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17期:《枪王之王》 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

新浪娱乐
新青年十七期: 《枪王之王》 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
出品:新浪娱乐
制作:娱乐策划部
监制:萧牧、张晗
主编\对话:魏君子
责编\撰文:竹聿名
摄影:新艺联
时至今日,警匪枪战片依然是香港电影的热门类型,但来来去去变化不多,被影迷质疑已然落入窠臼。尔冬升此次拍摄《枪王之王》,打出“华丽警匪枪战片”旗号,力求一改自己草根视角、简陋场景的习惯。首尝枪战片新风格,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考验。
香港电影人才凋零,无疑更加突显了古天乐吴彦祖的崛起。作为香港影视圈中生代的青年才俊,两人戏越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大,事业上能否有新突破?《枪王》张国荣珠玉在前,《枪王之王》两人表现如何?大家未必马上需要结果,但至少渴望得到信心。
本期《新青年》对话《枪王之王》主创尔冬升、古天乐、吴彦祖,解读香港警匪枪战片的新探索……
目录
尝试华丽 探索枪战片新风格
(阿蒙)
壹 回顾•十年本色
人性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尔冬升
尔冬升是香港为数不多建立了自己品牌的导演——他的名字对于影迷而言,代表了质量和信心保证。进入新世纪十年,港片低迷,尔冬升却迎来自己电影生涯中堪称最稳健最盛放的十年。2010年,尔冬升推出他的最新力作《枪王之王》,作为其品牌专卖店的新产品,影片“口感”新鲜,但依然保持着一贯品质。
尔冬升愿意尝试新题材,但他觉得“枪战、刀具、火拼、暴力等传统元素在警匪片里已经不会有太多的变化,都不是最重要的,人性才是一部片子的灵魂。”其实如果仔细观察,这么多年来,尔冬升电影挖掘人性的本质一直未变,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也一路带他过关斩将:
2000年 我现在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尽管出身于演艺世家,尔冬升入行却并非人们想像中那般顺理成章,年纪轻轻的他当时和余安安谈恋爱,后来家里人棒打鸳鸯赶他出国,自己属于为爱情而坚持留港,最终,母亲无可奈何,哥哥姜大卫只好引他进入了自己的邵氏电影公司。他做了近十年的武侠片小生。
尔冬升的电影事业,基本上可以简单一分为二:一个是演员时代;一个是幕后时代。
但他显然不怎么愿意回忆自己的演员时代,“我拍的那些古装片都太假了,大侠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会摆酷。如果我有钱,我就都买下来烧了。”只要有媒体试探问他,他喜欢这样狠很的回答,让媒体记者不敢再继续这个问题。
86年,尔冬升开始转型向编剧、导演发展,一部讲述街头精神病患者的《癫佬正传》让他扬名立万,从那以后,自己不单在家里有了地位,也改变了众多圈内人对他的印象。他很享受大家叫他导演,“我在香港可以坐在街边吃东西,有人看见了会打招呼说,‘导演,是不是搜集资料啊?’所以,我后来连客串都不做了,全力幕后。我选择对了,我现在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尔冬升是个低产的导演,为了保证电影质量,尔冬升接戏从不贪多,86到96十年间,他导了屈指可数的6部电影,但却夺得了众多导演梦寐以求的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稳扎稳打,作风认真的他甚得电影人尊重。
拍完张国荣的《色情男女》后,尔冬升尝试做起监制,尔冬升认为自己做监制和许多人印象中的是不一样,“我做监制不是只挂名字,然后每天就坐办公室,我是真的去现场监制。” 2000年前后,尔冬升在监制一位置上发力,《枪王》、《阿虎》、《男人四十》、《异度空间》四部港片佳作,集中了张国荣、刘德华、张学友三大影界天王级人物,影片颇获成功,也令尔冬升名正言顺成为了一位出色的监制。只是朋友张国荣的意外,让他觉得难过“到现在我都不愿看《异度空间》这部戏,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看。”
2003年 向华强找上门来
“那几年我做监制的时间太长,都是搞行政工作,电脑里就积累起许多自己想拍的题材。”但尔冬升还没来得及推销自己酝酿已久的剧本,中国星老板向华强却找上门来,请他出马拍一部电影,“其实《忘不了》的剧本是刻意帮张柏芝写的,一个任务。因为报刊杂志做了许多张柏芝的负面新闻,中国星的老板向生向太希望我可以为张柏芝度身订造的一部适合她的戏,让她转一转型,文艺片也行。我觉得这个机会难得,因为通常老板都会叫你拍喜剧片、枪战片什么的。碰巧,当时有一位新晋的编剧方晴,她有一个关於女小巴司机的故事概念,后来我就找来阮世生跟她合作,两个人一起撰写这个剧本。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正正式式拍一个不是出自我手笔的剧本,是个蛮新鲜的经验。对我来说,这个故事的背景跟我一贯的生活圈子是截然不同的,执行及处理上会比较客观,少了以往作品中的主观性,感觉很新鲜。”
《忘不了》尔冬升处理得极为平实,没有特意去煽情,却让你感受到那份人性光辉。影片不单有不错的票房,也让张柏芝成功转型,苦养孩子的张柏芝感动观众和评委,凭借纯熟演技获得了金像奖的影后。张柏芝对尔冬升非常感激和信任,一度退出娱乐圈的她今年复出拍电影,首选就是与尔冬升合作。
《忘不了》之后,尔冬升再接再厉,立即上马《旺角黑夜》,女主角依然是张柏芝,男主角换成了“新人”吴彦祖,“其实过程是很简单的。我认识不少当警察的朋友,有次吃饭,他们提起了一次经历──因为收到线报,有人可能持有枪械,所以他们要追寻这位‘目标人物’,可是他们一直找也找不到他,清早临收队之际,两方人马却在便利店相遇……我听到这个故事就觉得很有趣,但一个概念是不足以成为剧本的,所以我要再添加其他素材。”
《旺角黑夜》也有非常不错的成绩,冥冥之中的宿命和意外,人性的善与恶在尔冬升的设计下令人感同身受。当年金像奖上,尔冬升一举击败大热门《功夫》周星驰,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
2005 你们以前不知道有多少女朋友
05年,尔冬升罕见的一年导了两部作品,一部《早熟》,一部《千杯不醉》,一个探讨学生性早熟,一个写的是卖酒女的杯酒人生。都是港片里少有的题材故事。“我有些年纪相当的朋友,有了小孩,十几岁就开始谈恋爱,跟我们年轻时候一样,在外面玩,男男女女的,一起喝酒跳舞,不愿意回家。我的那些朋友们当了父母后,就完全改变了,儿子十八岁谈恋爱,他们的反应就很大,我想怎么会这样啊?你们以前不知道有多少女朋友啊!当了爸爸怎么就这样子了?!我年轻的时候看过一部戏,叫《两小无猜》,讲两个小孩,女生大概14岁,男生大概15岁,谈恋爱还生了小孩……”
《早熟》引发了不少讨论,但尔冬升的电影注定是导人向善的“在香港,50几所学校拿去放映。一些我平常不听的电台节目,比如妇女节目,有些母亲打电话,说看完这个戏,哭了一个晚上。如果不喜欢讲道理的,那你去看别的戏么,你有这个选择的。”
《千杯不醉》则是尔冬升的一次小品“剧本早就写好,故事源于我喝酒的观察和经验。我酒量很好,白酒能喝两瓶。很多人则喝酒必醉,醉态也各不相同,有哭有笑有闹,很好玩。还有,好象科学都证明了,女人都很能喝酒,而且不容易醉。我影片里的杨千嬅就是基本不醉的人,她的职业是陪酒,但她很想醉一回,因为她以前的男友就是在醉后说爱她的。”
2007 没有必要为了上映把电影弄的支离破碎
经过两部文艺题材,尔冬升着手一部大制作,联手内地于冬,还有第一次合作的陈可辛,“《门徒》源于我在拍《旺角黑夜》做资料搜集的时候,跟一些警察的朋友聊天,华仔演的有一个庄家这个角色就出现了,那个角色很神秘,一般人不会认识一个贩毒的人,我就很好奇,慢慢搜集资料,把一些事件、出现的人物拼凑在一起,大概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把这个剧本弄出来。”
“平常我们中国人对有些东西常常避而不谈,但它正正是我们的社会必须正视的大问题,毒品在这个世界出现是上天对我们的挑战,也可以说是考验,我觉得将之拍成一部电影,可作为反面教材,告诉人吸毒的祸害。”
《门徒》也让刘德华获得了他从影以来的第一个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门徒》之后,尔冬升有了更大的野心去完成他一个多年的想做的题材,他和成龙合作《新宿事件》的消息令影迷关注“大约十年前我在亚洲周刊看到了一个报道,讲了发生在新宿歌舞伎町(注:新宿歌舞伎町是日本著名的红灯区。)那边的一个案件。歌舞伎町是个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二战后重建起来的,历史很长。那个地方除了日本本地人,还有韩国、内地、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人,有二战后留下来的,有出国留学的,也有偷渡到这里的。歌舞伎町那边一个餐厅里头发生了争斗,争斗中有人被砍掉了脑袋。看了后续的几篇报道我才知道争斗的双方都是异国人,于是就有兴趣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它背后的事情,但那时候也没说一定要拍成电影。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也会留意与日本黑社会相关的一些新闻,我也是在那里看到很多故事,后来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取这个真是的背景来做我的题材。所以新宿事件讲的是一个移民和日本黑社会的故事。”
09年,在香港三地导演论坛上见到尔冬升,头发花白,人显得过度愁虑,那时候尔冬升正在为《新宿事件》上映发愁,最终经过权衡“我们退出了内地市场,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上映把戏弄的支离破碎”
监制完麦兆辉庄文强的金融题材《窃听风云》,尔冬升自己也想变一下形式,拍拍宝马、上流社会的世界。但你要相信,这绝不会是一部歌舞升平的电影,人性依然是他电影的魂。他想到了他的一个剧本《枪王之王》。而演员,尔冬升想到了古天乐和吴彦祖。(阿蒙)
贰 对话•喋血双雄
香港少壮派 古天乐吴彦祖决战银幕
20年前,吴宇森名作《喋血双雄》周润发、李修贤从互不相识到惺惺相惜共战江湖,成为影迷心中的经典故事。
现实生活中,古天乐吴彦祖两位香港电影中生代的中坚,因为多次合作互相欣赏,也让粉丝们津津乐道。尔冬升说香港电影的中生代其实是断层的,刘德华、梁朝伟与谢霆锋余文乐之间,就剩古天乐吴彦祖。他俩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其实离不开努力两个字:
警匪片之路
古天乐从小喜欢枪,儿时曾立志做警察,后来遇到张国荣,在哥哥的大力推荐下阴差阳错走上了影视之路。他的第一部电影其实就是一部警匪枪战片,由野兽导演黄志强执导,影片火爆异常,但古天乐只在里面闪了一面,做了悍匪黄秋生的手下,纯属龙套角色。那是1994年的事。
比古天乐小四五岁的吴彦祖,电影之路比古天乐也迟了4年,他98年在杨凡的《美少年之恋》中饰演警察。一片成名。但由于题材的缘故,其实本片并无什么枪战场面。
也就是《美少年之恋》上映这一年,由古天乐主演的《极度重犯》也正式出炉,这一部电影称得上古天乐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警匪枪战片,而作为香港枪战片一流高手的林岭东的作品,飞车追逐枪火不断,让古天乐大开眼界,赚取了不少经验。
待到99年,与叶伟信吴镇宇合作《爆裂刑警》,古天乐浪荡不羁的警察形象,让人过目难忘。除了动作,演技上古天乐也渐入佳境。
吴彦祖其实也是生性好动之人,从小便在一北京教头的指导下习武。因而很快就瞄准了香港名扬四海的枪战动作题材,陈德森的《紫雨风暴》、陈木胜的《特警新人类》、陈嘉上的《公元2000》(未有表现),三部如今看都堪称港片枪战片佳作的电影,吴彦祖一改成名的文气形象,爆裂恐怖份子、冷血反派、傻呵呵青年,动作身手着实不凡。
可以说,两位出道便引人注目的新人王,在警匪枪战片上都开了一个好头。
决战银幕
在王晶等导演的“哄抬”下,古天乐不单摆脱了越拍越烂的《阴阳路》系列,更是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一百万片酬,从而上了一个演员新台阶,不再是低廉无片不接的“新人王”。
吴彦祖同样是电影公司力捧的新人,也一路顺利。2001,年,两人第一次相遇在《野兽之瞳》中,饰演两兄弟。导演是吴宇森高徒梁柏坚,但两人尽管大打出手,但片子格局、质量缘故,表现其实只是平平。情节的设置更是没让两人碰出火花。
《野兽之瞳》之后,不同公司的两人又各分东西,游走于大大小小的影片拍摄中,虽然也有不少动作戏,但都趋于平坦。
2001年到2007年,六年间,古天乐收获之一便是与杜琪峰合作,《黑社会》上下集、《柔道龙虎榜》、《铁三角》、《百年好合》等令他事业再上高峰;而吴彦祖则在尔冬升的《旺角黑夜》、陈木胜《新警察故事》、《三岔口》中稳步提高,《旺角黑夜》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这个阶段吴彦祖涉猎甚广,文艺、搞笑、武侠、角色有忠有奸,但他都应付自如。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成龙古天乐主演的大戏《宝贝计划》中,吴彦祖有客串过一个押款员的角色。
其实,从《旺角黑夜》和尔冬升合作开始,吴彦祖便与尔冬升成为好友,视为大哥,而尔冬升也看好吴彦祖,成为他的“御用”演员。07年,尔冬升执导警匪大戏《门徒》,古天乐、吴彦祖再次合作,对手戏甚多,古天乐不惜牺牲形象,带上牙套丑陋扮隐君子,为他加分不少;吴彦祖挣扎与警匪之间,亦十分出彩。两人演技已经越来越成熟。
此后,古天乐在《保持通话》中过了一把追车搏命的瘾,而吴彦祖则再次牵手尔冬升,在《新宿事件》中“变态”了一回。
09年,尔冬升监制《窃听风云》,古天乐吴彦祖这对香港影坛中生代中坚再次联手,这次饰演的是同事兄弟,戏份相当,古天乐饰演的“又丑脾气又差”角色颇为出彩,能让人一时忘记他平时的酷炫形象,相比之下,吴彦祖由于“富家女婿”角色设置的缘故,供其发挥的地方并不多,因而,有些中规中矩。
2010年,尔冬升祭起“警匪枪战片”大旗,找来古天乐吴彦祖打造《枪王之王》,这也是两人五次合作中(包括《宝贝计划》),唯一的一次双雄对决。对于喜好枪战片的两人来说,《枪王之王》中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对手戏,无疑充满了刺激,这回在大银幕上两人是如何一个表现呢?
对话古天乐:这是我从影以来,感觉最难演的一次
新浪娱乐:尔冬升导演怎么和你谈的《枪王之王》?
古天乐:导演这次给我一个很吸引的外表就是开好车,住豪宅,还有两个很漂亮的女朋友,我自己也不用扮丑了,不用扮到像《门徒》那样。但他的内心比《门徒》和《窃听风云》都要惨。甚至剧组还买了一辆跑车给我,但那车最后是要撞的,武术指导钱嘉乐、导演、我,都是喜欢车的人,都觉得“这么好的车用来撞会不会很浪费啊?”
新浪娱乐:戏中你的角色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古天乐:这是我从影以来,感觉最难演的一次,杀青后我本打算去旅游解脱出来,不过也正好接拍了一部喜剧片,调和下。我演的关友博是温哥华硕士毕业,同时亦曾是心理学一级荣誉毕业的高材生,心理相当复杂,难以猜测其内心性格,正邪难辨,绝对是破格新尝试。整个影片就是一个与观众斗智的过程。我在片中是个两面人,我不能让观众看到真实的我!
新浪娱乐:拍戏过程中比较难以适应的是什么地方?
古天乐:有很多的心理戏。比如拍枪杀悍匪的戏,不单是动作的要求,更有内心矛盾表现,虽然跟导演(尔冬升)合作过多次,但他这次无论戏内戏外都会给我强大压力令我去演好角色,假如那天要拍一场气氛很紧张的戏,在现场你会发现导演整天不讲话,于是所有人都不敢讲话,那种情况简直不是导你做戏,而是强逼你在那段时间里完全变成戏中的角色!
新浪娱乐:在别的导演的电影里,你往往都是好人,但在尔冬升的戏里,你却常常担任坏人角色,从《门徒》到《窃听风云》到《枪王之王》,这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古天乐:这个你要问导演啦,他为什么这么安排。不过我不赞同你说的坏人角色,他们都有苦衷,简单的说好人坏人都不准确。
新浪娱乐:你和张国荣其实很有渊源。十年前张国荣版的《枪王》,观众到时难免会拿你们来和张国荣对比,是否有压力?
古天乐:我不怕自己被拿来和张国荣比较。这次角色的心理活动很复杂,是我入行至今演得最辛苦的一次。以前在片场我总是有说有笑的,这次就很严肃,为了酝酿情绪。
新浪娱乐:这次拍《枪王之王》,升级了,看剧照和剧情两部戏好像有一些比较类似的地方,作为当事人你是否认同?
古天乐:我觉得两部戏很不同。 《枪王》的故事里,是有人逼哥哥,以女朋友作要挟,他才会变成那样,是对哥哥内心世界的描写,讲他如何心理崩溃而走上灭亡之路。《枪王之王》我的角色是没有人逼的。并且除了我和Daniel两人的角色,整个故事还有一个大事件做包装,很有悬疑感和追看性。我第一次看剧本就觉得很好看,港产片比较少一些这种类型的戏,西片会比较多一些。
新浪娱乐:这次拍戏你们拿的是真枪,这和之前你们拍的枪战片有什么区别?
古天乐:我真的很喜欢枪,在接到剧本的时候就很期待。但听到吴彦祖在拼命练习拔枪的时候我也很紧张,不想被落下。所以这次要拍真正的射击比赛,让我很兴奋。之前去澳门看他们真正的比赛,然后又训练了一个多月,导演还让我们拿那种打BB弹的枪每天回家练,真的很过瘾。不过最兴奋的是这次教我们打枪的那个枪械师竟然是我以前的同学,没想到竟然在这种场合重逢。我还特意去他公司,哇,仓库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枪,我一把把玩过来,过瘾啊!最后我还买了一把,很长很长的,花了我一万多块!
新浪娱乐:你个人感觉《枪王之王》风格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古天乐:在电影《枪王之王》里,除了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外,描写都市人面对不同心理关口,
会作出什么抉择亦是本片的重要主旨,当然大家不会像在电影中因为一念之差去杀人,
但现实生活中每分每秒,也有不少事情要我们去作出抉择。有时候会选对了,但也有做错了的时候出现,我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坦诚面对,唯有这样才能从中学习到新的智慧和经验,
令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望大家在欣赏动作之余,也请多加留意《枪王之王》内里所刻划出的人性。
新浪娱乐:你拍过杜琪峰陈木胜黄志强等导演的电影,在你看来,尔冬升导演和杜琪峰他们的枪战片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古天乐:《枪王之王》是实战的,所有的姿势都要最正确,少少错都不行。如何正确举起一支枪都是非常麻烦的事,不是大家一般见到的这样又行、那样又行,一支枪打上百发都打不完。有些戏是讲他的内心发展,如何发狂般地杀人,不可能还用那么正规的动作,已经是一种条件反射了。而杜Sir拍枪,他是拍一种浪漫的感觉,所以你常常见到他的鎗烟很长,动作很慢。但《枪王之王》的要求是快与准。
对话吴彦祖:只要是尔冬升导演的电影我不需要看剧本
新浪娱乐:戏中你的角色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吴彦祖:同古天乐PK,一票之差,我只能演另外一个角色:警察。其实这个角色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之前我演的角色其实都很复杂,但这个角色就很单纯,没有背景,没有故事,甚至没有女人,是我有史以来演得最惨的一个角色。不过我也很享受,很有挑战性。
新浪娱乐:接这部戏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彦祖:前年的时候。只要是尔冬升导演的电影,不给我看剧本,我都会答应,我相信导演。
新浪娱乐:你和古天乐也合作过很多次了,这次再次合作,做针锋相对的对手,对观众来说很新鲜,你们什么感觉?
吴彦祖:我很羡慕他,他在片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我却没有爱情戏。里面与古天乐有较多对手戏,但是很少说话。因为我和他在影片中是敌人,所以生活中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吧。而两个角色之间也很暧昧,我在片中就很欣赏他。
新浪娱乐:你拍戏前没有特别先去了解心理学?《枪王之王》的内心戏是不是很困难?
吴彦祖:因为电影跟此题目有关,一定要做足功课,对此多作了解,因为尔导演亦希望我们可以对“实战射击”及心理学有认知。朋友介绍了我看一些书本,其中一本详细地道出罪犯的背景,成长经历等,令我明白很多心理有问题的犯人都有着不多不少一样的背景。我一边看一边觉得十分紧张,但当中的事情亦令我感到不寒而栗!事后跟朋友再聊,原来我看的那本书被称为“睡前不适宜看的书本”,难怪我都一直不能好好休息。
新浪娱乐:上次拍封面,我看到尔冬升导演摆拿枪姿势都是你来指导。拍这部戏之前你们是不是特别去学过一段时间拿枪、开枪?过程如何?对这种严谨而写实的要求,你怎么看?
吴彦祖:为了更逼真,每天回到家还要练,后来我家的狗都看不过去,一看到我回去拔枪,它们就狂吠,我的狗一看到枪就会叫,所以我一拔枪三条狗就叫个不停,非常混乱,而且我一有时间就练拔枪,搞得lisa S都问我是不是疯了。而且我很早就开始学射击了,小时候还学过射箭,其实两项运动感觉差不多,所以还是我枪法更好一点。
新浪娱乐:你和尔冬升导演也合作过很多次了,似乎你很喜欢拍他的戏?为什么?
吴彦祖:用普通话怎么讲?应该是伯乐吧。从《旺角黑夜》开始,《枪王之王》大概已经是我第四次和他合作了。尔冬升导演很喜欢让演员自己发挥,给你很大的发挥空间。每次和导演(尔冬升)合作,总能学到一些东西。比如上次《窃听风云》,就学到一些监视技术,还真用上了。前几天我去四川帮助穷人盖房子,然后车就停在我家外面,回来之后发现被撞了,但是那个撞的人已经逃走了。还好我在我家楼梯暗处装了一个监视探头,这两天我一直在看录像带,一定要把那个人找出来。
新浪娱乐:尔冬升导演说他在尝试华丽枪战片,你个人感觉《枪王之王》风格上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吴彦祖:这部片特别的地方是,我跟古天乐的角色不止斗枪法,斗的更加是心理,戏里我和古仔有很多场口都要借着对话去试探对方,表面上谈的虽然是闲话,但由对方的反应,动静要观察到对方是否在说谎,既要刺探对方虚实,又要防守自己不要被对方识穿,实在很难!所以整部戏都十分有张力,不是一般纯讲求动态的警匪片。(阿蒙)
叁 解读•枪王之王
尝试华丽 探索枪战片新风格
以前比较喜欢写实的东西,《枪王之王》其实并不是太写实,类型偏向警匪英雄片,里面有心理学,双雄斗智。包括对我,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尔冬升
正好张国荣《枪王》十年,我想纪念一下
缘起
尔冬升有收集资料的喜好,他说自己哪一天不拍电影了,完全可以转行去拍纪录片专题。他一直记得师傅楚原的一番教导:“当导演不需要全才,但是知识要广泛。”近年他的几部作品,如《新宿事件》,就源于自己十几年的人蛇偷渡资料搜集,《门徒》是贩毒资料的一次艺术加工;《旺角黑夜》则事因警察朋友提供的故事和资料……可以说,扎实的资料构成了尔冬升电影充满真实感的基础。
这次拍《枪王之王》也不例外。
我算是个杂家,喜欢搜集资料也能听从建议。像拍《枪王之王》,法律上,我会把剧本给一些法律界朋友看看,研究高等法官穿什么等等;心理学上,我看了一大堆书籍,包括《异度空间》最后一稿也是我修改的。香港警匪片以前很蒙人,人动不动就躲在车后面,其实这很危险——《旺角黑夜》我已经告诉大家,就算隔着房榴弹也会穿房;这次《枪王之王》拍两个车门一枪穿过,都是真实的。
我曾一度玩实战射击,准度还不错。我跟我的律师朋友说,如果碰到劫匪,我拿过枪就砰砰砰打,他说你千万不要,会被告谋杀。美国曾经有一个案例,有射击运动员,在一个快餐店吃早餐的时候,拿枪打倒了一个劫犯,引发了很大争议。美国各州法律不一样,刚好那个州是市民可以使用这个武器执法……《枪王之王》题材是从这里开始的。
恰巧那是《枪王》之后,当时觉得好像在赶续集,于是便放到一边去了。前两年,我本想拍一部武侠片,但那时武侠片再次热潮,我不愿跟风,看到大家都拍刀剑很少人拍枪,我便想到了《枪王之王》。而且2010年,正好是张国荣《枪王》十年。我想纪念一下。
用古天乐和吴彦祖是因为他们适合
制作
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总结港片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此判语流传甚广,究其原因,实在是因为香港电影习惯天马行空,愿意静下来娓娓讲故事的导演不多。而尔冬升的电影素来讲究剧力万钧,靠近生活,接着地气,所以甚得观众喜欢。这次拍摄《枪王之王》尽管有一些尔冬升不熟悉的上流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他想方设法还原生活。
我比较喜欢集体创作,好处是能迅速弥补漏洞。《枪王之王》有了点子之后,我就找了秦天南跟刘浩良,大家一起设计。分场弄了3个月,对白比较简单,但很密集。我跟他们两个合作很愉快,也很过瘾。《无间道》剧本比较典型,一开始就知道要垮台,其实非常困难;我们主要顺着剧情走,《枪王之王》有伏线,但也不能伏太久,只能找到最好的位置呈现给观众。
拍摄过程其实非常痛苦的。当时正是盛夏,香港的夏天,呼吸都有缺氧的感觉,让我觉得很快就要窒息了。
用古天乐和吴彦祖是因为他们适合。华语电影圈这个年龄层有男性魅力、没有脂粉气的男演员,就那么屈指可数几个。刘德华和梁朝伟过于成熟,演这样的角色,说服力不够;谢霆峰、余文乐他们又太年轻了。
《枪王》从枪的规格、场地大小都是真实的,这次《枪王之王》场地想放大一些,让古天乐吴彦祖能跑起来。这部电影先考虑到专业,不能上映后让专业人士笑话,所以安排了射击顾问,古天乐吴彦祖拍戏前先每天都要去训练。
给古天乐和吴彦祖用的也是两把真枪。在香港,这些真气枪都是由专人负责保管,我们这次拍戏,要先向他们申请提供枪支和没有弹头的空包弹,拍摄过程需要专程请人“押枪”。《枪王之王》枪战靠近写实,但是对于观众而言太陌生了,他们可能觉得好像有点不真实。我觉得也没有问题,有新鲜感。
曾经想过杜琪峰风格,他不拍了,我试一试
探索新风格
相对于之前摄制的《枪王》、《旺角黑夜》、《门徒》、《新宿事件》等作品,尔冬升这次新执导《枪王之王》一个明显的变化便是视角锁定在上流、高层,尽管是枪战题材,但首次尝试华丽方向。由于是尝试,所以他也忐忑观众到时是否能接受。
其实《枪王之王》并不是一个我擅长的题材,因为我过往都是喜欢跑去一些“烂楼”里取景,但这次《枪王之王》在场景等方面来说感觉比较华丽,也比较贴近上流社会,所以这部片跟我以前的很多作品比起来都有很明显的区别。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通过拍一部甚少涉及的题材,能够让我拥有更多突破的空间。
我本来意图是让这部戏不太现实。曾经想过杜琪峰风格,他不拍了,我试一试,观众可能觉得新鲜,但是始终不擅长。我还是喜欢剧情的东西。王家卫的戏我喜欢看,不代表我会拍。他拍一个人走路就那么过瘾,你没有办法学;侯孝贤的长镜头你要学也学不了,《戏梦人生》那个全景就是一幅画,没法学。
这么多年来,香港警匪片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双雄对决,这无疑是来源于之前的古装武侠片。我自己小时候看电影,有段时间就很受美国西部片的影响,因为这些电影除了有很明显的正邪对立,有些连警长和恶人都分别穿上白色和黑色的服装,分别代表正义和邪恶。所以你说正邪的对立在警匪片这一题材而言是多么重要。
时装片的双雄对决跟古装片生死对决其实也是一样,但我提出一点,双雄对立不一定要局限于一正一邪,他们可以都是英雄,也都可以是罪犯,更可以触及到一个“灰色地带”,好人不一定都要好上天,坏人更不一定都是禽兽不如。而是去强调他们各自经历了一些人性的挣扎和冲击,有些好人误入歧途,有些坏人却良心发现,这样双雄的形象也会更加深入民心。
古天乐吴彦祖拍我戏,不会冲着钱,他们也是有压力想演好的。这也是我愿意跟他们合作的很大原因。古天乐愿意尝试各种角色,客串《忘不了》、《门徒》都肯改变形象,特别是《门徒》和《窃听风云》又丑脾气又差,我能看到他的进步。《枪王之王》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挑战。我和吴彦祖合作最多,他当我大哥,我当他是弟弟。
毛笔是不能描的,有时候粗糙的东西就粗糙了
剧力
尽管新作名字就叫《枪王之王》,但其实大的枪战场面就头尾两场,其余都靠剧情铺垫来吸引观众。为了剧情合理,他甚至不惜删弃花了几百万拍摄的火爆追车戏。对于尔冬升来说,商业片就得讲究逻辑和市场,每一场都需要设计。另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就是时至今日,香港警匪片如何让内地接受。
香港电影制作上有很大的问题。法庭戏,大部分导演尽量能不碰就不碰。看美国电影,法庭跟真的一样,气氛到位。我常常不服气。但这里面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临时演员昂贵,但为了真实,我尽量找。你看《枪王之王》的法庭,还有夜宴晚会,我请了很多人来烘托氛围。警察戏也难拍,一次最多出来50人,最大的只能拍《旺角黑夜》那样;当年《枪王》我们预算不够,张国荣角色杀警察一场戏,其实是想拍警察从一人巡逻变成整个旺角警察都很紧张,但达不到。
商业片需要去设计。你看香港那么多拿奖的电影,其实都有计算观众的反应。每部电影一定有失误,问题是我不喜欢补拍。我跟陈可辛不太一样,陈可辛是拍不好,重拍,这个可能是性格的问题。我是觉得,毛笔是不能描的,有时候粗糙的东西就粗糙了。
像《新不了情》我只剪了一场1分钟吃饭的戏,因为太长了戏院就不接受。剪辑有时候很需要老板的信任和支持。《枪王之王》撞车我剪掉了起码300万,究其原因,跟戏不搭。判断完我就扔了,其实中间有痛苦的过程。这个跟《新宿事件》有同样的情况,将来如果电影公司愿意的话,有可能去做一个完整的版本。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香港跟好莱坞拍警匪片在方向上可以说是一致的,反而跟内地需要接轨。我们拍警匪片,香港警务处其实是不敢随便碰我们的题材的,不会说开拍之前要专程把剧本交给他们审批;如果我们不牵涉像街头飞车等场面拍摄,香港警务处更不会干涉我们的剧情,而且本身也无权。相对比较自由。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香港对于街头拍片这一行为很友善。
我最怕笑场。因为我以前所有片子都以香港观众为标准,到了台湾、到了新马等等地方其实差异不大。现在我得考虑内地的观众,当然要平衡,我不知道《枪王之王》观众能接受度是多少。
《窃听风云》是一个实验,我跟麦兆辉、庄文强没有考虑粤语版,主要是以内地观众考虑的。配音其实很多技巧,为什么在北京配?因为香港的配音员跟以前的不同,现在主要是在电视台配,很多内地流行语他都不知道,没有在戏剧性,所以我坚持一定要在北京配,当然整体来讲,最好不配音,原声会比较好。原版的优势就是真实。
女人戏重要 李冰冰角色用来点题
细节
除了双雄对决,《枪王之王》中表现心理戏和商界女强人情感也都是以往港片不常见的元素,颇为引人注意。但看过《枪王之王》的观众,可能会对戏中方中信的“灵魂附身”感到有点不适,但这场戏却是尔冬升特意安排,算是跟十年前《枪王》遥相呼应。
影迷会注意到方中信饰演的苗志舜警官。看过之前的《枪王》的观众,一定也知道影片中指的前枪王是谁。那么我们就继续安排了方中信这样一个高手在影片里出现,这样有一个勾连,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点武侠的感觉。其实他在《旺角黑夜》就出来了。背景是因为(《枪王》)方中信杀了人,甚至连婚姻也影响了。《旺角黑夜》中间有一段警察吃宵夜戏,删掉了几分钟,王合喜带着他老婆出来吃夜宵,方中信就碰到那个老婆。想说的是有缘必相见,有孽也一样。如果不剪,中间观众情绪会停一停。
我以前不知道方中信也学心理学,他懂得那种闯祸后无法升职的警察心理…所以在戏中他一直是叫别人不要杀人,不要学我。那个戏剪掉是很大的遗憾,影迷也要回想,太复杂,我不说谁都不记得。
李冰冰角色是用来点题的,没她和阿sa不行。香港有一个汇丰私人银行的女主管(注:王以智,1.2亿学跳舞,后起纠纷),几千万去请一个老师教她学交际舞,那个女人60岁,出来才像四十几岁,全港哗然。金融界有很多女强人,他们在感情上的付出,未必是普通人能想象。有人问,阿SA知不知道李冰冰?李冰冰知不知道阿SA?戏里我没有直白交代,停车的时候,李冰冰问古天乐,你跟他分了吗?就很清楚。
女人戏当然重要,不单对一部戏重要,对市场也重要。像《盗火线》最好看是那些贼后面的女人。现在的观众很聪明,他不相信广告,他最相信的朋友和家里人,所以口碑非常重要;第二点,看电影话语权女性基本上主导,她可以陪男孩子看动作片,但文艺片、爱情片,肯定是女孩子说我要去看这个。所以,如果没有爱情,没有女性,警匪片很多观众很明显看不到…(阿蒙)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