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你真的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吗?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新闻背景

日前,Vintage classics出版社与英国知名时尚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合作推出了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礼品版。为了庆祝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诞生150周年,Vivienne为此书设计了独特的封面和封底,并写了序言介绍自己对于刘易斯·卡罗尔的这一经典著作的热爱,以及这本书如何对她自身产生了影响。 “我认为刘易斯·卡罗尔是个天才,他很理解儿童。爱丽丝的故事让人欲罢不能,它让你相信你可以去一个平行世界——或者我们所处的世界其实并非眼睛看到的这样,它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是的,正如Vivienne所言,爱丽丝的世界也并非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一样。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真的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吗?

1 为什么我们今天更应该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出版于1865年,今年很多地方都在庆祝它出版150周年(《爱丽丝镜中奇境记》出版于1871年。)牛津大学英语教授罗伯特·道格拉斯-费尔赫斯特出版了《爱丽丝的故事》,爱德华·韦克林出版了《路易斯·卡罗尔:其人和其圆》,莫顿·柯恩的卡罗尔传也再版了。

《纽约客》的影评人安东尼·莱恩在《奇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文中说:“谁会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过去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所有识字的人。识字的人家里除了《圣经》,一般还会有《天路历程》、《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后来又增加了《匹克威克外传》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五本书的书名中都有主人公的名字,他们会踏上一段旅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勇气得到检验。每个人都探索了一个不同的地形或水域。但现在谁要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呢?人人都知道爱丽丝,人们对她耳濡目染。150年来,她已经遍布于语言和社会话语中:乔伊斯《芬灵根守灵夜》中使用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一些典故。卡罗尔还出现在了《佩珀中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唱片封套上,列侬的歌词“我是海象”等都是窃取自卡罗尔的书。另外还有《潘神的迷宫》中跟魔鬼谈话的女孩;捷克导演杨·斯凡克梅耶制作的定格动画《爱丽丝》。结果即使我们没有读过卡罗尔的书,也可以很轻易地想象她、引用她、效仿她。但读原著的需要在今天尤为迫切。

2 为什么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能够闻名全球是一个奇迹?

莱恩说:“卡罗尔的两本小说能够闻名全球堪称奇迹。它们不仅是英式的,不仅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而且是19世纪牛津人的,牛津人都跟卡罗尔一样挑剔,卡罗尔向学校食堂管理员抱怨过花椰菜的做法,对擦窗工上工的时间感到不满。其他不那么保守的牛津人想象了其他国度,给它们取名为纳尼亚和中土,但只有卡罗尔敢于把他观察到他身边古怪的习惯写到书中。

在牛津很多词的意思跟它们的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堂屋(House)不是房子,而是基督教堂学院;基督教堂学院的学生不是学生,而是研究员;上和下(going up,comingdown)在牛津与剑桥指的不是电梯,而是到校和离校。被送下去是最严厉的惩罚,爱丽丝犯了什么罪,要被突然送到兔子洞里去?”

3 为什么那么多人写书分析爱丽丝让我们觉得很荒诞?

逻辑学和语言学大师、摄影师、童年历史学家、性别迷、象棋迷都探讨过爱丽丝一书中的谜。1938年就有人用精神分析评论爱丽丝的经历。1978年,美国记者兼数学科普读物作家马丁·加德纳编著了《爱丽丝注释本》。为什么我们强烈地感觉卡罗尔及其阐释者之间的不相衬这种闹剧?也许是因为这两本小书本来微不足道,加在一起也只有二百来页。爱丽丝好像感觉到了以后会出现的各种研究的袭击,她习惯于清晰、清醒地反问她的谈话对象面对的纷杂的问题。爱丽丝问矮梯胖梯在地上会不会更安全些,矮梯胖梯噘起嘴,“神情那么严肃,那么庄重,爱丽丝忍不住笑出声来。”莱恩说,嘲笑严肃和庄重并判断何时止住笑是我们公民义务的一部分。

4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能不能译?

1922年,纳博科夫受雇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翻译成俄语。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编者前言中说:“书中有许多双关语和语言笑话,本来是难以翻译的,翻译出来往往失却原有韵味。”

香港翻译家思果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选评》中说:“这本难译的书谁也不能译得比赵元任先生更好。这是本‘不可译’的书。原书的俏皮之处,仿前人作品的歪诗,可以说不能译。赵先生神通广大,做得了不少别人万做不到的巧译。不过也出现他力不从心的地方。”就在第一章,“她曾经在书里看过好几件好故事,讲小孩子们怎样不乖就烫了手,怎么被野兽吃掉”,这里的“好故事”原文是nice story,思果先生认为nice在牛津字典上有个解释是充满危险的,根据上下文应该选择这个释义,翻译成“好”就算错了。

卡罗尔既是一位职业的数学家,又能深入人类混乱的情感。这种本能出现在假海龟的双关语中,它告诉爱丽丝算术的几个分支:Ambition, Distraction, Uglification和Derision。赵元任先生翻译为“夹术、钳术、沉术和丑术”。卡罗尔把它们改成了形似的“野心、走神、丑化、嘲笑”。假海龟叹息说它的古典学老师没有教它拉丁和希腊(Latin and Greek),只教蜡钉和稀腊(Laughing and Grief,大笑和悲伤)。卡罗尔这种取笑自己、取笑自己的职业的冲动表现了他的谦逊。

(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小贝/文)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