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调查:电影怪现状 今年经典重映为何特别多?

新浪娱乐
对话\撰文:竹聿名、阿蒙
前言
4月27日,《倩女幽魂张国荣纪念版》重映典礼在北京举行,现场效应很是惊人:当主题曲《倩女幽魂》前奏响起并打出“领衔主演:张国荣”字幕时,全场已爆发出一次掌声;其后张国荣饰演的“宁采臣”出场,观众再次集体鼓掌;而影片完场,主题曲再次响起,全场观众更是跟着音乐节奏有序鼓掌,直至银幕黑屏,然后再一次集体鼓掌……这是任何一部新电影都梦寐以求的效果,而一部25年前拍摄的影片却在重映时做到了。
其实《倩女幽魂》并不是今年最早重新上映的影片,就在两个星期前,《打擂台》爆冷折桂香港金像奖后,发行公司博纳影业便趁热打铁,宣布立即在旗下三家影院重映,甚至“五一”期间准备协调全国院线重映。
“重映”注定成为2011年华语影坛的关键词。
从本月叶伟信与程小东版《倩女幽魂》Pk开始,一批经典老片亦已经虎视眈眈——待《白蛇传说》上映,《青蛇》即将斜路杀出、而《建党伟业》或《辛亥革命》之后,《宋家皇朝》也马上敲响战鼓、年底,徐克《龙门飞甲》更将面临自己《新龙门客栈》的挑战,自己打自己、银都的《西楚霸王》则可能霸道的拦截《王的盛宴》和《鸿门宴》……新旧大战一触即发。
经典影片为何选择这个时机纷纷重映?重映能否成为华影市场的新海域?重映影片有何条件?需要走什么手续?对同题材的新片又会造成怎样的冲击……本期《新调查》,新浪娱乐对话吴思远、程小东、冼杞然,与读者一同探究“重映热”的前因后果——
壹。老电影的救赎——张国荣能否救重映?
“我们也不知道重映的市场有多大,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尝试。”
——吴思远
2009年,多年无新作的王家卫花了4年时间修复完成《东邪西毒终极版》并重映,在诸如“大银幕重现张国荣”、“十五周年纪念”、“八大巨星云集”等广告冲击下,内地票房一路飘红,最终取得4300万元的惊人收入……这一成绩令许多新片汗颜。
而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UME院线的老板吴思远正是这项目的幕后功臣:“《东邪西毒终极版》是我帮王家卫做的。因为90年代王家卫并没将这部片发行到欧洲,前几年他要发行了,就顺便将这部片修复好准备在内地公映,所以找了北影合作,结果我就做中间人,把版权买回来后重新制作再发行。”
《东邪西毒终极版》也成为了内地第一部在院线大规模重映的影片。《东》在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令不少片商或院线恍悟:原来旧作亦拥有如此大的商业价值!
随着《东》的成功,吴思远看到了经典重映的市场,从此开始着手准备,并且决定干脆做大。“最主要是几年来每次跟人谈起,甚至有些人还写信给我,问能否找机会将这些旧片重新推出,因为近年旧片的重映机会几乎为零,也导致观众想在大银幕上重看都找不到机会,所以促使我构思去做一个‘经典再现’的重映系列。而我对这个系列的评判是这样的:第一要确定它是公认的经典影片,这样有群众基础,不然观众也不买账;第二就是在商业上值得去做,因为重映需要花费很多金钱和精力。”
吴思远第一部推出的是《倩女幽魂》,影片交由中影发行,将在吴思远自己的UME外,全国院线也将同步上映。不难发现,从两年前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到现在的《倩女幽魂》,两部经典重映都有一个共同点:纪念哥哥张国荣。都在借助张国荣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做文章。在吴思远看来,这是经典重映的无奈之举——只有张国荣才给了他底气:“其实我对重映经典的未来真的不清楚,这次对我而言更多也只是一个尝试。所以我第一部才选择张国荣主演的《倩女幽魂》,因为他的电影有群众基础。如果《倩》能成功,能给我带来很大的鼓励,也能让我对以后继续重映有更多的规划。”
除了《倩女幽魂》,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1997年吴思远监制、张婉婷导演的《宋家皇朝》也被吴提上重映日程,“我想在今年重映《宋家皇朝》,也是希望它能多一层意义,因为这次《倩女幽魂》也有25周年,《宋家皇朝》遇上辛亥百年,自然更有共鸣。事实上,当年《宋家皇朝》我是跟北影合拍的,之前我也跟韩三平谈过这件事,说可否在他的《建党伟业》上映后就接上重映,他说:‘好啊,这是好事!’所以要必须下功夫做。”
另一部由冼杞然执导的《西楚霸王》去年也传来修复重映的消息,这部拍于1994年的战争史诗曾剪辑出一个8小时的版本,但碍于香港及内地影院的时长限制,始终无机会上映,之后无论香港版的3小时片长抑或内地版的上下集,都非今日的冼杞然最希望的版本。时过境迁,如今面对这部代表作,冼杞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之重新公诸于世。“当时我们很有野心,想将一个这么大的历史题材,拍一个史诗性电影也好,电视也好,就像当时美国刚流行的迷你电视剧,影片本来有8个小时和3个小时两个版本。香港放的是3小时版本,内地分了上下集。到现在,我们重新做成了120分钟,也是考虑到现在内地生活节奏很快,两小时的版本可以浓缩一点,提炼一点。”
贰。《倩女》启示录——重映三步曲
假如《倩女幽魂》届时大获成功,经典重映这片新海域无疑将驶来众多航船。而众多公司和电影人也渴望在《倩女》身上学到更多经验。在吴思远眼中,经典重映无非是三步走:
第一步,身份:进口片抑或合拍片
当年的经典港产片获准重新进入内地大银幕放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版权和“身份”。版权上,当年许多电影公司已经改建或者消失,需要理清关系,此番重映《倩女幽魂》便历尽艰难,吴思远回忆到:“当年金公主(徐克电影工作室的母公司)改组后,很多经典影片的版权就到了星空公司手里,后来我就跟他们签了一份协议,如果这些影片要进入内地则我有优先权,一共签了好几部,其中就《倩女幽魂》。”
而因当年无合拍更无分帐机制,港片引进无疑困难重重。直闯不成,惟有另辟蹊径。经过多番协调,吴思远终决定让《倩女幽魂》打上“进口片”的标签北上:“现在也是一样,港产片必须以‘进口片’身份进入内地,需要中影的进口公司负责,还要经过海关等程序的通过及付税,所以前后真的要花很多时间,因为我的公司不像银都那样有国家机构的身份,所以如果偷懒肯定做不成。”
不同的电影需要不同的运作方式,两年前《东邪西毒终极版》吴思远则是以合拍片的方式运作上映的。未来若上映《新龙门客栈》,则可能又有变化,吴思远称:“《新龙门客栈》、《青蛇》和《宋家皇朝》到时应该还要再审一遍,但审查标准和流程不会像进口片那么复杂,主要是跟北影办手续这些。”
第二步,技术:修复整整做了半年
如今吴思远手上握着《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青蛇》与《宋家皇朝》等片的版权,若他决定将四部影片逐一修复重映,则成本必定是关键因素。
“修复一部影片的成本关键在于看底片的损坏程度,拿我们香港来说,影片上映完后底片通常都保存在冲印厂,但当时我们根本没想到几十年后还会将片子拿出来重新放映,所以难免疏于保管,结果底片过了期就开始损坏,因为要逐格复原,所以要花很多时间,反之如果损坏程度较少或者你要求不高就会在成本上比较轻松,当然最少也得花上几十万。”
听起来似乎简单,但混音与修画对一部在技术上不够先进的影片而言却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大工程”。“就拿混音来说,电影的声带全部完成后,最终都会剪辑成一条完整的声带,但原始的声带仍会保留下来。但如果你想把这些当年的声带拿回来重新制作合成,是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的,而且按现在的影院环境根本不可能使用原始声带,因为当时没有所谓杜比音效,全部都用的单声道,听起来很不过瘾,所以一定要重新混音,将新的杜比效果跟旧的单声道合在一起,过程中还要付给杜比专利费,这也是为什么《倩女幽魂》在修复工作上整整做了半年。”
至于修复画质,吴思远认为,一方面固然是画面老旧后必须将其颜色、颗粒感和特技视效重新调整回适合大银幕放映的水准,正如《倩女幽魂》,“整部电影的调子其实是比较灰暗的,而且反差很强,比如程小东在电影里放了很多烟雾,所以多年后,这些画质都差了很多,而且修复不像时装片的光明色彩那么容易,更何况还要将画面放大很多倍,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尽力而为。”
另一方面,吴思远更需要考量移入先进技术的可能性:“《新龙门客栈》我从去年开始就在修复,也花了不少钱,但在画面上我还在考虑一点,就是要不要做成3D版,现在很多人也都给我提意见,有些人说要做有些人说不要,但你也知道3D效果要花几百万,所以我要分析值不值得,一方面当然是怕亏本太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年拍《新龙门客栈》时根本没用3D效果,现在如果我硬加进去,会不会被人说是‘伪3D’?这样就是自取其辱了。”此外,吴思远还考虑加入一些当年的删减片段,以增加电影的完整性和竞争力。
第三步,审查:《倩女》一刀未剪
众所周知,87版《倩女幽魂》讲的仍是鬼,但“鬼”在内地审查制度中向来是最忌讳提及的,故新版终被改编为“妖”。业界和媒体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鬼”字当道的旧版《倩》究竟是怎样顺利过审的呢?这里面是否有经验可言。更何况观众有兴趣看重映,自然向往影片如昔日进驻香港戏院般,带来原汁原味的效果,故在审查制度的环境下,诸如《倩女幽魂》、《青蛇》或《宋家皇朝》等难免有“敏感”字眼或场面的作品能否将之实现?
虽然是经典重映,但作为引进或者合拍的“新片”公映,还是需要重新再审查的。当吴思远不免忐忑地将《倩女幽魂》送审时,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电影局非但对影片一剪未剪,更在保留完整篇幅的前提下开放国粤语两个版本予影院放映!“我认为在电影局眼里,如果他们认为一部影片很经典,那么标准必定会比较宽松,譬如《倩女幽魂》本来字幕都明目张胆地说鬼,但他们真是连字幕都不改,就这样放出来,而且还是全国公映,比起以前只能说妖的现象来说,是很不简单的。而且我觉得《倩女幽魂》本身主题并不是在宣扬迷信、色情或暴力,而是在用‘人鬼恋’去包装一个凄美而无奈的爱情故事,不但不会让人觉得恐怖,还会让人觉得感动,所以我想这也是《倩女幽魂》顺利过审的原因。”
事实上,这在当年是不可思议的——当年《宋家皇朝》送审时,电影局曾因影片对蒋介石的正面刻画而要求删减多场镜头,令身为监制的吴思远颇为不满。“当时电影局副局长刚刚上任,结果为了这件事,我当场和他拍桌子吵架,我还记得自己对他说:‘我们现在不能再出现这种笑话,因为蒋介石本身就是一个很律己的人,一生在各方面都很简朴,我们不能再刻意去丑化他,现在却要连他与宋美龄下飞机后风范正派和两人打猎时动作优美就要剪短,太不合适了!’”
时间改变一切,吴思远认为如今的审查对当年经典恢复甚至会有所帮助:“当年我拍的《宋家皇朝》,进入内地后其实被删减了不少场面,是这部片最大的遗憾。当时张婉婷拍的版本中,有一场是‘西安事变’发生后,宋美龄为救回丈夫,独自去跟西北军唇枪舌剑,过程中虽然她表面很刚强,实际心里非常害怕,所以她夹着香烟的手放在台下时是发抖的。这场戏邬君梅演得很好,但因为里面出现了周恩来,结果送审时全部都被剪掉了,后面更因为保存得不太好,底片也找不到了,现在我正在努力寻找,如果找得回来到时修复《宋家皇朝》就可以将场面加进去,因为我相信现在的审查制度能够允许这场戏存在。”吴思远如是说。
叁。狼来了——市场的冲击和意义?
87版《倩女幽魂》首映式结束后,导演程小东来到后台休息,在得知吴思远今年将修复自己两部作品——《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然后重新上映后,他很是高兴。但聊天过程中,得知自己导演的《白蛇传说》上映时候,吴思远极可能修复《青蛇》同台对打,程小东大概没曾想过这局面,一时无法接受,惊诧道:不会吧……想了一会才说:“我想就算有这计划,他们应该也会推迟上映吧。”
由此可见,阵容强盛的经典作品(《青蛇》有王祖贤和张曼玉)修复上映对新片的冲击和压力之大。确实,在同等受众的条件下,花费几十万到数百万对一部口碑上佳的经典作品进行修复,风险无疑小于花费数千万上亿启动拍摄新片项目。此举对新片冲击无庸置疑。
但其实程小东导演也猜对了,为了缓冲对新片的压力,吴思远选择了在新片上映之后两三周再上映修复经典,“像《倩女幽魂》,我本来想4月1号纪念哥哥来上映的,但后来觉得在新版《倩女》前上映不好,所以我们选择了在他们上映两周后再上,这样新片票房的好坏就和我们无关了。”
如果说新旧两版《倩女幽魂》齐聚四月是因彼此兼顾档期与纪念张国荣,则其后若《龙门飞甲》遭遇《新龙门客栈》、《白蛇传说》遭遇《青蛇》、《王的盛宴》或《鸿门宴》遭遇《西楚霸王》、及《辛亥革命》遭遇《宋家皇朝》等,都是将来在设想范围内极可能出现的遭遇战。
事实上,在新旧对打的现象背后,也是对经典重映的现象探究,毕竟目前重映已在市场上打开一角,但对整个电影市道的发展而言孰优孰劣,还需更多时间上的见证。如果经典重映打开局面,无疑是将在市场开辟出一片新海域,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可是,当《英雄本色》、《阿飞正传》、《重庆森林》、《黄飞鸿》、《方世玉》等等经典通通一窝蜂跟风修复上映时,市场又将如何应对?吴思远等人只回答到:我们也是在探讨,没法估计。
我们也不要遗忘。2010年,尽管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超过百亿人民币,但看似百花齐放的形势背后却危机四伏,而其中最大的市场危机之一,正是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烂片此消彼长。尤其踏入2011年后,内地观众更对源源不断的“数烂片”现象生厌不已,名不副实的烂片充斥,对华语片在创作乃至整个市场环境的危害实不可小觑。
此番新旧双版《倩女幽魂》前后脚推出,在吴思远眼里,旧版本身的经典地位更能带给同行启发与思考:“真的希望让现在的导演和制作人都重温一下,让他们知道二三十年前的电影已经拍到这个水准了,那么今天不管你翻拍、重拍还是另行创作,是否都要比当年更要下大功夫?就是要有一种飞跃,毕竟我们不能只去模仿以前的电影,尤其在现在这个电脑技术已更加先进完善的年代,是否要在剧情创意上也要比8、90年代更先进得多,就像《倩女幽魂》,我过了25年再看,再跟现在的一些新片,都还会有不错的感觉,所以面对这几年在剧情和演员在进步上很有限的现实,我认为经典重现能进一步激起影人的创意,为华语影坛拍出更好的作品。”
此外,吴思远还认为新旧版聚首的现象能为华语电影带来更大的空间:“这次《倩女幽魂》重映,可以是能在同一时期让观众看两部同样题材的电影,继而做出自己的评论,而这两部电影正好相隔25年,这是相当难得的,有没第二次都很难说,何况翻拍本身难度也很大,所以到时观众无论对新旧版怎么对比,对电影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还有一点,吴思远认为重映的积极作用更在于圆更多影迷的梦,皆因电影市场本身由大量影迷构成,无论各个国家地区的影片总有大批人能如数家珍,但限于时代和机遇,多数影迷观得经典影片的媒介往往不在大银幕上,对重现首映的感觉实则相当期待。“这次我重映《倩女幽魂》,就是一个为观众影迷圆梦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跟当年进电影院看的观众同样的感觉!”
圆了观众的梦,也当然要圆自己的。当年《宋家皇朝》的经历让吴思远耿耿于怀,如今市场有重映需求,对他来说则是另一个机会:“《宋家皇朝》其实拍得不错,但当年发行没有做好,包括内地片商都说这部片不应该发行,所以只肯给一些很低的价钱把版权买走,结果当时《宋家皇朝》在很多地方都卖得很好,日本票房还几乎破了纪录,让他们都占了大便宜,所以这次如果重映《宋家皇朝》,我希望在发行上更钩更完善。”
鞭策、市场、发展、梦想成真,共同构成了经典重映的正面影响。但我们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阿蒙)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