,搭配优秀团队非常关键。

但是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很多所谓的香港“新”导演,其实在制作经验上一点都不“新”。我们都是有十年以上电影工业经验的人,有的人过去是编剧、美术指导或动作导演等等,开拍之前,已经知道蓝图是什么样,这一点很重要。可能因为内地的电影产业还比较“年轻”,所以内地的有些导演真的很“新”。只有两三年制作经验的新导演,驾驭一部大片的风险会很大。

3D没有要不要,只有做不做

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得做成3D。但刘德华先生说过一句话:“3D不是我们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我们做不做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做3D,怎么能掌握电影新技术呢?要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往前更进一步。这次《风暴》的3D转制,我们没有全部交给外国人做,也有香港、台湾的团队。但《风暴》做3D确实不是从创作角度,而是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考虑的。如果我们没有刘德华,没有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可能不会这样做。

编剧转型导演的思考

我当导演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在香港,编剧的“话事权”(即“话语权”)不大,总是被导演改。我自己当了导演以后,也有这样的感觉,剧本不得不做一些妥协。《风暴》从中小片变成大片后,加入了很多动作场面,但是影片时长并没有改变,所以我只能剪掉一些戏,而有些戏根本没法拍,一是没预算,二是会太长。

但是,拍这部电影也让我学习到如何控制大场面,如何驾驭大片。而且第一部电影的票房能够做到不错,能让我拍下一部电影时得到更多话事权。这是好的一面。

拍大片不一定会牺牲艺术个性

如果是经验丰富的大导演,拍商业大片不会牺牲太多个性表达。比如姜文,他在没有票房压力的情况下拍出《阳光灿烂的日子》,个性很张扬。后来他拍商业大片《让子弹飞》,在观众看来,它仍然有很鲜明的姜文特色,但他自己一定知道哪些地方做了妥协。牺牲大还是小,要看导演自己的把控能力。

如果是新导演拍大片,艺术个性容易受压抑,经验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话事权不够。顶着那么高的预算,老板要考虑商业回报。

观众无法共鸣,是我的问题

有些观众对《风暴》没有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我想可能是我自己写得不够好吧。

我是感觉“兄弟情”在香港动作片里拍得太多了,所以更喜欢表现人性的戏剧。可能大部分观众喜欢看到精彩对白,觉得很过瘾,但《风暴》在表现男主角由好变坏的戏,很多时候需要刘德华依靠表情和动作完成表演,根本没有对白。我不会用很外在的手段去表现人物内心。所以有些观众大概会觉得戏剧冲突不够。

先想故事,再选类型

我不会先想哪一个片种会卖座然后再去想故事,而是先想好一个故事,再选择适合的类型。《风暴》就是如此。我首先想到一个表现人性阴暗面的故事,然后觉得警匪片最适合表现它,而不是因为我很喜欢警匪片或者觉得这种类型很卖钱所以才要拍它。我写的故事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局限于警匪片。我的一个古装家庭喜剧刚刚由另一位导演执导完成,现在已杀青。

文/王玉舒

影片类型单一、题材雷同,观众的可选择性明显减少了,影片远不能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贺岁档票房产出与预期值有不少差距。”谈到岁末年初的贺岁档,南京新街口影城副总经理包剑秋略微失望地说。虽然2013年上半年《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众多“轻电影”风风火火,可到下半年,局势大变,鲜有出彩影片面世,即便在贺岁档,“日前,也只是《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搭台唱戏,市场上并没有太多惊喜。”首都电影院总经理邱洪涛表示。

对于像包剑秋和邱洪涛这样的影院经营者而言,内地电影市场2013年的收尾没有开篇那么华丽,相比2012年,2013年贺岁档少了“重量级”影片加盟,显得平淡不少。而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2014年。

陈凯歌、姜文、吴宇森、张艺谋等“老姜”电影人执导的电影将集结2014年,此外如《大闹天宫》《冰封》《白发魔女》《狼图腾》《鬼吹灯》《钟馗》等众多大投资、大制作的类型片也将在2014年陆续登场。“对于这些久违的知名导演,这些类型丰富的大制作,无论是‘卖电影’的影院商家,还是普通观众,都非常期待。”邱洪涛说。

“小片”难以主宰市场

邱洪涛说,2013年,在轻电影“洗礼”下,“观众口味倾向于喜剧、爱情这样的轻松题材,观影群体似乎年轻不少,观影人群基数进一步扩大。”北京传奇时代影城副总经理李东认为,15-27岁的观众一直是活跃观影人群,“但值得关注的是30-40岁观影人群比例正在增加。”北京新影联电影院线总经理黄群飞则认为,2013年的观影人群的变化跟影片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一阶段,都是一些年轻人爱看的青春类型片,年纪稍偏大的也没得选择。”据黄群飞观察,随着《私人定制》上映,有很多年龄偏大的人群开始走进影院,“这些都是之前一直追随老导演的观影人群,这些导演已经形成品牌,相信在2014年知名导演的电影集中上映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虽然观影人群基数在变大,观众的欣赏口味也在变化,“但现在的观影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年轻人肯定有他们特别喜欢看的类型,但也不会因此就拒绝其他类型和题材。”邱洪涛表示,国内电影市场在逐步细分,“市场还是需要各种类型的影片进入,老看一种类型,迟早会产生审美疲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认为,由于当前观众的观影需求处于一个多元化以及审美观和价值观较混乱的时期,未来的国内电影市场一定是小片和大片交替轮流执政、风水轮流转的状态。当然“与大众心态相吻合、接地气的小片会对过去那种内容空虚的大片起到抑制和警醒作用。但小片一直主宰市场是不可能的。”

“没有大制作的电影,中小成本的电影不可能撑起整个国产电影市场。”黄群飞认为现在谈中小成本电影逆袭还为时过早,他认为2013年一些中小成本影片堪称“神话”的市场表现会让很多投资人头脑发胀,“《泰囧》等影片的票房属于一种社会现象,并非影片质量本身创造的价值,这里面多少有运气成分。”黄群飞认为,从2013年下半年国产电影的表现来看,“不温不火”的中小成本影片集中入市,很难引领整个市场。

“大片”是刚需

内地银幕数已过18000块,3D银幕占70%以上,由于投资热情不减,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扩大。“像3D这样通过电影技术手段实现的大制作电影已是一种刚性需球,一定会受到老百姓的喜欢,国内需要更多这样的影片来填补市场空缺。”周星表示。因此,经过2013年的调整之后,“大片迟早会归来。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的电影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最容易吸引眼球的。”

随着市场快速扩容,三四线市场影院建设也在加速。相对一二线城市有较固定观影习惯、理性消费的观众而言,三四线人群对讲究视觉效果的大制作需求强烈,“不管是国产还是好莱坞影片,在这部分市场依然很受观众欢迎。”李东说。

观众趋向理性

“2012年年底,古装大片集体沦陷;2013年大片集体缺席;观众对2014年大片的集体出现肯定非常期待。”包剑秋向记者表示。但李东认为,期待归期待,现在的观众不会再把导演、演员阵容、投资规模、拍摄手段等作为观影选择的惟一标准。“目前的观众消费心理在渐渐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很难再以诸如大制作、大卡司这样的简单噱头来打发观众了。”李东认为现在的观众,特别是最早一批欣赏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制作的一、二线市场的电影观众,对于仅打“视觉”牌的大制作已无“冲动”,“现在的观众,对创作者在内容上的突破要求极高,创作者形式技术上的突破还在其次。”因此,就算是刚性需求,要想赢得口碑,大制作电影还得需要下不少工夫才能征服观众。

经过2013年的沉寂,2014年的大片承载着很大期望值,同时也面临很多压力。“因为期待高,如果表现有较大波动,会使观众失望,这对影片之后的市场表现会非常不利。”包剑秋说。周星认为2014年大制作电影还将维持“少量大制作获得好回报,多数作为陪衬,高投资不一定有高回报,寻求视角奇观的影片也未必有好口碑”这样的基本局面。

2014年的大片们能不能取得好的市场回报,当然还得看影片本身的质量,“不管什么类型,什么题材,一个‘好故事’和‘讲好故事’对于影片的票房来讲比视觉奇观更重要。”黄群飞说,“除影片本身质量外,一部影片的票房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综合因素决定的。”所以,究竟2014年这些大导演、大制作影片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现在还很难下结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