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诗风》周刊创刊获读者好评

扬子晚报

本报于5月10日在B5版推出了《诗风》诗歌周刊创刊号,琳琅满目的版面内容,清新高雅的版面风格,观点鲜明的创刊词引起了读者、网友的热烈关注,读者通过来信和网络留言对《诗风》给予充分肯定。读者们认为,《诗风》贴近读者,诗歌接地气,有正气,强调诗歌艺术性,传播知识性,注重互动性,希望周刊能引领诗坛良性发展。
老诗人黄东成在报纸出版后即给记者打来电话。他接到了不少电话,大家都在热议扬子晚报勇推诗歌周刊。他尤其肯定《名家》栏目推出的江苏籍著名诗人沙白的力作。据他介绍,沙白平时十分低调,不愿意抛头露面,更不愿意接受采访,他一直在默默创作。其实,他的诗在中国诗坛影响很大,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即推出了《水乡行》,一经问世就不胫而走,此诗选入不少的省市中小学课本。他的诗语言节制,含蓄委婉,表达极其艺术。这次选用的《残茶》等4首诗,同样体现了这样的风格,扬子晚报用沙白来打头阵是“很有眼光的”。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在看到扬子晚报办诗刊后说,“《扬子晚报》办诗专刊,有勇气,也有创见,希望能办出影响,为新诗张目,拓展诗歌的读者。”退休多年的本报老编辑、老诗人支德裕专门给本报总编辑王文坚来信,称“《诗风》出周刊真是大好事”。
《诗风》推出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教师和大中学生,纷纷投稿。在强调原创的同时,诗刊的互动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一张照片的配诗,则吸引了63位诗作者参与创作诗作。读者们也提出,《诗风》周刊还需要扩大媒体渠道,可以开通微信平台等,适应新的阅读时代,吸引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关注。龚学明 陈玥
诗风周刊
(逢周二出版)
主编:龚学明
顾问:黄东成
投稿邮箱:
yzwbsfsk2016@@sina.com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